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戲劇

緬甸戲劇

源自古代拜神敬佛的活動,雛形形成於15世紀的阿瓦王朝年間,分阿迎、木偶戲和緬甸劇三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緬甸戲劇
  • 源自:古代拜神敬佛的活動
  • 形成於:15世紀阿瓦王朝年間
  • 分類:分阿迎、木偶戲和緬甸劇三種
戲劇簡介,起源,歷史,分類,阿迎,木偶戲,緬甸劇,

戲劇簡介

起源

源自古代拜神敬佛的活動,雛形形成於15世紀阿瓦王朝年間,分阿迎、木偶戲和緬甸劇三種。

歷史

1558年緬甸征服了暹羅的清邁,一些藝術家被帶回緬甸宮中,這就是源自泰國的緬甸宮廷劇的開端。其演出方式基本與低戲同。緬甸發現的最古劇本是1733年巴德塔亞扎的《紅寶石眼神馬》。貢榜王朝波道帕耶(1782~1819在位)曾派音樂家與詩人赴泰國、高棉、馬來亞考察戲劇,翻譯羅摩、伊瑙等故事的劇本,配以創新了的緬甸樂曲、詩白、舞姿在宮中上演,使宮廷劇有了全面發展。到貢榜後期(1859~1885)戲劇普及各地、劇情更具現實意義,劇目變短,便於上演。宮中也開始建劇院、觀戲廳等,據說當時宮內演羅摩等劇甚至有200人參加。吳金吳、吳邦雅等劇作家也競相創作,開創了一個緬甸戲劇的新時期。1885年後西方音樂舞蹈以及舞台技術傳入緬甸。首先把平地戲變成劇院舞台演出的是人稱“緬甸戲劇大師”的吳波盛。他是個唱做俱佳的男角,首建活動帆布劇院,巡迴各地。他用燈光、布景等加強演出效果。在唱腔、舞姿上也進行了創新,並改編了不少佛經故事劇。與其同時齊名的另一表演家是吳盛格東。
20世紀30年代,緬甸文壇上興起了一場改革文風的“實驗文學運動”。法國劇作家莫里哀的作品最先被緬甸作家佐基、德欽巴當等人介紹給緬甸人民。莫里哀的風格和創作思想直接影響了緬甸文壇。新寫的劇本不再用成段的詩文,而採用生動的對白,這是當今緬甸話劇的開端。40年代由於戰爭烽火波及緬甸,許多電影演員迫於生計投身戲劇演出,從而擴大了戲劇界的隊伍。上演的劇目中不僅有古典宮廷戲,而且有現代歌舞劇、說唱劇和話劇等。由於宣傳工作的需要,在40年代後期又開始出現了一個年輕的劇種──廣播劇。1948年獨立後,戲劇創新者、名演員瑞曼丁貌將古代宮廷劇與現代話劇、說唱劇等融合在一起。1962年後國立劇團成立,並興修劇院。1970年9月組織了全緬“戲劇與戲劇文學討論會”。經過多方努力,近年來緬甸戲劇有所提高。

分類

阿迎

緬語意為悠揚嫻雅。開始為坐唱阿迎。後宮中加了舞蹈。初期女角、丑角各一。女角且歌且舞。丑角插科打諢,背名詩、講韻白,即席助興,後發展為女角丑角各二,演出一些簡單故事。用鼓、竹匣琴、笛子伴奏,後增加了編鼓、編鑼、嗩吶等。1885年緬甸王朝覆滅,藝人們散落民間。丑角往往是班主兼編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阿迎舞台採用了景片、燈光,服飾華麗;緬樂西樂兼有;女角五、六人,兼飾劇中男女角色,丑角二、三人;劇目系自編的短小喜劇、鬧劇,或在簡單情節中貫串演出各種舞蹈,或演出某些古典名劇片斷。有的團亦唱時代歌曲,跳現代舞。阿迎劇團小巧靈活,到處皆可搭台演出。到20世紀60年代全緬此類劇團有60~70個。大多在仰光、曼德勒兩地。

木偶戲

因緬甸古時唯木偶戲可搭高台演出,故又名“高戲”。15世紀已出現。緬甸木偶是牽線型的,一說從中國南部傳入,一說貢榜王朝波道帕耶王時劇務大臣吳多首 創。木偶高約2英尺,牽線最多的有60根。傳統有28偶像,有動物、神仙及帝王將相等人物。初期僅有一白幕無道具。操縱木偶者和演唱者由 2人分擔。演出分3部分,首先表演開天闢地和動物舞蹈。其次表演宮中活動、王子公主相愛等。最後演佛本生故事或自編劇目。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木偶舞台出現女演員,偶像增多,木偶劇日趨衰落。

緬甸劇

源頭有二:一是平地戲,一是宮廷戲。平地戲源於民間,相傳始自阿瓦王朝年間,因在平地上鋪席片演出故又名“低戲”。為了敬佛,場地中立一木竿,上纏椰枝、番櫻桃枝。在面對觀眾的場地前面中央立一竹竿,上掛燈火。後側插設一橫桿,上掛刀、鞭、弓、棍之類道具,並掛有頭盔或面具。一道具木箱置中央,按劇情發展可代表金鑾寶殿、公主寢宮、高僧寺院等等。初期演員男6女2,可演全場,後逐漸增多。角色常用唱、白表明所處場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