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茲會社

奎格利在他的《盎格魯-美利堅權勢集團》一書中說,成立於1891年的羅茲會社是一個對20世紀的世界歷史有著巨大影響而又鮮為人知的秘密組織,這個組織成立的目的正是通過宣傳來統治世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茲會社
  • 屬性:組織
  • 成立時間:1891年
  • 創立者塞西爾·羅茲
介紹,構成,成員,影響,

介紹

羅茲會社是由曾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英國人塞西爾·羅茲首先創立的,其目的是將英帝國的統治擴張至全世界;完善英國向外殖民的體系;由英國國民對有所有可資生存的地方進行殖民;將美利堅重新納入英帝國;在帝國議會實行殖民代表制度;將分散的帝國成員統一起來,從而奠定永無戰爭,符合人類福祉的世界。為實現這一目標,羅茲通過遺囑,將他所有的財產用於在全世界建立一個為英帝國服務的類似耶穌會的由宣傳家組成的秘密組織,而且該組織至少在二戰後仍然存在。奎格利曾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及喬治敦大學等名校任教,並擔任過美國國防部顧問等職,因此,以這些身份披露的內幕的可信度應該是不容質疑的。
創始人塞西爾·羅茲創始人塞西爾·羅茲

構成

羅茲會社由3個同心圓圈子構成。最外圈由《歷史研究》的作者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的叔父阿諾德·湯因比和金融家米爾訥勳爵主導的知識分子團體組成,稱為湯因比小組;第二圈是由迪斯雷利首相主導的政治社會權勢人物組成的團體塞西爾小組;第三個也即最核心的是由羅茲本人主導的擁有龐大財產、希望永保英帝國的人組成的羅茲秘密會社。第二個圈子對英帝國的教育及宣傳有著巨大的影響。它控制著《泰晤士報》長達半個世紀,並通過獎學金對伊頓公學和牛津大學的萬靈學院有著重要的影響。這樣,湯因比團體提供意識形態的支持;迪斯累利的團體施加政治影響;羅茲秘密會社則提供財力支援,形成三位一體的影響英帝國命運的秘密組織。至1938年,羅茲會社已成為英國最有影響的政治勢力,其成員均為富有的上層社會的人士。

成員

羅茲會社的核心成員會甄選牛津大學優秀年輕的學生進入萬靈學院。如果通過考驗,則將他們送至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泰晤士報》、《圓桌》雜誌、外交部或殖民辦公室。當然,這些人至多只能到第二個圈層,比如大名鼎鼎的伊賽亞·柏林就曾進入過第二圈層。《歷史研究》的作者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比則從早年就進入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除了學術界,該會社通過新聞媒體來引導並影響輿論。但是該會社影響的主要對象是政治社會中的精英人物。因為只要影響到這些人,他們自然就會去影響更多的人。

影響

羅茲會社在美國、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南非等英國殖民地都有分支機構。它在美國的分支就是有名的國際事務研究所和對外關係委員會。這個會社在英帝國的各個自治領地不定期舉行秘密會議,其首要目標是由英國以聯邦的形式統一以英語為主要語言的世界,然後再統一全世界。實現這一目的的手段則主要是從幕後施加政治和經濟上的影響,同時操控新聞、教育和宣傳機構。羅茲會社利用其掌控的媒體煽動了布爾戰爭;並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控制著牛津大學的3個學院;它還控制了1919年赴法國參加巴黎和會的英國代表團,是國際聯盟的主要設計者,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主導著英國對愛爾蘭巴勒斯坦及印度的政策。大英國協的概念就是由它提出並廣為宣傳、從而變為現實的。
羅茲會社從1920年起就致力於和美國建立一種親密聯盟。奎格利在他的《悲劇與希望:我們時代的世界歷史》一書中說,美國和英國之間存在著一個盎格魯-美利堅權勢集團。這一集團在美國主要通過5份報紙來塑造輿論,包括《紐約時報》,《紐約先驅論壇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華盛頓時報》和《波士頓晚訊》。其中《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主編曾是英國《圓桌》雜誌的美國聯絡人,而《圓桌》雜誌的原主編洛田勳爵曾任羅茲信託基金的秘書長。當他擔任英國駐美大使時,曾是《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撰稿人。在華爾街鼎鼎有名的多個金融家都曾任美國駐英國的大使。奎格利還認為,盎格魯-美利堅權勢集團至少在20世紀早期還影響著美國重要大學的決策權。一直到20世紀30年代,摩根集團基本上控制著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的決策權;美國標準石油則控制著耶魯大學的決策權。普天壽保險公司則掌控著普林斯頓大學。不過,雖然這個美利堅權勢集團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它還是未能控制美國政府。20世紀初葉,美國政府在進步運動的壓力下通過了幾條對該權勢集團不利的稅收法律,尤其是財產繼承稅,使這些集團逐漸將由華爾街主導的巨額私有財產向免稅的基金會轉移。
影子政府
1919年召開巴黎和會時,英國和美國都想乘身居戰勝國的地位之際,建立一個由他們主導的國際社會體系。巴黎和會結束後,李普曼和其他參加會議的美國人-他們大多都是羅茲會社的成員-在巴黎的一家飯店裡成立了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作為羅茲會社的一個分支,對外關係委員會最早是以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美國支會進入美國的。1921年6月29日,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美國支會同一個由紐約的銀行家、律師等於1918年創建的主要討論戰時商界、銀行界和職業界問題的名為對外關係委員會的組織合併,並沿用對外關係委員會的舊名,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對外關係委員會。1929年,委員會在紐約東65街購置一所房屋作為總部。1945年,委員會易址至紐約東68街哈羅德·普拉特大廈內,直至今日。合併後的委員會主要負責人愛德華·曼德爾·豪斯是威爾遜總統的助手,堪稱當時美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貴人物,被人們稱為總統的另一個自我,實際上已經達到控制總統的程度。1922年,委員會的自辦刊物《外交》雜誌問世,並成為委員會對外宣傳政策主張和理念的重要陣地。
作為一個思想庫,委員會對20世紀的美國有著極其重要和與眾不同的影響。如果說其他的思想庫因對某一段時間的美國外交或內政具有突出貢獻而確立自己的地位的話,委員會地位的確立則在於它幾十年來始終如一的對美國政府和全球經濟政治秩序的非凡影響力。尤其是在二戰中和二戰後美國確立世界霸權和美、蘇對峙的冷戰時期,委員會不僅為美國政府提供具體的策略支持,同時也為政府的全球外交活動提供理念指導。當時的美國政府充斥著委員會的成員,以至於有人將委員會稱為影子政府和政府中的政府。有人對此曾評論道:對政府來說,'對外關係委員會'不僅擁有很大的權力,而且其力量已經達到事實上控制國家的地步。也有人誇張地說:要想擔任對外政策官員,取得委員會的會籍是必須履行的一種過渡儀式。
委員會在歷史上一直和大財團有著密切的聯繫,並且也集中反應著大財團的利益。委員會最初由摩根集團提供資金支持,後來主要由洛克菲勒家族提供支持,大衛·洛克菲勒曾在委員會任理事會主席長達36年之久(1949-1985年)。1985年大衛·洛克菲勒退居二線成為榮譽主席以後委員會的資金來源日趨多元化,企業、基金會和個人的捐款與饋贈成為委員會資金的主要來源,但洛克菲勒及其他跨國大企業對委員會的影響仍然相當重要。
委員會的宗旨是為美國的外交政策提供理念並增進公眾對國際事務的了解,將委員會擴大為一個真正全國性的組織,發現和培養下一代外交領導人和思想家-委員會每年要挑選若干名28-34歲之間的在國際關係領域小有名氣的學者、政府官員和其他人士,經委員會成員的推薦,成為委員會為期5年的定期會員。委員會每年最多只招收110名定期會員。定期會員在從事課題研究的同時,將有機會經常同政界名人進行學習和交流,委員會則將自己的思想潛移默化地灌輸到定期會員頭腦當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