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非工業化研究

美國非工業化研究

《美國非工業化研究》是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1日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美國非工業化研究
  • 頁數: 277頁
  •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第1版 (2009年1月1日)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叢書名: 全球化進程研究系列
平裝: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210039501, 7210039503
條形碼: 9787210039501
尺寸: 23.4 x 16 x 2 cm
重量: 422 g

內容簡介

《美國非工業化研究》內容為: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發生了一個有趣現象。在已開發國家,無論從僱工人數,還是從GDP來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例都已大大低於服務業。工業革命以來,英國、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國家先後經歷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被稱為“工業國”。現在,“工業國”這個稱呼顯然“名不副實”。據統計,美國現代服務業產值已占到GDP的74%,創造80%的就業機會,服務貿易一直保持巨額順差;歐盟服務業則占到GDP的2/3,從業人員高達7000萬人。目前已開發國家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平均達到70%左右,吸引就業人數已超過第一、二產業吸收就業人數總和。從目前的發展勢頭看,工業生產的價值份額和從業人員比例還要繼續下降。
這說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經濟結構中,第一、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和地位相對下降,第三產業的作用和地位不斷上升。長期以來,工業一直被視為經濟發展的引擎。製造業和服務業地位的變化,說明了什麼?為什麼發生這種變化?如何認識這些變化?

目錄

第一章 非工業化研究概述
第一節 國際學術界對非工業化的研究
對非工業化的認識
有關非工業化的幾個問題
有關非工業化典型案例的研究
第二節 國際學術界對美國非工業化的研究
美國是否發生非工業化?
對美國非工業化的其他探討
第三節 中國學術界對美國非工業化的研究
國內研究狀況
本研究的構想
第二章 全球化與美國非工業化的發生
第一節 全球化的進展
全球化的發展
國際經濟組織、跨國公司與生產全球化
全球化發展的不平衡
第二節 從大規模生產到靈活生產
大規模生產模式的局限
靈活生產模式的誕生與擴張
兩種生產模式的並存
第三節 美國非工業化的發生
非工業化問題的提出
非工業化的表現
非工業化的解讀
第三章 美國非工業化的空間拓展
第一節 從冰雪帶到陽光帶
冰雪帶遭遇傳統產業衰落
陽光帶的變遷
美國區域經濟關係的變化
第二節 麻薩諸塞VS加利福尼亞
麻薩諸塞繼承新英格蘭傳統
加利福尼亞的崛起
矽谷VS128號公路
第三節 美國產業大轉移
美國的產業轉移
典型案例:福特汽車世界擴張
美國對外投資分析
第四章 非工業化向縱深發展
第一節 改造傳統產業
改造傳統產業
“鏽蝕帶復興”
第二節 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生產性服務業的界定和特點
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部分都市區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第三節 高科技產業的成長
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信息產業引領發展
美國高科技園區的迅猛發展
第五章 非工業化背景下的美國政治經濟
第一節 美國經濟結構的變化
製造業產出和就業份額下降
社會經濟服務化
產業結構高科技化
第二節 對經濟結構變化的三種解讀
衰落論
成熟經濟論
結構變化解說
第三節 政府職能的變化
政府職能發展的長期趨勢
權力下放
州與地方職能和作用的強化
第六章 非工業化背景下美國的社會結構
第一節 社會統計的變化
人口統計的變化
社會貧富分化有加劇跡象
諸州經濟關係的變化
第二節 中產階級的嬗變
中產階級的內涵
受到“擠壓”的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的結構變化
第三節 新勞動結構的孕育
工會會員比例長期下降
就業構成的變化
第七章 對傳統發展觀念的反思
第一節 傳統發展觀念遭遇挑戰
傳統發展觀陷入困境
弗林特作為典型案例
新發展觀念的逐步形成
第二節 再工業化的探索
再工業化的途徑
再工業化的探索
第三節 重塑競爭之鋒
從傳統經濟到新經濟
產業集群化
重塑競爭之鋒
結論
附錄
1.已開發國家製造業所占GDP份額
2.世界5個經濟強國就業結構
3.美國增長最快和最慢的10個製造業產業
4.美國製造業和服務業生產發展狀況
5.美國製造業和服務業就業狀況
6.美國勞動參與率結構變化
7.美國收入分配與基尼係數變化情況
8.美國高科技生產情況
9.美國中產階級變化情況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