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裝經典:傳世書法

線裝經典:傳世書法

為了讓廣大書法愛好者欣賞到精美的書法作品,編者們本著推陳出新、真實可信的原則,從《三希堂法帖》刊載的墨跡真本中精選了多位名家的兩百多種傳世墨跡,並將後來收集到的傳世墨跡補充進來編成此書。這些作品現均珍藏於各大博物館中,價值連城,難得近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世書法
  • 書名:線裝經典:傳世書法
  • 出版社:雲南教育出版社
  • 頁數:318頁
  • 開本:16
  • 定價:24.90
  • 作者:《線裝經典》編委會
  • 出版日期:2012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154106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書法“無色而有圖畫之燦爛,無聲而有音樂之和諧”,中國書法史是人類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本書可以幫助廣大書法愛好者追尋數千年來書法藝術的發展軌跡,感受“先秦尚象;秦漢尚勢;魏晉尚神;唐代尚法;宋代尚意;元明尚態;清代尚朴”的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在欣賞書法的過程中,不僅能獲得感官上的美的享受,更能感受到心靈深處的震撼。

作者簡介

《線裝經典》編委會由幾十位出版社資深編輯及策劃人組成,是一支龐大而經驗豐富的團隊。他們在出版行業都有成功的策劃經驗和紮實的編輯功底,對市場中的圖書有很強的把控能力,曾多次成功推出了多套市場銷售極佳的叢書,在業界贏得了很好的口碑。

圖書目錄

兩晉〇一一
陸機
平復帖〇一二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〇一三
蘭亭序〇一五
大道帖〇一六
行穰帖〇一七
喪亂·二謝·得示帖〇一九
頻有哀禍·孔侍中帖〇二〇
姨母帖〇二一
初月帖〇二二
寒切帖〇二三
平安·何如·奉橘帖〇二五
上虞帖〇二六
遠宦帖〇二七
長風帖〇二八
王獻之
中秋帖〇二九
鴨頭丸帖〇三〇
廿九日帖〇三一
東山松帖〇三二
地黃湯帖〇三三
王珣
伯遠帖〇三四
隋唐五代〇三五
無名氏
出師頌〇三六
歐陽詢
夢奠帖〇三七
卜商帖〇三八
張翰帖〇三九
虞世南
虞摹蘭亭序〇四一
褚遂良
倪寬贊〇四三
褚摹蘭亭序〇四五
陸柬之
文賦(局部)〇四七
孫過庭
書譜(局部)〇四九
張旭
草書古詩四首〇五一
李白
上陽台帖〇五二
顏真卿
劉中使帖〇五三
祭侄文稿〇五五
自書告身帖〇五七
竹山堂連句〇五九
湖州帖〇六〇
懷素
苦筍帖〇六一
自敘帖〇六三
小草千字文(局部)〇六五
論書帖〇六七
食魚帖〇六八
柳公權
蒙詔帖〇六九
杜牧
張好好詩〇七一
楊凝式
神仙起居法〇七二
夏熱帖〇七三
韭花帖〇七四
宋代〇七五
李建中
同年帖〇七七
土母帖〇七八
貴宅帖〇七九
林逋
自書詩卷〇八一
范仲淹
遠行帖〇八二
道服贊〇八三
邊事帖〇八五
歐陽修
灼艾帖〇八六
蔡襄
門屏帖〇八七
與杜長官帖〇八九
蒙惠帖〇九〇
謝郎帖〇九一
陶生帖〇九三
虹縣帖〇九五
澄心堂帖〇九六
大研帖〇九七
安道帖〇九九
持書帖一〇〇
扈從帖一〇一
暑熱帖一〇三
腳氣帖一〇五
入春帖一〇七
遠蒙帖一〇八
京居帖一〇九
山堂帖一一一
紆問帖一一二
蘇軾
覆盆帖一一三
次韻秦太虛詩帖一一五
致坐主久上人尺牘一一六
一夜帖一一七
題陳吏部詩後一一九
書杜甫詩帖一二一
新歲展慶帖一二三
人來得書帖一二五
黃州寒食帖一二七
次辯才韻詩帖一二九
赤壁賦一三一
獲見帖一三二
王晉卿帖一三三
歸安丘園帖一三四
東武帖一三五
李白仙詩卷一三七
洞庭春色賦一三九
中山松醪賦一四一
答謝民師論文帖一四三
江上帖一四四
黃庭堅
花氣詩帖一四五
與無咎書一四七
教審帖一四八
制嬰香方帖一四九
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牘一五一
糟姜帖一五二
華嚴疏一五三
惟清帖一五五
家書帖一五七
苦筍賦一五八
山預帖一五九
龐居士寒山子詩一六一
題蘇軾寒食帖跋一六三
書杜甫寄賀蘭銛詩一六五
與明叔同年書一六六
荊州帖一六七
松風閣詩一六九
雲夫帖一七一
王詵
跋孫過庭《草書千字文》一七三
潁昌湖上詩詞卷一七五
米芾
道林詩帖一七六
法華台詩帖一七七
寒光帖一七八
盛制帖一七九
與知府帖一八〇
張季明帖一八一
吳江舟中詩卷一八三
論草書帖一八五
苕溪詩帖一八七
李太師帖一八八
昨日帖一八九
始興公帖一九〇
竹前槐後詩一九一
蜀素帖一九三
篋中帖一九五
拜中嶽命作一九七
穰侯詩帖一九八
淡墨詩帖一九九
逃暑帖二〇〇
與伯充帖二〇一
焚香帖二〇二
蘇太簡參政帖二〇三
元日帖二〇五
紫金研帖二〇七
公議帖二〇八
臨沂使君帖二〇九
珊瑚帖二一一
研山帖二一三
多景樓詩二一五
新恩帖二一七
來戲帖二一九
賀鑄帖二二一
丹陽帖二二二
彥和帖二二三
又與伯充帖二二四
韓馬帖二二五
值雨帖二二七
竇先生帖二二九
烝徒帖二三〇
聞張都大宣德尺牘二三一
戲成詩帖二三三
惠柑帖二三四
歷子帖二三五
米友仁
動止持福帖二三七
薛紹彭
晴和帖二三九
趙佶
草書紈扇二四〇
欲借風霜二詩帖二四一
穠芳詩帖二四三
閏中秋月詩帖二四四
趙構
徽宗文集序二四五
洛神賦二四七
養生論二四八
陸游
尊眷帖二五〇
辛棄疾
去國帖二五一
朱熹
城南唱和詩卷二五三
張即之
行書待漏院記卷(局部)二五五
行書台慈帖二五六
吳琚
書蔡襄七言絕句二五七
望君詩帖二五八
急足帖二五九
葛長庚
足軒銘卷二六〇
元代二六一
趙孟
惠書帖二六二
宗陽宮帖二六三
秋興賦二六五
洛神賦二六七
前後赤壁賦二六九
吳興賦二七一
近來吳門帖二七三
書趵突泉詩帖二七四
違遠帖二七五
國賓山長帖二七七
秋深帖二七九
酒德頌二八一
與中峰帖二八三
絕交書(局部)二八五
七絕詩二八六
陶淵明五言詩二八七
鮮于樞
次韻仇仁父晚秋雜興二八九
論草書帖二九一
草書杜甫魏將軍歌二九三
康里巎
述筆法二九五
楊維楨
晚節堂詩札二九六
明代二九七
沈度
楷書四箴帖二九九
敬齋箴冊三〇〇
行書七律詩三〇一
解縉
游七星岩詩三〇三
祝允明
歸田賦·樂志論·酒會詩(之一)
三〇五
歸田賦·樂志論·酒會詩(之二)
三〇七
歸田賦·樂志論·酒會詩(之三)
三〇九
宋璲
敬覆帖三一〇
董其昌
與賈島閒遊三一一
岳陽樓記三一三
行書杜甫詩三一五
草書手札三一六
文徵明
草書七絕詩軸三一七
小楷歸去來兮辭三一九

序言

前言:在中華文明史上,書法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它充分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也充分體現了中國文人的精神境界。書法“無色而有圖畫之燦爛,無聲而有音樂之和諧”,是人類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中國的書法藝術源遠流長。早在商周時期,刻鑄在青銅器上的金文就已經體現出了書法的“筆意”。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丞相李斯主持統一全國的文字,整理形成標準的漢字形態小篆,開創了書法的先河,李斯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名的書法家。到了西漢,漢字完成了由篆書到隸書的蛻變,結體由縱勢變成橫勢,線條波磔更加明顯。這是書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奠定了漢字“方塊字”的基礎,而且為以後各種書體流派的產生創造了條件。兩晉時期,書法藝術飛速發展,尤以行書最盛,湧現出大量的書法名家,如陸機、“二王”等。隋唐時期,楷書、草書成就突出,“歐虞”、“顏筋柳骨”、“顛張醉素”為世人稱道。兩宋時期,書法藝術別開生面,“蘇、黃、米、蔡”各具特色。元代以後,書法藝術繼續發展,有趙孟、鮮于樞、祝允明、董其昌等名家湧現。時至今日,書法藝術仍然流傳不衰。
為了弘揚國粹,從古到今無數熱愛書法藝術的人致力於對書法藝術的保護和發揚,他們不僅將大量的名家名作臨摹、刻石,以期永久保存,還刊印了眾多書法作品集,讓這些瑰寶流傳於世。從官府刊印的《昇元帖》、《淳化閣帖》、《大觀帖》、《三希堂法帖》,到私刻的《潭帖》、《樂善堂帖》、《停雲館帖》等,古人刊印的書法作品種類繁多,不可勝數。就影響而言,《三希堂法帖》的意義最為重大,是我國古代規模最大的一部叢帖。
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繁榮時期,即“康乾盛世”時期,文化藝術得到了長足發展。酷愛書法的乾隆皇帝,幾乎將歷代名家墨寶都搜羅到了皇宮內府,其中最珍貴的是從晉代至清中葉流傳近1500年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及王珣《伯遠帖》。乾隆帝視之為“三希”(“希”同“稀”,即稀世之寶),將其收藏在紫禁城養心殿西暖閣雅間內,並改堂名為“三希堂”,此堂至今猶在。
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帝命大學士、書法家梁詩正等人從內府所藏的歷代書法作品中選出135位書法名家的書法真跡340種,根據內府所藏書法目錄《石渠寶笈》加以編次,並勾摹上石。因收入了“三希”,故全名為《御製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簡稱《三希堂法帖》。乾隆十七年(1752),乾隆皇帝再次命人從宮中藏品中精選名家名作五卷,刻於石上。至此,《三希堂法帖》始成完璧。
《三希堂法帖》幾乎囊括了當時清廷所能收集到的從東晉到明代歷代名家的書法精品。該帖是乾隆皇帝御覽之寶,刊印考究,版本彌足珍貴。完成之初,乾隆皇帝僅精拓數十本賜予寵臣;直至清朝末年,該帖才在民間廣為流傳。此後,《三希堂法帖》一直備受推崇,幾百年來長盛不衰。
為了讓廣大書法愛好者欣賞到精美的書法作品,我們從《三希堂法帖》刊載的墨跡真本中精選了書法名家的兩百多種傳世墨跡,並將後來收集到的傳世墨跡補充進來編成此書。這些作品現均珍藏於各大博物館中,價值連城。
本書編選時摒棄了刻本和碑帖,所收錄的名家墨跡包括楷、行、草三種字型,並按朝代先後排序。此外,我們還對每位書法家的名、字、號,以及書風、作品的書寫背景等進行了簡單介紹,並為每篇作品附上了釋文和精彩的名家點評,以方便讀者更好地欣賞、學習和鑑別。
有了本書的幫助,廣大書法愛好者足不出戶,就可以欣賞兩晉以來的傳世書法名作,追尋一千多年來書法藝術的發展軌跡,感受“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的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在欣賞書法的過程中,相信廣大讀者不僅能獲得感官上的美的享受,更能感受到心靈深處的震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