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狀態委員會

緊急狀態委員會

緊急狀態委員會是1991年8月19日,一批蘇聯高官為阻止蘇聯解體,宣布成立緊急狀態委員會。但事與願違,此舉反而加速了蘇聯的解體。葉爾欽以捍衛憲法的名義,挫敗了緊急狀態委員會的行動,並慢慢迫使蘇聯總統戈巴契夫交出了權力。這一事件又被稱為8.19事件,是在懸崖邊上挽救蘇聯的最後一次嘗試,但僅僅兩天就宣告失敗。8·19事件平息後,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紛紛宣布獨立,截止9月底,宣布獨立的加盟共和國已達到12個。1991年12月1日,第二大加盟共和國烏克蘭也宣布獨立。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宣布成立獨立國家國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緊急狀態委員會
  • 成立時間:1991年8月19日
  • 目的:阻止蘇聯解體
  • 結果:加速了蘇聯的解體
成員名單,緣由與過程,蘇聯—獨立國協,回顧與反思,

成員名單

緊急狀態委員會成員8人
人物
生卒
擔任職務
1937-2010
蘇聯副總統
1937-2003
蘇聯政府總理
1932-
蘇聯國防委員會第一副主席
1923-
蘇聯國防部長
1937-1991
蘇聯內務部長
1924-2007
蘇聯克格勃主席
1931-2011
蘇聯農民聯盟主席
1926-2019
蘇聯國營企業和工業、建築、運輸、
郵電設施聯合會會長
其他主要相關人員
人物
生卒
擔任職務
1935-
總統辦公廳主任
1930-
克格勃保衛局局長
1937-2009
蘇共中央書記
1923-2009
國防部副部長
1930-2019
最高蘇維埃主席
格涅拉洛夫
克格勃保衛局副局長

緣由與過程

改革與新思維
1985年,戈巴契夫擔任蘇共中央總書記後,對蘇聯進行了震驚世界的大改革。以1987年《改革與新思維》一書的出版為標誌,戈巴契夫開始全面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他鼓吹"民主化、公開性、多元化",取消蘇共領導,開始實行民主化。
1990年,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先後宣布獨立,蘇聯其它各加盟共和國的離心傾向也迅速增強。為了保住蘇聯,1991年5 月,戈巴契夫和十五個加盟共和國領袖達成協定,同意組成"新蘇聯"。
1991年8月14日蘇聯公布了新聯盟條約文本。按照新公布的條約文本,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將改名為"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簡稱仍為蘇聯。 新聯盟條約的簽署工作預定在8月20日開始。
新條約規定,"蘇聯為平等共和國聯合組成的聯邦制主權民主國家","締約的每個共和國均為主權國家"。
條約規定,結成聯盟的各共和國保留獨立決定涉及本國發展的一切問題的權利,在國際關係中蘇聯為一個主權國家,但結成聯盟的各共和國有權同外國建立直接的外交、領事和貿易關係。
條約規定,聯盟成員國的相互關係原則是:平等、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干涉內政、和平解決爭端、合作互助、誠實履行根據聯盟條約和共和國間協定而承擔的義務。條約規定,在聯盟職權範圍內,聯盟法律至高無上;在共和國職權範圍內,共和國法律在本共和國境內至高無上。條約規定,土地、礦藏、水源和其他自然資源均為各共和國所有。
條約簽字之日起生效後,1922年的聯盟條約即同時失效。
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
1991年8月19日清晨六點,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突然發布命令宣布,戈巴契夫由於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總統職務,自即日起由他本人代行總統職務。同時宣布成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行使國家全部權力,在蘇聯部分地區實施為期6個月的緊急狀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由代總統亞納耶夫、總理帕夫洛夫、國防會議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諾夫、國防部長亞佐夫、內務部長普戈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克留奇科夫等8人組成。
該委員會發布《告蘇聯人民書》,稱戈巴契夫倡導的改革政策已經走入死胡同,國家處於極其危險的嚴重時刻。
委員會連續發布兩道命令,要求各級政權和管理機關無條件地實施緊急狀態,並暫時只允許《真理報》等9家報紙發行。此時正在黑海海濱克里米亞半島休養的戈巴契夫被軟禁在別墅里,他同莫斯科的聯繫完全中斷。
葉爾欽
8·19事件發生後,蘇聯代理總統亞納耶夫發布了在莫斯科市實施緊急狀態的命令,坦克和軍隊出現在莫斯科街頭。莫斯科市民表現得比較平靜,照常上班,人們似乎傾向於接受了事實。但俄羅斯聯邦總統葉爾欽拒不服從緊急狀態委員會的命令,他跳到議會大廈前的坦克上發表演講,指責緊急狀態委員會要恢復甦聯的政治鐵幕統治,號召舉行政治罷工,抗議亞納耶夫等人發起的行動。面對洶湧的民意潮流,緊急狀態委員會進退兩難。在葉爾欽的鼓動下,情況發生逆轉。
20日晚,議會大廈前已聚集了數萬示威民眾。有些人構築了堡壘,要誓死保衛議會。20日,莫斯科實行宵禁。
21日下午,蘇聯國防部命令軍隊撤回駐地,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領導人放棄了行動。同日晚8點,戈巴契夫宣布已完全控制了局勢,並恢復了一度中斷的與全國的聯繫,蘇聯國防部決定撤回部署在實施緊急狀態地區的部隊。蘇聯內閣發表聲明,表示完全執行總統的指示。
蘇共中央的結局
22日,戈巴契夫從克里米亞返回莫斯科,立即撤銷了由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或個別成員頒布的一切決定;解除該的現任職務。俄羅斯聯邦總統葉爾欽宣布,蘇聯前國防部長亞佐夫、前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克留奇科夫、蘇聯國營企業和工業、建築、運輸和郵電設施聯合會會長季賈科夫及前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已於22日凌晨被拘留;前內閣總理帕夫洛夫因病住院,已被就地監護。前蘇聯內務部長普戈已自殺身亡。
上述6人都是8月19日宣布成立的蘇聯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成員。這個委員會的其他兩名成員蘇聯國防會議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諾夫和蘇聯農民聯盟主席斯塔羅杜布采夫由於是人民代表,暫時尚未被拘留。
8月24日,戈巴契夫宣布辭去蘇共總書記職務,建議蘇共中央自行解散,下令停止各政黨和政治運動在軍隊、內務部等各級軍事機關和國家機關中的活動。
同一天,蘇聯元帥阿赫羅梅耶夫24日自殺身亡。阿赫羅梅耶夫曾任蘇軍總參謀長和蘇聯總統戈巴契夫的軍事顧問。同一天,《真理報》"暫停"出版。

蘇聯—獨立國協

8·19事件平息後,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紛紛宣布獨立,截止到9月底,宣布獨立的加盟共和國已達到12個。1991年12月1日,第二大加盟共和國烏克蘭也宣布獨立。
1991年12月8日 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宣布成立獨立國家國協。同時宣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已不存在"。三國領導人葉爾欽、舒什克維奇克拉夫丘克在一項聲明中說,由於簽署新聯盟條約的談判已"走進死胡同",各共和國退出蘇聯並建立獨立的國家已成為現實。三國領導人宣布,獨立國家國協的協調機構設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蘇聯前加盟共和國和其他贊同其宗旨的國家均可參加。
1991年12月21日,俄羅斯等11個獨立國家領導人在哈薩克首都阿拉木圖舉行獨立國家首腦會議,會議通過了《阿拉木圖宣言》和《關於武裝力量的議定書》等檔案,正式宣告建立獨立國家國協。
1991年12月25日聖誕節夜,19時25分,戈巴契夫在電視講話中宣布辭職。19時32分,克里姆林宮屋頂旗桿上,那面為幾代蘇聯人熟睹的鐮刀錘子旗開始徐徐下落、下落……19時45分,一面3色的俄羅斯聯邦國旗取而代之,升上了克里姆林宮上空。此時此刻,廣場上的人們意識到,克里姆林宮已成為俄羅斯的總統府,蘇聯從地圖上消失了,永遠地消失了。

回顧與反思

(1)在每年的調查中,普通俄羅斯人大部分都支持葉爾欽。
(2)在2005年的調查中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據全俄社會輿論調查中心提供的數據表明,第一次緊急狀態委員會的支持者超過了葉爾欽的支持者。
(3)俄媒體對這種現象的解讀:民眾從今天的感受去審視當年的事件。共產主義的重壓已被忘掉,而對強國的懷舊情緒增強了。另外也有一些人認為那只是權力之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