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竹子

羊竹子

羊竹子(Ampelocalamus saxatilis (J. R. Xue & T. P. Yi) J. R. Xue & T. P. Yi)禾本科鐮序竹屬 竿斜倚,幼時頂梢作弧形下垂,濁綠色,表面微粗糙,具細密縱肋;籜環隆起,具籜鞘基部殘存物,無毛;竿環平坦;;竿芽扁桃形,灰褐色;枝環及枝籜環均較顯著,籜鞘遲落,長三角形,其長約為節間之半,厚紙質,鮮時墨綠色或紫綠色,解籜時為黃綠色,腹面有光澤,背面具縱肋,無毛或疏被棕黑色小刺毛,鞘邊緣均為膜質,邊緣上端生纖毛,鞘頂為截形,葉片兩面均無毛,小橫脈不明顯,葉緣具小鋸齒而粗糙。花序未見。筍期8-9月。

本種圖片取之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竿斜倚,高3-6米,直徑5-15毫米,幼時頂梢作弧形下垂,總計22-30節,基部節間長5-12厘米,中部者長22-53厘米,濁綠色,表面微粗糙,具細密縱肋,竿壁厚1.5-2毫米;籜環隆起,具籜鞘基部殘存物,無毛;竿環平坦;節內長2-3毫米;竿芽扁桃形,灰褐色;分枝始於竿第6-12節,每節(6) 10-15枝,主枝顯著,其長為20-35厘米,節間長1-4厘米,惟其徑粗僅1.5毫米,枝環及枝籜環均較顯著,節內長約1毫米,被白粉,主枝與各細枝通常均不再分枝而在每節具1圓錐形或扁桃形的芽,後者暗紫色,無毛。籜鞘遲落,長三角形,其長約為節間之半,厚紙質,鮮時墨綠色或紫綠色,解籜時為黃綠色,腹面有光澤,背面具縱肋,無毛或疏被棕黑色小刺毛,鞘邊緣均為膜質,邊緣上端生纖毛,鞘頂為截形,寬1-3毫米;籜耳無;籜舌截平或中央微下凹,高約1毫米;籜片小,外翻,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邊緣內卷,先端漸尖,基部向內收窄,易自籜鞘上脫離。小枝具4-10葉,葉鞘光滑,長8-8厘米;外緣生纖毛;葉耳明顯,上具多條作放射狀開展的繸毛,後者灰黃色或紫色,長3-8毫米,葉舌發達,高2-5毫米,頂端作不規則細裂,成為長1-3.5毫米的繸毛;葉片紙質,長披針形,長8-18厘米,寬1-2.2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圓形,收縮成為3-4毫米的葉柄,葉片兩面均無毛,次脈4-6對,小橫脈不明顯,葉緣具小鋸齒而粗糙。花序未見。筍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於玄武岩、花崗岩或石灰岩所風化的土壤上,山區海拔600-1450米。

分布範圍

產四川南部(峨邊、漢源、敘永)及雲南東北部(威信)。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峨邊,金口河硝廠溝。

主要價值

幼竿砍下浸水一周后,可捶絨供編制草鞋,筍無食用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