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洞村(浙江杭州市蕭山區聞堰鎮老虎洞村)

老虎洞村(浙江杭州市蕭山區聞堰鎮老虎洞村)

老虎洞村,全國有四個:一個是杭州市蕭山區聞堰鎮老虎洞村;一個是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興參鎮老虎洞村;一個是雲南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老虎洞村。最後一個是浙江省長興縣李家巷鎮老虎洞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老虎洞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聞堰鎮
工業發展,經濟情況,歷史沿革,農業情況,

工業發展

發展工業,壯大村級經濟。1974年,村里動用合作化以來積累資金5.74萬元,創辦起東風算盤廠。開辦時用小會堂作廠房,條件艱苦。1976年算盤廠改名東風農機五金縫紉機廠,不久更名為蕭山工業縫紉機廠,同時新辦湘湖時裝廠。之後,縫紉機廠規模由小變大,獲利潤從3萬、5萬上升為10多萬元,1989年達到34.1萬元,成為村級“財源大戶”。1980年後,老虎洞村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以兩個廠為依託,又相繼建立蕭山化纖紡織廠、湘湖建築隊、聞堰土方隊和聞堰春江商店等6家工廠和流通企業。主要產品:工業縫紉機、高檔大提花貢緞、流行時裝、蓴菜、漁具機械、裝飾布等10餘種。“滬佳”、“湘湖”牌工業縫紉機,產量由創辦時年產120台猛增到年產7800台,其中95%以上出口孟加拉泰國巴西香港等14個國家和地區,飲譽國際市場。1992年村里再次投資183萬元,開發出民用的封閉式三線縫紉機,也受到客戶歡迎。

經濟情況

老虎洞村農業工業、山林特產和家庭副業得到全面發展,村級經濟殷實。1992年,全村工業固定資產179萬元,自有資產242.54萬元;獲工業利潤86.65萬元;共有職工432人,占村民總人口的26.2%。村里實現工農業總產值867萬元,其中農業353萬元,比1978年的41.2萬元增加8.5倍;工業514萬元,比1981年的46.12萬元增加11倍。村民人均收入1812元(含職工),比1978年的142元增加12.7倍。職工人均收入3270元。1987、1992年村黨支部兩次被中共蕭山市委評為市級先進。1992年被中共蕭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標兵村。

歷史沿革

老虎洞村因在老虎洞山南麓,故名。位於杭州蕭山區西部,隸屬聞堰鎮。村區占地總面積3.4平方公里。東和城廂鎮湖山村、長河鎮湯家金村接界,南與湘湖農場接壤,西和東旺村相依,北面由老虎洞山環抱。全村由青山張、長池頭、陳家埠、水園裡、灣里張、青山頭、王家莊7個自然村組成。村委會駐地長池頭。1992年有582戶,1878人。村民中以張、王、韓、蔡等姓氏居多。老虎洞村依山傍水,地處古湘湖西南沿岸,從事農業歷史悠久。據民國《湘湖志》載:“宋神宗朝築為湖,政和二年楊氏依山為岸築土為塘,後曆元明清各朝屢有占墾情事”。至民國時期,湘湖水面縮小,大多淤漲成陸,始擴地耕作,因湖田地勢偏低,常遭水患,村民貧窮潦倒。
老虎洞村

農業情況

1949年後,人民政府重視興修水利,推行“三熟制”,進行園田化建設,使農業有了基本保障。長期生產單一,經營不活,村級經濟發展緩慢。到70年代,集體經濟仍薄弱,村民人均收入連年徘徊在140元左右,只能維持低標準的溫飽生活。村民思想解放,轉變傳統生,向高效農業和創匯農業發展。1982年底,全村1419畝農業耕地,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8年起,實施“噸糧田”工程,套用“模式栽培、配方施肥”的新技術。建立村農業技術推廣站、肥藥供應站、種子倉庫,還投資12.8萬元,先後購置聯合收割機2台、50型拖拉機2台、開溝機1台,直接為農戶提供服務。至1992年,糧食畝產連續5年超過1000公斤。同時,成立山林隊,有專業人員33名,對村里1314畝山林負責管理。實行封山育林,擴大經濟林面積,現建有茶園103畝,是“浙江龍井”的產地之一;擴大和新建果園370畝,種植楊梅柑桔板栗桃子等。另外,尚有編草荐、個人運輸、養、養等工副業。由資源優勢成為經濟優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