翎頜鴇

翎頜鴇

翎頜鴇(學名:Chlamydotis undulata)體型較波斑鴇小,羽色也略深。雄鳥及雌鳥的外表相似,上體呈褐色,下體灰白色,頸側有黑色條狀紋。飛行時可以見到翼上黑色及褐色的飛羽。但僅具3趾。頭頂有羽冠,頸側有鬆散的羽束,下頸部羽束延長。下體自胸以下為白色,兩脅有黑色橫斑。初級飛羽基部有大的白斑,飛翔時十分明顯。兩性羽色相似,但雌鳥體型較雄鳥略小,頸側的飾羽也較少。棲息於廣闊草原、半荒漠地帶及農田草地, 通常成群一起活動。十分善於奔跑,主要吃野草,也吃甲蟲、蝗蟲、毛蟲等。分布於加那利群島、北非、伊朗及巴基斯坦。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翎頜鴇
  • 拉丁學名:Chlamydotis undulat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鶴形目
  • 鴇科
  • :鴇屬
  • :翎頜鴇
  • 亞種:2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Jacquin, 1784
  • 英文名稱:Houbara
  • 英文名稱:Houbara Bustard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生長繁殖,亞種分化,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翎頜鴇體長55-75厘米,翼展135-170厘米,體重1200-3200克。身體粗壯,向後漸細。頭平扁,頸長,頸椎16-18節。雄鳥的頸有特殊的皮下膨脹組織。嘴粗壯,端部側扁,基部寬,嘴峰有脊並略下彎,嘴長常短於頭長;鼻孔裸露。站立或行走時,嘴和身體均呈水平狀,而頸垂直向上。翅長而寬,飛行有力而持久,僅在降落時滑翔。初級飛羽10枚,次級飛羽16-24枚。尾寬,短至中等長,尾端呈方形或稍圓,尾羽18-20枚。無尾脂腺。腿長而粗壯,脛的裸出部分和跗跖被網狀鱗,足僅有前3趾,後趾消失,趾基聯合處寬,形成圓厚的足墊,爪鈍而平扁。具有喉囊,雄鳥的喉囊在發情期甚為發育,能充氣鼓起,露出裸皮。受驚時頭下低、弓背,尾羽向上展開呈扇狀,雙翅半張開,腕關節向下,嘴裡發出“哈哈”的喘氣聲,其目的是想嚇退來犯者,不讓來犯者靠近。
翎頜鴇翎頜鴇
體羽灰白,接近沙灘色,上體有深褐色的斑點和條紋,但上覆羽略少。尾巴藍灰色,有四階清晰可見。頂帽有時由一個帶隱蔽的斑紋的白色的翎羽,會聳立;臉部淺灰黃色,頸部白色,胸口兩側有絲狀的羽毛組成一條黑色的長帶。腿橄欖綠色或黃色。有二個亞種(原“翎頜鴇新疆亞種”Chlamydotis macqueeni,已獨立為波斑鴇),略有不同,居住在加那利群島的體型小一些,體羽色彩更強烈。
翎頜鴇全部圖冊網址

棲息環境

棲息在沙漠及非常乾旱的地區,主要都是留鳥。棲息於荒漠和半荒漠的鳥類,多在植被蓋度、高度和木本植物豐富度較低的地帶繁殖棲息,其築巢地的地勢平坦,略有起伏,荒漠植物群落以假木賊(Anabasis salsa)和蒿(Artemisia sp.)為建群種,植被蓋度15%-25%,高度10-15 cm,利用視野開闊的棲息地可以躲避沙狐(Vulpes corsac)的捕食。白天活動。

生活習性

翎頜鴇其他一樣,是開闊而荒漠地帶鳥類,主要棲息於荒漠草原,亦見於草原和荒漠中。它們常集合3-4隻或12隻左右小群。性情膽怯而機警。平時行動緩慢但善於奔跑。遇到危險時一般不起飛,而是迅速地跑開,蹲下藏匿於草叢中,只有迫不得已時才起飛。起飛時需要首先在地面上進行助跑。飛行的速度較慢,而且距離地面較低。飛行時沉寂無聲,兩翅煽動有力。體形略似鴕鳥,但能飛翔。如果敵害十分強大,就立即起飛,使之難於接近。由於體重較大,平常起飛時需要在地上小跑幾步,助跑時頭部抬起,嘴向前伸水平位,頸稍弓向前上方傾斜,雙翅展開,重心前傾,雙腳有節奏地向前大步跨出,隨著助跑速度的加快,其煽動雙翅的頻率也加快,直至雙腳離開地面飛起。但在緊急情況時可以直接飛起。飛行時頸、腿伸直,兩翅平展,兩腿向後伸直於尾羽的下面,翅膀扇動緩慢而有力,飛行高度不算太高,但飛行能力很強。如果有其他同類進入領地或者爭奪配偶時,雙方就會發生爭鬥,先是緩慢地接近,彼此以頸交握,用胸部互相推擠對抗,如有一方退卻,另一方便緊隨其後,繼續驅趕,直至將其趕出領地。如果雙方勢均力敵,就雙雙將頭低下,靠近地面,雙翅半展,肩部放低,肩羽和覆羽聳立,尾羽上翹,並向前立起呈扇狀,露出白色羽毛,彼此靠近之後互相啄咬對方的嘴。
翎頜鴇翎頜鴇
翎頜鴇會豎起頭及喉嚨上白色的羽毛來示愛。它們不怎么發聲。雜食性,主要以植物的葉、嫩芽和種子等為食,也吃昆蟲和蜥蜴、蛙、雛鳥、鼠類等小型脊椎動物,有時也在農田中取食散落在地的穀粒等。覓食的時候頭後部向上抬起,嘴尖向下,兩眼注視地面,不時地轉動頭部,觀察地面的昆蟲、其他小動物和植物種子等。吃草時常常先用嘴將草咬住,頸向後縮,再用力抬頭,將草拔斷,然後吞下。有時伴隨著兩腳向前用力蹬地,身體向後退,雙翅微展或半展。飲水時身體微蹲或用跗跖跪於地面,頭部低下,將嘴插入水中,微微張開,然後將頭抬起,嘴尖向斜上方,大約呈45度角,同時咽部快速運動,將水咽下,整個過程就象用匙從水中取水一樣。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富汗、阿爾及利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巴林、不丹、中國、埃及、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約旦、哈薩克斯坦、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阿拉伯利比亞民眾國、茅利塔尼亞、蒙古、摩洛哥、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領土被占領、俄羅斯聯邦、沙烏地阿拉伯、西班牙、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突尼西亞、土庫曼斯坦、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烏茲別克斯坦、葉門。
翎頜鴇分布圖翎頜鴇分布圖
旅鳥:奧地利、比利時、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義大利、拉脫維亞、黎巴嫩、馬爾他、荷蘭、波蘭、葡萄牙、卡達、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俄羅斯聯邦、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蘇丹、瑞典、、瑞士、烏克蘭、英國。

生長繁殖

翎頜鴇的繁殖季節相當穩定,儘管在經度上有差異。在加那利群島和北非從3月到4月,在敘利亞3月到5月,在巴基斯坦3月到4月。在地面建巢,淺盤狀,巢中無任何鋪墊物。但大多接近植被的形態。雌鳥每巢產卵3-4枚,多為4枚,其孵化期一般為24天。雛鳥的羽毛是金棕色或褐色,有灰白色、黑色和棕褐色斑點,和周圍的植被融為一體,具有良好的偽裝。由雌鳥單獨孵卵和撫育幼鳥,雛鳥為早成鳥。

亞種分化

翎頜鴇(2亞種)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1.
翎頜鴇加那利群島亞種
Chlamydotis undulata fuertaventurae

2.
翎頜鴇指名亞種
Chlamydotis undulata undulata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