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邑

【義邑】 又稱邑義、邑會、法義。為北魏初至隋唐間,中國北方以在家佛教徒為中心,以營造佛像寺塔等為機緣而結成的信仰團體。主要分布在雲岡、龍門、天龍山等石窟一帶。是由信徒出資營造,並以其所造尊像為信仰中心而組織成的佛教團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義邑
  •  又稱:邑義、邑會、法義
  • 時間北魏初至隋唐
  • 中心:在家佛教徒
詳細
依現存的金石史料所載,義邑的構成人數,少則十數人,多則有至五百人以上者。其領導者稱為邑主(又稱邑義主、邑長邑老、法義主等),處理事務者稱邑維那,收納施財者稱為化主,一般成員稱為邑子。另有不屬於特定義邑,而專司指導信仰之僧人,稱為邑師。如雲岡石窟太和七年(483)之造像銘記載‘邑義信士女等五十四人’,其中有邑師普明、邑師曇秀、邑師法宗等。
組成義邑的目的,最初以造佛像、建窟院寺塔為主,而兼行誦經、寫經。至初唐以後,著重於設齋會、誦經、寫經等。如《續高僧傳》卷二十八〈寶瓊傳〉記載(大正50·688a)︰‘住福壽寺,率勵坊郭,邑義為先,每結一邑,必三十人,合誦大品,人別一卷,月營齋集,各依次誦。如此義邑乃盈千計,四遠聞者皆來造款。’
又,由敦煌文書亦知有邑義保、邑人保、邑義社、邑人義社等名稱。且知此類結社曾流行於敦煌邊地,可見其傳布之廣。相傳五代後周世宗排佛時,亦曾廢私設之義邑。《宋高僧傳》卷十七〈道丕傳〉載(大正50·819b)︰‘周世宗澄汰,毀私邑,勒立僧帳。’此外,南方亦有以齋會為中心而興起之念佛結社、彌勒結社等。此等民間信仰團體之組織及名稱,系由各地自由結成,因此並無一定之型態及性格。
[參考資料] 《出三藏記集》卷十二;《續高僧傳》卷一〈曇曜傳〉;《金石萃編》卷二十七、卷三十八、卷三十九;《全唐文》卷九八八;冢本善隆《支那佛教史研究·北魏篇》;道端良秀《唐代佛教史の研究》;那波利貞《唐代社會文化史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