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頭鎮

羊頭鎮

羊頭鎮隸屬於廣西省賀州市平桂區,位於賀州市平桂區西東南面。轄12個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鎮人民政府駐羊頭鎮新街。行政區域面積159平方公里,總人口37735人。羊頭鎮2000年被定為革命老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羊頭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廣西省賀州市平桂區
  • 下轄地區:12個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
  • 電話區號:0774
  • 面積:159平方公里
  • 人口:37735人
簡介,地貌特徵,地質特徵,氣候特徵,水文特徵,經濟建設,基礎設施,招商引資,農業發展,生態建設,特色產業,民俗風情,地方節日,正月初五日,正月初十日,正月二十五,二月初二日,三月廿三日,盤王節,

簡介

羊頭鎮位於鐘山縣城東南部,地處富江下游,總面積為160平方公里,轄12個村委,79個自然村, 耕地總面積為2950公頃,糧食播種面積4869公頃,經濟作物面積2960公頃,有林面積5518.2公頃。總人口37735人,其中農村人口36759人,有瑤、苗壯等少數民族719人。2000年被定為革命老區。
該鎮至縣城通三級公路,鎮內村村公路,交通十分便利。鎮內建有2座水電站,電力供應充足;程控電話遍布鎮村,裝機容量達600門。
羊頭鎮屬典型的農業大鎮,土地資源豐富,基礎農業主要以種植水稻、玉米、紅薯、花生、木薯、甘蔗、紅瓜子、烤菸為主。近年來,全鎮大搞農業綜合開發,狠抓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主要引種油匣、淮山、香芋、萵筍、荸薺、茨菇等經濟作物。同時依託電力優勢,大力發展煤炭、造紙等產業。
2007年劃為賀州市八步區,屬於平桂管理區管轄。

地貌特徵

羊頭鎮地處南嶺(五嶺)山脈之中段,屬五嶺中都龐嶺與萌渚嶺兩大山脈系統,為北回歸線偏北1度左右(北緯
24º17一24º46`)的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的過渡地帶。地形多樣複雜,有平原丘陵盆地山地。縣境東、北、西及西南四面為山地地形,諸山環拱,地勢高峻。縣境最高峰為姑婆山,海拔1731米,中間是低陷的盆地,在山地邊緣與盆地之間分布著起伏不大的平原和坡度緩和的丘陵,整個地勢由北向東南傾斜,因而冷空氣易進滯出。富江富川經龜石流入經鐘山縣城,蜿蜒曲折向東南流入賀縣,發源於西北部大桶山的思勤江與南部西流的珊瑚河在清塘鄉桔芬匯合流入昭平匯入桂江。據1980年土地普查資料:各類地貌的面積是: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面積475.31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25.53%;海拔500~800米的低山面積421.5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2.64%;海拔250~500米的山丘面積76.3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4.l%;海拔100~250米的丘陵面積為83.5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4.49%;海拔100米以下的低丘台地面積191.11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0.26%;平原面積512.71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7.54%;水面面積為40.2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16%;其它(包括工礦用地、交通用地)60.9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28%(註:海拔系用黃海海面)。
羊頭鎮羊頭鎮

地質特徵

鐘山縣鐘羊頭鎮及其鄰區,在距今大約四億年以前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積了早古生界寒武系等地層,隨後
產生了加里東期地殼構造運動,使地槽褶皺回返並上升為陸地,距今約四億年,海水侵入使該地區成為陸表海,沉積了晚古生界泥盆、石炭及二迭系地層。距今約2.25億年左右,發生了強烈的印支期遣山運動,並伴有岩漿岩的侵入,本區地殼再次上升為陸地,從而結束了海相的沉積,距今約1.8億年,縣內的回龍等地在印支期的凹陷盆地內有中生界下侏羅系的湖泊相地層沉積。在此其間及其後燕山其構造活動頻繁,並伴隨有大規模的岩漿侵入活動,花山、姑婆山的花崗岩體,即在此期形成。
羊頭鎮羊頭鎮

氣候特徵

鐘山縣羊頭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由處於熱帶與亞熱帶季風氣候過渡地帶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兼有
兩者氣候特徵,但偏向於大陸性氣候,形成了鐘山縣獨有的“光熱豐富,雨量充沛,溫涼合度,寒署適宜。夏長春短,季節分明;復澇秋旱,雨水不均。春遲秋早,冬季霜雪,雨熱同季,冬乾春濕”的氣候特點。年平均日照1628.8小時,平均氣溫19.6℃,極端最高氣溫38.8℃,極端最低氣溫-3.7℃;年平均降水量1530.1毫米,年最大降水量2371.4毫米,最小降水量1091毫米;無霜期322天。豐富的光熱、充沛的雨量和溫和的氣候,為發展農業經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以連續5天平均氣溫劃分四季,平均氣溫≤10℃為冬季,≥22℃為夏季,10~22℃之間為春、秋季;據縣氣象部門1957年至1987年資料統計。鐘山的春季平均始於3月9日、最早在2月14日(1975年)、最遲在3月29日(1982年),平均結束於5月9日、最早在4月26日(1963年)、最遲在5月23日(1960年),持續62天;夏季平均始於5月10日、最早在4月27日、最遲在5月24日、平均結束於10月6日、最早在9月11日、最遲在10月23日,持續150天,秋季平均始於10月7日、最早在9月12日、最遲在10月24日,平均結束於12月9日、最早在11月12日、最遲在12月29日,持續64天;冬季平均始於12月10日、最早在11月13日、最遲在12月30日,平均結束於3月8日、最早在2月13日、最遲在3月28日,持續89天。縣境各鄉鎮季節起始日相差2至3天,結束差亦是2至3天,四季基本相同。
羊頭鎮羊頭鎮
按月份劃分四季,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2月為冬季。

水文特徵

境內眾水分流,但分布不均,形成四周高、中間低的鐘山盆地,局部性的旱澇災害常常發生。
據縣水利部門探測資料,縣境內的地下水主要分為上層滯水、潛水(孔隙裂隙水)和岩溶水 三類,上層滯水距地表比較淺,埋藏深度小於10米,易於開挖,一般水量不大。潛水埋藏深度 普遍在10米以下,水量也較豐富,且受季節性影響小,是農村常見的飲用水源也是工業用水的 部分水源。岩溶水常以泉為它的主要排泄方式。縣境地下水分布普遍,水量充沛。地下水徑流 量0.58億立方米,最枯流量約1.6立方米秒。有燒灰島、石梯、鵝宮島、望高、十八錦、平山岩、山背廠、大海岩等8條地下河,已開發利用的地下水點106處,利用水量2312噸/小時。此外,縣內北部的山區和其他丘陵區都布有眾多的山泉溪流,成為話把兒許多山澗小盆地的灌溉水源。
羊頭鎮羊頭鎮

經濟建設

羊頭鎮大搞農業綜合開發,狠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主要引種油茄、淮山香芋萵筍馬蹄茨菇等經 濟作物。農業產業結構得到了進一步最佳化。截止07年羊頭鎮有桑蠶種養基地3個,面積達400多畝。
羊頭鎮羊頭鎮
鐘山縣羊頭鎮黨委積極引導農民民眾走“公司+基地+農戶”的養殖模式,大力發展“三黃雞”養殖業,名、特、優的“三黃雞”不僅暢銷當地市場,還遠銷廣東、南寧等地區,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03年,羊頭鎮重點實施了“八大農業示範工程”,通過示範基地建設進一步帶動羊頭鎮農業的發展。工業方面主要依託電力發展鑄鋼廠、紙廠等企業,2003年,計畫建設羊頭鎮鎮區大道、農副產品加工廠等項目。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造設方面,修建了羊頭至鐘山縣城的三級柏油路以及各村村道,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羊頭鎮農村電網改造全面完成,鎮內建有2座水電站,電力供應充足。程控電話遍布鎮村,裝機容量達600多門。移動聯通通訊網路覆蓋羊頭鎮。
教育:羊頭鎮共有17所國小,1所中學。

招商引資

羊頭鎮黨委、政府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主命脈,大力最佳化投資環境。羊頭鎮一是采
取叩門招商、委託招商、以商招商、網上招商、組織小分隊招商、以會招商等多種形式,主動出去,廣泛聯繫,集中精力招商引資。同時,對品牌產業企業及成長性好、拉動作用強、經濟效益好的項目,按照特事特辦的原則,實行‘一事一議’,最大限度地給予照顧傾斜,切實發揮政策的激勵機制。二是堅持包抓領導、責任部門、項目法人“三位一體”項目包聯責任制,明確各方面責任,加強協調指導,做好跟蹤服務,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突出問題,進一步增強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的實效性。三以創建“平安羊頭”為載體,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特別加強對投資企業周邊與公路沿線治安環境的治理,嚴厲打擊威脅客商人身、財產安全、影響客商投資前景的各類刑事犯罪,為投資者營造安定的社會氛圍,使他們安心投資,放心發展。據了解,羊頭鎮今年1至3月,新引進19個項目,計畫投資總資金93840萬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6.6﹪、228.52﹪,其中投資200萬元以上的項目8個,比去年同期增長60﹪;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100萬,比去年同期增長225.3%,實現了招商引資促項目建設第一季度開門紅。
羊頭鎮羊頭鎮

農業發展

鐘山縣羊頭鎮緊緊圍繞年初提出的建設“八大農業示範基地”工作思路,採取有效措施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推進農業企業化。
羊頭鎮成立羊頭鎮農村經貿協會,負責農副產品的收購、外銷,利用經濟能人暢通銷售渠道;最佳化投資環境,引進老闆進行農業綜合開發,積極鼓勵農民以土地和勞力入股、老闆投資經營土地,形成老闆與農民合股經營農業。利用這種方式,退耕還林基地500畝,琉璃山板栗基地120畝,獅子嶺藥材基地100畝,大井村蜜梨基地250畝,這些基地均實行統一租地、統一規劃、統一種植、統一技術、連片開發,以標準化建設果園,以企業化方式進行分片管理。羊頭鎮增強品牌意識,做強做大羊頭鎮拳頭產品,成立羊頭紅瓜子、芋頭花生油產銷公司,把品牌打響。
通過以上措施,羊頭鎮大走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發展道路,以公司基地為龍頭,採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以流通推進農業企業化發展。羊頭鎮共調整耕地面積兩萬多畝用以種植高產高效的烤菸、蔬菜等優質經濟作物。

生態建設

羊頭鎮大力實施綠化工程,提高樹木綠化覆蓋率。加大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退耕還林力度,同時在鄉村 道路、山塘水庫旁種植各種樹木,對廢棄的礦山也加以種植經濟林和水果以防治水土流失。實施生態農業工程,改善農村生存環境。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發展現代高效、特色、生態農業,同時推廣和引進高效低毒的農藥產品。建造生態型能源工程,淨化農村環境,有步驟、有重點的向各村實施、推廣沼氣運用。目前羊頭鎮已修建好的3000多座沼氣池中,80%以上的採取“豬—沼—果”模式。實施鄉村道路改造工程,著力改善鄉村道路交通環境。組織發動積極性高的民眾自籌資金或投工投勞,對鄉村道路進行加寬、加固、整平、水泥鋪面。大井、壘石板壩兩村兩處長12公里的水泥路已修建好並通行,受益民眾5000多人,羊頭村八桂山1公里長的水泥路的修建項目也正在申報中。據了解,今年來羊頭鎮已投入1000多萬元用於營造生態工程建設,計畫總投資800多萬元的多個生態工程建設項目在簽約或租地協定中,各項生態工程建設的有序推進,給大自然呈現一派自然協調的新農村景象。
羊頭鎮羊頭鎮

特色產業

鐘山縣羊頭鎮黨委、政府在開展農村工作中,充分發揮土地資源優勢,藉助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動力,引進客商投資近200萬元建立了200多畝的桑蠶基地。到此,羊頭鎮桑園面積已達400畝,進一步做大做強桑蠶業。
羊頭鎮充分發揮豐富的土地資源優勢,把桑蠶業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工作來抓。首先是成立了鎮桑蠶發展辦公室,從農業服務中心抽調了3名技術員,對羊頭鎮的桑蠶種植和養殖進行技術指導。二是做好桑蠶加工企業的發展服務工作。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幫助雙寅制絲公司鋪設自來水管1000多米,解決了公司的用水問題。三是採用“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經營方式來發展羊頭鎮的桑蠶業,實現了農戶與龍頭企業的“雙贏”組合。截止目前,羊頭鎮有桑蠶種養基地3個,面積達400多畝,桑農收入逐年增加,逐年走上致富道路。

民俗風情

民間舞蹈
鐘山縣境,是漢、壯、瑤等民族集居之地,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間舞蹈頗為豐富。解放前,限於各民族之間
交往貧乏加上歷史的諸種原因¨致使這些民間舞蹈流傳不廣,甚至有失傳之趨。解放後,縣人委於1956年9月抽調專門力量深入有關地區挖掘整理民族民間舞蹈26種。主要的民間舞蹈簡介如下:羊角舞 流傳於兩安瑤族鄉槽碓源村,是瑤族民眾祭祀祖先盤王時所跳的一種舞蹈。傳說古時,盤王幫助趙王殺了燕王奪得天下,趙王將三女許配他,生下六男六女,後繁衍為瑤族12個姓氏。一次盤王進山守獵以備禮物向岳丈趙王祝壽。不幸,被山羊頂於兩株梓木之間夾迫身亡。其兒女們趕上山來追殺山羊,砍倒梓木,做成鼓身,殺掉山羊剝下羊皮製成長鼓,再把羊角砍下捧在手中,一同跳起舞蹈祭奠盤王。這種舞蹈便稱之為羊角舞。
羊頭鎮羊頭鎮
長鼓舞 系流行於兩安沙坪村一帶的瑤族民間舞蹈(又叫沖牆舞)。50年代初,由恭城三江傳入。初為雙舞,後發展為多人舞。該舞以長鼓舞為道具和支點,模擬建房沖牆的各種動作,展現沖牆建屋的勞動過程。舞蹈動作連貫優美大方,節奏鮮明,表現了瑤族人民熱愛 勞動,熱愛生活的優良品質。
馬燈舞(亦稱馬燈戲) 流傳於清塘六妙村一帶的壯族地區。據當地藝人介紹,馬燈舞於清朝年間(具體年代無考)從瑤山里傳入六妙。這是一種亦歌亦舞的賀年形式表演。每年春節期間,藝人們便串村過戶進行拜年儀式,向戶主祝福吉祥如意。表演時,2人身扎道具馬作騎馬狀,數人手提燈籠,腳踏舞步,在台上載歌載舞進行表演。馬燈舞有固宰的表演程式,整個舞蹈內容共分為:“馬燈舞(十贊)”、“貨郎與小姐”、“五更里”三段。從內容上看,三段表演為相對獨立片斷,但藝人表演時卻將它們聯在一起同時表演。因此,一般都將其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表演整體。三段表演唱腔不同,但均有節奏明快、風趣詼諧、曲調一唱三嘆、纏綿委婉的特點。而且歌曲內容能充分表現青年男女之間的真摯愛情。
馬燈舞在清末至民國初年表演活動較為正常。至民國後期,基本上停止活動。解放後,經縣文化部門派人挖掘整理才重新恢復表演。曾參加1980·年縣民族民間會演及1986年湘、粵、桂三省(區)在鐘山聯合舉辦的盤王節紀念活動。近年,由於其他形式的文化生活的不斷豐富,藝人們利用馬燈舞這種形式賀年的現象已極少。
南蛇獅 是流傳於縣內羊頭鄉洞心村一帶的一種民間歌舞。其表演人數主要為三人。一人扮土地公公,二人舞南蛇舞(一人擎頭,一人舞尾)。表演時,先由南蛇獅出場,表演南蛇出洞、簸米、變船、變山、變磨等70多套造型動作。然后土地公公頭戴面具出場奉演讚美、祝福風水好、財富多、子孫旺等內容的歌舞·。最後,南蛇獅再出場歡舞,土地公公騎上甫蛇獅入場,整個表演幽默、風趣、富於喜劇色彩。
此外,還有“春季社”、“花傘舞”、“仙女出堂及跳堂舞”、“瑤族蘆笙長鼓舞”等19種,均為解放後挖掘的民意舞蹈。特別是瑤族蘆笙長鼓舞,在1957年省文化藝術會演中被評為優秀節目,並疲選送上北京參加全國民間文藝會演。

地方節日

地方節日,統稱慣時節,有炮期和會期之分。炮期為地方寺、觀、廟放炮的日期。會期則是一村或數村為
紀念某一歷史人物或事件而約定俗成的日子。鐘山地方節日頗多,村村寨寨都有節日,農曆正月節日較多,以後每月都有節。自民國流傳至今的主要節日有:
羊頭鎮羊頭鎮

正月初五日

原是回龍鄉洞心寺的炮期,也是該地董姓民眾的節日。據傳,200多年前,回龍一帶地瘠人貧,生活困苦,外出謀生常遭他人欺侮。為防衛計,須學本領,但又無資聘師,只好練學投石。開始以懸物為靶,繼而相互對打,使人練就一套能擊能防的過硬本領,逐漸成風,恆久為習。每年春節前後的農閒期間各村都組織民眾搞互相對打的活動。當時,不知是誰作了這樣的順口溜“洞心寺、寺洞心,三年不打石頭仗,就發人頭瘟”,將此習賦予迷信色彩。所以,後來眾議將正月初五洞心寺炮期的習俗改為打石頭仗。仗地設在洞心寺旁的兩個小土嶺上。以回龍至同古的路為界,路東邊的以董姓村寨為主,占東土嶺(白鶴頭)為陣地;路西邊的也以董姓村寨為主,占西土嶺(老虎頭)為陣地,互相對壘,年年開仗。每年從正月初一至初四,雙方以兒童為主上陣,叫做小打。初五以訓練有素的成年人(稱仗手)上陣,叫做大打。是日觀仗人群達數乾之眾。參戰者每人雙手握石,固守陣地,三人一組,一二三線排開,主次分明,乘虛而攻,能進能退。從中午戰至下午,直至打敗對方,奪下山頭為勝。對打仗的傷人事故歷來有不記冤仇的仗規,並有仗後同席共飲的習俗。民國30年,縣府派出警察前往禁仗,反被民眾驅逐出境。解放後,50年代初期還有此俗,後民眾自感無益,廢打石頭仗,改為親戚朋友來往交際的節日。

正月初十日

羊頭鄉北帝廟(亦稱真武觀)的炮期,也是羊頭新寨、柿木園、溢朗、黃牛山、仙人鞏、壘田等村民眾的節日。民國期間,民眾除招待客人外,都到觀廟進香。廟地以放炮為主,年年屆期都放炮,附近鄉民前來搶炮。民國36年炮期,回龍鄉、附城鄉、望高鄉民眾都來搶炮,因互不相讓,引起爭端,導致撕打,結果重傷10多人,輕傷者更多。後來把搶炮之俗改為抽籤,誰抽中誰就將炮頭接回去,不再進行搶炮。解放後,放炮之俗不興。1958年,因破除迷信而毀廟廢神壇,祭祀絕跡。60年代末“破四舊立四新”,節日曾一度中斷。70年代末至80年代,節日之俗復興,以訪新拜友及開展娛樂活動為主要內容。

正月二十五

是原鐘山城內城隍廟的炮期,民國期間,是日抬“城隍爺”出遊,放炮遊行。縣城居民張燈結彩接親待 友。是夜,在南門橋上施放焰火娛樂至半夜。解放後,以過元宵節為主,舊習已廢。正月十八日是公安鄉丹霞觀(俗稱天師觀)的炮期,也是附近鐘姓民眾的會期。相傳漢留侯八世孫張道陵曾在“丹灶山”修道煉丹、用“靈羌、靈艾”給人治病,以“寶符、寶印”為民驅邪,後成仙。人們在其地(浮雲嶺)建道觀祭祀,歷代香菸繚繞。節日除放炮還炮外,喜演桂劇。40年代末期,常請外地名劇團前來演戲,少則3天,多則5天。公安、紅花、燕塘、英家、附城、回龍等地民眾來往不絕,商賈、賭徒會聚。炮地既是娛樂場所,也是賭場、商場。解放後,放炮還炮之俗已廢。1958年,觀宇被拆除,香火斷絕。節日活動改以各村寨舉行。唱戲放電影之風以南門村為盛。1984年,民眾集資重修觀宇,恢復神像,不時有人進香、求籤、許願。正月二十五日是鐘山鎮龍山廟的炮期。民國期間,有放炮還炮、演戲、舞龍舞獅之俗。解放後,節日以開展演戲和放電影等娛樂活動為多。客人來往絡繹不絕。60年代至70年代節日活動冷落。80年代初期恢復過節習慣。1984年節日前後演戲3天,夜間放電影、錄像通宵達旦,街道、娛樂場所人滿為患。是晚在縣紅星廣場施放焰火,觀眾達數萬人之多。
羊頭鎮羊頭鎮

二月初二日

是石龍鄉民的“開春節”。清末民初,民間有“吃正月、耍二月、拖拖拉拉過三月”的陋習,不利春耕生產。為禁二月以後的玩春風,集眾決議,定二月初二為“開春節”,解放前,節日(也是圩日)習慣演戲、舞龍舞獅、買賣生活用品及生產資料。客人來往甚眾,解放後,節日習慣依然。

三月廿三日

是英家街粵東會館“王母娘娘”的生日,也是英家街民眾的節日。英家地處思勤江畔,明末清初,是縣西南的重要集鎮,官鹽“子埠”。粵東商賈紛至沓來,辦百貨和絲綢店攤。購土產、開當鋪、立會館,為方圓數十里土特產、日用百貨的集散地。英家街居民多為粵東遷來的客家人,三月廿三日是他們的會期。民國期間,每逢節日(也是圩日),鄰縣的源頭、走馬、黃姚等地都有不少人來趕圩和訪親會友。尤值三年一屆炮期,來往客人眾多,炮地市場有日用百貨、農副產品等生活、生產資料出售。解放後,節日會親訪友之俗依舊,交換生活生產資料的貿易更加興旺。

盤王節

又名朝踏節,是兩安瑤族鄉以沙坪村為主的瑤民傳統節日。每12年一屆(逢卯年舉行),具體時間選擇在當 年農曆的九、十月間。沙坪瑤胞祖居湖南“千家洞”。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流移沙坪定居,將“盤王節”的習慣沿襲至今。節日活動分設壇位、請客人、置歌堂、跳堂、搶豬頭五個階段。按沙坪瑤胞慣例,每屆盤王節均以趙、黃兩姓輪流作主人,其餘各姓為客。節主事先發請柬,做好過節準備。節日當天設壇位,請盤王及列宗神靈到壇位上供奉。翌日早上,眾房子孫到壇前聽族老宣讀“酒尾詩”,燒香點燭,進酒上茶祭祀神靈。然後將客人接進歌堂就坐,主客各唱“大陳謝”歌章中的“初言禮疏子”。後接唱“陽歌”歌章,兒童歌詠隊邊舞邊唱“春季社”歌章,以歌表達春耕播種、秋割豐收等情況。以“一句初言”曲作問答,向尊主、令官(主要主持人)討錢糧,尊主令官賞以牛肚、牛腸和燒酒。第三天子時祭祀列祖列宗,將熟豬頭供於壇上,將上屆豬頭骨焚燒。眾人上香請願,祈求祖宗及神靈庇佑瑤寨人丁興旺、六畜興旺、五穀豐登、老人增壽和子孫聰明。接著獻酒12杯,齊唱“梅花令歌”12首。從寅時始舉行“跳堂”儀式。按習慣是仙女下堂,令官、尊主跳頭堂,子孫跳二堂,眾人跳三堂,師人跳長鼓舞,眾人再跳四堂,鼓頭朗君跳五堂。跳堂後唱“響鼓社歌”、“為神歌”、“流移歌”、“造房歌”、“梅花歌”、“雷王歌”、“陰歌”,讀“大投詞”、唱“還願、游願歌”。最後由眾人搶豬頭。誰搶得豬頭,誰就能作下屆尊主,並須將豬頭骨保存12年。
羊頭鎮羊頭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