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

老河口

老河口位於鄂北門戶、漢水中游,因地處漢江故道而得名,挾蜀漢、扼新鄧、枕太和、通秦洛,得舟楫之利、扼四省要衝,素有“襄鄖要道、秦楚通衢”之稱,享有“天下十八口,數了漢口數河口”之譽。

老河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全市轄10個鄉鎮辦,版圖面積1043平方公里,人口53萬人。是春秋名將伍子胥的故里、漢相蕭何的封地,北宋文豪歐陽修治邑,《黃河大合唱》詞作者、詩人張光年故鄉,明代科學家沈括在此隱居著書,抗戰時期第五戰區李宗仁長官司令部駐櫛六年之久。

老河口交通便利、四通八達。老河口機場是全國五大軍用機場之一。漢江水運上抵陝西、下達武漢,漢丹、襄渝鐵路在此交匯,漢十高速、老宜高速、新316國道、302省道穿境而過,對外暢快、對內通達的交通網路基本形成。

老河口產業集聚、特色鮮明。以裝備製造及汽車零部件、再生資源、能源建材、紡織服裝、日用消費品、生物科技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初具雛形。

老河口改革創新,跨越發展。率先推進“區鎮合一”、“多規合一”、投資公司市場化轉型、教育去行政化、林業產權制度、教育信息化等改革,“智慧老河口”列入全國第三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PPP實踐走進中國PPP論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穩居全省第一方陣,連續9年榮獲“全省縣域經濟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16年榮獲國務院落實政策措施“免督查”待遇、全國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殊榮。

2018年9月,榮獲“2018中歐綠色智慧城市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老河口市
  • 外文名稱:Laohekou City
  • 別名:光化
  • 行政區類別:縣級市
  • 所屬地區:中國湖北省襄陽市
  • 下轄地區仙人渡竹林橋洪山嘴等 
  • 政府駐地:老河口市三環路
  • 電話區號:0710
  • 郵政區碼:441800
  • 地理位置:漢江中下游
  • 面積:1043平方公里
  • 人口:53萬(2016年末)增長中
  • 方言:西南官話-鄂北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梨花湖、百里生態丹渠、桃花潯、李宗仁司令部舊址等
  • 機場襄陽劉集機場武漢天河機場
  • 火車站襄陽站襄陽東站襄陽東津站
  • 車牌代碼:鄂F
  • 市花:梔子花
  • 行政代碼:420682
  • GDP:317.5億元(2016年)
  • 市委書記:張學林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地質,地形,山脈,平原,河流,氣候,自然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土壤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郵電,交通,旅遊,旅遊資源分布,景點景區概況,旅遊商品,著名人物,城市榮譽,

建制沿革

老河口市境古為陰國,因位於荊山之北而得名。治所在今袁沖區古城水庫淹沒區內。春秋時絕,為楚屬地。“魯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3年)楚工尹赤遷陰於下陰”。下陰城址在今傅家寨附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實行郡縣制,設酇、陰二縣,酇縣故城與下陰相近,約在今穀城縣固封山北(已沒於漢水)。
兩漢沿秦制,高祖五年(前202年),封蕭何為酇候,“食邑八千戶於此”。東漢光武帝封鄧禹為酇候,“食邑萬戶於此”。建安十三年(208年),曹魏得荊州,以南陽西為南鄉郡,轄酇、陰等八縣,南鄉郡城臨漢水,在縣境內。曹魏時期一度名稱南鄉縣。
西晉太康十年(289年)十一月,以其地為順陽王封地,改南鄉郡為順陽郡,轄酇、陰、筑陽三縣,郡治設於酇城,曾稱順陽縣。西晉永嘉(307-313)中,城沒於漢水。
南北朝戰爭頻仍,郡、縣設定多有變遷。
唐初置酇州,旋廢。貞觀八年,陰城縣併入穀城縣,改稱陰城鎮,隸屬襄州。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以陰城鎮建光化軍,境內另設定乾德縣,屬光化軍。熙寧五年(1072年)廢軍,改乾德縣為光化縣,取“光大王化”之意為名,屬襄州。元祐初年,復光化軍,領乾德縣,屬京西南路。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光化縣,屬南陽府,十九年(1282年)屬襄陽路。
明洪武十年(1377年)光化縣併入穀城縣,十三年(1380年)復置光化縣,屬襄陽府。
清朝,設定光化縣,屬襄陽府。
1912~1948年,置光化縣,先後屬襄陽道、第八、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7年置老河口鎮,為光化縣治。
1949年屬襄陽專區。1948年9月至1949年9月、1951年7月至1952年8月,老河口由鎮兩度設立老河口市,均撤銷。 1960年均縣併入光化縣,1962年二縣分治,屬襄陽專區。1970年屬襄陽地區。1979年劃老河口鎮及近郊置縣級老河口市,1983年撤銷光化縣,併入老河口市。
1996年,老河口市面積1032平方千米,人口約49.6萬。轄5個街道、8個鎮、2個鄉:酇陽街道、中山街道、光化街道、洪山咀街道、李樓街道、仙人渡鎮、孟樓鎮、張集鎮、竹林橋鎮、紀洪崗鎮、傅家寨鎮、秦集鎮、薛集鎮、袁沖鄉、趙崗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老河口市總人口509468人,其中:光化街道73645人,中山街道52173人,酇陽街道53088人,洪山咀街道31161人,李樓街道41247人,付家寨鎮14363人,孟樓鎮32151人,紀洪鎮16730人,張集鎮44945人,仙人渡鎮40795人,竹林橋鎮35345人,秦集鎮15078人,薛集鎮26768人,袁沖鄉17620人,趙崗鄉14359人。
2004年末,老河口市總人口511856人。轄4個街道(光化、酇陽、洪山嘴、李樓)、5個鎮(孟樓、薛集、張集、仙人渡、竹林橋)、1個鄉(袁沖),38個社區、227個村委會。
2005年末,老河口市轄4個街道(光化、酇陽、洪山嘴、李樓)、5個鎮(孟樓、薛集、張集、仙人渡、竹林橋)、1個鄉(袁沖)。共有31個社區、227個村委會。
2006年末,老河口市總人口52.18萬人。轄酇陽、光化、李樓、洪山嘴4個街道,仙人渡、張集、竹林橋、薛集、孟樓5鎮以及袁沖鄉,共有224個行政村、34個社區,1609個村民小組。

行政區劃

截止2014年,老河口市管轄2個街道辦事處,7個鎮,1個鄉。
老河口市轄1鄉:袁沖鄉;7鎮:仙人渡鎮、張集鎮、竹林橋鎮、薛集鎮、孟樓鎮、李樓鎮、洪山嘴鎮;2個街道辦事處:酇陽街道辦事處、光化街道辦事處。2013年,全市有村委會217個、社區居委會38個、1577個村民小組、184938戶。

地理環境

位置

老河口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北岸。地理坐標東經110°30′—112°00′,北緯32°10′—32°38′。東北部與河南省鄧州市接壤;北部與河南省淅川縣相鄰;東部、南部毗鄰樊城區和襄州區;西北部連線丹江口市;西部和西南部以漢水為界與穀城縣相望。

地質

老河口位於華北陸台與楊子陸台之間,秦嶺地槽東端,武當隆起之東北部。市區西北部因受北面擠壓力的作用,使其形成以斷裂少、褶皺多的構造形態。其褶皺均為向南倒轉之複式褶皺,其地層多為上元古界震旦系及古生界寒武系地層,其次為新生界地層。漢水中游地區在老岩層上部沉積了較厚的下第三系白堊系砂岩,由於風化侵蝕作用,形成低丘陵地帶,次後又沉積了第四系沉積岩。

地形

老河口行政區劃圖老河口行政區劃圖
老河口市地處秦嶺支脈伏牛山南支尾端,南陽盆地邊緣,地貌形態多姿。地勢北高南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呈若干條“雞爪子”狀丘崗伸向東南,形成丘陵、平崗、平原三種地形,平崗地高程在100米至150米之間,其面積占總面積的42.94%;丘陵地高程在150米至450米之間,其面積占總面積的39.17%;平原地高程在100米以上,其面積占總面積的17.89%。

山脈

玉帶山自楊山向南,經毛拉坪,至艾家溝口。嶺高296米至155米之間,境內長3公里。
白廟嶺即六股泉東嶺,自煤鐵埡向南,經小朱營、東焦營、白廟嶺至洪山嘴北,嶺高325米至150米,長15.6公里。
孔家崗即蘇家河西分水嶺,自小朱營南分支,向東1公里折向南,經石門、樊莊至孔家崗南又分為東西兩支脈(中夾布袋溝);西支經西梨園溝西、朱家營東至楊家灣;東支經東梨園溝東、李家溝西至屈家營。主嶺高程319米至209米,嶺長8.4公里。東嶺高程200米至140米,長7.5公里。西嶺高程200米至140米,長7.2公里。
林茂山即蘇家河東分水嶺。自三尖山向南,經白龍溝東、紀會溝東、黃龍泉東至宋家崗北,分為東西兩支脈,主嶺高程390米至195米,長13.6公里。
黑虎山自河南省淅川縣、鄧州和老河口市交界處的黑虎廟向南經寨堡,在自生橋北1公里處入市境,經大坡寨至小黃楝樹東,主嶺高425米至207米,長7公里。
韓溝東嶺自小張溝北,向西經西韓溝北折向南,經雙橋窪西至張莊(涼水泉水庫大壩東端),嶺高174米至118米,長8公里,同二劈山主嶺為孟橋川東分水嶺。
新店崗自石碑崗北,沿漢孟公路側向西南經新店崗至雷祖殿,嶺高167米至130米,長7公里,為張飛河之南分水嶺。
馬頭山自九里崗向西至馬頭山,嶺高167米至130米,長7公里。

平原

老河口市平原地主要分布區位於平坦地形和部分平崗地以及薛集、孟樓、竹林橋、張集、仙人渡、光化、酇陽、李樓、洪山嘴等鄉、鎮、辦事處轄區。上述平緩地多數為江河沖積平原和平緩崗地,地勢比較平坦,相對高差不大,地力比較肥沃、耕層深厚,抗旱排灌能力較強。一般種植小麥、水稻、玉米、菸葉、芝麻等農作物,產量較高,是主要的旱作物產地。該分布區平原地占全市平原地面積的77.9%。地處丘陵的洪山嘴、袁沖等鄉、鎮管轄區,平原地占全市平原地面積的22.1%,該分布區的平原地主要位於丘陵,土壤類型較複雜,地勢偏高,水源缺乏,不易灌溉,有一定的耕作難度。加之地力條件較差,土壤肥力不足,產量不高,一般種植小麥、紅薯、玉米、黃豆等耐旱作物。

河流

漢水又名漢江,境內最大河流。自丹江口水庫壩下的陳家港入境,流向東南,經城區、仙人渡至柴店河入襄陽境,全境長58公里。枯水期水面寬500~800米,洪水期為1 000~40 000米,最低水位82.32米(1966年4月23日),最大洪水流量57 200立米/秒(1935年7月7日)。
蒿堰河發源於河南省鄧州境內的橫山,向西南經趙坡,在六官營北2公里處入市境,折向南經六官營、桃園入申家窪水庫,最後入西排子河水庫,全長48公里。
孟橋川發源於河南省浙川縣朱連山西側,右側有洪水堰匯入後入境,左側又有王土溝匯入,經胡家莊、張莊、稻場坡、王營,在吳家咀南先後又有左側的油榨溝、清泉溝匯入,再經陡溝河、樊莊、申家營,入孟橋川水庫,最後至張家營北入漢水。全長36公里。
大梁河明稱蔚家河,清代改名。發源於河南省鄧州長樂嶺東南。向南經上港、下港,在耿家營入市境,最後至謝東營入西排子河水庫,全長18公里。
蘇家河原名“白水淤”。主流發源於三尖山南側的白龍泉,向南經小吳家莊、楊花崗東、梅家溝,在花栗扒於左側吉會溝匯合後入林茂山水庫,最後至黑龍廟入漢水,全長23公里。
四道河是襄陽境內黑水河(現名紅水河)的上游,在市境內有四條支流,稱四道河。頭道河發源於西沖,二道河發源於韓營,三道河發源於楊成扒,四道河發源於萬崗,最後注入襄陽縣紅水河水庫,全長22公里。
杜槽河早年名獨草河。發源於三尖山東側的薛溝,向南經吳家莊、溫家溝、肖灣、楊莊、朱家營、小黃楝樹、郭莊入黑虎山水庫;再下經趙崗、王灣、石河、朱家樓、洪山嘴至楊家堤入漢水;全長27公里。常年流量約0.06立方米/秒。
六股泉發源於彭家寨東南,源頭為兩個支流。在小朱營下匯合後,向南經前堰坡、焦家營、至胡家粉房入張莊水庫;再下經陳家灣入付家灣水庫;又經劉莊至付家寨北入漢水,全長13公里,常年流量約0.09立方米/秒。六股泉為本市名川,其支流有艾家溝、左家溝和破廟溝。
黑龍溝發源於殿溝,向南經小劉營、高灣至樊莊入孟橋川水庫;下經程家莊、李文成、吳家莊、蘆家莊、王莊,入黑龍溝水庫;再下經張莊、宋家營、蘆家洲、杜家營入漢水。全長20公里。
西排子河發源於王李侯村,向南經小王堰、舒家河、潘窪、天明齊入西排子河水庫,進襄陽縣城。全長25公里(在市境內長16公里)。
東排子河發源於河南省鄧州九重堰西北,向東南經彭橋、林扒、歲樓,折向西南經魯家寨西入市境,至文家營東入襄陽境。全長70公里,在市境長5公里,常年流量約0.02立方米/秒。

氣候

老河口市屬副熱帶大陸性氣候,氣候溫和,雨量豐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嚴寒酷暑時間較短,適宜水稻、小麥、棉花、芝麻、菸葉等農作物生長。
老河口市1986~2005年年平均日照時數1687.1小時,日照百分率為37.6%。全年日照時數的四季分配,夏季居多,冬季偏少,兩季相差近1倍。春秋季位中,春季又稍多於秋季。
年平均氣溫介於15.0℃~16.8℃,老河口市無霜期平均為240天,降雨量838.1mm,降水日數115.6天,日照時數1902小時。1977年極端最低溫度達零下17.2度;1961年最高溫度達41°C。

自然資源

水資源

老河口市西臨漢水,自洪山嘴傅家寨西北部入境,經城區至柴店崗入襄陽市樊城區。漢水河流境長54.8公里,境內流域面積1043平方公里。漢江王甫洲水利樞紐校核洪水位為89.3米,設計洪水位88.11米;總庫容為3.095億立方米,正常庫容1.495億立方米,相應水面面積42018平方千米;死水位85.48米,死庫容1.207億立方米,調節庫容0.28億立方米。老河口市境內除漢江外有29條小河,總流域面積897.2平方公里,大部分為季節性河流。境內有大、中型水庫8處,小型水庫48處,總庫容量3.1617億立方米。全市灌排水乾支溝渠總計117條、總長度593.5公里。

礦產資源

老河口市大地構造位置位於秦嶺—大別造山帶(Ⅰ),秦嶺弧盆系(Ⅰ1),武當—隨南逆推帶(Ⅰ1-1),南襄斷陷盆地(Ⅰ1-1-7)中。位於秦嶺-大別成礦省(Ⅱ-7),東秦嶺 Au-Ag-Mo-Cu-Pb-Zn-Sb-非金屬成礦帶(Ⅲ-66),南陽(盆地)石油天然氣天然鹼石膏成礦帶(Ⅲ-66-5)和湖北鄖西—丹江口貴金屬銻成礦帶Ⅲ-66-2-(3)內。市域內 64%的面積被新生代古近紀—第四紀地層覆蓋,除漢江河床上分布有砂金礦點、河砂外,再無其它礦產資源。北西部 36 平方千米的面積出露新元古代南華紀—早古生代寒武紀地層,北西部 36 平方千米的面積出露新元古代南華紀—早古生代寒武紀地層,在該區域內發現有鐵礦、石煤、建築石料用石灰岩、白雲岩、水泥用和制灰用灰岩、水泥配料用頁岩等礦產資源。
目前發現的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北西部袁沖鄉和洪山咀鎮境內,以非金屬礦產為主。
目前被開發利用的主要礦種有水泥用灰岩、建築石料用灰岩、制灰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炭質頁岩、水泥添加用頁岩、白雲岩、建築用砂等非金屬礦產資源。

土壤資源

本市西北丘陵區成土母質,主要有泥灰岩、矽質灰岩及少量泥灰岩、紅色砂岩等。土壤類別,主要是各種岩性土,如石灰土、紫色土及相應的水稻土。向東南過渡為平崗地帶,其母質為第四紀粘土、紅砂石,形成的土壤以黃土為主,紅砂泥土少量鑲嵌及相應各種水稻土。西南部為近代河流沖積物母質,所 形成的土壤為天石炭反映的潮土、灰潮土。1983年土壤普查,全市土壤有5個土類,10個亞屬,23個土屬,103個土種,具有土壤酸鹼適中,含鉀較高,土層深厚等優點。

植物資源

老河口市土壤種類繁多,適於多種林木生長。丘陵土壤分布在市北、西北和南部。主要種植馬尾松、刺槐、櫟類、紫穗槐、國外松等。崗地土壤種植有刺槐、此穗槐、川柏、波蘭楊、大觀楊等。平原土壤種植有楊柳類、椿等速生闊葉樹種。本市境內中草藥有牡丹、丹參、生地、桔梗、紫花、紅花、白勺、玄胡、玄參、草決明、菊花、荊芥、青木香、板蘭根、柴胡、射干、薄荷、澤蘭、前胡、菌陳、二花、千里光、天冬、百合、麥冬、山楂等40種。花卉有女貞、桂花、月季、菊花、雞冠花、仙人掌、君子蘭、一串紅、百日紅、石榴、杜鵑、玫瑰等。農作物除糧、棉、油外,先後發展菸葉、藥材(麥冬、生地)桑蠶,引進茶葉、油菜、蘋果、桔子、黃花、梨、桃等。本市有蔬菜生產的優越條件,土質、氣候適宜,地下水資源豐富。品種繁多,傳統的有冬瓜、蘿蔔、大白菜、黃瓜、南瓜、茄子、藕。精細菜種的韭菜、辣椒、小蔥、絲瓜、芹菜、菠菜、冷豆等數十種。

動物資源

老河口市野生動物有兔、蛇、蠍、蜈蚣、螢、蟻、蜂、蝶、蜻蜓、螳螂、土元、蟋蟀、壁虎等。鳥類有鳩、鴿、鵪鶉、鷹、燕、鵲、鴉、雀、鶯等。家禽、家畜有牛、豬、馬、羊、雞、鴨、免等;水產有鯿、鯽、鰱、鯖、鯇、鱔、鰍、蝦、蟹、鱉、蚌等。

人口民族

2016年末,全市總人口為52.2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8.8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比重為16.8%,新出生人口6115人,人口出生率為11.7‰;死亡人口3143人,死亡率為6.0‰。全市男女性別比為103.5:100。
老河口市有15個少數民族,即:回族、滿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鮮族、壯族、苗族、藏族、瑤族、白族、低族、彝族、布依族、錫伯族、維吾爾族。

經濟

綜述

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7.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3.4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171.4億元,增長9.8%;第三產業增加值102.7億元,增長10.1%。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3.7%,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3.9%,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2.4%。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6304元,比上年增長10.4%。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與上年相比上漲2.2%,整體物價水平呈現溫和上漲態勢。其中,食品價格上漲3.0%,非食品價格上漲1.8%,服務價格上漲3.6%。
2014年全市全部職工年人均工資為32488元,其中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34649元。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統計,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4%。
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5.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2%。第一產業增加值46.3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184.7億元,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114.8億元,增長10.2%。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3.4%,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3.4%,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3.2%。

第一產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達到47.7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4%。糧食種植面積60.91千公頃,比上年減少0.5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3.99千公頃,比上年減少0.57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8.57千公頃,比上年減少0.18千公頃。糧食總產量37.12萬噸,棉花總產量0.3萬噸,油料產量2.09萬噸.
農村用電量5374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0.84%;化肥施用量3.58萬噸(折純量)。

第二產業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03.8億元,同比增長10.0%。其中機械汽車工業實現產值164億元,同比增長2.3%;紡織服裝工業實現產值104.5億元,同比增長12.5%;食品工業實現產值212.8億元,同比增長8.0%;化工工業實現產值50.4億元,同比增長22.2%;冶金建材行業實現產值94.3億元,同比增長14.2%。
建築業平穩發展。全年資質以內建築企業完成總產值47.15億元,同比增長10.0%。建築單位房屋建築施工面積304.4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0.4 %。其中招投標承包面積182.3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 25.7 %,新開工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67.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9%。

第三產業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0億元,增長13.9%。分城鄉看,城鎮實現零售額92.0億元,增長14.0%;鄉村實現零售額20.0億元,增長13.3%。

社會事業

科技

科技事業取得新成績。全市高新產業企業37家(其中高新企業13家)。全年專利申請量230件,授權專利達62件。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51.5億元,同比增長14.3%。其中:新材料產業增加值12.2億元,同比增長9.6%;先進制造產業增加值15.1億元,同比增長16.7%;新能源與高效節能產業增加值0.87億元,同比增長18.88%;環境保護產業增加值0.52億元,同比增長20.44%;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產業增加值4.8億元,同比增長20.4%;農業增加值15.1億元,同比增長1.88%。

教育

教育事業繼續發展。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9所,在校學生54217人。其中普通中等專業學校2所,在校學生273人;普通中學16所,在校學生18777人;國小41所,在校學生35167人。全市現有專任教師3397人。

文化

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穩步發展。2016年末,全市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站)10個,博物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圖書總藏量12.5萬冊。廣播覆蓋率為99%;電視覆蓋率為99%。全市有線電視用戶2.5萬戶。

衛生

全市共有市、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308家,其中二級醫療機構5家,中心衛生院4家,鄉鎮衛生院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家,社區衛生服務站8家,村衛生室221家;全市開放病床2720張;執業醫師1310人,註冊護師(士)1350人;截止2016年12月底,全市現有專業技術、高技能人才161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473人,副高級職稱以上114人、中級職稱706人,初級職稱653人;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412人,專科學歷592人,中專及以下學歷469人,專科及以上學歷人員占總數的68.1%。高技能人才144人,技師40人,高級工33人,中級工17人,初級工54人;大專及以上24人,中專以下120人。

體育

全市擁有體育場地5個,其中體育館1座,運動場4個。2014環中國國際公路腳踏車賽(襄陽分站賽)9月12日在老河口、谷城隆重開賽, 22支國際腳踏車運動職業車隊參賽。期間舉行榮譽騎行、腳踏車嘉年華、千人民眾騎游等活動,國內外多家主流媒體對賽事進行了全方位、立體化、不間斷的直播報導,我市獲得2014環中國國際公路腳踏車賽最佳人氣賽段獎和突出貢獻獎,極大地提升了我市的國際國內知名度和美譽度。

郵電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25102萬元,同比增長14.3%。年末全市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28.9萬戶,固定電話用戶2.9萬戶,年末網際網路寬頻用戶達5.9萬戶,網際網路普及率13.1%。

交通


老河口境內現有國道兩條:316國道長同線(福建長樂至青海省同仁)、328國道啟老線(上海啟東至湖北老河口市);省道三條:302省道襄丹線(襄陽至丹江口市)、310省道魏王線(襄州魏集至老河口市王土溝)、316省道新土線(棗陽市新市至丹江口市土官埡)。屬四級航道的漢江水運可上達陝西,下至漢口,全年可通航500噸級駁船,並建有雜件、沙石磷礦專用碼頭和正在建設的襄陽港老河口陳埠綜合碼頭。全市51家非法砂石碼頭經過整治,將集中在規劃在建的四個砂石集並中心統一經營。境內有襄渝線、漢丹線兩條鐵路穿境而過。位於城區東郊的老河口機場系全國六大軍用機場之一。2017年公路通車裡程2000.388公里,其中國道50.561公里,省道110.26公里,縣道153.548公里。農村通行政村公路比重達100%。2016全市貨運周轉量327192萬噸公里,同比增長5.19%;客運周轉量51095萬人公里,同比增長5.09%。

旅遊

旅遊資源分布

仙人渡鎮:馬沖水庫生態旅遊區、李家染坊民俗文化村(老爺車博物館)
李樓鎮:天襄原牡丹園、春雨生態科技園、鐵鎖張莊
張集鎮:紅九軍27師紀念碑
酇陽辦:漢江王甫洲水電站、濱江公園
光化辦:李宗仁司令部舊址、光化黌學、太平街古建築群、中山公園、碧桂荘園獼猴桃基地、芙蓉民俗博物館
洪山嘴鎮:紅河谷生態旅遊度假區、桃花潯景區、梨海涌雪、太山寺
袁沖鄉:百里生態丹渠風景區、孟橋川水庫、袁書堂紀念館
薛集鎮:西排子河濕地公園、劉學詩紀念堂
孟樓鎮:鄂北調水工程

景點景區概況

1、百里生態丹渠風景區
引丹大渠以清泉溝、黃莊電站、孟橋川水庫、排子河、引丹大渠紀念碑及展覽館為支撐點,建設以水利工程、垂釣休閒、高星級農家樂等為主體的4A級生態休閒觀光帶。通過挖掘周邊袁書堂紀念堂、鄂北特委舊址、百里紀念公園等紅色歷史文化資源,探索紅色旅遊結合綠色生態,打造集紅色教育、文化體驗、軍事拓展、鄉村旅遊於一體的“紅色原生態情境體驗小鎮”。同時,打造康養四合淤、古寨牧場村、甜蜜朱寨村、英雄孟灣村、知心蓮花堰、水鄉馬崗村等主題村落。目前,沿線完成投資1.1億元,綠化74公里,栽種廣玉蘭、香樟、銀杏等苗木50多個品種150餘萬株。
2、袁書堂紀念館
袁書堂紀念館位於老河口市袁沖鄉境內,革命時期這裡是中共鄂均(丹江口)、光(老河口)、谷(谷城)三縣聯席地,四縣臨時特委。館內展覽廳陳設袁書堂、袁氏姐妹、早期黨員及袁書堂生活起居4部分,同時建有紅亭、烈士陵園、袁書堂中學文化長廊、袁氏姐妹圖書館、晗(吳晗)亭、袁書堂紀念林等設施。
3、紅河谷生態旅遊度假區
該度假區位於老河口市洪山嘴鎮,建設涵蓋高爾夫公園、桃花島森林公園、兒童樂園、半月灣商業街、中國超高音樂噴泉、水幕電影、露天公共泳池、天然濱水沙灘浴場、漁人廣場、國學書院、國際馬球俱樂部、遊艇俱樂部、水上運動中心等配套設施,打造鄂西北國家4A級生態旅遊度假勝地。
4、梨海涌雪
梨海涌雪風景區位於洪山嘴鎮,曾被授予“省級農業旅遊示範基地”,現已發展起以大仙桃、漢水梨為主的優質水果基地1.3萬畝;以山藥、花生、西瓜為主的高效作物套種面積6000畝;精養魚蟹、荷塘面積2000畝。3月底,這裡桃花競相開放,4月初梨花滿園。
5桃花潯風景區
桃花潯景區位於老河口市境內,以農村田園風光為基調,分為桃花林、桃花坡、桃花灣、桃花溪四部分,小橋流水、青石小徑、草屋茅舍、四季花草別具特色。遊客可在此品嘗桃花酒,吃桃花飯,用葫蘆瓢舀水,推石磨碾米。
6、太山寺
太山寺位於老河口市洪山嘴鎮境內,始建於唐代,是鄂西北著名的佛教聖地,包括鐘樓、鼓樓、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地藏殿、七層佛塔及講經堂佛教建築以及佛聖像彌勒佛、聿馱菩薩、十八羅漢,太山爺、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龍王爺、灶王爺、財神爺等聖像牌位。寺廟融天地諸神於一體,是遊覽參拜的好去處。
7、天襄原牡丹園
該園分為三大板塊:油牡丹種植基地、油牡丹深加工生產線、“天襄原”生態旅遊觀光區。目前,已建成油牡丹9600畝,栽種種苗2600萬株,套種苗木97萬棵,將打造集牡丹種植、文化展示、休閒度假、康體養老為一體的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油牡丹生態產業園。
8、春雨生態科技園
春雨開心果園位於老河口市李樓鎮百花山南麓,現有苗木面積325畝,果園面積3046畝。在此,您可觀“水果文化展示廳”,拜“千年梨仙”,賞“一樹多果”“一樹異果”的獨特品種,採摘“黃如金、大如拳、脆如酥、甜如蜜”的上等果品。
9、馬沖水庫生態旅遊區
該旅遊區位於老河口市仙人渡鎮境內,水面面積1700餘畝,修建環腳踏車綠道、外環半程馬拉松跑道、綜合服務區、現代農業園及景觀綠化區等景觀和娛樂設施,打造“腳踏車浪漫騎行的集聚地、市民自駕游的宿營地,養生娛樂休閒的目的地”。
10、李家染坊民俗文化村(老爺車博物館)
該村位於老河口市仙人渡鎮,相傳楚國名將伍子胥遭奸臣陷害逃到江邊巧遇仙翁搭救脫險而得鎮名,古有“千葉小舟雲集、八方商賈過往”之稱,境內國道、高速縱貫互通。村內“老爺車”博物館項目,將配套賽車道、觀光路汽車酒店等基礎設施,打造以汽車文化為龍頭的鄉村旅遊產業。
11、李宗仁司令部舊址
該舊址位於老河口市區,占地2530平方米,由一井三院構成,其中前、中院為磚木結構的北方民居,召開戰時會議的後院則是仿歐式建築。目前,已復原“高級將領軍事會議室”、“李將軍書房、臥室”、“侍從室”、“接待室”、“調查室”、“機要室”、“作戰室”等戰時設定。
12、太平街古建築群
太平街古建築群始建於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占地面積約21400平方米,位於老河口市市區西部,東接兩儀街,南鄰樂盛街,靠漢江碼頭,屬清代建築。民國時期,太平街有增修,為東西走向,長196米,天生行、鴻昌行、萬昌行、豫西鹽行等38家店行分布在道路的南、北兩側,多為硬山閣樓式磚木穿枋結構的四合院式建築,雜貨行為民國初期建築。現存的太平街各商行建築,古樸典雅、錯落有致,是老河口市保存最為完好的歷史街區。
13、光化黌學
“光化黌學”位於老河口市光化辦事處老縣城村,是湖北省現存規模最大的明清廟校合一建築,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已全貌修復“光化黌學”,並將對其綜合開發利用,以“光化黌學”拉動文化旅遊產業和服務業的全面發展。
14、漢江王甫洲電站
漢江王甫洲水利樞紐工程是漢江中下游規劃興建的七個梯級的第一個樞紐工程,具有發電、航運、灌溉、養殖、旅遊等功能,總庫容3.095億立方米,船閘300噸級,泄水閘最大泄量2.2萬立方米/秒,電站總裝機109兆瓦,年發電量5.81億千瓦時。
15、西排子河濕地公園
西排子河水庫地處老河口市竹林橋鎮,總體水域面積達3萬畝,豐富、優質的水利資源為發展生態水產養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這裡自然風光宜人,岸邊垂柳依依、湖面煙波浩渺,與周邊碧綠生青的廣袤原野交映生輝,是休閒娛樂、發展生態農業的最佳場所。
16、鄂北調水工程
鄂北調水工程自引丹灌區清泉溝取水,從西北向東南橫穿鄂北崗地,途經老河口市境內,工程線路全長269.67公里,以城鄉生活、工業供水和農業供水為主,改善農業灌溉和生態環境用水條件,受水灌溉面積363.5萬畝。
17、老河口市博物館成立於1987年7月,現址坐落於“抗戰第五戰區李宗仁長官司令部舊址”。老河口市各類文物點約222處,其中:省級文保單位5處、市級文保單位158處。老河口市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約14482件(枚),其中已鑑定為一級文物9件、二級文物183件。

旅遊商品

吉仙桃木、銅雕、木版年畫、御豪醬醋、丹河稠黃酒、蓮花井米、漢水牌砂梨、春雨黃金梨、仙仙牌大仙桃、老河口鍋巴等

著名人物

范晷:西晉官員。字彥長,南陽順陽(今湖北光化北)人,少年時遊學清河(今河北清河縣東)。歷任馮2(治所在今陝西大荔)太守、涼州(治所在今陝西西安北)刺史。時土地荒蕪,百姓困敝,他勸農民務農桑。有政績。晉惠帝元康(291-299年)中,加左將軍。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廬陵(江西吉安)人。在朝廷,先後任刑部沿書、參知政事、宣徽南院使等職。也做過滁州、穎州等地方官吏。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修文忠集》。
張友直:北宋官員。字益之。陰城(今湖北光化西)人。初補將作監主簿,調秘閣校理,賜進士出身,著作有《資善錄》。
范泰:(355-428),東晉及南朝宋大臣。字伯倫,順陽(今湖北光化西北)人。初為太學博士。撰有《古今善言》二十四篇等。
伍被(音皮):贊(今老河口市)人。伍被是西漢初年淮南王劉安的謀士。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長的兒子,受父封亦為為淮南王,是西漢的文學家、思想家。
范汪:(約308-約372年),東晉大臣。字玄平,南陽順陽(今湖北光化北)人。著有文集十卷。
伍子胥:(公元前?-前484年),伍氏,名員,字子胥。谷城冷集區沈灣(原系光化富鄉村,1949年劃歸谷城)人,春秋時期吳國大夫(此時官分三等:上卿、大夫、士)。後為吳國破楚有功,被封於申(約在今黃浦江下游一帶),又稱申胥。楚太子太師伍奢次子。
馮道根:字巨基。廣平贊(今湖北光化西北)人。南朝梁將領。
張國荃:(1886-1916)會黨首領,老河口起義發動者。原名國威,亦名東炳。原籍天門,後隨父居漢川。
李秀昂:(1880-1912)清代會黨首領,老河口起義發動者。原名正唐。德安(府治在今湖北安陸)人。勇武有膂力,善射。
張士遜:(964-1049年),北宋官吏、字順之。陰城(今湖北光化西)人。太宗淳化進士。調鄖縣(今屬湖北)主簿,遷射洪(今屬四川)令,後改襄陽(今湖北襄樊市)令。

城市榮譽

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全國農產品加工示範基地
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國家區域性大型再生資源利用基地
全國首個縣級智慧城市時空信息雲平台試點市
全國文化先進市
全國徵兵工作先進單位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國家第三批智慧城市試點
湖北省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楚天杯
全國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
湖北省縣域經濟工作先進單位
湖北省農村衛生改革發展先進縣
湖北省衛生城市
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縣市
湖北省園林城市
湖北省文明城市
全省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市
湖北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湖北省農村居民健康工程先進縣
入選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湘鄂西片區分縣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