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灣村

羅家灣村

羅家灣村處秦嶺腹地,位於丹江河發源地的泥峪川大水岔溝,行政區劃屬商州區黑龍口鎮。全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117戶,(其中客家人104戶,386人,占到96%),共有耕地518,人均1.2畝,2006年度人均純收入960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羅家灣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黑龍口鎮
  • 地理位置:丹江河發源地泥峪川大水岔溝
  • 人口:432人(2008年)
  • 方言客家語(客家話)
簡介,交通狀況,房屋建築,生產生活狀況,傳統習俗,文化教育,

簡介

羅家灣村,位於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黑龍口鎮,這裡村民全說客家話。這裡的一千多村民有92.5%是姓羅的,有7.5%的是姓其他姓的。這裡中國羅氏家族的根源地之一,該村還有羅氏家博保留這300多年的家族歷史。該家族的羅氏成員有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和全國信息技術套用培訓教育工程職業技能證書獲得者硬體工程師章羅錕的家族第之一,為聖子輩。
(概述資料來源於:)

交通狀況

羅灣村地勢狹窄,南北二山山頂為林,山腰為田,山座為房,村路沿河彎延,既是道路又是河堤,寬不足4米,通過村外的主要有兩條路;一條是從羅灣翻山通往本鎮秦嶺鋪村的“羅秦路”與“312”國道相接,這條泥沙路坡陡彎急,約7.5公里長,3米寬,共18道急彎,有的路段坡度達40度,雨雪天不通,只有在晴天熟知路況的當地人才敢駕駛農用車行駛,大車、客車根本無法通行,小轎車進入該村必須具有“前加力”功能。另一條路從羅灣順溝出大水岔溝經三岔河鄉泥峪川到“312”國道,這條沙石路約21公里,道路坎坷。自“羅秦路”1989年修築、2001年爭取國家郵政總局4萬元資金拓寬以來,羅家灣的民眾出山趕集、初高中學生上學、生產生活物資運送大多依賴此路,除非該路受阻且必須出山,才出大水岔溝乘每天一趟的“三岔河專線”。

房屋建築

羅家灣客家人居住在大水岔溝垴,沿河依山築房,建築風格不同於當地,以土樓居多,上百年的老宅隨處可見。最古老的要數乾隆45年(1780年)建造的祖師廟,現仍然用做學生教室。羅家灣客家人建房一般就地取生土築牆,在生土中加入竹枝、木條、石灰、沙子外,有的還加入桐油、糯米飯、紅糖、蛋清等粘性物,從而使土牆異常堅固。據年長的客家人講,羅尚華舉家搬到羅家灣時,共修建房屋9間,是用“水磚”砌制而成的,所謂的“水磚”是用水牛踩踏了無數遍的泥土做成,無比結實和耐用,現僅留一間,但仍然可以使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客家人逐漸受到當地人“同化”,建房風格也逐漸接近當地風格,條件好的開始建起了磚混結構“樓房”。

生產生活狀況

羅氏客家人勤勞樸實,以農耕為主,主要從事玉米、小麥、洋芋、大豆等農作物生產,具有養豬、養雞的傳統習慣,並出產核桃、板栗、柿子等土特產,溫飽問題基本能夠解決。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較為年輕的客家人均外出打工,家中只剩下年齡長的,以及婦女和學生。近幾年,羅灣的人口呈現負增長,山字輩、泰字輩的老人們既喜又憂,但更多的是無耐。

傳統習俗

1749年(乾隆14年),羅氏嫡系羅尚華之父尋找棲息地,從廣東嘉應州(今梅州)長樂府遷回長沙府瀏洋縣,羅尚華兄弟四人(羅尚雲、羅尚華、羅尚富、羅尚貴)於乾隆30年(1765年)承父志繼續訪尋故里,又從長沙府遷至西安府泥峪川大水岔,即現在的商洛市商州區黑口鎮羅家灣村。羅尚華即羅家灣客家人的始祖,據史料及羅氏家譜記載,羅尚華1733年出生,32歲時同羅尚雲、羅尚富兄弟3人到羅家灣落戶,享年79歲。
羅灣家人經歷二百六十年,無論小孩、大人都講客家話,而且帶有濃重的梅州市區(梅江區、梅縣區)梅城口音,他們之間交談,外人根本聽不懂,最多只能從表情上惴摸出隻言片語。在風俗習慣方面,他們與當在有著明顯的不同。
⑴、族譜。自羅尚華遷至羅灣以後,其子(尚字輩)作詩為後世讀了族譜,即“賢帝江山泰,盛朝品爵榮。忠孝承先志,書禮定乾坤。”目前羅氏最高輩為山字輩(羅尚華的第六代),最低輩為朝字輩(第10代),羅氏家譜現由退休老教師羅泰金保存。
⑵、燈籠。羅尚華重孫(帝字輩)為宗祠“羅氏豫章堂”做了兩對燈籠,現完好保存在宗祠的樓上。每年過年正月。羅氏家族糊裱上紅紙,點上蠟台,高懸於宗祠門前。
羅家灣村
⑶、禮節。主要有:羅氏婦女自清代以來,不受封建“裹腳”的約束;解放前羅氏堅持不和當地人通婚,被娶的女子大都是臨近的外姓客家人;本姓族人殺豬後,先要將豬頭銜上豬尾(意全豬)供奉宗祠牌位;在過年三十、初一族人都要聚集到祠堂舉行祭祀儀式--上香、磕頭(須三拜九叩)、燒紙錢。
⑷、稱謂。羅氏對親人的稱謂延襲了梅州客家語,如稱謂爺為啊公、爸為吧、媽為梅啞、大為太、娃為太色子、你為雷等等。
⑸、婚喪。羅氏姑娘外嫁時,要向宗祠辭別,由兄或弟從家中背到宗祠,放在“斗”上拜別,拜罷,背朝香堂,將新筷子順著脊背扔掉(快走之意)方上花轎。族人喪葬時,臨近的一般將靈柩停放在宗祠,且棺木大頭朝里,小頭朝外(即走喪,與本地托喪相反),族上要圍著靈柩唱“孝歌”告別,然後擇日下葬。(過去羅氏客家人須下葬兩次,死後埋葬一次,三年過後,家人將屍骨清洗,再用火紙熏過,然後裝入瓮罐再次下葬掩埋,現只下葬一次)。

文化教育

羅灣民風淳樸,有著嚴格的家風和祖訓;崇敬祖先、尊老敬賢;重視傳統倫理首先道德、崇尚文化教育,堂堂正正做人,人人靠雙手勞動,不偷、不賭、不傷風敗俗……同時,羅氏遵守法律法規、鄉規民約,一些必須恪守的規範,族人將眷帖在顯眼的牆上,解放50多年來,羅灣沒有發生過一起刑事案件。該村儘管有全日制國小一所,但由於校舍基礎設施落後(共有校舍12間,其中9間於1974年建造,土木結構,屬D級危房,3間是1780年族人修建的祖師廟),所以許多山外的“辦公”教師不願來羅灣國小執教。羅氏客家人的希望在孩子,但目前羅灣國小的教育現狀看,希望太渺茫了!當然,羅灣的聖字輩、朝字輩里已經出了好幾個大學生,最令羅灣人引以為榮的是聖字輩的羅文聖已博士畢業,現在北京創立北京盛大華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室內空氣污染治理產品{馨源牌系列產品}和盛大華源阻燃系列產品。{阻燃密度板,阻燃膠合板,阻燃木工板,阻燃刨花板,阻燃劑等系列產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