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蓑衣

編蓑衣

蓑衣,是用蓑衣草或樹棕繫結而成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冀東的蓑衣多用蓑衣草編織,習慣稱“編蓑衣”、織蓑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編蓑衣
蓑衣的歷史,蓑衣的製作工藝,備料,編織,增綹,收邊,蓑衣的未來,

蓑衣的歷史

蓑衣,是用蓑衣草或樹棕繫結而成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冀東的蓑衣(如圖)多用蓑衣草編織,習慣稱“編蓑衣”、織蓑衣。
蓑衣,歷史悠久。《詩·小雅·無羊》:“爾牧來思,何蓑何笠。”《傳》:“蓑,所以備雨;笠,所以御暑。”何,即荷,帶著。說明在春秋時代人們就知道用蓑衣防雨,用笠防曬。唐宋時期詩人也在他們的詩句中提及蓑衣,如唐代張志和《漁歌子》詩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唐代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宋代蘇軾《漁父》:“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這些詩句中的“青箬笠”、“綠蓑衣”、“蓑笠”都是防雨用具。南方的蓑衣是用棕櫚樹葉鞘的纖維編織,故又稱棕蓑。
過去,蓑衣是農(漁)家必備之物。一年之中的農事活動,主要是春種、夏管、秋收。夏秋兩季農活最忙,雨水也最多。農諺說:“春爭日,夏爭時”,為不違誤農時,莊稼人常常披著蓑衣在農田裡冒雨勞作。

蓑衣的製作工藝

備料

蓑衣草,又叫龍鬚草,生長在溝渠、池塘和河沿的潮濕地帶。伏天割來攤在平地上晾曬,多半乾時即可編織。如果是曬乾的蓑衣草,用時要噴些淡鹽水悶一下,使其柔軟後再編。秋天割蓑衣草易折,不能用。此外,編蓑衣還需備一條5.5尺~6尺的細線麻繩。

編織

起頭
編織者把預先備好的細繩對摺成雙股,細繩懸空兩端暫時固定,假設對摺處在左。距對摺處大約10厘米的地方起頭,取蓑衣草一綹(每綹4根~5根),根朝上尖朝下在細繩和編織者中間與細繩垂直交叉,然後將草綹上半截折向外邊夾住細繩,將草綹的下半截從下面繞過細繩,壓住折向外的上半截草綹,回折夾在草綹右側兩股細繩中間。再取一綹草,於上綹草右側挨緊,用同樣的方法對摺、繞壓,夾在兩股細繩中間。兩股細繩里外的位置不能調換。這樣連續編到46綹左右(須為偶數)約計有46厘米的寬度。最後一綹草的編法與前邊的編法稍有不同,對摺、繞壓後,把草綹下半截夾入繞壓部分左側兩條細繩中間。這樣,最後編上的草綹就不散。至此,這條雙股細繩上形成里外兩層草綹,根部為外層、尖部為裡層,外層草綹有一排交叉的花紋。繩上編織46綹草,形成蓑衣的“領口兒”。

增綹

起好頭後,把草綹間隙調整均勻並適度挨近,開始續編。領口兒可以繼續懸掛,也可以摘下放平兩端固定,方便編織即可。有的將牲口“箍嘴”口朝下吊起,把雙股細繩圍系在箍嘴上。增綹時,懸掛則交叉花紋朝外,平放則交叉花紋朝下,圍系在箍嘴上則交叉花紋朝里,從沒有交叉花紋的這層續草編花,從左右開始均可。以懸掛、從左邊開始為例,第1、2綹草為一個組合,取一綹蓑衣草,根尖顛倒(下同),橫著夾在距細繩2厘米的兩綹草間,將其左端向外折,夾住下邊的草綹再從兩綹草中間橫向穿過,形成一個四邊依次遞壓的“井”字。把“井”字下邊一橫右端折向左上方,纏住右豎、上橫,從“井”字中間穿出,拉緊,形成一個索扣。繼而第3、4綹草為一個組合,同樣方法續草,折壓纏繞,形成索扣。如此編完一排,形成32個索扣,甩出64綹草。
編蓑衣編蓑衣
從第二排開始增綹,相當於織毛衣加針。左邊第1綹一分為二,捋草綹夾在中間,如上法折壓纏繞,形成索扣。然後第2綹和第3綹為一組編織,依次編織下去。最後第64綹草一分為二,同第1綹草的編法。此排形成33個索扣,甩出66綹草。至此,形成一排菱形花紋。如此編下去,每編一排,比上排多1個索扣,多出2綹草。如此編10餘排,衣長已超胸部,每兩排索扣的間距,可逐漸適當加長,使外層草疊壓長度遞減。

收邊

收邊從左右開始均可,兩邊各甩1綹草,余者相鄰兩綹為一個組合,同前法折壓纏繞,編結索扣。不再增綹,一排索扣比上一排減少1個,如此編織2排~3排即可。編好的蓑衣,裡邊是一層層排列有序的菱形“網眼兒”,外面則是從上到下層層疊壓的順向草。“網眼兒”朝里,草層朝外披在身上,繩線繫於脖頸,既保暖又防雨。蓑衣配醬篷簍是農漁民過去理想的雨具。

蓑衣的未來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20世紀60年代以後,蓑衣逐漸被塑膠、塑膠雨衣所替代。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少見到蓑衣了。但與新材料雨衣相比,蓑衣的優點不可替代。一是透氣性好,披著不悶得慌。二是披著活動自如,沒有礙手礙腳的感覺。三是壓風保暖。其缺點是比較笨重,更適宜划船、垂釣等穩定性工作和娛樂。不下雨時還可以把它草朝下鋪在地上,人們或坐或躺在上面休息。垂釣愛好者,雨天披上蓑衣,戴上醬篷簍,在池塘或小河邊上持桿而坐,感受一下“斜風細雨不須歸”,別有一番情趣。
於今,蓑衣已離開我們的生活而去,只有那些曾經受它庇護過的人們,會依然記得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