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洞木偶戲

羅洞木偶戲

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水唇鎮羅洞村的木偶戲屬提線木偶,當地俗稱“柴頭嘎”或是“柴頭鬼”,系省級非遺項目,乃獨具客家特色的民間藝術瑰寶。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從福建上杭傳入,已有260餘年的歷史。羅洞木偶戲一般於每年農曆十月至次年四月期間在陸河各地演出,每場觀眾一般都在一千人以上。

木偶是用樟木雕刻的人物、動物形象,用十多條線連線頭、手、指、腳、膝、肘、腰等關節處,以牽提活動表現人物或動物動作配以唱腔、語音表現故事劇情的一項表演藝術。表演角色有生、旦、醜、公、婆、淨等,劇種以廣東漢劇、客家山歌劇等古裝戲劇為主。背景音樂有漢曲、民間小調、現代歌曲、客家山歌等,念白全用客家話,表演形式通俗易懂,詼諧幽默,動作形象逼真,切合當地風土民情,頗受民眾喜愛。經過傳承加工,現已成為一塊獨具陸河客家民間地方特色的藝術瑰寶。

2015年,羅洞木偶戲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洞木偶戲
  • 批准時間:2015年11月10日
  • 非遺級別:省級
  • 非遺編號:IV-8
  • 申報地區:汕尾市陸河縣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歷史淵源,藝術特徵,代表劇目,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

歷史淵源

粵東客家地區的木偶戲,均屬提線木偶,又叫線戲。1954年《華東戲劇觀摩演出大會紀念刊》在閩西提線木偶戲的介紹中提到"明初,有上杭縣白沙鄉農民李氏兄弟二人至浙江溫州習技提線木偶。三年藝成,攜八個傀儡歸去,後來播傳粵東各地。"據更詳細的考證,粵東客家地區的木偶戲是在明代由江浙、福建傳入的,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清代以後,粵東客家地區的木偶戲有了較大的發展。由於它輕裝簡載,舞台小,演員少,在街頭巷尾、山坡田野架起露天小舞台就可演出,而且包場經費低廉,因此農村墟鎮每逢傳統節日,神誕廟會等必請木偶戲演出幾天。這樣,自然促使木偶戲班倍增,從事木偶藝術活動的人越來越多。
粵東客家地區木偶戲的黃金時代是在20世紀初,不僅木偶戲班眾多,而且活動範圍也不斷拓展,由本地區城鄉,拓展到閩、粵、贛邊區一帶,甚至遠渡重洋,足涉國外。但是,到了解放前夕,由於戰事不斷,災荒連年,城鄉經濟調弊,加上木偶戲本身也存在不少缺點,如內容陳舊,表演墨守成規等,致使木偶戲奄奄一息,瀕於絕境,戲班也所剩無幾,度日艱難。

藝術特徵

羅洞木偶戲道具的製作中,以木偶雕刻和服飾製作最為關鍵。木偶用樟木雕刻而成,木偶頭內設機關,通過絲線控制,使眼、鼻、口、舌活動。木偶頭脖子部分上尖下細, 由兩根線與腹籠相連。腹籠用竹蔑編織而成,胸部、臀部稍大,腰部稍細。手用木料雕刻,右手為活動手,其掌指關節與腕關節通過線控,可做執劍、揮刀、持杯、把盞等動作。腳有“靴腳”和“旦腳”之分,從前均用木製,以後又讓木腳套上鞋靴,更顯逼真。木偶服飾則用絲綢縫製而成,根據不同角色的特點進行顏色搭配。
羅洞木偶戲角色有生、旦、淨、末、醜等行當,表演時用提線牽動木偶,一個木偶一般有十多條線連線,多的達十五、六條,其表演難度較大。其表演細膩,從人物的台步、舉止、神態、眼神到情緒反應、特技動作等都恰到好處。伴奏音樂除漢樂曲外,還吸收了民間小調、客家山歌等。唱腔以客家山歌為主,念白全用客家話,內容通俗易懂。羅洞木偶劇團的戲出,內容均為傳播道德、篤睦敦和、頌揚正氣、鞭撻邪惡等,代表劇目有《胡公子上青龍山》《雙獅滾龍》《李冬娘》等。

代表劇目

從現存傳統劇目來看,一類是取材於歷史故事的作品,如重現梁山泊英雄好漢智取大名府的《化子進城》;描寫諸葛亮神機妙算、聯吳抗魏的《借東風》和《過江招親》。另一類是取材於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的作品,如歌頌自由愛情,反抗封建禮教的《水淹金山寺》和《梁山伯與祝英台》;揭露封建統治階級殘暴的《孟姜女》。而孫悟空是木偶戲特別喜愛的神話人物,以他為主角的劇目特別多,這些戲寫孫悟空在去西天取經路上所經歷的種種神奇驚險的經歷,頌揚孫悟空愛憎分明、見妖必除的精神,突出他機智勇敢堅韌頑強的性格特徵,如《火焰山》、《火雲洞》、《三打白骨精》和《大鬧天宮》等。而《寶盆乖乖》等取材於民間故事的劇目都離不開道德勸諭的主題,表現善惡必報的觀念,與人民民眾的現實生活聯繫較緊,所以也最容易打入觀眾的內心世界,產生迅速的影響。解放後,產生了一批現代劇,如《霧裡牛車》、《送郎參軍》、《慶豐收》、《海上擒諜》、《范壽山》和《甘茶送親人》等,題材多樣,反映的生活面相當廣泛。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羅洞木偶戲在木偶雕刻工藝、表演藝術等方面,呈現出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對於研究木偶戲在客家地區的流變、發展以及地方社會文化發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木偶戲演出在陸河及周邊客家地區受到民眾的廣泛歡迎,在宣傳展示傳統文化,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法治社會建設方面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傳承現狀

目前,羅洞木偶劇團僅有從藝人員十餘人,木偶製作和表演均後繼乏人,其傳承處於較瀕危的狀態。

傳承人物

彭及演,男,1952年生。自小跟隨祖父彭文朋學習木偶製作及操作表演藝術,全面系統、熟練掌握了木偶的製作流程以及提線操作、演唱的方式方法。1979年退伍回鄉後在水唇羅洞木偶劇團工作,當過演員、導演、做過道具製作等工作,現任團長,其間深入學習羅洞木偶戲表演,並廣泛吸收借鑑其他方面經驗,1983年曾到福建泉州學習取經。從藝30多年,有著豐富的表演經驗,尤其掌握了獨特技能——“拉劍技術”木偶舞獅子,在羅洞木偶戲的傳承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曾帶領劇團在陸河、深圳、東莞、梅州、河源、惠州、湛江、揭陽等地演出,深受觀眾歡迎,多次受到觀眾“藝術高超,技藝精彩”彩旗獎。多年來,培養了一批羅洞木偶戲的優秀藝人,為羅洞木偶戲的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

保護措施

2015年11月10日,羅洞木偶戲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廣東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