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集度

群集度

群集度又稱聚生度,是指植物個體在群落內的聚生狀況,即它們的個體是分散的還是聚集生長的。聚生狀況反映了群落內環境的差異、植物的生態生物學特性以及種間競爭狀況等。群集度是定性的群落測定度之一。

群集度通常採用布蘭克特(J.Braun Blanquet)的分級方式:

1級,單株散生,植株在樣地內單個彼此分散生長;2級, 成叢生長,在樣地內成小群或小叢生長;3級, 小塊生長,在樣地內形成小斑塊或大叢;4級,小片生長,常在樣地內形成大斑塊;5級,大片生長,覆蓋著個樣地,通常是單一的種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群集度
  • 外文名:sociability
  • 又稱:聚生度
  • 表示方法:通常用縮寫的拉丁字表示
  • 等級數目:5個等級
  • 影響因素:群落內部環境與種間關係
概念,特點,表示方式,分級,

概念

群集度是指植物種的個體在群落內集中或分散分布的程度,如單生、集生成小叢、小群聚、片狀,或密集地占據整個地段等。種的個體在群落內的集聚程度,常取決於群落內部環境與種間關係。

特點

植物群落中的各種植物,有的星散地生長,有的聚集成叢或成片,這種相互配置的現象用群集度來表示。植物種的群集度,一方面決定於它們的生物學特性,例如根狀莖植物常擴展成片;另一方面決定於它們的環境,例如刺兒菜在農田中常成片生長,在蒔蘿蒿群落中則為單生;又例如紫花地丁牡羊草群落中為單生,在疏林下則常為叢生。由此可知,種的群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它對所在群落的適應。
群集度是植物種在群落中水平分布的狀況,是衡量一種植物植株群集程度的指標。是分析群落中種類成分的一個重要因素。

表示方式

群集度通常用縮寫的拉丁字表示,常用的符號有兩個:gr.(gregariae的縮寫),代表聚集成叢;SOC.(sociales的縮寫),代表很多個體的枝葉密接,達到鬱閉程度。
群集度常和多度並用來反映種在群落結構上的特點。例如,Cop2gr表示某植物種的個體數多而且一叢一叢地分布在群落里。

分級

Braun-Blanquet學派重視群集度,他們把群集度分為5級,用來明確地反映植物種在群落中群集的情況,在西歐採用者多,標準如下:
①1級:個體單生,星散在群落里,簡稱單生;②2級:植株產生一些小櫱,形成株叢,或一些植株聚集成叢,簡稱叢生;③3級:植株擴展成小片,或多數植株聚成小片,簡稱小片;④4級:植株擴展成大片,或許多植株聚成大片,簡稱大片;⑤5級:由於植株的擴展或聚集在相當範圍內形成鬱閉現象,簡稱集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