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濰縣的城門

西城位於濰坊白浪河西岸,大致在今濰城區勝利西街→月河路→東大街→和平路→勝利西街“方框”內,面積不算很大,不足1.3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濰縣的城門
  • 位置濰坊白浪河西岸
  • 面積:不大
  • 面積大小:不足1.3平方公里
老濰縣“雙城”,東城的七樓八閣,四橋連“雙城”,奎文門名稱的由來,

老濰縣“雙城”

談老濰縣的城門,必先涉及老濰縣“雙城”。
眾所周知,今天的濰坊市區是以老濰縣城區為發源地逐步演化而來的。到清末,濰縣城區形成兩座城池並立的格局。兩座城池的規模大致相當,且隔今天的白浪河正對;它們既各自具有獨立的城牆、城門、街巷和里坊,彼此之間又聯繫緊密,構成一座城市,因而兩座城池並稱“雙城”。一縣有“雙城”,城門自然也多,共有十一座。另外,還擁有八座圍子門。
由於城市的發展演變,老濰縣原有的十一座城門目前僅存兩座,即奎文門和通濟門;八座圍子門目前僅有一處原址尚存,即綠瓦閣。因為多數城門、圍子門拆除的時間已久,不少見諸報端的文章,對老濰縣城門和圍子門名稱、位置的表述時有張冠李戴之處。筆者試圖為儘可能避免以訛傳訛作些拾遺補缺的努力,不當之處盼聆方家不吝賜教。
老濰縣“雙城”,按照它們所處的位置分別稱為西城、東城。筆者見到的最早記載是1948年濰縣戰役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作戰部隊的標註。由於西城的別稱是“龜城”,東城的別稱是“蛇城”,隔白浪河相望的“雙城”便呈現出“龜蛇相依”的祥瑞格局。
西城的別稱———“龜城”,通過民間採風了解到它的由來大致有兩種傳說:地勢說。西城中間高四周低,制高點在大十字口,即今東風西街向陽路口,海拔31.7米。這裡降雨時積水是向四處流淌的。整個“城裡”的地勢象龜背;形狀說。至今在原西城外“方框”線上沿和平路→勝利西街→月河路→東大街→和平路轉上一圈,會發現這些街道大都略呈弧狀。它們分別位於西城城圈外圍的東、南、西、北四面,與當年的城牆走向完全一致。這樣,整個“城裡”看上去就像一隻龜。
西城是隋末唐初(618年前後)以後的濰州城、明代洪武十年(1377年)以後的濰縣城,俗稱“城裡”,周邊農民以前所說的“進城”一般就是指到“城裡”來逛一逛。
東城位於濰坊白浪河東岸,大致在今奎文區鳳凰花園小區南沿→白浪河東岸沿岸→福音小區北沿→工福街南面→游麟路西側→葦灣小區東沿→南巷子小區東沿→南苑小區東沿→友誼街兩側→鳳凰花園小區南沿範圍內,面積規模也在1.3平方公里左右,與西城不相上下。
東城的別稱———“蛇城”,它的由來也有兩種傳說:顏色說。東城城牆的外皮用土、石灰、沙子混合而成的“三合土”夯成,風化後城牆表面像蛇皮;形狀說。東城形狀不規則,東西最長處僅約0.9公里,南北最長處則約為1.5公里。東西短而南北長,像一條盤踞的蛇。
東城的本地名稱是東關,原為西城的關廂之一。
東城一帶有人定居和出現市井街道的確切年代未見記載。大約在明代成化年間(1465至1487年),東城一帶才開始修築圍子牆,形成“東關圍子”城圈。
到清代末,濰縣東關地區街巷、里坊的分布已突破“東關圍子”城圈的範圍。於是,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濰縣東關地區“另起爐灶”修築城牆,清同治五年(1866年)完成“新城”修建,形成東城。東城不但完全囊括“東關圍子”城圈,而且面積比“東關圍子”城圈擴大三分之一,與西城不分伯仲。
西城的四座城門
西城共設定四座城門。在城池的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各闢一處城門,名稱分別是朝陽門、迎恩門、安定門、望海門,俗稱東門、西門、南門、北門,位置分別在今亞星橋西頭、東風西街月河路口東、勝利西街向陽路口北、北馬道北門大街口北。
西城的四座城門均下為空心門洞上建高大敵樓,遠遠望去顯得宏偉壯觀。除北門外,其他三門都沿城門外兩側另築一圈城牆,然後再在與主門方位不同處開上一道門與城外相通,是二重門。站在城樓上往下看,整個二道城門設施就像一口大缸,故稱為“瓮城”。因此,西城東、西、南門的外層城門是分別朝著南、南、西方向的。1934年,濰縣拆除東門譙樓和瓮城,改建標準鐘,西城東門便朝東開了。
連線四座城門的城牆為包裹上青石外皮的“石城”,平均高12米,厚8.6米,城池四面都由寬6.6米、深1.6米的護城河———月河環繞,顯得嚴整壯觀。
西城的城門設定頗為講究,用“中規中矩”來評價是恰如其分的:西城東門和西門都在西城的橫向中軸線上;南門位於城池的縱向中軸線上,對著縣衙,為城池的正門;北門則在城池的縱向中軸線偏西0.2公里左右,為的是避開位於正北上首、隋末唐初(618年前後)以後的濰州州府、明代洪武十年(1377年)以後的濰縣縣衙所在地,它是城池的後門。
西城四門的名稱也很有講究。筆者理解,東門是面對太陽升起的地方,故名朝陽門;西門外是通往省城濟南的古官道,古代朝廷的詔書、敕令及上級的公文多通過西門送達,故西門命名為迎恩門;南門是西城正門,便取國泰民安之意命名為安定門;北門正北陸地盡頭是渤海萊州灣,便取遙望大海之意命名為望海門。

東城的七樓八閣

東城共設定七座城門。
因為是西城的關廂,東城城門的設定就不那么講究了。它的設定顯然把方便與西城的聯繫作為重要因素來考慮:僅在城池西面,就一氣開了四個城門,即東城西四門,這是因為這裡正對西城。東城西四門按照從南到北的順序依次是奎文門、慶成門、通濟門、耀武門,俗稱東關西南門、東關西門、東關西偏門、東關西北門,位置分別在今友誼街西頭、東風東街亞星橋東頭、恆泰電子街西頭以西、福壽東街大石橋東頭南側。
東城的另外三座城門分別設定在城池的東、南、北偏東三個方位,名稱分別是升曦門、鳴鳳門、游麟門,俗稱東關東門、東關南門、東關北門,位置分別在今東風東街濰州路口西、勝利東街四平路口北、福壽東街游麟路口附近。
連線東城七座城門的城牆的外皮為三合土,高度在7米左右,與西城城牆相比就顯得小氣多了。
東城七門的設定不那么講究,它們的名稱卻很有講究。筆者理解,其主要講究是東與西、南與北的互相對應:東門是最早看到清晨陽光的地方,故名升曦門。西門是直接看到每一天天光收起的地方,便取“慶幸每天都有所成”之意稱為慶成門。東門、西門的對應意義喻義“早起勞作,晚間收穫”;因為鳳凰是神話傳說中的吉祥神鳥,象徵天下太平,南門便稱鳴鳳門。麒麟是神話傳說中的吉祥神獸,主太平、長壽,民間有麒麟送子之說,北門便取名游麟門。南門、北門的對應意義是“南鳴北游”、“南鳳北麟”,祈願太平、吉祥;西南門稱奎文門,西北門稱耀武門。西南門、西北門的對應意義是“西南文、西北武”,象徵著文武兼備;只有西偏門落單,便取“往來通達”之意稱通濟門。
另外,明代成化年間形成的“東關圍子”,起初設定六處圍子門,都稱“閣”,名稱分別是三官閣、鎮武閣、關帝閣、白衣閣、綠瓦閣、觀音閣。清代康熙年間(1662至1722年)又增設玉皇、王母兩閣,圍子門發展為八處,當地人稱為“八閣”。“八閣”磚砌石壘,擁有堅固狹長的門洞,而且在頂部蓋起廟宇,請來神靈看守門戶,這從它們的名稱上就可一目了然。清同治五年(1866年)完成東城修建後,“東關圍子”的圍子牆因年久失修、殘破不堪逐漸廢棄,八座圍子門卻都在原址保留,形成城內有門的格局和景觀。
“東關圍子”的“八閣”中,三官閣是東圍子門、玉皇閣是西圍子門、白衣閣是南圍子門、鎮武閣是北圍子門、關帝閣是東偏北圍子門、王母閣是西偏南圍子門、觀音閣是西偏北圍子門、綠瓦閣是西北圍子門,大致位置分別在今東風東街北巷子口西、東風東街與南下河街→北下河街口東、友誼街中興街口、福壽東街四平路口南50米處、東風東街四平路口北160米處路西、南下河街三聯商廈南鄰、東風東街北下河街口北80米的陽光外灘小區西沿處;綠瓦閣原址尚存,位於通濟門東向北約150米處。
東城七座城門和“東關圍子”八座圍子門的門樓合稱七樓八閣,是老濰縣東城的主要標誌和象徵之一。

四橋連“雙城”

東城西四門外各有一座橋樑過白浪河與西城貫通。
四座橋樑的名稱按從南到北的順序依次為保全橋、朝陽橋、小石橋、大石橋。奎文門(東關西南門)過保全橋沿南北月河崖街(俗稱“水大路”)通西城安定門(南門),慶成門(東關西門)過若飛橋直通西城朝陽門(西門),通濟門(東關西偏門)過小石橋連西城東牆外雜貨市場,耀武門(東關西北門)過大石橋沿北大路、北關大街通西城望海門(北門)。每座橋樑的平均間距僅400來米,四座橋樑便把“雙城”連線為一個整體。
保全橋,1923年濰縣在東城奎文門外建造的青石墩板橋,取“確保全全”之意命名為保全橋。
朝陽橋,俗稱“天橋”,是濰縣1934年建成的三孔鋼筋混凝土高水位橋,並依西城朝陽門的名稱命名,為當地有史以來的第一座現代城市道路橋樑,此後一直到解放前夕,“天橋”是老濰縣的標誌性建築物和主要象徵物之一。
朝陽橋原址附近建造的有史可查的最早的橋樑是金大定六年(1166年)建造的石橋,稱青龍橋。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濰縣拆除青龍橋,拆下的橋石運往白浪河下游約1公里處新建一座橋樑萬年橋。
小石橋,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濰縣在東城通濟門外建造的漫水石橋,因位於北沙灘市場,取“生意興隆”之意命名為興隆橋,俗稱小石橋(區別於北面的大石橋)。1934年濰縣將興隆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中水位板橋,並改稱通濟橋,通濟橋規模上高於、寬於附近的大石橋,但仍俗稱小石橋,故當地有“大石橋不大,小石橋不小”的說法。
大石橋,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濰縣用拆下的青龍橋橋石建造的漫水石橋,當時系連線膠東通青齊地區和進京官道大路的重要橋樑,因敦實、牢固,看上去經久耐用,故命名為萬年橋,俗稱大石橋。
隨著城市的發展演變,四座橋樑幾經拆建,舊貌換新顏。保全橋、小石橋、大石橋名稱一直沒變。
朝陽橋先後改稱若飛橋(1948年)、東風橋(1965年)、亞星橋(1995年)。
若飛橋系濰坊特別市以“四·八”烈士王若飛的名字更名。1946年4月8日,參加重慶國共談判的中共代表及其他人士乘坐美國軍用運輸機由重慶飛返延安。因雲霧蔽日,飛機迷失方向,誤撞山西興縣黑茶山,包括4名美軍機組人員在內的17人全部遇難,史稱“四·八”空難。王若飛是遇難的“四.八”烈士之一。
東風橋系濰坊市以“東風”的政治含義更名。1957年,中共中央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在訪問蘇聯時的一次演講中說,目前世界上有兩股風,東風、西風,不是東風壓倒西風,便是西風壓倒東風,我看現在的形勢,是東風壓倒了西風。從此,“東風”被賦予無產階級勢力、社會主義勢力和革命勢力等政治含義。
亞星橋系濰坊市以東風橋出資改建方濰坊亞星化工集團的名字更名。

奎文門名稱的由來

在東城的七座城門中,奎文門名稱的由來值得探討。
“奎文”的原意即“奎(星)主文章”。在我國古代天文學中,奎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稱為奎宿,人們把它看作主宰文章興衰的神靈。“奎主文章”之說最早見諸漢代的《孝經援神奧》一書。於是,我國古代的城市中大多建有奎星閣,人們藉此祈求奎星保佑本地多出人才。奎星俗稱魁星,以便把神靈形象化。我國明清之際的大思想家、大學者顧炎武在著作《日知錄·魁》中說,奎星之所以俗稱魁星,是因為魁字便於取其字形塑造神像,因而奎星(魁星)神像頭部像鬼,一隻腳向後翹起,一手捧斗,一手握筆。
清代康熙年間,濰縣城(後來的西城)東南角的城牆頂上建起一座廟宇,名叫文昌閣,旁邊建有一座四角涼亭,名叫魁星閣(原址在今濰坊百貨大樓處)。亭內的魁星神像與《日知錄·魁》中的描述完全一致。此後,濰縣城區連出兩名狀元。一位名叫曹鴻勛,光緒二年(1876年)中狀元,累官至陝西巡撫;另一位名叫王壽彭,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狀元及第,清末任湖北代理巡撫,1926年擔任首任山東大學校長。無巧不成書,兩人同在一條巷子裡居住,巷名為新巷子,位於濰縣西南關。清代近三百年間,山東僅產生六位狀元。更巧的是,有心人發現:魁星閣內魁星手中的筆尖正對西南關新巷子東口。於是,“魁星點狀元”的說法一直傳為美談。資料顯示,濰坊一帶在清代共湧現出296名舉人、81名進士,其中20名翰林。當時,當地人對“魁星老爺”保佑本地文風昌盛、人傑地靈是篤信不疑的。
清末,新建東城時設定的西南門與數百米外西城東南角城牆頂上的魁星閣隔白浪河相對,且可以遙遙相望。新興的東城或許想沾魁星閣的一些靈氣,西南門便近水樓台先得月,取魁星的本來職能“奎主文章”之意定名為奎文。這可能便是奎文門名稱的由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