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人

線上人

所謂“線上人”,是指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以及各種電子設備紛紛連上這張世界上最大的網,以電腦和手機為代表的電子設備正在改變著現代人的生活,永遠線上成為很多現代人的一種“默認狀態”。這種生活狀態讓很多人開始反思人類與技術的關係,但任何工具都有利弊兩面,如何取捨取決於人類自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線上人
  • 背景:計算機迅速發展的大時代
  • 注意:需會處理線上線下分配
  • 理想的做法:“線上”“線下”實現某種平衡
背景,現狀,正確做法,

背景

上世紀40年代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問世以來,計算機便以驚人的速度進行進化,從最初足以裝下整個房間的大塊頭到現在(截至2012年—)的攜帶型,計算機在瘦身的同時不斷提升性能。
現在(截至2012年)的電腦更像是人類大腦的一個延伸,而不是一個工具。正如摩爾定律所預測的那樣,在上世紀50年代末期發明積體電路之後,電腦的運算能力每18個月增加一倍。
上世紀70年代初,一塊電腦晶片上只有幾千個電晶體,現在(截至2012年)已達到數十億並且仍在不斷增加。很明顯,速度、成本、存儲容量或者連通性都已不再是現代電腦面臨的限制性因素。
在打破諸多限制並提升性能的同時,電腦也對身為使用者的人類產生重要影響,例如影響人類的行為和注意力。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如果將多任務處理這個因素考慮在內,現代人的大部分清醒時間都花上各種電子設備上。研究指出美國青少年每天花在媒體內容上的時間超過10小時。
在人們生活中,技術越發扮演一個與人們非常親密的角色,尤其是電腦、手機和網際網路。在技術的影響下,對“正常狀態”——人們對世界以及彼此間的默認體驗——的定義正在發生改變,永遠線上成為很多現代人的“默認狀態”。

現狀

長時間保持永遠線上這種狀態讓很多人感到厭倦,甚至產生恐慌,認為技術在帶來愉悅和便利的同時也讓他們失去自我。在這種想法的促使下,他們變成了所謂的“反技術派”。
曾供職於科技新聞網站The Verge的保羅·米勒就是一位反技術派。他表示:“在長達10年時間裡,我的生活幾乎被各種可以上網的設備統治,平均每天花在筆記本、iPad和Xbox上的時間超過12個小時,智慧型手機更是時刻提醒著我——你線上上。這種狀態讓我感到厭煩。最後,我決定遠離網際網路。”
在網際網路時代,很多人經常會問究竟是“線上”還是“線下”度過的時間更快樂更充實,米勒無疑選擇了後者,但他的做法有點極端。米勒顯然用簡單的好與壞去評判“線上”和“線下”帶給他的體驗。在米勒這樣的反技術派看來,保持線上狀態耗費了他們的大量寶貴時間,甚至讓他們迷失自我,這種恐慌最終促使他們勇敢選擇“下線”。
實際上,這絕非一種理性的選擇。最理想的做法是在“線上”與“線下”之間實現某種平衡。無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都要充分和善加利用,將每一種狀態都視為一個寶貴的資源,挖掘對自己有用的東西,讓自己感到充實和快樂。

正確做法

網際網路的優勢以及所能帶來的便利比比皆是。只要連線上網際網路,便突然間具備驚人的研究和通訊能力。可以在短短几秒鐘內搜尋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了解他人的動向。能夠以閃電般的速度完成各種需要協作的工作,交換彼此的想法。只需進入幾個網站,所能獲取的信息就要超過100年前的很多圖書館。這些都是網際網路帶給人們的價值不可估量的東西。不過,也不能沉迷於網路,要經常從“線上”轉為“線下”,體驗和享受另一種生活狀態。
在遠離網路和其他媒體的時間裡,人們可以更自由地思考,無需擔心被他人打擾。人們可以真正靜下心來,整理自己的思緒,審視自己的內心,分析自己的過去,了解自己的狀況,同時真正用耳朵去傾聽和了解他人的想法。在沒有“數字干擾”的狀態下,人們才會真正感覺到自己的存在,人們的身體和想法也真正屬於人們自己。在2010年發表演講時,計算機學家加侖·拉尼爾要求聽眾只用耳朵聽,除此之外不要做任何事情。他說:“我提出這個要求的最大理由並不是因為讓你們停止多任務處理會讓我覺得自己受到尊重,而是為了讓你們感覺到自己的存在。”
有關蘋果公司的報導中頻頻出現“生態系統”這個字眼兒。報導稱蘋果之所以賺得缽盈盆滿,市值超過4000億美元要歸功於建立了生態系統。不過,“生態系統”這種描述也存在一個危險的邏輯,會促使米勒這樣的反技術派產生這樣一種想法——從網際網路到蘋果套用商店在內一切與技術有關的事物都是一個自然環境,人們要么存在其中,要么選擇離開。對於這種環境,人們無法控制,就像無法控制天空和海洋一樣。
實際上,無論是電腦也好,手機也罷,任何工具都有利弊兩面,如何取捨取決於人們自己。取捨的好,你就能控制它,否則就被它所控,損失大量寶貴時間。每一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任何機器都無法告訴人類應該如何利用時間,它們能做的只是“幫助”人們消費時間,能夠給出答案的人只有人類自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