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加洛斯網球公園

巴黎西部的蒙特高地上,一群優雅的古典建築與叢叢栗樹的掩映間,這裡是全世界最大的網球賽場之一,占地8公頃的羅蘭·加洛斯球場。經過80年的發展和建設,如今的羅蘭·加洛斯已經從一個網球賽場發展成為一個綜合性的網球文化公園,更成為了全世界網球迷心目中紅土球場的代名詞。羅蘭·加洛斯能夠取得今天的地位,不單單是因為它的悠久歷史或先進設施,更重要的是,它為世界網球運動的發展貢獻了許多驚喜和意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蘭·加洛斯網球公園
  • 類別:公園
  • 地點:巴黎
  • 類型:網球
簡介,歷史,特色,傳承意義,輝煌記憶,影響,評價,

簡介

羅蘭·加洛斯網球公園
巴黎西郊的羅蘭·加洛斯網球場,一個令世界網球運動矚目的地方。

歷史

1891年,法國網球公開賽在這裡誕生。此前,英國的溫布爾頓公開賽和美國公開賽分別於1877年和1881年創辦。1905年,澳大利亞公開賽問世,構成了世界網球職業比賽的四大滿貫。

特色

一百多年來,世界職業網球運動如此興盛不衰,四大公開賽起著支柱作用。來到這個網球運動樂園,在這裡盡享節日般的歡快。
法國未必稱得上世界網球的一流強國,在四大公開賽上奪冠的記錄大都年代久遠。但是,他們擁有值得驕傲的羅蘭·加洛斯。雖然大門外鐫刻著網球運動場的字樣,但實在不是人們通常印象中的體育場。
偌大的羅蘭·加洛斯簡直是一座網球公園,又是網球大集市和博物館。除了可以同時進行比賽的20塊場地外,更多的面積被用於練習、娛樂、商業和文化活動。在法網比賽的日子裡,每天有數以萬計的人們來到這裡。球迷們可以從電子顯示器中及時了解到比賽進程,無法入場的觀眾可以藉助大螢幕直播與場內觀眾憂喜同步。數百家經營網球用品和出版物的商號在此設下攤位,為追星的年輕球迷提供他們喜歡的全套裝備。相識和不相識的老球迷叼著菸斗,呷著啤酒,為剛才發生的賽場激戰細細回味,評頭品足。孩子們在各類網球遊戲中接受薰陶,領取一隻有羅蘭·加洛斯標記的小網球是他們最開心的事情。
比賽從上午直打到傍晚。在為期兩周的賽期中,這座充滿喧囂的網球樂園天天如此,不但票販子覬覦球市,附近的酒店提價30%,仍然客滿。也許會刷新2001年法網創造過的紀錄,那一年總計有39萬觀眾。

傳承意義

紅土飛揚中存在的不確定性總是讓法網充滿了意外,於是在同樣的法式浪漫基調下,羅蘭·加洛斯球場的存在具備了所有的條件,來迎合現代人最大的愛好:為正常的事物賦予非比尋常的意義,給自己以正大光明的理由去嚮往、夢想和追尋。
同是久負盛名的四大滿貫賽事,當美網只能以獎金、澳網只能以陽光、溫網只能以歷史作為標籤吸引大家的目光,以紅土的名義,羅蘭·加洛斯已經越來越取代“法網”,成為人們在每一年的初夏,都遙望和嚮往法國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輝煌記憶

土離開了地,無論是怎樣的飛揚,總是不受到人們的歡迎,只有一種情況下,它才能在飛揚中具有別樣的風情,那就是在羅蘭·加洛斯。
巴黎西部的蒙特高地上,一群優雅的古典建築與叢叢栗樹的掩映間,這裡是全世界最大的網球賽場之一,占地8公頃的羅蘭·加洛斯球場。在這個美麗的名字背後,記載著一個關於“四個火槍手與一個空中英雄”的故事。
1927年,被稱為“四個火槍手”的4名法國網球運動員在美國意外地打敗東道主,第一次把戴維斯杯捧回祖國,成就了法國網球歷史上最輝煌的記憶。為了讓他們在第二年的比賽中在本土衛冕,法國為他們的民族英雄修建了新球場,新球場以法國的另一位傳奇英雄羅蘭·加洛斯為名,他在1913年駕飛機飛越地中海,成為完成此舉的第一人,卻以30歲的青春年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國捐軀。逝者如斯,矗立在蒙特高地上的羅蘭·加洛斯球場永遠訴說著整個法國對英雄的紀念和崇敬。
歷史總是可以讓“意義”變得厚重,但永葆青春需要的還是不斷的進步和提升。經過80年的發展和建設,如今的羅蘭·加洛斯已經從一個網球賽場發展成為一個綜合性的網球文化公園,更成為了全世界網球迷心目中紅土球場的代名詞。羅蘭·加洛斯能夠取得今天的地位,不單單是因為它的悠久歷史或先進設施,更重要的是,它為世界網球運動的發展貢獻了許多驚喜和意外。
與草地、硬地球場相比,紅土場地具有速度慢、時間長和變數大的特點,這促使很多“冷門”爆出在羅蘭·加洛斯。桑普拉斯在這裡終結了金滿貫之路,卻成就了17歲的張德培和16歲的塞萊斯;俄羅斯女子軍團正是在這裡驚艷登場;中國女子網球也是在這裡第一次為世人所知。
中國球迷總是對羅蘭·加洛斯有著更多的親切感,因為在這裡,不僅有第一位華裔球員張德培的精彩奪冠和惆悵謝幕,更因為鄭潔第一次沖入女單的16強,開始讓全世界的目光向網球賽場上的中國面孔聚焦。
2005年的初夏,當北京的天氣還輾轉于晴朗與不時淋漓的春雨之間,溫暖晴朗的巴黎已經進入了最美麗的季節。整個網球世界都在睜大雙眼注視著羅蘭·加洛斯的一切情況,究竟是眾望所歸的費德勒還是橫空出世的納達爾,誰可以在美麗的法蘭西加冕為王?人們期待著穆斯特在1995年橫掃紅土場的神話再被續寫,也期待已經在紅土場上收穫了5個冠軍獎盃的納達爾爆出一個冷門。

影響

陶醉於精英之戰
在法國,與最受大眾歡迎的足球、擊劍、腳踏車等體育項目相比,網球並非平民難以涉足的運動。曾經為法國贏得桌球世界冠軍的蓋亭抱怨電視台對轉播世乒賽不願投入,雖然法國有20萬人打桌球。可是,為了報導法網比賽,法國傳媒不遺餘力。與世乒賽新聞中心相比,法網新聞中心近於豪華,工作大廳里每個記者的台前有一架電視機和一部電話,寬頻上網更不必說。遙控攝像機不僅順著賽場兩側的軌道滑行,還被懸吊在鋼絲繩上,進行高空俯拍。顯然,傳媒將法網報導看得很重,背後有龐大的觀眾和讀者群體。
在法網比賽中,第一輪過關的球員可以獲得ATP積分1分,隨著晉級加分,冠軍可得200分,而奪冠的女選手將增加650分。不能否認,鈔票也是吸引眾多世界網壇強手來到巴黎的原因。男子單打冠軍的獎金從去年的78萬歐元提高到84萬歐元,而1968年這一名次的獎金只有15000法郎。女單冠軍的獎金過去只有男單的1/3,現在已經所差無幾。
為此,世界排名前列的好手匯聚羅蘭·加洛斯。但是,男女單打都採取128人單淘汰賽制,對於首戰即遭出局的選手來說,當然別想撈到什麼了。遺憾的是中國參賽的選手連資格賽也未能通過,他們失去的是與世界強手直接對話的機會。
張德培就此打住
1989年,法網出現了奇蹟,華裔美國選手張德培在決賽中以3∶2力克瑞典名將埃德博格,奪得男子單打冠軍。當時,美國已經有四十多年不曾拿回法網男單冠軍了,而張德培才17歲零3個月,是法網歷史上最年輕的冠軍。那一年真是年青人的天下,奪得女單冠軍的西班牙姑娘桑切斯同樣只有17歲。
法國人對張德培有著很好的印象,他的球風樸實,不像那些力氣大脾氣也大的球星,動不動就摔拍子撒氣。張德培從16歲開始,年年來到羅蘭·加洛斯,至今共參加過52場比賽,戰績為38勝14負。他成名於此,自然希望這裡的環境和球迷能幫他重現輝煌,可來不及完成宿願,便被那些比他更年輕更有才華的對手湮沒。
今年,張德培的對手是法國人桑托羅。第一盤打得難解難分,張德培依然保持著快速移動、控制落點的特長,覓得殺機再騰身重打,31歲的球員難得這樣前後場奔波。7∶5取勝,人們好像又看到了當年的張德培。法國人把掌聲送給自己的同胞桑托羅,也送給了他們喜歡的張德培。
羅蘭·加洛斯網球場內,2號場地是看台容量最大,設施完備,只有最受觀眾矚目的場次才被安排在這塊中心場地進行。張德培的世界排名已經跌到第一百四十四位,幾乎是男子單打128名參賽選手中排名最低的。從第二局開始,張德培便顯露疲態,莫名其妙的失誤很快就將落後的比分拉大到無法追趕的差距。兩個1∶6之後,張德培第三次在法網首輪比賽中被淘汰,說不準日後他能否再現於這裡的紅土場地。
接過組委會特意相贈的禮品,受到了比身邊那個法國對手更多的掌聲。羅蘭·加洛斯送走過數不清的網壇英雄,下一位該是張德培了嗎?

評價

與法國有關的一切,都被人們不自覺地貼上了時尚與浪漫的標籤,網球當然不會例外。羅蘭·加洛斯紅土的顏色被人們稱為“波爾多紅”,在CHANELNO.5與CHRISTIANDOIRJ'ADORE中間,還有一款香水名字就叫做“羅蘭·加洛斯”。最新款的時裝、最前衛的髮型、最個性的化妝、沙拉波娃的短裙與薩芬的項鍊,明媚陽光下的羅蘭·加洛斯總是匯集和展示著花花世界所有的流行。這其中永恆的主題之一就是浪漫的愛情。
2004年暑期的一部電影描述了“網球與愛情的關係”——事業處於低潮期的英國網球運動員與美麗性感的美國女球員麗茲的一見鐘情、在愛情的激勵下再次攀上事業巔峰、同時收穫榮譽、信心和此生不渝的美麗愛情。與這帶著人工味道和商業元素的勵志故事不同,發生在羅蘭·加洛斯的是實實在在的溫情。格拉夫懷著尚未出世的寶寶為阿加西助陣加油的身影,曾經是羅蘭·加洛斯衣香鬢影中最美麗的風景,如今他們的孩子已經可以揮動最輕巧的小網球拍,羅蘭·加洛斯的浪漫愛情不再是童話故事中的情節。
把網球與愛情聯繫起來的不止法國人。以“貴族運動”身份進入中國的網球被中國人加入了時尚和浪漫的元素。無論是網球用品店的情侶球拍、球衣,還是網球場上一對對年輕情侶的身影,都詮釋著這個古老運動在中國被賦予的浪漫精神。2005年“鷹牌花旗參北京精英業餘網球公開賽”中,以情侶身份報名和參加混雙比賽成為最受歡迎的環節。健康元集團市場總監顧悅悅最初策劃這個活動時,沒想到會受到那么多情侶的歡迎。中國大都市的網球人口中,情侶的比例相當大,是他們之間的甜蜜愛情,讓網球這種枯燥的力量型運動,變得溫情脈脈。把在陽光下流著汗水的健康運動與浪漫愛情完美融合、身體力行,骨子裡其實很浪漫的中國人在網球運動中找到了最理想的表達心中熱情的方式。
當微風輕起,紅土會從運動員的腳下飛揚上升,當汗水沿著健美的軀體滴落,羅蘭·加洛斯的一切將會塵埃落定。讓我們在北京暫時晴朗明澈的天空下,向西遙望,直達巴黎蒙特高地的羅蘭·加洛斯,在歐洲大陸初夏和煦的陽光中,為羅蘭·加洛斯每一個精彩的瞬間心跳加速、激動不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