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產業革命

18世紀末19世紀初~19世紀60年代,美國確立以機器生產為基礎的工廠制度的歷史過程,亦稱美國工業革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國產業革命
  • 社會經濟影響:人口大量湧入城市
  • 別稱:美國工業革命
  • 資料記載:《外國經濟史(近代現代)》
歷史背景,影響,參考書目,

歷史背景

美國在1812~1814年第二次美英戰爭中的勝利,鞏固了美國的政治獨立,最後解除了英國企圖重新統治美國的威脅。但是,這時的美國經濟落後,仍然是英國工業品的銷售市場和原料供應地。這次戰爭的勝利,使美國進行產業革命的條件趨於成熟,表現在:①具備了獨立自主地發展近代工業的政治前提。②農業繁榮,市場廣闊。③可以從外來移民以及其他途徑獲得英國的先進技術。④這時期商業、海運業資本向工業的大轉移,加利福尼亞金礦的發現和開採,以及吸收外國投資,基本上解決了產業革命所必需的資金問題。⑤經濟資源極其豐富。⑥自1816年開始,逐步地實行了保護工業發展的關稅政策
1790~1815年期間,美國已經建立了一些工廠,而且有一些重要的技術發明,如E.惠特尼(1765~1825)發明軋棉機,R.富爾頓(1765~1815)發明商用輪船(見彩圖),F.C.洛厄爾(1775~1817)設計和建成一個把紡紗機和織布機連線安裝成為一個工藝流程的棉紡織廠,等等。這也為產業革命做了一定的準備。
美國產業革命

影響

美國產業革命直接的社會經濟影響主要是:①人口大量湧入城市。1790年,美國人口超過8000的城市只有6個,1860年,激增到141個。1810年,新英格蘭超過1萬人口的城市只有3個,共5.6萬人;1860年,已猛增到26個,68.2萬人。②產業革命一方面擴大了美國南部和北部的經濟差異,加深了南北經濟矛盾,在這個基礎上終於導致了南北戰爭的爆發,另一方面,也大大加強了東部和西部的經濟聯繫,使美國成為統一國家,在內戰中成功地避免了分裂。③造成了美國工人階級生活的貧困。工人勞動時間長,每天達12~15小時。女工童工多,童工約占全國工人總數的一半。大城市中出現了貧民窟。1851年,一個五口之家每周最低生活費用為10.37美元,而工資較高的建築工人每周平均只有10美元。在產業革命時期,美國已經組織了地方性的、部門性的和全國性的工會,開展了罷工鬥爭。

參考書目

樊亢、宋則行主編:《外國經濟史(近代現代)》第1冊,第5章,人民出版社,北京,198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