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洪村(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悅城鎮羅洪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羅洪村位於德慶縣悅城鎮西邊,距離悅城圩鎮6千米,國道321線穿境而過,背靠金山,面對南山,東西兩邊有山峰環抱。村落形成於明永樂二年(1404年),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屬山丘地帶,有山地面積2500畝,水田1000多畝。

基本介紹

人口,自然資源,歷史建築,風景名勝,設施建設,特色民間技藝,特色語言,

人口

全村共有227戶,1300多人,均為漢族。用粵語方言交流。無港澳台同胞和華人華僑。始祖莫毓芳,字鐘秀,號文熙。於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由其子雪峰、君相、節儀、堯夫四人,從封村文德鄉長樂里(今西村)來到羅洪盤龍山欖莊村定居,開十一都二圖二甲之戶,毓芳之名始隸籍於德慶州。明永樂四年始建羅洪新安村,羅洪莫氏分族於此。修有莫氏族譜,康州鉅鹿郡羅洪莫氏族譜曾於清光緒十五年歲己丑(公元1889)之月重修。清乾隆年間出過一舉人莫灼文。

自然資源

羅洪村有石灰岩礦山1座、花崗岩礦石1座;古樹古木有西施格木樹、古榕樹、樟木樹、椎子樹、文筆樹(樹齡不詳)。

歷史建築

羅洪村現存的古建築有莫氏大宗祠、履恕莫公祠、竹齋莫公祠、梅村莫公祠、敏齋莫公祠、堯夫莫公祠、雪峰莫公祠共7間。其中莫氏大宗祠建於明隆慶5年(15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建,面積527平方米;梅村莫公祠建於民國,面積140平方米;竹齋莫公祠建於清代中期,面積268平方米;敏齋莫公祠建於民國,面積130平方米;履恕莫公祠建於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年),面積328平方米。莫氏大宗祠是德慶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坐西北向東南,為磚、木、石結構,總面闊13.7米,總進深38.5米,占地面積527.45平方米。其建築布局、中堂石柱礎保留明晚期的建築特徵,中、後堂梁架有明顯的清中早期建築特徵,對研究明末清初古建築藝術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羅洪莫氏大宗祠保存一塊完好的碑石,記述莫毓芳為嶺南第一位狀元封開莫宣卿的第十五代裔孫,因來羅洪設館授徒,遂安家落戶。

風景名勝

2012年,德慶縣利用羅洪村的古祠堂、古民居群、田園風光和民俗風情等資源優勢,就修建觀光道、改造大飯莊、農家娛樂、農家美食、農副產品加工、基礎設施配套、休閒度假等項目進行總體開發,將羅洪村打造成為大型農家樂休閒度假綜合旅遊區—玉龍寨景區。

設施建設

羅洪村已鋪設硬底化村道巷道8700平方米,村巷道硬底化率達98%以上;村內建有較為完備的排污管道網;衛生戶廁普及率100%;自來水普及率100%;村內共有小商鋪6家;設衛生服務站3間、文娛活動場所3個;有羅洪國小1所;在羅洪村委會旁建有公共休閒場地1個;羅洪村委會內有公共圖書室1間。

特色民間技藝

有傳統的雄雞舞、龍舞、獅舞。成立羅洪村業餘藝術團。

特色語言

羅洪村至今仍保留著古代民間語言。村中的老人多數能講這種古語,也稱之為“鳥語”。這種語言只有他們相互間知曉,外人根本不會講,也無法聽懂。據用這種“鳥語”傳遞信息能保守秘密,利於保護自己。這種古語僅為口頭相傳,沒有文字記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