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寨

羌寨

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是我國唯一的羌族人民聚居的自治州,在這片孕育出九寨溝四姑娘山的美麗畫境之地,一座座古樸典雅的羌寨猶如一顆顆寶石點綴其間。

羌族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原聚居於甘肅、青海一帶,後來逐漸遷往岷江上游地區,現主要分布在四川阿壩州的理縣汶川茂縣一帶。位於阿壩州理縣境內的桃坪羌寨,是最具羌族風情的民寨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羌寨
  • 地理位置: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桃坪鄉
  • 開放時間:7:30-18:30
  • 景點級別:AAA級
  • 門票價格:門票60元/人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四川省阿壩市
  • 建議遊玩時長:2-3小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簡況,歷史特色,寨子風貌,形態特點,建築特色,聚落形態,民居之比較,

簡況

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是我國唯一的羌族人民聚居的自治州,在這片孕育出九寨溝四姑娘山的美麗畫境之地,一座座古樸典雅的羌寨猶如一顆顆寶石點綴其間。
羌族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原聚居於甘肅、青海一帶,後來逐漸遷往岷江上游地區,現主要分布在四川阿壩州的理縣汶川茂縣一帶。位於阿壩州理縣境內的桃坪羌寨,是最具羌族風情的民寨之一。

歷史特色

首先,羌族碉樓與村寨的歷史非常悠久。據史料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岷江地區的羌族祖先就留下了碉樓與村寨的記載。(記者查閱資料,也看到了《後漢書·西南夷傳》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壘石為屋,高者至十餘丈”的記載。)雖然全國很多地區很多少數民族也有碉樓,但其有史記載的時間都要比羌族碉樓晚。推測應該是由羌族傳播開去的。
其次是非常有特色。處於青藏高原邊緣的岷江上游羌族聚居地,這裡的地勢坡度非常陡,高山深谷縱橫交錯,土地資源很緊缺,生存條件比平原地區要艱苦得多,而羌族人就地取材,用頁岩片石等壘起了碉樓村寨,歷經千年而巍然聳立。很好地闡釋了人地關係。
第三是擁有非常獨特美好的景觀,見證了一種古老的、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羌族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幾個民族之一,其他古老民族要么融合了,要么消失了。只有羌族一直衍生下來,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活化石。整個村子的房屋連成一片,沒有一間是單獨的。防禦系統有三層:地下有水網;地面有路網,這些街巷特別曲折,也很不平坦;整個村子的屋頂是相通的,又形成了第三道防禦網。
而羌族的碉樓目的也在於防禦。至於這些村寨究竟主要用哪種材質建造——石頭、木頭還是夯土,一方面看就地能取到什麼材,一方面要看村寨的功能,如果在交通要道和關隘上,那就特彆強調其防禦性了。

寨子風貌

這座已有數百年歷史的羌寨,位於成都通往阿壩州首府馬爾康國道旁的高山山腰間。遠遠望去,一片黃褐色的石屋順著陡峭的山勢依坡而上,或高或低錯落有致,其間碉堡林立,氣勢不凡。走入寨中,只見大多寨房相連相通,以卵石、片石相混壘築的外牆斑駁有致,寨中巷道縱橫,宛如迷宮。千百年來,羌族人民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民風。在羌民屋內一般設二至三層樓,上層或中層作為住房,下層設牛羊圈舍或堆放農具,每間房屋房頂的四角或一角常常壘有一塊白色石頭,這是羌人供奉的白石神,這種樓層的用途很能體現羌人“人在畜上、神在人上”的傳統習俗。
羌寨中最具特色的莫過於碉樓。一座羌寨中總有幾座堡壘型的碉樓立於寨中,使整個村寨極富立體感。通過木梯登上二三十米的碉樓雲台,登高遠眺,大寨內外盡收眼底。歲月的流轉,使今天的碉樓喪失了作為瞭望、禦敵之用途,但雄偉堅固、稜角突兀,歷經多次雷擊、地震依然安然無恙的碉樓的確讓遊人感到了一份厚重、一份沉甸甸的民族凝聚力;就是這屹立不倒的碉樓,望斷岷山風雪,歷經百年戰亂,迎送著茶馬古道旁一代代的商旅遊人,展現了一個民族綿長悠久、燦爛不息的精神追求。
桃坪羌寨內,多少年來羌民們都保留著傳統的生活習慣,從田間採摘蘋果的孩童到門前穿著整齊民族服飾的老者,從正在織羌繡的婦女到喝著青稞酒的彪漢,都呈現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境界,加上寨內的羌族鍋莊舞蹈等表演項目與羌民們在路邊擺賣的各種羌飾、銀器、氂牛牛頭、各種刺繡等特產,遊人仿佛進入了一幅多彩的民族風情畫卷,讓人陶醉在川西這片民風濃郁的土地上。
桃坪羌寨交通便利,離汶川縣城不到20公里,距成都大約170公里,遊人可跟團前往,在成都參加米亞羅、桃坪羌寨3日游,也可自助前往,乘坐成都至馬爾康或到理縣的客車在桃坪下車或者直接在汶川縣包車往返。桃坪羌寨以及附近縣鎮旅遊設施完備,食宿方便,遊人在此領略羌寨風情的同時,還可以順道到中國著名的紅葉景區米亞羅參觀遊覽。

形態特點

一)聚落選址
在歷史上羌寨所處之地是各民族勢力交錯影響的地區,其選址是否得當直接關係到村寨人民的生存。因此羌寨多位於河谷灘地與山坡交接的坡腳和山間台地與坡地交接的邊緣。傳統羌寨有意識地選擇靠近河灣灘地的山坡坡腳,既考慮適宜的耕作距離,又避免占用珍貴的可耕地,這就是羌寨擇址於邊緣地帶的原因。眾所周知中,水是生存之本,岷江上游雖然溪澗之中常年流水潺潺,但由於地勢陡峭,兩岸山地引水困難而長年缺水,許多旱地的灌溉只能仰賴大自然。因此是否有安全可靠的水源,對於村寨的存在和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所以羌寨選址大多遵循“大水避、小水親”的原則,避開大江、大河、大溝以防自然災害,而選擇水源、水質較好流量穩定的中小溪流,以保證用水的充足。
二)聚落形態
羌寨的聚落形態也有所不同,就同一地區的藏族而言,民居大多是獨立式的,而羌寨卻是多戶密集建房,因此使得其具有極高的建築密度,不受形式的限制依山就勢,順應地形,層次極為豐富。羌寨內所有建築及街巷組織均圍繞中心碉樓建造。碉樓在寨中高高凸起,位於中心領導地位,其餘住層圍繞它密密匝匝,層層簇擁,具有突出的向心性。
三)單體建築建構特色
羌寨中的建築物是採用本地石材片壘而成的,型體厚重堅實,猶如一座座小型堡壘。但其內部建築構架卻井井有條、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由於羌寨中的建築物密集,每一棟住宅的基底面積十分有限,在這樣狹小的基底之上,羌民住層往往採用垂直分區,並對生產生活空間進行了有序的組織:底層由三部分組成——豬圈(兼廁所)、柴房。廚房,它們位於地面層與街道相聯。豬圈與柴房有雜物出入口,廚房有單獨的出入口,與引入寨內的水渠相通。二層為堂屋和主居室。堂屋大門連有平台,平台通過室外台階與街道相通,這是住戶主要的出入口。三層以上常根據需要設定居室,供家中小輩居住。頂層設有糧倉和室外曬壩,既利於貯藏,也有利於翻曬糧食。屋頂由室內過渡到室外還設有敞廊,家中婦女可在此做針線女紅等家務,一旦氣候變化還可及時收拾糧食。

建築特色

依山而建的村寨,遠看是層層疊疊、緊密相連的敞間和曬台,形成了視覺豐富的景觀。由於大量的重複和尺度變換而形成的韻律,從而產生了視覺上的震撼力。在強烈的陽光下,敞間所形成的陰影區,塑造了一系列深邃的空間效果和明暗對比後的硬朗效果,強化了建築的體量和檐部的輪廓線。
羌寨對住屋與道路的關係考慮十分周詳。住屋大多有兩個以上出入口,主入口、樓梯、平台與入戶門之間呈現轉折關係。而廚房出入口和雜物出入口常隱蔽於平台下方和街道轉折凹陷處,既得交通便利又不至於干擾住屋的私密性,所以不熟悉村寨的人根本無從了解這些幽暗的小門通向何方。羌寨住屋門窗都很小,臨近地面房間的門窗只是個很小的洞口、以便通風換氣,大面的實牆和隱蔽的出入口設定使住屋顯得十分封閉。

聚落形態

一)自然成因
高山峽谷地帶的地形坡度是限制農耕的首要因素,坡度太大不僅影響勞動生產而且無法有效固土儲肥蓄水。岷江上遊河谷較為平坦的地帶是有限的河谷灘地、台地。築寨建房雖然可以適當的選擇坡地,但地形過於複雜將加大施工難度、增加建房造價、限制建築格局。在儘可能騰出空間保證耕地面積的同時,剩下的適建用地便更為稀少。羌寨聚落的密集性及其羌民住屋垂直布局的特徵都具有節省建設用地的作用。坡地的地形地貌限制使羌寨建設不得不適應自然,因而聚落形態與自然環境十分契合。
岷江河谷雖然氣候比較溫暖濕潤但仍屬高山氣候,溫差變化大,有漫長寒冷的冬季。在無法有效採暖、維持適宜溫度的時期,建造房舍時對氣候特點的考慮,採取保溫措施可以很大程度地改善村寨內的小氣候,提高生存環境質量。
二)歷史、文化成因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戰爭在很多時候與其相伴,所以羌寨的建設注重對戰略要地的扼守。雄踞山顛,可洞察方圓百里的風吹草動,在冷兵器時代無異於掌握制敵先機;扼守交通要衝,利用地形設關隘獲易守難攻之地利。羌寨的防禦特徵反映在建築單體上是碉樓,碉樓是羌族頑強戰鬥,誓死與村寨共存亡的意志“圖騰”。岷江兩岸高山上的碉樓大多有三、四百年的歷史,據傳有的碉樓達千年之久。多數羌寨的中心建築是碉樓,有單碉、雙碉、四角碉等多種形式。村寨中其他房舍的建造均以碉樓為中心,似眾星捧月。這種向心式布局便於從中心碉樓居高臨下觀察和瞭望。再由碉樓上的人以各種方式調集全村進行防禦。關於碉樓的發源學說頗多,《羌寨研究》一書中載文著述各異。
羌族具有極為特殊的民族文化,它的形成與發展充分體現著各民族之間的交流。由於安居地處在漢藏兩大民族聚居的交界區域。羌族文化與漢藏兩大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割裂的關係。例如:羌族的語言與藏語同屬藏緬語系,有許多相通的語言因素而文字卻一直使用漢語言文字。其居住聚落的建設也反映了這樣的交流成果,既有羌族的固有特色,又涵括其他民族文化的影響。
與同一地域的藏族村寨相對比,羌寨雖然在聚落總體形態方面與他們有一定的差別,但其單體建築卻有許多共同之處,如都採用亂石材質、建築方式相似。另外,羌族民居的細小部分明顯受漢族建築風格影響,如大門檐廊下的垂花柱、過街樓上的欞花窗,以及美人靠等。
從今天對生活的評價標準出發,顯然傳統羌寨已不能適應人們生活的要求。然而羌寨古拙雄渾的外表之下卻包含了適應環境的種種奇思巧構。羌寨聚落與環境嵌和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在今天的建築實踐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

民居之比較

羌族民居和藏族民居的單體建築相似,一般都用石砌牆或夯土板築牆體,為了適應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特徵,牆體都很厚重,商小如洞口。這種構造方式造成了撲朔迷離的室內照明環境。但是羌族與藏族住屋門窗開啟方式截然不同。藏族民居大多單棟建造,受地形、氣候影響,在一個村寨中每戶門窗朝向都幾乎一致,加以相同的裝飾和色彩,遠遠望去整個村寨仿佛由一棟建築組成。羌寨因密集建房,為避免各戶相互干擾,對門窗的開啟極為講究。他們巧妙地利用建築錯落劃分街道,轉換天井以避開與鄰家的視線干擾,因而其門窗設計顯得十分隨意。然而這種看似隨意的建造方式卻是經過巧妙組織的,大面積的開窗方式在高寒山區是絕對見不到的。藏族的土掌房、羌族的“邛籠”都是用厚重的牆體來蓄熱保溫,加之又有火塘主房的空間構成,可以獲得入夜以後人體必需的室溫。高海拔山區充沛的陽光和乾爽的氣候,造就了羌、藏民居中的敞間和曬台。敞間是在建築的頂層修建一個半室外的灰空間,向陽開敞,靠陰密閉。敞間與南方熱帶建築中的通風屋頂或加頂的露台相似,這種加頂而又開敞的屋頂,是一種最理想的通風隔熱的建築格式。羌、藏民居的敞間與曬台的結構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這些地區儘管冬季降雪量大,但連續的降雪天並不多見,積雪總能在正午陽光的照耀下融化,所以傳統的堯、藏民居都是平屋頂。
這一對比單就羌、藏建築單體而言,由於未曾對藏族聚落進行詳盡細緻的調研工作,因此無法對羌、藏聚落形態進行縱向對比。但此次調研工作對我今後進一步研究藏族聚落形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