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

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IPVT)屬Q-T間期正常型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中的一種類型。室性心動過速發作時,可有心悸、胸悶、頭暈,甚至暈厥、阿-斯綜合徵猝死。本型室性心動過速發作不穩定。發作短暫,常可迅速發展成為心室顫動,猝死發生率高。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ischemiapolymorphicventriculartachycardia,IPVT
  • 就診科室:心血管內科
  • 多發群體:冠心病,可伴或不伴發於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心肌損害患者
  • 常見發病部位:心臟
  • 常見病因:冠心病,可伴或不伴發於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心肌損害
  • 常見症狀:心悸、胸悶、頭暈,甚至暈厥、阿-斯綜合徵、猝死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併發症,治療,預防,

病因

本型室性心動過速大多見於冠心病,可伴或不伴發於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心肌損害。可伴發於變異性心絞痛患者。少數可因其他病因引起,如心肌病、心室肥厚、二尖瓣脫垂等。由於其病情多變、發作短暫且猝死率高,臨床少見。

臨床表現

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發作時,可有心悸、胸悶、頭暈,甚至暈厥、阿-斯綜合徵猝死。本型室性心動過速發作不穩定。發作短暫,常可迅速發展成為心室顫動,暈厥、猝死發生率高。尚有原發疾病症狀。如急性心肌梗死或變異型心絞痛,可伴劇烈的胸痛。

檢查

心電圖檢查特點:
1.室性心動過速呈多形性,部分可呈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QRS波增寬、畸形,時限>0.12秒。
2.心室率為150~300次/分鐘,節律不齊。
3.可呈反覆發作,每次發作持續時間不定,短者1~2分鐘後可恢復正常。
4.發作間歇期Q-T間期、T波、U波均正常,無長-短周長或極短聯律間期性室性期前收縮誘發現象,但可見R-on-T室性期前收縮。無緩慢性心律發生。
5.程式期前刺激可誘發出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
6.可伴有心肌缺血的心電圖表現。

診斷

1.心電圖特點
室性心動過速呈多形性,部分可呈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QRS波增寬、畸形,時限>0.12秒;心室率為150~300次/分鐘,節律不齊發作間歇期Q-T間期、T波、U波均正常,無長-短周長或極短聯律間期性室性期前收縮誘發現象,但可見R-on-T室性期前收縮。無緩慢性心律發生;可伴有心肌缺血的心電圖表現。
2.多有缺血性心臟病的病史。

鑑別診斷

1.需與一般室速或心室顫動相鑑別
一般室速表現為一系列形態幾乎固定的寬大QRS波,ST段與T波可以辨認,發生往往不會自行停止;一般室速也可由RonT室早誘發,但室早配對間距較短。室顫時無法識別QRS波及ST段與T波,心室率大於300次/分鐘,極不規則,一般不會自行終止,電擊復律有效。
2.需與其他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及心室顫動相鑑別
下列兩點有助於鑑別診斷:
(1)室性心動過速發作之前或剛終止之後的心電圖上,如有Q-T間期延長和U波的存在,相對長的聯律間期,或典型的誘發順序(長-短周長)等,則支持TDP;
(2)室性心動過速發生時的臨床情況對鑑別診斷有幫助。
3.本病應與發作性暈厥和猝死的疾病鑑別
例如應與間歇依賴性TDP、預激綜合徵伴極速性心房顫動、特發性心室顫動、Brugada綜合徵、病態竇房結綜合徵癲癇等相鑑別。應除外繼發性Q-T間期延長。

併發症

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常見的併發症為暈厥、心絞痛、心臟性猝死阿-斯綜合徵心力衰竭等。

治療

由於本型室性心動過速具有潛在的致命特點,必須給予積極的治療。
1.藥物治療
ⅠA、Ⅲ類抗心律失常藥治療有效。首選靜脈推注普羅帕酮(心律平)或靜脈推注利多卡因,有效後再以利多卡因持續靜脈滴注。也可用25%硫酸鎂稀釋後靜脈緩慢推注,有效後1次/d,可用7天。胺碘酮、普魯卡因胺也有明顯療效。
2.持續發作
需進行同步直流電擊復律,反覆發作者需安置植入型心臟復律除顫器(ICD)。
3.PTCA
或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及抗心肌缺血藥物,如硝酸甘油類、鈣拮抗藥等,有助於預防復發。
4.手術
不宜做心內標測指導下的外科手術治療。
5.起搏治療
預防發作無效,交感神經刺激、異丙腎上腺素等可使病情惡化,應禁用。補鉀、補鎂對發作的預防和治療無效。

預防

1.積極治療原發疾病是本類型心律失常預防的根本性措施。
2.對室速患者應及時控制頻發的室性期前收縮,避免套用已知能誘發室性心律失常的藥物,同時積極糾正某些危險因素,如低鉀、低血鎂、心力衰竭
3.對發作頻繁、持續時間長、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室速要預防復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