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腔

線腔

線腔戲又稱線譜戲,是山西省古老的傳統戲曲曲種。最早出現於漢、唐,並且有較大發展,繁盛於宋,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是中國戲曲百花園中一朵鮮艷奪目的小花。據考證,線腔的發源地為晉南芮城,曾流行於接壤的三角地帶。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受蒲劇、秦腔等劇種影響,線腔博採眾長,風格高亢清新,婉轉纏綿,極富抒情色彩,深受民眾喜愛。

2014年11月11日,線腔經國務院批准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線腔
  • 批准時間:2014年11月11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Ⅳ-159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申報地區:山西省芮城縣
劇種簡史,表演藝術,音樂曲調,

劇種簡史

線腔音樂大約出現在明朝初期,是由“善書調”衍化而來的。在其發展過程中,受蒲劇與秦腔的影響較大。在日寇侵華期間,線腔遭受厄運,幾至絕滅。解放後於1950年春,當地政府聘請藝人,調派幹部,成立了群藝線腔劇團。1964年中央、省、地領導同志在視察晉南時,看了線腔劇團的演出後,提出了“保留唱腔,用人來演”的改革方案。隨後成立了永樂線腔劇團,以演員代替木偶在前台表演。

表演藝術

線腔,又稱"線戲",俗稱"線胡胡戲"。其角色形象酷似唐俑和"來報子",有"郭禿"遺痕,因而它歷史悠久。合陽線戲偶高80至90厘米,初期偶身扁平,無手足,以袖袍代之。提線5至7根(頭3,手2,腰1), 特殊需要加至13根,線長約1米(名為"低線"); 七十年代後舞台更新,藝人在高空操作,"高線"出現。藝人們經過長期實踐,摸索出提、撥、勾、挑、扭、搶、閃、搖八種技法,使偶人幾乎可以做出各種生活與舞蹈動作,神態逼真。早期舞台約15尺見方,木柱支撐,布幔相圍,兩側上下場。六人伴奏,五人操偶,往來逡巡,莫不應節,維妙維肖,栩栩如生。
線腔

音樂曲調

線腔的音樂曲調可分為“線腔”、亂彈兩大類。亂彈有慢板、二八、流水、散板等板式。不同行當有不同的演唱方法。伴奏樂器設文武場面。武場用兩種鼓板,即乾鼓與暴鼓。乾鼓主要用於唱腔過門伴奏,暴鼓音調低曠,近於“暴”聲的諧音,主要用於動作間奏。開場和尾聲的演奏,在伴奏唱腔時,鼓師左手持木製筒板,搖擊而按拍,音響高而亮。另有三面大小不同的鑼,扎在一個木架上,由鼓師一人兼擊,兩個大殼板胡為主。後加進了笛子二胡、單胡和彈撥樂器等。線腔的劇目很多,主要代表性的有《青衣計》《鐘鼓計》《怒沉百寶箱》等。線腔劇團成立之後較有成就的演員有張卜草、郭墨蘭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