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城民歌

羅城民歌

羅城民歌是一種安徽池州的傳統民歌。羅城,地處沿江江南,九華山麓,在池州市貴池區墩上街道東南的許橋、童溪、渚湖一帶。從其許橋之“橋”,童溪之“溪”,渚湖之“渚”之“湖”的字義上來看,是水網如織,而四圍如屏的蝴蝶山、金雞山、船峰山、蓮花山又山環四面,羅列如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城民歌
  • 定義:民歌的一種
  • 地區:安徽池州
  • 國家:中國
  • 興起時間:明朝
  • 分類:號子、山歌、小調
民歌簡介,羅城民歌源流,新民歌運動與羅城民歌及其代表人物,羅城民歌的曲調與風格,近年來的民歌活動,

民歌簡介

羅城,地處沿江江南,九華山麓,在池州市貴池區墩上街道東南的許橋、童溪、渚湖一帶。從其許橋之“橋”,童溪之“溪”,渚湖之“渚”之“湖”的字義上來看,是水網如織,而四圍如屏的蝴蝶山、金雞山、船峰山、蓮花山又山環四面,羅列如城。境內的每一座山,每一條溪流都藏有無數的美麗傳說和神奇故事,同時,亦有不盡的動人詩歌在這天寶地靈的山野間世代傳唱。
羅城民歌羅城民歌
羅城民歌主要流行池州市貴池區墩上街道渚湖、許橋一帶,是富有地域鄉土特色的民間音樂文化。以全國著名民歌手姜秀珍同志為代表的老一代民歌手,曾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將羅城民歌唱到中南海,使其逐漸享譽全國,五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初,羅城民歌在縣城和鄉村前後舉辦了30多場次的賽歌會。成為祖國文藝百花園中一朵爭艷的奇葩。羅城民歌作為池州市不可多得的閃亮的文化品牌。但是,隨著老一代歌手的逐年衰老或相繼離世,羅城民歌面臨歌手後繼乏人、歌聲不再響亮,甚至斷層失傳的窘境。搶救、整理、挖掘池州市這一獨具魅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迫在眉睫。最近池州市貴池羅城民歌研究會正式成立,這對於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豐富人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豐富池州歷史文化名城內涵,擴大池州對外影響,提高池州對外知名度,具有一定的意義。

羅城民歌源流

民歌,是音樂藝術的最初母體。從我國第一部民歌總集《詩經》,戰國時期的《楚辭》,漢魏六朝的《樂府》,隋唐的《曲子》,宋《詞》元《曲》……一般說,在我國歷史的長河裡,每一個時期的音樂文化都有其代表形式,而到了明代,民歌小曲則異常發達和豐富。明人卓珂月曾說:“我明詩讓唐、詞讓宋,曲讓元、庶兒吳歌……為我明一絕耳”。在明代,許多知識分子紛紛學習民間小曲,並開始進行大量的收集和編印工作。僅明馮夢龍等編印的民歌小調就有近千種之多。 羅城民歌究竟發端何時,肇自何地,已難詳考。但從歷史的縫隙中,也曾透露過一些信息:唐天寶年間,大詩人李白寓居並漫遊池州時寫下了大量詩作,其《秋浦歌》十七首中,有兩處提及池州民歌。其一如“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那夜歌該是動人心弦的情歌。再如“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描寫了冶煉工人一邊勞動,一邊放歌,那歌聲在寒冷的水面上震盪著。
羅城民歌發源地
羅城民歌在明朝可能就已經相當興盛了。據史料記載,池州儺戲在明嘉隆年間已盛行,而儺戲的主要腔調之一儺腔就是根據當地的民歌小調發展而成。徐渭在《南詞敘錄》中提及南戲聲腔時說:“夫南曲本市里之談”;“以村坊小曲而為之”;“取其畸農,市女順口可歌而已”。現存池州儺戲也有戲聯曰:“村歌,社舞”。這些都說明,延續了六百多年的池州各宗族的儺戲多吸收了當地的民歌作為自己的主要聲腔即儺腔,渚湖姜的儺戲聲腔亦應如此。據民歌手姜秀珍回憶,她從小就喜歡看家鄉的儺戲,至今,她仍能唱一些儺戲腔調,這些腔調,應該就是脫胎於羅城民歌。
明末貴池名士吳應箕在其《卷園詩集序》中說:“予邑民歌,誦之十年如一日。”民清以降,民歌方興未艾,直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由於政治原因,民歌在全國又掀起一陣熱潮。安徽省文化局音樂工作組曾編印出版了新中國建國後《安徽民間音樂》三集,貴池民歌有30餘首收錄其中。五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初,羅城民歌在縣城和鄉村前後舉辦了30多場次的賽歌會。而今,膾炙人口的羅城民歌傳承有人,新作迭出,習陳納新,薪火相傳。
考察羅城民歌產生的地域風貌與民間習俗也很有必要。羅城,地處沿江江南,九華山麓,在池州市貴池區墩上街道東南的許橋、童溪、渚湖一帶。從其許橋之“橋”,童溪之“溪”,渚湖之“渚”之“湖”的字義上來看,該地乃山水相依的美麗鄉村。因蝴蝶山、金雞山、船峰山、蓮花山羅列如城,環屏四圍,故名羅城。聚居此地的姜姓氏族乃境內旺族,明清之際渚湖姜為貴池四大姓之一。在農耕文明的古代,這么一處四面環山又碧水環繞的寶地,確實是難得的人間福地。渚湖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繼翁橋、萃寶橋兩座古橋,距今500餘年了。從流傳至今的“女兒橋”歌謠與“姜百擔買碗”故事,可以看出,當地除男耕女織的農事外,也有徽州販茶和景德鎮販瓷器的商事活動。至今在羅城的山野、田畈、溪邊、村居,不僅能隨處聽到悅耳的民歌,也仍然能尋覓到無數的美麗傳說和神奇故事的蹤跡。當地民風淳樸,村民性格爽朗,民歌小調隨口能唱,世代相傳。羅城人愛唱,犁田栽秧忙時唱;十冬臘月閒時唱。曲調世代傳,唱詞隨口編。唱歷史傳說、唱生產生活、唱男歡女愛等等一切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獨唱、對唱、合唱、一領眾和,各種形式的唱法應有盡有。這些,從我們如今收集整理的唱詞中完全可以看出羅城先輩們的生活蹤跡。這樣一個有著濃厚鄉土地域特色的民歌之鄉,其數百年沉積下來的民俗文化土壤,使其後來勃發出生機盎然的新民歌奇葩,一度從羅城的田間地頭唱到中南海懷仁堂和人民大會堂,唱遍全國,甚至走出了國門,流傳至海外。
貴池羅城民歌,在安徽民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傳統民歌的代表之一,是中國民間音樂的組成部分。在當今時代,羅城民歌作為一種富有特色的民間文藝形式,正面臨著整理、挖掘、傳承和弘揚的新課題。

新民歌運動與羅城民歌及其代表人物

新民歌運動,為羅城民歌煥發青春提供了難得的機遇。1958年國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選編的《農村大躍進歌謠選》中有一首民歌《我來了》給毛澤東主席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天上沒有玉皇,地上沒有龍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龍王,喝令三山五嶽開道,我來了!”談到這首民歌,毛主席對於這種氣魄,十分欣賞。1958年3月成都會議時,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印發了一本唐宋人寫的有關四川的詩詞。毛對此不甚滿意,說儘是老古董,搞點民歌好不好?他又說,中國詩的出路,第一是民歌,第二是古典。在這個基礎上產生出新詩來。形式是民歌的,應該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對立統一。現在的新詩還不能成形,沒有人讀。我反正不讀新詩,除非給一百塊大洋。這個工作,北京大學做了很多,我們來搞,可能找到幾百萬、成千萬首的民歌。看民歌不用費很多的腦力,比看李白、杜甫的詩舒服些。這年4月,中共中央在武漢召開的工作會議上,毛澤東又一次提出:各省搞民歌,下次開會各省至少要交100首。大中小學生,發動他們寫,發給每人三張紙,沒有任務。軍隊也要寫,從士兵中收集。有了這樣的指示,各地聞風而動,各省、市的宣傳部門還專門發出收集民歌的通知。因此,收集民歌和寫新民歌,不但成了文藝工作者的主要職責,也成了全黨的重要任務。 4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大規模地收集民歌》,掀起了全國規模的“新民歌運動”。
1959年出版的《紅旗歌謠》雖然採取了民歌形式,大多數卻是浮誇風的產物。僅全國各省、市一級以上,這年鉛印出版的民歌單行本就有近800種之多,印數達數千萬冊。當年,安徽收集的民歌編入《山花吐艷》。民歌的演唱活動也在這個大背景下空前活躍起來。貴池姜秀珍和肥東殷光蘭成為安徽民歌演唱的佼佼者,一時名傳全國。新民歌運動一直延續到七十年代末,直到八十年代初的“朦朧詩”興起,引發了新詩潮,民歌才逐漸退出文學的中心地帶。事實上,1976年的天安門詩抄,可以看著是新民歌運動的最後一次閃耀光輝。貴池音樂工作者對貴池民間歌曲也進行了蒐集和整理,有30餘首收入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安徽民間音樂》第二、三集。1982年,貴池文化館編印了《貴池民間歌曲彙編》,收入本縣民歌127首。
散發著泥土芳香的羅城民歌在新民歌運動中大放異彩,以姜秀珍為代表的新一代翻身農民激情放歌,優美動聽的民歌曲調,加上鮮活的民間語言歌詞,十分切合當時新中國建設的政治語境。民歌手姜秀珍也從此名揚四海。姜秀珍,女,1935年10月生,中共黨員,全國著名民歌手,國家二級歌唱演員。曾任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藝術系兼職教師,全國第四屆文聯委員,中國民協第二、三屆理事及常任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歌謠協會理事,安徽省第二屆文聯常委,省作協第二屆常務理事,省民協第二屆副主席,安徽省第五屆人民代表,文藝界省級勞模。曾出席全國第三、四、五次文代會。1965年出席全國青年業餘創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1979年9月30日應國家民委特邀出席全國少數民族民間詩人、歌手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聽葉劍英元帥作建國三十周年大慶報告會,並參加少數民族歌手向建國三十周年大慶獻禮演出。
在羅城,男女老少都喜歡唱民歌。他們是鋤頭不離手,山歌不離口:“一天要是不唱歌,三歲小孩急白頭……”姜秀珍就是出生在羅城歌鄉,成長在羅城歌海的牛背上。她放牛、砍柴、討野菜,跟著大人學唱上百種山歌小調。1949年家鄉解放後,她參加了羅城業餘劇團、並任副團長,白天生產、晚上唱歌演戲,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頌揚新人新事,受到民眾歡迎和好評。1958年8月她將羅城民歌唱到省城合肥江淮大戲院,參加安徽省第一屆音樂周會演。因她嗓子好,一炮打響!省電台請她錄音向全省播放。匯演結束後還將她留下參加全省巡迴演出,從此羅城民歌響徹江淮兩岸。1959年3月,她參加安徽省音樂舞蹈匯演,她不但獨唱、領唱、還幫省藝校演員們和唱。農民歌手姜秀珍引起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各級領導重視,他們同安慶地區文化局等部門多次到羅城採風、開賽歌會。1960年7月18日,姜秀珍被推薦到北京參加全國第三次文代會。她高興地唱道:
“羅城民歌唱萬代,沒有哪代登舞台;
過去女孩要唱歌,族長將你嘴打歪。
而今我也好唱歌,黨當珍珠捧出來。
派我參加文代會,田頭唱到中南海……”
7月23日偉大領袖毛主席、敬愛的周總理和朱德總司令等中央領導在中南海接見代表們併合影留念,那是她一生中最大的幸福,當晚就寫了一首歌:“偉大領袖毛主席,接見代表同照相。榮幸歡聚黨懷抱,幸福喜歌唱不完,滿園紅花千萬朵,迎著太陽齊開放。喜訊帶回家鄉去,唱得山歌漫海洋……”她的歌聲引起郭沫若、老舍、賈芝等的注意,決定要她在人民大會堂發言。8月8日,她邊講邊唱向黨匯報,受到領導和全體代表一致好評。全國著名歌唱家郭蘭英誇她是金嗓子。陝西省文聯副主席、詩人柯仲平當時賦詩送她:“安徽歌手姜秀珍,美妙之音真動聽,古今歌者知多少,怎比此唱獨超群。” 周楊部長握住她右手說:小姜是“安徽的劉三姐”;陳毅外長握住她的左手說:對,是我們的“劉三姐”。人民日報在8月13日搶先發表文章《呆丫頭變成女歌手》,中央電視台特邀她同少數民族歌手一起在電視台唱歌向國內外轉播。她站在電視台激動地唱道:“各族歌手歡聚電視台,好似萬朵鮮花一起開,我們中國人民好福氣,翻身喜歌唱響全世界。羅城民歌好似呼春鳥,今天晚上展翅飛四海……”
8月13日,在人民大會堂二樓宴會廳,她被安徽代表團推薦向敬愛的周總理敬酒,總理同她碰杯握手時,問她是哪個省的,什麼專業?她激動地唱道:“家住安徽幸福州,從小山歌不離口,一日三餐歌拌飯,夜裡睡覺歌枕頭……”周總理聽了爽朗大笑說:“好!回去後‘為人民多編多唱’”。周總理教導記心頭,從此,她“人到哪裡去,山歌就在那裡留”。
1964年5月她隨安徽省代表團赴華東匯演,參加第五屆“上海之春”音樂會,羅城民歌最受歡迎,台上一報幕,台下就鼓掌。她的嗓子清脆嘹亮,羅城民歌曲調優美動聽,同“茉莉花”相比美,很受上海觀眾歡迎。中央電視台、上海電視台都即時轉播。文匯報、解放日報同時發表文章,讚美羅城民歌。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文學英文版同時向國外宣傳介紹她和羅城民歌。
1973年3月,中央電台特來羅城錄民歌。她和劉正榮領唱,男女歌手和唱、獨唱、小合唱。共錄十多首民歌帶回北京,在“五一”國際勞動節那天,用13個國家文字語言向港、澳、台和世界各國華僑廣播。1985年4月,台灣的留學生陳欽怡來貴池採訪羅城民歌,她唱了五首錄下來陳欽怡帶回台灣。1998年2月,德國柏林音樂學院魯道夫教授來貴池座談羅城民歌。她唱了三首,魯道路夫豎起大拇指叫道:好極了!感謝你唱了這么好聽的羅城民歌!我這次沒有白來。他將錄音帶回國。
姜秀珍從此一輩子與羅城民歌休戚與共,成為羅城民歌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羅城民歌的曲調與風格

羅城民歌兼含民歌體裁的三大類———號子、山歌、小調。長期研究羅城民歌的羅生道是市劇團作曲,他曾多次深入基層歌鄉向民間歌手蒐集音樂素材。近年來,他為羅城民歌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了積極的努力。
號子有“打硪號子”、“拉滾號子”、“打油號子”、“插秧號子”等,其中以“插秧號子”最為動聽。據羅生道研究,民歌中的號子,大多含有口號之意,而羅城民歌中的插秧號子,則更具音樂性。首先,由領唱者也即插秧勞動的指揮者在中高音區用襯詞唱出帶有裝飾音的兩小節全音符作為勞動開始的號召,接著由和唱者也即勞動民眾同樣用襯詞以下移四度帶有裝飾音的兩小節全音符作為勞動開始的回響。這一領一和,便拉開了插秧的序幕。特別是每年的第一次插秧,由勞動民眾將當夜就拔好、紮好的秧苗運送到田頭,待吃過早飯後,即由領者(通常是村里較有威望的農事裡手)手拿一秧把,在嘹亮的領唱聲中拋向秧田的上空,然後和者仿領者動作,也各拿秧把,在穩實的和唱聲中,錯落地拋向秧田的上空,此即為“開秧門”。區區四小節,奠定了徵調式。因為純四度的下移,最自然流暢地體現了呼應之間諧調有致的情趣。接著,領者以起伏跌宕的音調,一句虛詞,一句實詞,敘唱勞動知識、年成展望等,而和者始終以襯詞和穩定的調式主音回應著。特別是B段式的末尾,和者以反覆的襯腔通通囉唻附和著勞動組織者豪邁的鼓舞,更增加了勞動的節律和高漲的勞動情緒。熱烈過後,復趨安穩。隨之,引子(也即秧號子的尾聲)再現,表明了一個勞動段落的結束。按說,“插秧號子”進行到此,一個完整的樂段已自成一曲,而傳統的“插秧號子”緊接著峰迴路轉,又另闢蹊徑,以較前更為激盪的節奏唱出一段“賽花調”,使該號子的音樂材料變得既經濟又複雜,音調既優美又昂揚,比一般勞動號子的樂滙豐富多彩。特別是整個號子所呈現的4/4、5/4、2/4 的混合拍子,不同於一般勞動號子的機械、單調,顯示出領者因感情之需要而節奏稍自由灑脫,又體現了和者同力協作,步調一致。“插秧號子”不僅旋律流暢別致,節奏穩健,而且兼有號子的律動,山歌的直暢和自由以及小調規整化的特點。旋法上,領者多跳躍,和者多級進,旋律的進行,領者昂揚,和者平實。一領一和,或濃或淡,亦花亦葉,彼此交融,相互協調,體現了一場農事勞作的和暢熱烈情緒。
羅城山歌,所唱多是徵調式,節奏也大多自由,旋律高亢,基本上是一部曲式的單一調性樂段。唱詞一般是上下句結構,也有少數的四句回頭和五句頭。曲從詞,情由性,隨心所欲,無拘無束。同一曲調,風格多樣。設若有嗓子好且感情豐富者,可以唱得酣暢風發,淋漓盡致。特別是將上句詞的第二音節後的情感可以發揮到極致。其間的襯詞部分,擅長潤腔者利用嗽音唱得一波三折,盪氣迴腸。正因為羅城山歌節奏自由,旋律跳躍彈性大,由是不同的歌手唱法各行其是,風格也就迥異。正如京劇四大名旦一樣,對於同一唱腔,由於唱法不同,處理各別,因之也就產生了流派。當然,羅城山歌自無流派可言,而風格之不同,卻是顯而易見的。另外,羅城的山歌中,旋律性較強,節奏規整,也是最為流行的當數“慢趕牛”了。“慢趕牛”在皖北的大別山區的金寨縣有多種曲調,但均系羽調式;安慶地區也有“慢趕牛”,雖系徵調式,但至最後一句卻突然轉為羽調式結束;滁州地區的“慢趕牛”乃宮調式,與羅城的“慢趕牛”均截然不同。羅城的“慢趕牛”旋律優美,曲調平和,音域不寬,混合拍子,宜於敘事,長於抒情。唱詞為七字句,上下句單樂段結構,兩句回頭,屬於分節歌形式。其多用襯詞以拓展旋律,構成音樂上的勻稱。可作為獨唱、齊唱,亦可舉幫結合,一唱眾和,呼應有致,因此含有號子的特性。又由於其旋律線如波浪型的迴環進行,婉轉曲折,具有小調的節奏上規整平穩,旋律上起伏流暢,所以將其歸類為小調也無不可,但其所唱多與農事有關,且根據其表現方法和音樂性格,所以仍將其歸屬為田秧山歌類。至於“慢趕牛”名稱的由來,實乃我國農耕社會的農作活動中的農民曳鞭驅牛的形象寫照。其速徐緩,如牛之步武也。
羅城民歌最多的當數小調。僅曲調,就有近百種。宮商角徵羽,五音鹹備。諸如“洗菜苔調”、“採茶調”、“拜姐年”、“扇子調”、“花鼓調”等等。這些小調,形式規整,旋律性強,曲調優美,風格多樣。或樸素、或華麗,或諧趣、或潑辣。類型多樣,題材廣泛。所涉內容,多農事、風俗。常詠唱四季、五更、十愛、十恨、十繡及十二月等包括了生活方方面面的分節歌,尤其是青年男女情愛題材,占有很大比重。可以說,民歌就是民情、民心、民風、民生的本質反映。由於小調的曲調更具音樂性和藝術性,歌詞也更通俗生活化,更接近人們的情感,因此,漸向鄉鎮和城市流傳,為人們樂於傳唱且易於流行。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香港長城影片公司拍攝的舞台藝術片《三笑》,衍唐伯虎三笑點秋香故事。影片在內地上映後,風靡一時。特別是對影片中的一些優美插曲,更是爭相傳唱。《三笑》中的插曲多採用我國南方一些優秀的音樂素材填詞配曲,其中“只羨鴛鴦配成雙”唱段就是根據傳唱於羅城的“三姑娘織襪”(又名“嘆五更”、“姐愛郎”)調填詞而成;其中的“我同你是天湊地拼”即根據羅城民歌的“二姑娘賣餃子”調填詞而成,由此足見羅城民歌的輻射面之廣和影響力之深。

近年來的民歌活動

改革開放後,雖然像公社賽歌會這樣大規模的民歌活動已經難以一見,但民歌演唱仍然是羅城鄉村人們的最愛。2000年,羅城民歌沉寂了十餘年後,在姜秀珍老人的奔走呼籲下,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新千年的國慶廣場演出中,由姜秀珍教唱並排演的羅城民歌表演唱《羅城民歌像花苞》以其清新悅耳的曲調再一次讓人們領略了民歌的泥土芬芳。2003年,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換屆期間,新當選的民協主席溫躍淵對羅城民歌也十分關心。2006年,羅城民歌列入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著手申報全國非遺名錄。2007年12月,在池州市委宣傳部支持和市文聯的領導下,成立了羅城民歌研究會,聘請姜秀珍為終生榮譽會長。中宣部原副部長賀敬之同志寫來賀詞“羅城民歌之鄉”,省民協主席溫躍淵同志特為“池州市貴池羅城民歌研究會”書寫會名。
幾十年來姜秀珍培養了男女歌手上百人,現在能登台演唱的歌手有劉正榮、包彩榮、寧秀風、姜夢玉等。她們曾多次參加安徽省民歌會演,算是第二代歌手。2008年4月25日,“江淮情”藝術團來池州慰問演出時,姜秀珍領著第三代歌手:錢立芳、錢華、李芳芳、吳丹同台演唱《朵朵山花搖春波》再度引起人們對羅城民歌的極大關注。11月14日,為慶祝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暨池州復建二十周年,池州市委宣傳部、文聯、民歌研究會,在站前區管委會和貴池區政府的協助下,舉辦了一台大型民歌音樂晚會《大地歡歌》,羅城民歌再次傾倒了觀眾。當年,在天方集團的邀請下,羅城村農民歌手姜夢玉參加了“挑擔徽茶霧裡青,徙步進京慶奧運”大型公益活動,歷時一個多月,沿途經過十六個城市,一路把羅城民歌唱到北京,登上長城。2009年9月29日,姜秀珍應邀參加安徽省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大型文藝晚會“江淮情,中國心”獻禮演出。同年11月,在歌鄉墩上舉行了“農民歌手民歌演唱大賽”。2011年3月,在秋浦影劇院舉行了第三屆池州民歌大獎賽,許橋村歌手劉正榮獲得第一名。羅城民歌在池州建設靈山秀水生態旅遊城市的今天,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