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鳳鎮

翔鳳鎮

翔鳳鎮隸屬湖北來鳳縣,介於東經109°18′~109°27′,北緯29°25′~29°36′。是來鳳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處來風縣域東北部,座落於酉水河畔,東與湖南省龍山縣相隔,南與來鳳縣交界,西與來鳳縣三胡鄉、舊司鄉毗鄰,北與宣恩縣李家河鄉接壤。是鄂、湘、渝三省邊區的交通樞紐和傳統的物質集散地,209國道穿城而過。翔鳳鎮是鄂湘渝邊區交通樞紐,恩施州域副中心,是湖北省“楚天明星鎮”、“恩施州十強鎮”。

翔鳳鎮總面積137.78平方千米(2017年),轄4個社區,28個村,總人口88305人(2017年)。2011年,財政總收入3120.69萬元,比2010年增長17.69%。全鎮主要為低山平壩,整個地勢西高東低,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型山地氣候,年降水量1394.5毫米,年平均氣溫15.9℃。

翔鳳鎮歷史悠久,有仙佛寺石窟接龍橋等文物古蹟、風景名勝,其中仙佛寺石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已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截至2011年,全鎮形成以畜牧水產、特色蔬菜、優質水果、花卉盆景四大產業為主導的新型農業。農產品加工、藥化、建材、能源為四大骨幹,娛樂餐飲、邊貿物流、生態觀光、休閒旅遊為品牌的支柱性產業結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翔鳳鎮
  • 外文名稱:Xiangfeng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湖北來鳳縣
  • 下轄地區:4個社區、28個村
  • 政府駐地:接龍橋路
  • 電話區號:0718
  • 郵政區碼:445700
  • 地理位置:湖北省西南部、來風縣域東北部
  • 面積:137.78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88305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濕潤型山地氣候
  • 著名景點仙佛寺接龍橋
  • 火車站來鳳站
  • 車牌代碼:鄂Q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災害,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礦藏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政治,經濟概況,綜述,農業,工業,商業外貿,社會事業,文體,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交通,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民間工藝,飲食文化,風景名勝,

建制沿革

清乾隆元年相傳有鳳飛臨城郊小山半邊城得名。
未成定製。
宋仁宗後屬散毛司。
乾隆元年(1736)建縣屬體乾鄉,轄誠一、元阜、亨康、利正等里。
民國時期分屬城區鎮、一區。
解放後分屬城關鎮、城關區。
1984年更名為翔鳳鎮、接龍橋區。
1994年翔鳳鎮、接龍橋區合併為翔鳳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翔鳳鎮轄育紅橋社區、三官坪社區、精神堡社區、花園堡社區4個社區和何家坡村、馬宗嶺村老茶村香花村、楓香村、白岩村、關口村、小河坪村、馬家園村、大埡口村、牡羊坡村、老寨坪村、馮家坪村、桂花樹村、黃茅坪村老虎洞村、中華山村、望水村、旗鼓寨村、河坪村獅立坪村竹壩村梅河村、青山村、車大坪村檀木灣村紅岩堡村沿山壩村等28個村,230個村民小組。政府駐城區接龍橋路。
翔鳳鎮全景圖翔鳳鎮全景圖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翔鳳鎮介於東經109°18′~109°27′,北緯29°25′~29°36′。地處縣域東北部,東與宣恩縣李家河鄉接壤,南與湖南省龍山縣隔酉水相望,西南與綠水鎮接界,西北與三胡鄉、舊司鄉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5千米,總面積137.78平方千米(2017年)。水域用地424公頃,占3.07%。

地形地貌

翔鳳鎮轄區主要為低山平壩,整個地勢西高東低,西北部為丘陵山地,東北部為河谷平原,最高海拔755.5米,最低海拔440米,平均海拔596米。

氣候

翔鳳鎮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型山地氣候,特點為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年平均日照時數1161.5~1445小時,年總輻射86.8~93.7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氣溫為16.3℃,1月平均氣溫5.1℃,7月平均氣溫26.7℃,全年無霜期約280天。年平均降雨量1300~1900毫米,春夏兩季約占全年降水的85%。

水文

翔鳳鎮境內屬酉水水系。酉水河縱貫全境內,老虎洞河、新峽河在境內匯入酉水。轄區尚有多條溪溝,水庫塘堰眾多。

自然災害

翔鳳鎮春夏有洪澇,夏秋有伏秋旱,冬季有冰凍,偶有冰雹、風災,對農業生產有一定影響。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翔鳳鎮總面積13824公頃,其中耕地面積67796畝,人均0.68畝,占總面積的32.7%,其中常用耕地43957畝,臨時性耕地23839畝;常用耕地中水田32921畝,旱地11036畝;林地面積4958公頃,占35.87%,當年植樹造林4635畝。交通用地127.5公頃,占0.92%。

礦藏資源

翔鳳鎮境內主要有矽鐵礦、石灰石、石膏、陶土、重晶石、紅沙石、白雲石等。儲量最豐富的為矽鐵礦、石灰石和煤,地質儲量均在200萬噸以上。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翔鳳鎮總人口9911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2130人,鄉村人口56981人,城鎮化率42.5%;其中,男性49351人,占49.8%;女性49760人,占50.2%。18歲以下22021人,占22.22%;18~35歲27383人,占27.63%;35~60歲的37738人,占38.08%;60歲以上11969人,占12.08%。另有常住流入人口2135人。2011年出生人口1401人,死亡502人,人口自然增長率9.1‰;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717人。
88305人(2017年)。

民族

翔鳳鎮居住著土家族苗族漢族侗族等18個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的54.18%。

政治

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覃玉斌
鎮人民政府鎮長:滿 濤
黨委副書記:李國彰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玖山
黨委副書記:謝成建
黨委委員、組織委員:劉倫興
黨委委員、武裝部長:鄧家紅
黨委委員、宣傳委員、統戰委員、副鎮長:趙忠文
黨委委員、副鎮長:楊通學
黨委委員、副鎮長:楊思國
黨委委員、副鎮長:田昌林
(以上內容發布以2016年1月)

經濟概況

綜述

2011年,翔鳳鎮財政總收入3120.69萬元,比2010年增長17.6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872萬元,比2010年增長7.76%;人均財政收入315元,比2010年增長15.6%。各稅種完成營業稅1255萬元,增值稅308萬元,企業所得稅87萬元。2007年實現財政收入1611.91萬元。

農業

2007年全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18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44元。
2011年,翔鳳鎮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3678萬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1.87%。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薯類為主。2011年產糧食16674噸,人均169千克,其中稻穀10930噸,玉米1744噸,小麥、雜豆等353噸,薯類折主糧3647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油料、水果。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35644畝,產量44199噸;其中生薑種植面積5063畝,產量6582噸。油料面積9644畝,產量769噸。果園面積17773畝,產量11529噸,其中柑桔面積12094畝,產量11073噸。畜牧業以豬、牛、家禽為主,本地黑豬、麻鴨為特色產品,2011年生豬出欄47809頭,年末存欄45335頭;牛出欄955頭,存欄2286頭;家禽年出欄333120隻,存欄187611隻。淡水養殖面積2609畝,水產品產量464噸。轄區為武陵山區花卉盆景中心,花卉園藝種植面積416畝,產盆栽植物123200盆;觀賞苗木種植150畝,產77000株。

工業

翔鳳鎮為全縣工業中心,以新材料、新能源、食品、民族工藝品、建築材料為主。全鎮擁有工業企業42家,職工7893人,2007年全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1858萬元,工業總產值達到30330萬元,工業增加值達到14357萬元。
2011年工業生產總值162665萬元,比2010年增加42%。

商業外貿

翔鳳鎮歷來為邊區物資集散地,解放前有“小南京”之稱,是湘棉、川鹽和本地農副土特產品集中交換地,保留有商業老街鹽街、常德街等。改革開放以來先後建成來鳳商城、商業步行街等,鳳翔大道、解放路、和平路、鳳中路、人民路、鳳南路為商業區,店鋪林立,購銷兩旺。2011年末共有大型商場4個,其中中百來鳳購物中心為周邊最大商場;城鄉集貿市場7個,餐飲業638戶,住宿業62戶,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87304萬元,比2010年增長18%。2011年末,境內金融機構存款餘額37.5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0億元。

社會事業

文體

2011年末,翔鳳鎮有鎮文化服務中心1處,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8處,各類文化專業戶33戶,各類圖書室4個,藏書8萬冊,有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上百人,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州、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城鎮人口人均文化娛樂支出394元;農村人均78元。鎮廣播電視站與縣電視台聯網,廣播電視節目綜合覆蓋率96.8%;城區和郊區有線電視用戶2萬戶,入戶率65%。2011年末有學校體育場15個,有5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3%。

教育

2011年末,翔鳳鎮有幼稚園13所,在園幼兒4507人,專任教師243人;國小10所,在校學生5566人,專任教師384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2所,在校生4981人,專任教師239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技

2011年末,翔鳳鎮有農業科技示範園1家、農業技術中心1家,有企業技術研究中心5家,擁有省級高新技術產品3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翔鳳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69個,門診部(所)13個,床位642張,每萬人擁有病床64張;固定資產總值8581萬元。專業衛生人員798名,其中執業醫師252人,執業助理醫師92人,註冊護士398人。當年完成診療29萬人次,新農合參保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翔鳳鎮城鎮低保戶2901戶,人數6573人,支出672.6萬元,月人均85.2元;醫療救助550人次,民政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238人次;農村低保戶2131戶,人數3828人,支出378.7萬元,月人均82.5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51人,支出190萬元;社會福利費63.7萬元。各項民生指標比2010年均有較大增長。敬老院3家,床位20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91人。有社區服務中心4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0萬元,使40名困難民眾受益。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萬人,參保率25.8%。

基礎設施

2011年末,翔鳳鎮有郵政局1處,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15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82萬門,城鎮固定電話用戶1.6萬戶,行動電話用戶2.49萬戶,電話普及率96%;網際網路用戶1.15萬戶。
2011年,翔鳳鎮城區面積8平方公里,形成“四縱八橫”格局,全鎮實現道路黑色化,外環線基本建成,正與湖南龍山聯手打造跨省中等城市。城區建有自來水廠,供水主管46千米,日供水4萬立方米。在城郊建污水處理廠1個,設計日處理能力7500立方米。本地電源充足,自發電上網後由華中大電網輸送電源,轄區建有紅山變電站、城區供電所,黃茅坪110伏變電站在建。
翔鳳鎮為省級園林城市。2011年,園林綠化投入325萬元;境內的武漢大道、鳳翔大道、鳳儀大道等綠樹成蔭,行政中心廣場、酉水廣場、盛世廣場等形成綠地花帶,被稱“山水花園靚城,民族人文邊城”。

交通

翔鳳鎮境內有209國道、248省道、鹹來路省道等公路幹線交匯,28個村村村通公路,黑色路面占62%,成為邊區交通樞紐。轄內有建於抗戰時期的機場可開發利用。轄區有汽車客運站1個,日發客運汽車395班次,日均容量5733人次。城區有公共汽車線路3條,計程車151輛。

歷史文化

風土人情

翔鳳鎮是邊區佛教中心,關口村一組的仙佛寺摩崖造像已有1677年歷史,為全國第七批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歷來信眾眾多,3個廟會熱鬧非凡。轄區民眾熱愛民族民間文化體育活動,有20多支業餘文體隊伍長年開展活動,成為南劇、擺手舞、土家花鼓、划龍舟等文化遺產主要傳承地。

民間工藝

翔鳳鎮制漆工藝有300多年歷史,生產的漆製品色彩鮮亮,以寶石花漆筷為代表。鑲嵌工藝,主要為銀鑲和銅鑲,銅鑲煙桿是代表作。編織刺繡工藝主要是編織西蘭卡普和繡花鞋墊,做工精美,民族風格濃郁,已發展成產業。

飲食文化

翔鳳鎮轄區被稱為邊區美食之鄉,土家菜餚融匯川湘漢味自成體系;鳳頭生薑、大頭菜、板鴨、皮蛋等以品質優良遠銷周邊。油茶湯、社飯、涼粉、蒿菜粑、油粑粑、泡粑粑、紅糖麻元、白糖酥餃成為著名地方風味小吃。

風景名勝

翔鳳鎮轄區古有清泉引鳳、佛潭映月、伏虎嘶風、蕉溪夜雨、桐圃春深、二水拖藍等八景。
翔鳳鎮境內名勝古蹟有國保單位仙佛寺景區,有州級文物保護單位牛擺尾商周文化遺址,有革命勝跡接龍橋和張昌岐烈士墓;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旗鼓寨白蓮教起義遺址。藍河之濱正打造喳西泰水城。
主要景點一覽表
簡介圖片
仙佛寺景區
仙佛寺景區位於翔鳳鎮關口村酉水河畔。仙佛寺內沿酉水河西岸石壁上有摩崖造像群,坐西朝東、依山臨水,計有造像31尊,最大者通高6米。傳說建於晉鹹康元年,1994年經專家考證,始建於初盛唐時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是長江中游、兩湖地區唯一存有的大型摩崖造像,為土家族、苗族聚集區歷史文化精華,具有重要的文物、歷史價值,1956年被湖北省政府確定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仙佛寺景區

接龍橋
接龍橋又名霽虹橋,始建於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原為連線龍脈之意,故名接龍橋。橋長80.45米,寬5.3米,全部用青條石砌成。橋中央攔桿上鐫刻“接龍橋”3個大字。接龍橋寓含“延接龍脈,龍鳳呈祥”之意,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來鳳人民賦予此橋名新意,“接龍”即迎接賀龍。紅軍長征後,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被國民黨統治,將橋改為“截龍橋”,新中國成立後,胡耀邦、廖漢生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筆題寫原名“接龍橋”。
接龍橋

龍洞河水庫
龍洞河水庫位於小河村的西北部,距209國道約2000米,交通便利,硬化公路直達水庫大壩。水域面積約157.5畝,龍洞河水庫水上休閒娛樂園規劃總面積189.3畝。
龍洞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