老街社區(雲南省昭通永善縣大興鎮)

老街社區,屬於壩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1.00公里, 國土面積4.60平方公里,海拔650.00米,年平均氣溫25.00℃,年降水量550.00毫米,適宜種植甘蔗等農作物。有耕地2969.00畝,其中人均耕地0.70畝;有林地1800.00畝。全村轄18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118戶,有鄉村人口4238人,其中農業人口4200人,勞動力27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898人。201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90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00.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3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50.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枇杷、砂仁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老街社區
  • 外文名稱:Street Community
  • 行政區類別:社區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 地理位置:雲南省昭通永善縣大興鎮
  • 面積:4.60平方公里
  • 人口:4238人
  • 方言:雲南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氣候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人口衛生,農村經濟,發展重點,特色產業,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

村情概況

老街社區,屬於壩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1.00公里, 國土面積4.60平方公里,海拔650.00米,年平均氣溫25.00℃,年降水量550.00毫米,適宜種植甘蔗等農作物。有耕地2969.00畝,其中人均耕地0.70畝;有林地1800.00畝。全村轄18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118戶,有鄉村人口4238人,其中農業人口4200人,勞動力27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898人。201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90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00.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969.00畝(其中:田500.00畝,地2469.00畝),人均耕地0.70畝,主要種植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180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80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1畝,主要種植花椒、砂仁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1畝,主要種植花椒、砂仁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0.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3年底,全村有800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1000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900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00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00戶。 該進村道路為土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210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20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0畝。 該村到2013年底,有4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8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118戶,共鄉村人口4238人,其中男性2380人,女性1858人。其中農業人口4200人,勞動力2750人。  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258;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04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9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900.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50.00萬元,畜牧業收入320.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00頭,肉牛0頭,肉羊0頭); 林業收入360.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50.00萬元, 工資性收入45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0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20.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00人 ,在省內務工200人,到省外務工500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一、基礎設施薄弱。打造特色產業難度大,大部分生產社交通不便,農產品運輸困難;街道生活垃圾處理差,沒有一個正規的垃圾堆放場地,污染嚴重; 二、缺乏實用技術人才、農民科技意識不強。大多數農戶不注重產業結構調整,仍種植單一退化經濟作物;儘管縣農業局和鎮農業站每年都加大科技措施的推廣力度和新型農民的科技培訓,但仍有一些農民不肯接受。 三、多餘勞動力就近就業難。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一、該村16個社屬溪落渡電站淹沒區,控制發展項目。認真做好移民的安置穩定工作,力爭做到和諧移民、穩定移民、安全移民。 二、爭取上級投資,加大各自然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認真治理存在問題的幾條大堰,解決村社畜牧飲水和農田灌溉;逐步修通各自然村公路,減輕農民運輸負擔;爭取投資選建兩個垃圾堆放場地,減少空氣污染,改善環境衛生。 三、進一步加強新型農民培訓,增強科技意識,尊重市場經濟,注重產業結構調整,堅持興水改土,實行多鐘經營。利用各自然村獨特優勢發展特色產業,主要發展經濟林果和畜牧業;建業農產品合作社,進行農產品包裝,如麵條、枇杷、紅瓜子等農產品包裝出售,抓住溪落渡電站建設的機遇,在沿江一帶發展旅遊業。 四、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如驛馬、老街等公路建設驛馬4社、驛馬五、回龍三社溝渠建設;進行勞務輸出以增加農民勞務收入,為農民致富尋找出路,促進農民合理有序向城市和小城鎮轉移,縮小城鄉差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3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50.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枇杷、砂仁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回龍國小、驛馬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大興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00公里,距離中學2.5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300人,中學生30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11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969.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2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58萬元,有固定資產32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B,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3個,黨員總數82人,黨員中男黨員68人,女黨員14人。 團員10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