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人的故事2:漢尼拔戰記

羅馬人的故事2:漢尼拔戰記

羅馬人的故事2:漢尼拔戰記》以戰爭為題材,描述130年間羅馬稱霸地中海的歷史,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2年,漢尼拔從西班牙率軍,翻越阿爾卑斯山,進攻義大利本土,歷時16年的戰爭,雙方八回合的交戰,難分難解。最終西阿庇擊敗蓋世名將漢尼拔。令人擊掌稱快的戰爭場面,勝利逆轉的精彩情節,引人思索。戰爭人反映類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為什麼知識優越的希臘人、軍事力量強大的迦太基人最後會敗給羅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羅馬人的故事2:漢尼拔戰記
  • ISBN:9787508630397
  • 頁數:340
  • 開 本:16開
基本信息,作者簡介,目錄,前言,

基本信息

作 者: (日)鹽野七生 著 計麗屏 譯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30397
出版時間:2011-12-01
版 次:1
頁 數:340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歷史 > 世界史

作者簡介

鹽野七生,日本最受男性歡迎的女作家。1937年生於日本,26歲遊學義大利兩年,深感日本是個沒有英雄的國度,回日後不久毅然出走,再赴義大利,定居羅馬,一住至今,終生研究羅馬史。也許,每個人的心中都埋藏著一個英雄夢,而唯有昔日羅馬能讓人一圓夙夢。
提起寫羅馬的作家,首推鹽野七生。鹽野七生自1992年開始,以古羅馬帝國為題材,編織她的英雄夢,她以每年一冊的速度,歷時十五年,至2006年完成這部時空縱深長達一千多年的羅馬史。《羅馬人的故事》系列叢書的出版後,斬獲義大利國家勳章及日本國內的各項大獎。引起日本、韓國商界、政、學界巨大震盪,日韓企業界領袖及政府高層都曾與她有過多次高端對談。

目錄

推薦序1 為什麼是羅馬?(王石
推薦序2 嚮往古羅馬文明的精神特質(王巍
給中國版的序
致讀者
第一章 第一次布匿戰爭  (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41年)
第二章 第一次布匿戰爭之後  (公元前241年~公元前219年)
第三章 第二次布匿戰爭初期  (公元前219年~公元前216年)
第四章 第二次布匿戰爭中前期  (公元前215年~公元前211年)
第五章 第二次布匿戰爭中後期  (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6年)
第六章 第二次布匿戰爭後期  (公元前205年~公元前201年)
第七章 布匿戰爭以後  (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83年)
第八章 馬其頓衰亡  (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67年)
第九章 迦太基衰亡  (公元前149年~公元前146年)
年表
參考文獻 圖表出處一覽

前言

給中國版的序文
對於以超級大國為發展目標的當代中國,在歐洲歷史上可作為借鑑的,唯有古羅馬帝國了。
生活在當代中國的讀者,如果讀了我寫的《羅馬人的故事》,對書中的內容不知會作何感想呢? 若細細品味讀者的感受,必將看到中國未來的發展趨勢。這也是作者我最關心的事情。
鹽野七生
2011年夏 於羅馬
王石推薦序:為什麼是羅馬?
這是一部煌煌十五冊的巨著,作者鹽野七生寫了十五年,我曾整整讀了一年。讀後,逢人就推薦。我讀的是台灣出版的繁體橫排本,當時感到奇怪:為什麼這樣的書,在大陸卻看不到?沒想到,現在就有了簡體中文版。大概是因為此前我在各個場合不遺餘力的推薦,中信出版社希望我能為之寫篇序言。
過去我也讀過羅馬史,比如《羅馬帝國衰亡史》,但這類史書,更多是從政治、軍事的角度來理解羅馬帝國。鹽野七生不同,她以現代史觀的方法論來解讀羅馬,這其間涉及國家與民族、君主與公民、宗教與人性、權力與秩序、科學與技術、領導與公關等方方面面,視野極廣,見人所未見。正如她自己所說:“別的研究者是寫自己知道的,而我則是寫我想知道的。”
我是從事房地產行業的,所以對書中所講羅馬帝國的城市與建築極為關心。在第十冊《條條大路通羅馬》中,作者專門講了羅馬的道路建設:與其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倒不如說“條條大路起羅馬”。羅馬是這個龐大帝國的心臟,而這些四通八達的國家公路,有如血管脈絡,把政令和資源高效率地傳輸到帝國的每個角落。
鹽野七生說,東方帝國在修建長城的時候,羅馬人正在修建羅馬大路。接著,她就告訴讀者,兩千年過去了,羅馬修的大路現在還在使用。這時,你會很自然地想:中國的長城,現在除了收門票之外,還有沒有用?我們現在能看到的長城,主要是明朝修建的,而且從工程的角度講,也有很多質量問題。同樣是國家主導的巨型工程,哪一個對國家和人民更有用?
當然,這些都是我的聯想。為什麼羅馬修的路現在還能用?作者展示了一張羅馬大路的剖面圖,告訴你這個路是怎么修的,為什麼能連續使用上千年?這樣的圖示還有很多。作者很願意從科學與技術的角度解釋,羅馬帝國有其與眾不同的力量,而建築在其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因為建築給市民和士兵帶來極大的安全感。
在作者的描述之下,羅馬帝國宛如一個強大的跨國企業,《羅馬法》就好比這個企業的內部規章。這個企業有自己的核心價值、企業文化、思維慣性、話語系統、人力資源儲備,甚至還有自己的保全系統。制度、人才、資源配置等等,都是羅馬得以長盛不衰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這部書會被國外一些研究者拿來當作領導者論、組織論、國家論的現成教材。
鹽野七生貫穿始終地自我設問,並希望回答:為什麼只有羅馬人能成就如此大業,為什麼只有羅馬人能夠建立並長期維持一個巨大的文明圈的呢?一望而知,作者認為羅馬帝國的經久不衰的根本原因,與它所秉持的價值取向與施政目標有關。
作者認為:羅馬的力量,來自保障國民安全的基礎設施和貴族行為理應高尚的傳統。國民最需要的是安全系統,其次是尊貴和快樂的生活。羅馬皇帝努力滿足了國民的需要。一切政令、公共設施、對外戰爭,都是為了滿足國民的安全感和享受需要。
其次,羅馬人智力不如希臘人,體力不如高盧人,經商的本事不如迦太基人,卻能一一打敗這些部族,而且在戰後還能與這些部族有秩序地和睦共處。為什麼?你會發現,羅馬帝國的強大,歸根結底是因為它的寬容開放,它的兼收並蓄。
羅馬帝國是多神教的國家,羅馬人把被帝國征服的民族的神,全部當作自己的神來供奉。這樣的神有30萬個。羅馬甚至賦予被征服者公民權,歷屆羅馬皇帝里有很多被征服者。試想,這在東方帝國,可能嗎?
這些分析讓我非常受啟發。作為國家來說,自由與寬容,這才是羅馬帝國的立國之本,作為跨國企業來說,寬容開放,兼收並蓄應當是它的核心價值觀念。正是這些基本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賦予羅馬帝國強大的力量,並成為西方文明的一個重要源頭。這也是我向朋友們力薦這本書的原因。
作為一個先睹為快的中國讀者,我只能談談一點淺見,作為對作者鹽野七生的感謝。如果這篇小文又能夠對讀者有小小的幫助,會令我更加高興。
是為序。
王石 萬科集團董事長
王巍推薦序:嚮往古羅馬文明的精神特質
多年前,在朋友處看到台灣出版的一本書《我的朋友馬基雅弗利》,借來後一口氣看完。文筆的清美,布局的平實讓我印象深刻,特別是作者起筆的角度真是別開生面:
馬基雅維利看到了什麼? 由此展開了佛羅倫斯的當時歷史背景和事件
馬基雅維利做了什麼? 由此展示了馬基雅弗利一生的經歷和事變
馬基雅維持利想到了什麼? 由此發掘了馬基雅弗利的成就和遺憾
這是一本歷史,也是一本遊記,還是一本政論,更是一本優美的散文集。日本女作家鹽野七生就這樣讓我銘記在心.。她年輕時就愛上了義大利,一住就是大半生,寫了很多書,獲了很多文學獎,在日本有幾百萬的鐵桿冬粉,近年來在英語世界也聲名大振。大陸讀者久聞大名,翹首以待。
感謝當年資深書友衣錫群兄專門從香港帶回兩大袋書,這便是台灣版的《羅馬人的故事》全集十五本,我如饑似渴的讀完。掩卷長思,深深敬佩。一個日本女人這樣如痴如狂地寫古羅馬,發掘兩千年前往事,娓娓道來.她的細膩描寫讓你身臨歷史其境,她的邏輯鋪陳促你遐思當下因緣。我讀過許多不同作者的羅馬史,只有鹽野七生女士真正帶我走進歷史。
我去過義大利四次,也自駕游過西西里島兩次。曾帶著鹽野手繪的地圖在佛羅倫斯四處尋覓馬基雅維利的故居。義大利作為政治國家的歷史很短,不足二百年,作為文化國家的歷史卻波瀾壯闊地上溯到三千年。在維羅納的一個酒店裡,看到一幅將義大利歷史描繪為一棵盤根錯節的古樹,展示了幾十個諸侯公國,幾百個影響歐羅巴文明的政治藝術哲學科學軍事等名流的來龍去脈。一瞬間,我體驗到了卑微和崇拜,也嘆服鹽野女士把握歷史的勇氣與能力。
義大利有兩次歷史的驕傲,一個是古羅馬的鼎盛,是當時世界上幅員遼闊的強盛帝國。一個是文藝復興的輝煌,它直接啟發並推動了全球現代文明的興起,而這個復興就是以回歸古羅馬為道德旗幟。此後一代代的義大利人夢寐以求地希望光榮歷史得以重演,統一義大利的民族英雄馬志尼如此期許自己,不到四十歲便一舉顛覆了民主政府的墨索里尼也這樣激勵自己。此外,法國的拿破崙和德國的俾斯麥都以古羅馬的愷撒大帝自居。條條大路通羅馬,地球上各個角落的部落都這樣釐清自己的文明坐標。
古羅馬成為義大利人的永遠圖騰,也成為歐羅巴大陸高度默契的文明血脈。繼承希臘文明的古羅馬的法典禮儀藝術建築等構成了當下西方世界主流價值的表達,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中華文明的演進。百年以來,中國知識界始終在希臘文明中捕捉思辨的知音,在印度文明中尋求失落的安慰,但卻是在羅馬文明中鍥而不捨地吸收普世價值體系。我有趣的注意到,日本作家鹽野女士不斷用東方的思維來考究古羅馬的蛛絲馬跡,體現了類似的精神焦慮。
閱讀鹽野的羅馬史與羅馬人,時空穿越兩千年,體驗著人類文明中頑強生長並趨同的精神動力,儘管語言、宗教、習俗、體質和自然環境有千差萬別,但內在的思辨、倫理、行為、願景和組織制度卻可以彼此熟悉和理解的。現代人往往以仍然蓬勃發展的中華文明與曾經衰落的羅馬文明進行比照,發掘出許多文明之謎和文化衝突的理念。不過,從更高的時空立場上看,羅馬文明仍然是一波波地前行,蕩滌著不同社會形態的隔閡。同樣,中華文明也是從另一個角度進化成長,與前者共同匯成當下全球文明的主流.。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我讀鹽野的羅馬人故事,看到了主導當時文明的精神特質,也是傳承至今的進化基因,更是鞭策中華文明的動力。我也希望讀者能與我一起用心體驗至少這樣幾點:
自信與寬容:羅馬人的生活態度和對異教對外族的接納與吸收。
競爭與開放:羅馬人的生存立場和對制度對風險的嘗試與面對。
人性與權利:羅馬人的生命價值和對快樂對自由的追求與捍衛。
去年在東京本來有機會見到鹽野女士,索尼集團的前董事長出井伸之先生與她是好朋友,願意安排見面。得知她正在趕下一系列關於十字軍故事的書稿,我惶恐無知會浪費她的時間,藉口推脫了。感謝花了大氣力將鹽野女士的這部書稿介紹到大陸出版社的王宇女士,有機會寫上幾句,真是非常榮幸的事情。期待我能將這部中文版親手呈給鹽野七生女士。
王巍 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
對於以超級大國為發展目標的當代中國,在歐洲歷史上可作為借鑑的,唯有古羅馬帝國了。
生活在當代中國的讀者,如果讀了我寫的《羅馬人的故事》,對書中的內容不知會作何感想呢? 若細細品味讀者的感受,必將看到中國未來的發展趨勢。這也是作者我最關心的事情。
鹽野七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