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偏移

群體偏移(groupshift):群體決策與群體成員的個人決策在決策風險上存在差異。群體決策也許會更保守,但多數情況會更冒險。

定義,機制,關係,如何避免,

定義

群體偏移,在金盛華書中定義為群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指群體成員中已存在的傾向性得到加強,使一種觀點或態度從原來的群體平均水平加強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現象。
我們可能有這樣的體驗,在一個群體中進行群體討論的時候,會出現原來群體中大部分人所持的觀點得到加強的現象。也就是說,討論使群體中原本大多數人的意見變得更強,使原來同意這一意見的人更相信意見是正確的。這樣,原先群體中大部分人支持的意見,討論後會更加成為主導觀點,得到更多支持,而原先群體中被反對的意見,討論後反對的程度也更強,從而最終使群體的意見出現“極化”

機制

對於群體偏移的解釋目前主要有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群體偏移的發生是信息的作用。當群體中一種觀點獲得最大程度認可的時候,這種信息對對其他成員造成影響,使某些群體成員被說服,從而改變他們的觀點,轉向支持這種有說服力的觀點,從而使一種觀點在群體中偏移。辛茨等人(Hinsz,1984)研究證明,論據是使一種態度在群體中被極化的主要因素。此外,有研究證明,積極的語言參與使人們更易於接受一種觀點而使其偏移。
另一種觀點是基於社會比較理論提出的。這一觀點認為,人們希望自己被認為是優秀的人,而優柔寡斷或採取中立觀點,都不是社會所期望的優秀人物的表現。人們在討論中會希望表現得與別人一樣自信。根據這一解釋,通過群體討論,人們會與別人比較他們的觀點,比較的結果一般是他們會轉變自己的觀點,最終使其觀點看上去和其他成員的觀點一樣極端。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這兩種解釋開始得到整合。研究者傾向於認為社會比較和信息的共同作用促使了群體極化的發生,社會比較會促使人們強化所持觀點的論據信息,而論據信息的呈現不僅使得得呈現者更加堅定,而且也影響了其他成員的意見,使他們最終轉向這個觀點,導致群體偏移發生。
布朗(Brown,2000)在他的著作《群體過程》中提出了關於群體極化的另一條解釋路徑,即採用社會同一性理論來解釋群體極化過程,主張當群體極化發生時,所表現的過程是群體成員試圖進一步遵從內群體標準立場的過程。當情境激起人們強烈的內群體認同,如群際關係引發人們的成員分界時,內群體規範會變得更加極端,以使人更清楚地區別於外群體規範,從而加強了群體內的思維極化。

關係

群體思維是群體偏移的一種表現,即高凝聚力的群體在進行決策時,人們的思維會高度傾向於尋求一致,以至於對其他變通行為路線的現實性評價受到壓制。群體決策往往導致錯誤的決策結果。
群體偏移的影響是巨大的,在一些重大的商業、軍事和政治決策的失誤中,都可以找到群體偏移的影子,因此如何避免決策的極端化,是今後社會心理學家應該深入研究的問題。

如何避免

(1)凝聚力強的群體內部討論較多,能夠帶來更多信息,但這種群體是否不鼓勵群體成員提出反對意見,尚難確定;
(2)如果群體領導公正無私,鼓勵群體成員提出自己的意見,群體成員會提出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進行更多的討論;
(3)群體領導在討論初期,應該避免表現出對某種方案的偏愛,因為這樣做會限制群體成員對這個問題提出批評性意見.使群體很可能把這種方案作為最終的選擇方案;
(4) 群體與外界的隔離會使內部可選擇和可評價的不同的方案減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