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金洞景觀

織金洞景觀

織金洞原名打雞洞,位於貴州織金縣城東北23公里處的官寨鄉,距省城貴陽120公里。1980年4月,織金縣人民政府組織的旅遊資源勘察隊發現此洞。它是一個多層次、多類型的溶洞,洞長6.6公里,最寬處175米,相對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積達500萬立方米,空間寬闊,有上、中、下三層,洞內有40多種岩溶堆積物,顯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態類別。織金洞是該景區的精華,它是中國目前發現的一座規模宏偉、造型奇特的洞穴資源寶庫。洞深10餘千米,兩壁最寬處173米,最高達50米。

基本介紹

銀雨樹,霸王盔,大壁畫,廣寒宮,靈霄殿,壽星宮,捲曲石,

銀雨樹

高17米,猶如象牙雕刻的玲瓏塔,披金撒銀,從白色玉盤15萬年,它們形成分塔狀石筍、松球狀石筍、花狀石筍三個階段。早期是洞頂滴水形成一個個滴盤,滴盤重疊,成為塔狀石筍;後來滴水又綬慢流淌,對下部進行溶蝕,分割成松球狀石筍:最後頂部的水又使葉片加快,便形成瓣狀石筍。10多萬年來,形成銀雨樹的滴水線位置始終沒有變遷,水量是恆定的,可見銀銀雨來之不易。著名地質學家孫大光先生說:“把銀雨樹稱為國寶還不夠,應稱之為球寶——地球之寶,無價之寶”
織金洞景觀

霸王盔

霸王盔,織金洞洞內“三絕之一”。高14米,珠璣點綴、銀光閃爍,似古代楚霸王的頭盔。為巨大的複合型石筍,由下部的帽石筍,上部的細長桿狀石筍組成,形成如此形態,說明早期滴水含物質豐富,多呈線狀下流,沉積速度快.後期滴水含物質減少、分散,下滴速度減慢的沉積過程。
織金洞景觀

大壁畫

一幅巨大的岩溶透雕壁畫,高近百米,連綿200餘米,由眾多的石簾、石柱、石慢、石鐘乳融匯而成氣勢非凡,景象萬千的大畫卷,充分體現了織金洞“大”的特點,在世界溶洞中也極為罕見。

廣寒宮

廣寒宮長四百餘米,寬百餘米,高七十餘米,面積五萬多平方米。放眼望去,洞中景觀如“寂靜的群山”,由石佛、靈芝山、巨石鐘、十萬大山等眾多巨型石筍組成,其神秘深邃,蔚為壯觀。

靈霄殿

織金洞洞內的最高點——靈霄殿。這裡的海拔是1321米,比洞口還高20餘米。洞廳華美、燦爛、輝煌、壯觀。靈霄殿景觀組合非常和諧、奇妙,它的空間勻稱而明快,恰到好處。靈霄殿高寬均在40餘米,造型獨特,巧奪天工,仿佛一個巨大的方形舞台一下子拉開了惟幕,其中景色盡收眼底。中部高37米的石柱,纖細、秀長、寧靜。無依無靠,稱為“擎天一線”。後方背景是潔白的石筍,左右兩側是寬闊的石慢,尤其是右壁的石簾,長百餘米,高數十米,規模宏大,氣勢輝煌,景觀密集。這個石簾是幾十萬年前從洞頂裂縫漫流而下的片狀水沉澱形成,仿佛還感受到它飛流直下的磅礴氣勢。擎天一線正是與四周景觀形成了動與靜、壯與秀、疏與密的和諧美。
一些風景科學家從奇特度、審美度等方面給靈霄殿打了滿分——10分。原國務院總理錢其琛題詞:“游過織金洞,方知溶洞奇,地下看世界,洞中別有天”。如果說奇是織金洞一大特點,那么靈霄殿把這個特點表現得最典型最集中。

壽星宮

為織金洞第三層洞內的一個空曠神奇的洞穴廳堂,高寬均在90多米,又稱九九宮,主要景區觀有“三星聚會”。三星聚會是由三座粗壯的石筍組成,高20米,是由洞頂裂隙滴水沉澱堆積而成,形成至今已有35萬年,形如福、祿、壽三星,特別是中間的老壽星長須下垂,手杵拐杖,神形兼備,神志逼真。壽星宮洞頂空闊,粗大的石筍屹立洞底,細小石筍零星分布在亂石之上,它們從一個側面記錄了織金洞的形成和發展時期,第一時期是空洞形成時期,距今50萬年以上;第二時期是洞頂崩塌期,距今35萬年至50萬年;第三時期是粗大石筍堆積期,距今25萬年至35萬年;第四時期是細長石筍堆積期,大約從10萬年前開始持續至今。

捲曲石

這是科研價值極高的珍品,它們不受地心吸引力的束縛,自由地向空間捲曲發育生長,有的像樹技,有的像梅花,有的像鹿角。捲曲石中心是空心管道,裡面密封儲水,管壁很溥,因此通體透明,珍貴無比。捲曲石是織金洞中的珍奇景觀,主要由於毛細水作用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