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戲法

羅氏戲法

2011年5月,“羅氏戲法”被列為吉林市首批雜技與競技類和傳統手工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羅長清的技藝已經全部傳授給大女兒羅鳳娥,她是吉林市魔術俱樂部主任,也是江城魔術團團長,她的學生曾有4人獲得國家級獎項,兩人獲得省級獎項,她是“羅氏戲法”的傳承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氏戲法
  • 隸屬:戲法
  • 地區:吉林市
  • 成就: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國的魔術按地域分為南北兩派,所謂南派起藝術特點是道具設計新奇、場面壯觀、富有氣派、絢麗多姿,表演過程基本不用道白,演員動作大氣灑脫舞蹈性強。北派魔術的特點是場上助手少,分工明顯,有使活和量活之分。演員表演動作簡練、樸素大方,在表演中擅於運用道白(即使口)來增強變化效果,富有生活趣味,能巧妙的把大中小魔術組織在一起,並擅於使用剖活和技巧性較強的手法魔術。
基於我國魔術的兩派特徵,羅氏家族擅於取其兩派之精華,利用自身文活武活兼備的特點創造出標新立異的魔術節目。
羅長清創作的愉快的炊事員很具有代表性。開場一群身穿工作服的廚師在工作檯上轉盤子,後又滑稽的將盤子一個個的扣在桌子上,表示洗刷盤子的場面。兩人對拋刀叉,口鉗子(轉盤子轉碗),表現了緊張的工作場面。雙色壺一面到處醬油一面倒出醋,紙條變面,活鴨變烤鴨,表現了炊事員們技藝嫻熟的內涵。巧妙的將幾個與餐飲有關的節目利用故事情節串聯到一起。把北派魔術的風趣幽默和南派魔術的大氣自如融為一體,在70年代很有創意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羅長清表演的釣魚把很多變魚的魔術結合在了一起。開場時,手持魚竿走到台下,在觀眾席中釣魚。回到台上,拿起笊籬,空中撈魚,然後把古彩戲法的空中取魚融於其中,不穿長袍,用彩布遮擋,空手取出帶水的大碗,碗中有魚數條。這種編排由小到大、環環緊扣、引人入勝。
羅鳳娥為侄子羅乾編排設計的勤雜工之戀也是在父親的親傳之下富有創意的作品。作品描寫了一個勤雜工工作之餘進入夢鄉,與戀人相遇的一系列情景。節目中以拖布作為人頭,以工作服作為人體,使一個人變成兩個人,通過變木梳、變錢變項鍊、空手攆花、紗巾變色等魔術表演串聯在一起。表現了一對戀人的恩愛場面,既有魔術性又有戲劇性,詼諧幽默,可觀性很強。
羅氏家族還擅於將姊妹藝術熔於一爐,例如他們創意的豬八戒背媳婦。把秧歌中的豬八戒背媳婦加進變金箍棒(魔棍),空手出巾,變扇子,扇子變色,川劇變臉結合在一起,效果不凡。
另外,羅氏魔術特點很重視服裝與劇情的搭配。如變魚時,精心製作了表演者白色鑲有水藍色花邊的服裝,量活的穿有金色仿金魚式的服裝,通過著裝營造出水上世界的意境。演出方罩出彩時,表演者身穿燕尾禮服,量活的穿民族旗袍。由於服裝與表演精心策劃,充分給觀眾以美的享受,與眾不同。
由於羅氏家族擅於創新,心靈手巧,他們精通鉗工、木工、焊接、刺繡、畫畫、扎燈籠、做絹花、縫紉裁剪,他們演出所用服裝道具大部分都是自行設計製作的,與眾不同,別有風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