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茨

羅茨

羅茨,一個古老的地方,位於雲南省祿豐縣,羅茨是碧城鎮、仁興鎮、勤豐鎮的統稱,普片稱為羅茨壩子。羅茨這個名字來歷已久(原名為羅次,意味著由羅部和次部兩個部落組成,後逐步演變為羅茨),早些年,羅茨是一個獨立的縣,後來和廣通、祿豐一起合併為祿豐縣。

羅茨壩子周圍都是山,中間平坦,一個小型的盆地,就像一個大壩一樣,由南向北一直延伸20多公里長,一條縣道貫穿整個羅茨壩子。人們沿路而居,也有傍山而住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茨
  • 位於:雲南省祿豐縣
  • 包括:碧城鎮、仁興鎮、勤豐鎮
  • 總面積:103平方公里
簡介,歷史,

簡介

羅茨是一個地圖上不能找到的地方,作為地名它已經消亡了,但每天到那裡的班車仍然寫著“昆明——羅茨”。年紀大一點的人也都知道羅茨,羅茨的烤乳豬、蘿蔔絲、山藥,在老昆明人的心裡還殘留著些許印象,年輕一點的人就更加沒有聽說過了。廣義上的羅茨指的是——羅茨壩子(包括勤豐鎮、碧城鎮和仁興鎮)。羅茨壩子是祿豐縣最大的一個壩子。狹義的羅茨單指碧城鎮.
羅茨

歷史

羅次,唐代為東爨烏蠻三十七部之羅部和次部,元代合二部設羅次縣,1960年撤縣,併入楚雄州祿豐縣。大唐玄宗年間,新興的南詔國在洱海之濱崛起,其疆域北至大渡河,擁有雲南全部及川南、黔西地區,其政治軍事影響及於中南半島各地。地域如此遼闊的國家,幾乎每一代南詔王妃卻都出自於羅次,據說個個美若天仙,歷史為我們留下了“美女之城”的故事。
追尋“羅次”稱謂的來歷,最早可見於元朝十二年(公元1275年)。 據資料記載,羅次“漢前與百蹼同隸,未有邑屬。漢為秦藏縣,屬益州郡。南詔前屬烏蠻羅部,南詔時為次賧,宋屬大理國,為羅部。元朝十二年(公元1275年)設羅次縣,設縣時,取當地歷史上曾有過的兩個部落各取“羅” 、“次”兩字位縣名,稱羅次縣,屬安寧州。以此推理,總面積103平方公里的羅次壩子的稱謂也應該從這一時期開始。明、清時期,羅次縣改隸雲南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53年屬武定專區,1954年後屬楚雄專區,1958年並祿豐縣後,分為碧城、仁興、勤豐三個公社。”縣城所在地的碧城地區稱之為碧城人民公社。1961年,碧城人民公社復稱碧城區,1966年撤區,稱為碧城公社。1972年把原碧城公社屬城區的碧城、勝利、上村和下村4個大隊劃出建立碧城鎮。1984年4月又將碧城區所屬的洪流、西山兩大隊劃歸碧城鎮,共轄6個辦事處。1984年,碧城公社改稱碧城區。1988年碧城區和碧城鎮合併,稱為碧城鎮。1988年後,羅次壩子行政區劃為碧城鎮、勤豐鎮和仁興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