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坳村(福泉市藜山鄉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羅坳村位於福泉市藜山鄉政府東南方,距福泉市中心12公里。總面積2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140畝,所轄34個村民小組,1253戶,總人口5764人,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18%,現羅坳村2004年由原來的羅坳、對門山、尖山三個村合併而成。羅坳村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主要以水稻、辣椒、烤菸、玉米、花生、蔬菜為主。

羅坳村境內主要有煤、鐵、重晶石、方解石等礦產資源。森林覆蓋率達40%以上。羅坳村作為藜山鄉中心村,也是招商引資項目實施點的招商引資項目庫。主要盛產香米、油菜、辣椒、烤菸、無公害蔬菜和花生。其中以品質優的香米最為出名,近年來經過大力推廣已形成規模化,樹立了“藜香福”的市場品牌。烤菸、辣椒也聞名全市,遠銷外地。2010年,羅坳村農業總產值完成2950萬元,同比增長6.8%;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4220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坳村
  • 地理位置:福泉市藜山鄉
  • 面積:23 km
  • 人口數量:5764人
農業基礎建設,硬體設施建設,礦產資源發展,發展方向,尖山村情況,貧困原因,地圖信息,

農業基礎建設

農業產業穩步發展
做好試驗示範和品種改良工作,重點推廣了優質蔬菜種植,主要著力打造羅坳村玉家山“185”工程現代農業示籃戶估范基地650畝,輻射帶動2400畝,廣泛推廣烤菸種植、甘藍與大蒜套種;推廣“韓國乾椒王”種植,打造羅坳村撒瓦辣椒種植示範點。
按照“防為主、治為策”的原則,及時指導農戶進行病蟲害防治,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2000餘畝。2010年,全村完成糧食播種面積4340畝,產量2365噸,全年共出欄肥豬3103頭;大牲畜存欄1031頭,出欄204頭;出欄家禽8636羽,畜牧業總產值638.3萬元。
烤菸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2010年,烤菸示範區按照“一基四化”的總體要求,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抓好各個生產環節的同時,突出集中化育苗、機耕、集中連片、規範化移栽、病蟲害統防統治、集中烘烤等各項措施,並與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烤菸產業實現了健康持續發展,農民增收步伐加快。
產業合作社步伐加快
2009年羅坳村組建了“農產品專業合作社”、“金葉合作社”和“農機合作社”,2010年合作社在示範區內進行土地出租轉包共300餘畝,基地的建設為我村打造現代農業示範點和探索農村土地流轉方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硬體設施建設

村組道路硬化不斷完善
羅坳村所轄34個村民小組,新農村建設完成甘塘、高梁坳、對門山三個地方的建設,共完成機耕道建設34公里。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
繼百年不遇的旱災,羅坳村作為藜山鄉一個重災區,以往的農田、人畜用水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舉全鄉之力,羅坳村旱災情況得到了緩解,全村34個村民小組農業生產用水渠道得到修復完善,共修建水渠18公里,全村掏理野貓井、乾塘、後壩河、羊場坡等水井10餘口,保證了全村人畜用水得到正常供給。

礦產資源發展

羅坳村境內主要有煤、鐵、重晶石、方解石等礦產資源。其中,煤礦占89%,位於尖山一帶的藜山煤廠現即將投產,預計煤炭年產量為10萬噸。總產值約3000萬。

發展方向

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現代農業
推廣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加大小葉苦丁茶、經果茶園、蔬菜基地、優質米基地備遙頸戰建設,逐步形成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特色明顯的農業基地。加大超級稻的宣傳嬸重棵推廣力度,形成蔬菜循環產業鏈。構築“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提高農產品的規模效益,帶動全村農民致富。積極發揮作用,開發名、優、特、新產品,加快建立良種引進、選育和推廣體系,大力發展符合國際農產品標準體系的特色優質、無公害綠色產品。開展網上招商、訂單業務、信息諮詢和科技服務。加快建立農產品流通體系,積極發展各種流通運銷組織和農村經紀人隊伍笑埋諒,帶雅槳墓狼動農民發展專業化生產。圍繞羅坳生態村建設,規劃建設集生產、加工、銷售、綜合服務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基地。
發展壯大支柱產業
緊緊抓住烤菸這個支柱產業不放鬆,加大對烤菸生產的投茅埋入和培訓力度,不斷提高烤菸科技含量。將烤菸產業做大做強。
加快畜牧業發展,構築產業新優勢。加快畜牧業發展,是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是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措施,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
在發展畜牧業上,從全村現有的種草養畜規模上看,總量小,資源利用程度低,發展速度受制約,加快畜牧業發展重點發展生豬、商品牛、家禽養殖,鼓勵發展特種養殖業,扶持專業戶,大戶搞好特種養殖。重點建設羅坳村馬路坪、羅榔 50頭以上母豬養殖基地,不斷最佳化畜牧業區域布局,推進畜牧業科技進步,提高畜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堅持把可持續發展作為加快畜牧業發展的基本戰略,把示範帶動作為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措施,把產業化經營作為發展的根本途徑。
發展以工促農
結合“185”工程示範點,大力發展農業,工業以及第三產業,調整產業結構。幾個產業協調發展。

尖山村情況

尖山屬腿霸海於羅坳村的一個片區。2004年撤併村時合併為羅坳村,尖山位於藜山鄉南面,與鳳山鎮羊昌河村;馬場坪鎮乾巴哨村毛栗樹、熊松寨接壤,距鄉政府駐地有8公里,耕地面積1982畝;(其中田1126 畝、土856 畝),人均實際耕地面積為 1.04 畝,該村有18個村民組、475戶、1905人,少數民族650人;占總人口的34.12 %。
尖山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氣候溫和,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
尖山有一所村校,學齡兒童有156人,國小入學率達100%;國中文化有932人、高中文化有120人;文盲、半文盲 152人。已使用沼氣建設的農戶有95戶。
尖山有一所村校,學齡兒童有156人,國小入學率達100%;國中文化有932人、高中文化有120人;文盲、半文盲 152人。已使用沼氣建設的農戶有95戶。
尖山村2010年人均純收入為2350元,人均產糧152公斤,625元以下貧困人口有105戶382人;625—865元貧困人口有216戶、950人,全村需民政救濟對象有32戶126人、需開發式扶貧人口有1231人,全村房屋以瓦木結構為主,目前茅草及危房住房戶有5戶21人。
2007年,得到市交通局的關心和支持,尖山村通組公路已得到解決,目前全村公路已形成網路。該村農戶電視覆蓋率80%,已開通行動電話,有村村通廣播電視站一個,村衛生室一所,無文化娛樂室和圖書室。
該村經濟來源以農業為主、養殖業為輔。常年以大米為主食,主要經濟作物有烤菸、辣椒;其次兼種有花生、高粱、蔬菜等農作物。

貧困原因

1、尖山村歷年來僅以水稻、玉米種植為主。雖然普及了兩雜種植技術,由於交通不便,生產資金投入不足,人多地少、土地貧瘠,糧食產量不高。
2、基礎設施差,由於自然條件造成的水資源不足,再加上缺乏蓄水、保水設施,交通的閉塞,使本村在農作物的防災抗災能力上極差,因而經濟發展緩慢,造成生產投入不足。
3、該村無村級集體經濟,沒有村辦企業,村無積累,無調控能力,因此該村貧困面相當大,2002年被列入省級二類貧困村。
--人口總數:5764人農業人口:45人 非農業人口:5719人
--行政區面積:23.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140.0畝
--主要民族成分: 發展口號:
--所轄村: 生產總值:3856.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種植業,養殖業 名特產品:“藜香福”香米 辦公所在地:羅坳村,街上組
--自然條件:資源:煤、鐵、重晶石、方解石
推廣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加大小葉苦丁茶、經果茶園、蔬菜基地、優質米基地建設,逐步形成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特色明顯的農業基地。加大超級稻的宣傳推廣力度,形成蔬菜循環產業鏈。構築“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提高農產品的規模效益,帶動全村農民致富。積極發揮作用,開發名、優、特、新產品,加快建立良種引進、選育和推廣體系,大力發展符合國際農產品標準體系的特色優質、無公害綠色產品。開展網上招商、訂單業務、信息諮詢和科技服務。加快建立農產品流通體系,積極發展各種流通運銷組織和農村經紀人隊伍,帶動農民發展專業化生產。圍繞羅坳生態村建設,規劃建設集生產、加工、銷售、綜合服務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基地。
發展壯大支柱產業
緊緊抓住烤菸這個支柱產業不放鬆,加大對烤菸生產的投入和培訓力度,不斷提高烤菸科技含量。將烤菸產業做大做強。
加快畜牧業發展,構築產業新優勢。加快畜牧業發展,是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是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措施,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
在發展畜牧業上,從全村現有的種草養畜規模上看,總量小,資源利用程度低,發展速度受制約,加快畜牧業發展重點發展生豬、商品牛、家禽養殖,鼓勵發展特種養殖業,扶持專業戶,大戶搞好特種養殖。重點建設羅坳村馬路坪、羅榔 50頭以上母豬養殖基地,不斷最佳化畜牧業區域布局,推進畜牧業科技進步,提高畜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堅持把可持續發展作為加快畜牧業發展的基本戰略,把示範帶動作為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措施,把產業化經營作為發展的根本途徑。
發展以工促農
結合“185”工程示範點,大力發展農業,工業以及第三產業,調整產業結構。幾個產業協調發展。

尖山村情況

尖山屬於羅坳村的一個片區。2004年撤併村時合併為羅坳村,尖山位於藜山鄉南面,與鳳山鎮羊昌河村;馬場坪鎮乾巴哨村毛栗樹、熊松寨接壤,距鄉政府駐地有8公里,耕地面積1982畝;(其中田1126 畝、土856 畝),人均實際耕地面積為 1.04 畝,該村有18個村民組、475戶、1905人,少數民族650人;占總人口的34.12 %。
尖山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氣候溫和,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
尖山有一所村校,學齡兒童有156人,國小入學率達100%;國中文化有932人、高中文化有120人;文盲、半文盲 152人。已使用沼氣建設的農戶有95戶。
尖山有一所村校,學齡兒童有156人,國小入學率達100%;國中文化有932人、高中文化有120人;文盲、半文盲 152人。已使用沼氣建設的農戶有95戶。
尖山村2010年人均純收入為2350元,人均產糧152公斤,625元以下貧困人口有105戶382人;625—865元貧困人口有216戶、950人,全村需民政救濟對象有32戶126人、需開發式扶貧人口有1231人,全村房屋以瓦木結構為主,目前茅草及危房住房戶有5戶21人。
2007年,得到市交通局的關心和支持,尖山村通組公路已得到解決,目前全村公路已形成網路。該村農戶電視覆蓋率80%,已開通行動電話,有村村通廣播電視站一個,村衛生室一所,無文化娛樂室和圖書室。
該村經濟來源以農業為主、養殖業為輔。常年以大米為主食,主要經濟作物有烤菸、辣椒;其次兼種有花生、高粱、蔬菜等農作物。

貧困原因

1、尖山村歷年來僅以水稻、玉米種植為主。雖然普及了兩雜種植技術,由於交通不便,生產資金投入不足,人多地少、土地貧瘠,糧食產量不高。
2、基礎設施差,由於自然條件造成的水資源不足,再加上缺乏蓄水、保水設施,交通的閉塞,使本村在農作物的防災抗災能力上極差,因而經濟發展緩慢,造成生產投入不足。
3、該村無村級集體經濟,沒有村辦企業,村無積累,無調控能力,因此該村貧困面相當大,2002年被列入省級二類貧困村。
--人口總數:5764人農業人口:45人 非農業人口:5719人
--行政區面積:23.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140.0畝
--主要民族成分: 發展口號:
--所轄村: 生產總值:3856.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種植業,養殖業 名特產品:“藜香福”香米 辦公所在地:羅坳村,街上組
--自然條件:資源:煤、鐵、重晶石、方解石

地圖信息

地址: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