綽羅斯姓

綽羅斯姓,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明時期蒙古斡亦剌惕部,屬於以部落氏族名稱漢化為氏。蒙古族綽羅斯氏,源於蒙古汗國的斡亦剌惕部,通古斯語稱Oirat,即元、明時期蒙古最強大部落之一的瓦剌部。斡亦剌惕部,漢義“森林百姓”,就是蒙古瓦剌部的前身,也是蒙古準噶爾部和碩特部土爾扈特部杜爾伯特部的前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綽羅斯姓
  • 外文名:ㄔㄨㄛˋ ㄌㄨㄛˊ ㄙ
  • 讀音:chuò luó sī
  • 源於蒙古族
姓氏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明時期蒙古斡亦剌惕部,屬於以部落氏族名稱漢化為氏。蒙古族綽羅斯氏,源於古老的蒙古斡亦剌惕部,突厥語為Oirat,即元、明時期蒙古最強大的部落之一瓦剌部。斡亦剌惕部,亦稱兀魯兀惕部,漢義“森林百姓”,就是蒙古瓦剌部的前身,也是蒙古準噶爾部、和碩特部、土爾扈特部、杜爾伯特部的前身,綽羅斯氏族就是斡亦剌惕部的一個主流分支,世為斡亦剌惕部貴族。成吉思汗將自己的一個女兒嫁給斡亦剌惕部的領袖,結成了世代的姻親關係。元王朝建立之後,中央政府在斡亦剌惕牧區設“行尚書省”進行統治,元朝還派其宗室、大臣專門管理斡亦剌惕部。元朝大臣綽羅斯·孛罕為瓦剌部聯盟最早的首領。綽羅斯·孛罕之子綽羅斯·烏林達為瓦剌首領時擔任北元太師。綽羅斯·烏林達之子綽羅斯·猛可帖木兒(浩海達裕)為瓦剌首領時,扶持額勒伯克為北元大汗,後被額勒伯克誤殺。綽羅斯·猛可帖木兒(浩海達裕)有三子:綽羅斯·馬哈木(馬合謀)、綽羅斯·太平、綽羅斯·把禿孛羅。綽羅斯·馬合謀在進攻阿魯台時陣亡,其兒子綽羅斯·脫歡當了鬼力赤的兒子額森虎的太師。
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額森虎逝世,綽羅斯·脫歡擁立阿寨台吉(額勒伯克汗之侄)的兒子脫脫不花為傀儡可汗。明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綽羅斯·脫歡之子綽羅斯·也先即位為北元太師時,將脫脫不花翦除,於明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自己登上汗位,並封次子為太師。
明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阿剌知院和特穆爾丞相要求封太師,被綽羅斯·也先拒絕,於是起兵襲擊綽羅斯·也先。綽羅斯·也先敗亡,被仇人逮殺。而阿剌不久又被韃靼的孛來打敗,鬱郁而死。
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綽羅斯·也先的兒子綽羅斯·阿馬桑赤繼位為瓦剌首領。明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綽羅斯·阿馬桑赤入侵察合台汗國,在伊犁河附近打敗了羽奴思汗,組建了歷史上著名的綽羅斯氏瓦剌汗國。組成綽羅斯氏瓦剌汗國由四個盟邦民族組成,後來在在韃靼族人不斷的進攻下,綽羅斯氏衰落,四個盟邦民族各自獨立。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綽羅斯氏瓦剌汗國正式分裂為準噶爾、和碩特、土爾扈特、杜爾伯特四部。準噶爾部、杜爾伯特部的統治家族歷代皆為元臣綽羅斯·孛罕的後裔,而和碩特部的首領為元太祖之弟孛兒只斤·哈布圖·哈薩爾的後裔;土爾扈特部則為突厥人克烈部首領王罕的後裔。瓦剌四部“分牧而居”,其分布是:準噶爾伊犁河流域為活動中心,杜爾伯特遊牧於額爾齊斯河兩岸,和碩特在額敏河兩岸至烏魯木齊,土爾扈特則在塔城。四部之間很早就組成了聯盟,盟主由各部首領推舉產生。
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以後,由於昔日瓦剌王族綽羅斯氏衰落,四部盟主長期由出自元太祖族系和碩特部首領擔任。明末清初,四部盟主為和碩特部首領碩壘烏巴什渾台吉和他的兒子拜巴噶斯。至明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瓦剌部人仍統治著從葉尼塞河上游到伊犁河流域之間地區。儘管在綽羅斯·也先死後,瓦剌部人在東方對東蒙古的成吉思汗後裔們顯得黯然失色,但是,他們仍然對伊犁河到裏海之間的大片草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明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原瓦剌部王族綽羅斯氏開始復興,在準噶爾部首領綽羅斯·哈喇忽刺的領導下勢力日長,開始與盟主拜巴噶斯相抗衡。
明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綽羅斯·哈喇忽刺的兒子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繼位,準噶爾部更為強大。儘管當時和碩特部首領仍處於盟主的地位,但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已成為衛拉特蒙古實際上的盟主。由於韃靼族人將綽羅斯氏趕出了科布多,綽羅斯氏部族西遷,土爾扈特部不服準噶爾部的統治,於是在明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土爾扈特部在首領和鄂爾勒克帶領下,越過哈薩克草原,與俄羅斯人講和,留居於托波爾河上游,並以其女嫁西伯利亞汗後人,同時征服了花拉子模的部分領地。
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和鄂爾勒克移營至伏爾加河下游阿斯特拉罕附近,與諾蓋人(屬於突厥人,與哈薩克、吉爾吉斯、韃靼、巴什基爾有親近的血緣關係)密謀,使其脫離俄國。清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西伯利亞的土爾扈特部遣使向清朝順治皇帝表示臣服。
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頓河和額濟勒河(伏爾加河)間的土爾扈特部首領阿玉奇,為得到俄國每年的豐厚贈禮,向沙皇表示效忠,但土爾扈特部與克里米亞汗國、西藏達賴喇嘛、滿清政府都繼續保持聯繫。後來沙皇俄國不斷向其徵兵用於對奧斯曼土耳其作戰,激起了土爾扈特人的強烈反抗,部分土爾扈特人在首領握巴錫(阿玉奇的孫子)率領下東歸故土,遭俄軍和哈薩克人攔截,死傷無數,最後剩幾萬人到達伊梨。其他未能東歸的人留在伏爾加河下游地區繼續受到沙俄的統治,在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成立了卡爾梅克自治州。前蘇聯解體後,卡爾梅克自治州升格為俄羅斯聯邦內的共和國。卡爾梅克族人至今還信奉藏傳佛教,講衛拉特蒙古語。如今卡爾梅克共和國是歐洲唯一的佛教國家,在首府埃利斯塔有很多佛像,還有達賴喇嘛與卡爾梅克共和國總統擁抱的巨幅海報。瓦剌和碩特部首領碩壘烏巴什渾死後,拜巴噶斯(俄木布)繼任首領。明崇禎九年(後金天聰十年,公元1636年),和碩特部首領拜巴噶斯之弟固始汗(名圖魯拜琥)自伊犁出兵,於明崇禎十五年(後金天聰十六年,公元1642年)進入拉薩,殺死藏巴,滅掉了噶瑪政權。拜巴噶斯的兩個兒子繼承和碩特部首領之位,鄂齊爾圖(車臣汗)統治著齋桑湖,阿巴賴台吉統治著塞米巴拉金斯克地區的額爾齊斯河流域。兩兄弟之間互相傾軋,阿巴賴被打敗後西遷到烏拉爾河伏爾加河之間的草原,捉住了土爾扈特首領明楚克。但是,土爾扈特人反擊,捉住阿巴賴,並驅散了他的部落。留在齋桑湖一帶的鄂齊爾圖受到了綽羅斯部首領綽羅斯·噶爾丹的攻擊,被迫東遷至河套以西阿拉善地區遊牧。關於1677年,鄂齊爾圖被處死,一些部民歸順噶爾丹,而其餘部民皆投奔定居在青海的和碩特人。土爾扈特部和碩特部的遷徙,並未導致四部聯盟的實際解體。在明崇禎十三年(後金天聰十四年,公元1640年),經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和喀爾喀札薩克圖汗的積極活動,在塔城召開了有衛拉特、喀爾喀各部的四十四名代表參加的會盟,會盟制訂了《衛拉特法典》。塔城會盟不僅協調了衛拉特蒙古喀爾喀蒙古的關係,同時也加強了衛拉特四部之間的聯繫。會盟之後,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聘娶和鄂爾勒克之女為妻,並把自己的女兒分別遠嫁給和鄂爾勒克之孫朋楚克和和碩特部首領鄂齊爾圖汗。準噶爾部在諸部中的地位顯著提高,其活動地區伊梨逐漸成為衛拉特蒙古的政治中心。為了控制中亞塔什乾(費爾乾納盆地的首府)等貿易中心和擴大牧場,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多次向鄰近的哈薩克族開戰。儘管哈薩克族在號稱“巨人”的讓基爾汗領導下進行了抵抗,但準噶爾部的勢力還是推進到了巴爾喀什湖西南的楚河、塔拉斯河(怛羅斯河)流域。此外,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還控制著額爾齊斯河流域和鄂畢河中上游地區,向當地各族徵收實物稅。在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統治時期,準噶爾部已成為雄踞於天山北路,並與伏爾加河流域、青藏高原、蒙古草原的蒙古部落保持著密切聯繫的一個強大勢力。
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逝世,其第五子綽羅斯·僧格繼位。綽羅斯·僧格之異母兄綽羅斯·車臣台吉、綽羅斯·卓特巴巴圖爾二人不滿,聯合和碩特部阿巴賴台吉對抗綽羅斯·僧格,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之弟綽羅斯·楚琥爾烏巴什及和碩特部鄂齊爾圖汗則支持綽羅斯·僧格。這場鬥爭持續至公元1664年,綽羅斯·僧格才得以擊敗政敵,占據上風。但安定局面為時不久,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綽羅斯·僧格被車臣台吉、卓特巴巴圖爾突然刺殺,當時綽羅斯·僧格的三個兒子都年小,汗位難以延續。此時,正在西藏學習佛學的綽羅斯·噶爾丹(為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第六子,與綽羅斯·僧格同母)徵得老師五世達賴喇嘛的同意後回國,在和碩特首領鄂齊爾圖車臣汗的援助下,擒殺了車臣汗,並將綽羅斯·卓特巴巴圖爾趕往青海,自己繼承了準噶爾汗位。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綽羅斯·噶爾丹擊敗其叔父綽羅斯·楚琥爾烏巴什,奪其領地。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綽羅斯·噶爾丹又進襲西河套和碩特,殺死衛拉特盟主鄂齊爾圖汗,兼併其部眾。綽羅斯·噶爾丹自稱博碩克圖汗,這標誌著衛拉特四部聯盟的徹底崩潰和綽羅斯·噶爾丹軍事集權統治的建立。
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綽羅斯·噶爾丹敗死,綽羅斯·僧格之子綽羅斯·策妄阿拉布坦繼任準噶爾部首領。
公元1705年,和碩特固始汗之孫拉藏汗殺藏王第巴桑結嘉措,廢黜六世達賴倉洋嘉措,與滿清帝國共同扶立意希嘉措為六世達賴,這引起西藏僧俗兩界的不滿,他們密謀借準噶爾部的力量推翻拉藏汗的統治。
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綽羅斯·策妄阿拉布坦派弟弟綽羅斯·策凌敦多布率軍攻入拉薩,殺死了拉藏汗,占據了西藏全境。準噶爾部軍到處拷掠百姓,搜刮財物,使西藏社會更為混亂。
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康熙大帝的皇十四子愛新覺羅·胤題督軍入藏。清軍兵分兩路,從青海、四川分道進軍。出軍前,清政府鑒於拉藏汗所立六世達賴意希嘉措不為藏族人民信服,乃冊封塔爾寺的理塘小活佛噶桑嘉措為六世達賴,並詔令青海蒙古各部王公率所部兵隨清軍護送噶桑嘉措入藏坐床。入藏的清軍進展順利,很快就擊潰了準噶爾部的軍隊,收復了拉薩。綽羅斯·策凌敦多布率殘部再越崑崙山逃回伊犁,準噶爾部對西藏的統治即告結束。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軍再次擊敗準噶爾部,占領了青海地區。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綽羅斯·妄阿拉布坦的兒子綽羅斯·噶爾丹策零即位,準噶爾部的實力較前更為強大,他積極進軍外蒙古,繼續為瓦剌部人報當年被韃靼族人趕出蒙古高原之仇。並迫使雍正皇帝簽定邊界條約,規定外蒙古杭愛山為兩大帝國的邊界,山以西屬準,山以東屬清。
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綽羅斯·噶爾丹策零率準噶爾部大軍突襲哈薩克汗國,大帳被完全擊潰,被迫服屬於準噶爾部。小帳則在阿布爾海伊爾汗的率領下西逃至烏拉爾河、伊施姆河一帶(今哈薩克斯坦切利諾格勒)遊牧。綽羅斯·噶爾丹策零令準噶爾部大軍推進到塔拉斯河以西,占據了哈薩克汗帳駐地突厥斯坦城和中亞貿易中心塔什乾,並在塔什干城內設立常駐稅官,徵收貢賦。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綽羅斯·噶爾丹策零遠征中帳,準噶爾部大軍推進到烏拉爾河,哈薩克汗國中帳遭到沉重打擊後,部落首領紛紛歸屬於準噶爾部,“中玉茲和大玉茲一樣陷入準噶爾的附庸地位”。哈薩克民族在以中帳汗阿布勒·麻哈麥特和蘇丹·阿布賚(讓基爾汗第五世孫)的領導下,進行了反抗鬥爭。阿布勒·麻哈麥特死去後,阿布賚繼任為中帳汗,並得到大帳和小帳各部的尊重和擁護,成為哈薩克民族中最有影響的人物。
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綽羅斯·噶爾丹策零的兒子綽羅斯·那木札爾即汗位。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綽羅斯·策零敦多布的孫子綽羅斯·達瓦齊在綽羅斯·噶爾丹策零的女婿阿睦爾撒納的幫助下奪得汗位。阿睦爾撒納後來割據新疆伊犁獨立,被綽羅斯·達瓦齊擊敗,被迫逃到滿清帝國求庇於乾隆大帝。
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乾隆大帝派清朝大軍,由阿睦爾撒納指引,西征準噶爾部。清軍在“格登山戰役”中殲滅了準噶爾部軍隊主力,不久俘獲了綽羅斯·達瓦齊。這不僅標誌著強盛一時的準噶爾汗國的徹底滅亡,也標誌著蒙古貴族及其後裔在天山南北地區長達五百餘年的統治完全結束。綽羅斯·達瓦齊的準噶爾部被平定以後,滿清政府為進一步削弱準噶爾部的勢力,準備用“眾建以分其勢”的辦法,把厄魯特蒙古四部“封為四汗,俾各管其屬”。但是一心想作“四部總台吉、專制西域”的阿睦爾撒納本人實際上不願接受滿族人的統治,因此竭力反對滿清政府的這一政策。
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農曆8月,阿睦爾撒納終於興兵進犯伊犁地區。當時征討綽羅斯·達瓦齊的清軍大部已經撤回,留守該地的定北將軍班弟和參贊大臣容安所屬僅有五百名士兵。在敵眾我寡的形勢下,伊犁再次失守,班弟和鄂容安在突圍時被困,脫身不得,自殺殉國。清政府聞變,於農曆10月命吳雅·兆惠總理北路台站,維護天山北路與內地的通訊聯絡。農曆11月,又調他赴西路巴里坤辦事,兼理額林哈畢爾噶台站,為進剿阿睦爾撒納籌備糧餉。
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農曆1月,吳雅·兆惠聞知定邊右副將軍薩喇爾自伊犁被陷復歸,就特地趕到特訥格爾(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阜康縣東),會同薩喇爾商議進剿阿睦爾撒納。此舉深得乾隆大帝的嘉許,遂命吳雅·兆惠充參贊大臣,隨同達爾黨阿出征。農曆3月,清軍在定西將軍策楞參贊大臣玉保的率領下,再次出兵收復伊犁。但在追擊阿睦爾撒納時,卻中了他的詭計,被他遁走哈薩克。乾隆大帝聞訊後大怒,革除了策楞玉保兩人之職,派達爾黨阿出西路,哈達哈出北路,並頭進兵哈薩克,繼續追捕,同時,還令吳雅·兆惠自巴里坤移駐伊犁,隨時準備增援。又於農曆5月,授吳雅·兆惠為定邊右副將軍。這樣,吳雅·兆惠就由過去主要負責軍隊的後勤供應事宜,而成為直接指揮清軍作戰的將軍了。不久,達爾黨阿哈達哈因畏縮猶豫,坐失良機,致使阿睦爾撒納再次逃脫。乾隆大帝見天氣漸寒,只得令達爾黨阿和哈達哈撤軍。清軍將領屢屢失機,使隨清軍西征的厄魯特各部台吉“皆輕之”,漸生異志,而這時原歸附清廷的喀爾喀蒙古郡王青袞雜卜又起而叛清,於是一場席捲準噶爾部的騷亂再度發生。準噶爾部的從部輝特部台吉已雅爾首先發難,率其部屬劫掠扎哈沁五百餘戶,而綽羅斯特台吉噶爾藏多爾濟佯裝忠順,派人將巴雅爾叛狀告知兆惠。吳雅·兆惠派寧夏將軍和起將索倫兵百名,並徵調吐魯番伯克莽阿里克等集於辟展,準備征討巴雅爾,但噶爾藏多爾濟及宰桑呢嗎、哈薩克錫喇、達什策零和莽阿里克等皆和巴雅爾串通,和起不知此情,毫無防備,遂被害身亡。隨後,準噶爾部的從部杜爾伯特部台吉車棱也叛變清朝。先已逃往哈薩克的阿睦爾撤納見有機可乘,遂又捲土重來,復會厄魯特各部於博羅塔拉河,自立為準噶爾大汗。局勢突然的惡化,使滿清政府在這地區的統治陷入閒境,伊犁處於眾叛軍的包圍之中,情況十分危急。吳雅·兆惠奉將軍達爾黨阿之命,率一千五百騎兵自伊犁東還請援。農曆11月啟行,叛軍前來截擊,雙方首戰於鄂壘,次戰於庫圖齊,再戰於達勒奇。吳雅·兆惠率清軍奮勇衝殺,前後消滅叛軍數千名。
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農曆1月,吳雅·兆惠率兵至烏魯木齊,又遭到大隊敵軍的圍攻。清兵無不以一當百,苦戰十餘日,猶不得出重圍。軍中無食則殺贏馬,贏馬殺盡,良馬繼之。最後軍中無馬可騎,將士只得步行於冰雪淖中,且戰且走,1月22日至特訥格爾。此時將士們又疲又飢,不復能戰,遂結營自固,而天又降大雪,驛傳聲息不相聞,吳雅·兆惠軍己處於全軍覆沒的危險境地。幸虧巴里坤辦事大臣雅爾哈善派遣侍衛圖倫楚率兵兩千人前來增援,於1月30日和吳雅·兆惠會合,叛軍始退。乾隆大帝聞訊,特頒發諭旨,對吳雅·兆惠大為嘉獎:“兆惠系駐紮伊犁等處辦事大臣,適遇厄魯特等背叛,奮勇剿賊,甚屬可嘉。”封兆惠為一等伯“世襲罔替,並將御用荷包、玉牒、鼻煙壺加恩賞賜”。不久,又授他為戶部尚書、鑲白旗漢軍都統和領侍衛內大臣。吳雅·兆惠在這次突圍戰中的突出表現使他聲名大震,乾隆大帝也以此而知吳雅·兆惠可擔當討敵重任,於是吳雅·兆惠就成為馳騁兩北邊疆的清軍主要統帥之一。
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農曆3月,滿清政府命定邊左副將軍成袞札布出北路,右副將軍吳雅·兆惠出西路,大舉征伐厄魯特叛軍,“會諸部落亦自相吞噬,綽羅特汗(噶爾藏多爾濟)為其兄子噶爾布所篡,台吉達瓦旋殺噶爾布。厄魯特向不出痘,至是則痘疫盛行,死亡相望”。吳雅·兆惠乘勢長驅直入,連戰連勝,厄魯特各部潰不成軍,其首領也先後敗死,只有阿睦爾撒納未被擒獲,又逃到哈薩克。農曆6月,吳雅·兆惠和富德率軍窮追至左哈薩克。當時阿睦爾撒納與哈薩克汗阿布責不睦,阿布賚派人和清軍聯繫,準備將阿睦爾撒納擒獲並獻給清朝。阿睦爾撒納大懼,僅與部屬八人徒步逃入俄羅斯。乾隆大帝認為,“逆賊一日不獲,西路之事一日不能告竣”。命理藩院向沙皇政府行文,要求把阿睦爾撒納引渡回來。經過再三交涉,沙皇俄國政府才把患天花已病死的阿睦爾撒納屍體移交清朝官員驗看阿睦爾撒納雖然敗死,但厄魯特叛軍卻未完全平定,“是年,迎降之鄂拓克等,軍過輒復叛,並誘陷都統滿福”,他們採取時聚時散的方式,尋找機會襲擊清軍。“時各賊眾聚分四支,每支各一二千,伺間出沒”。
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農曆1月,已被授為定邊將軍的吳雅·兆惠和副將軍車布登扎布奉命進剿厄魯特叛軍餘部。乾隆大帝令吳雅·兆惠“毋以其烏合稍眾,過疑慮”,要他堅決果敢地平定準部叛亂勢力。吳雅·兆惠遂將軍隊分成四路:車布登扎布趨博羅塔拉,副都統瑚爾起等趨尼勒喀,侍衛達禮善等趨齊格特,他自己則領兵奔博羅布爾噶蘇,四路大軍最後要在伊犁會師。在清軍的銳利攻勢面前,厄魯特叛軍餘部紛紛潰逃。當時吳雅·兆惠遂令清兵,“凡山陬水涯,可漁獵資生之地,悉搜剔無遺”。厄魯特軍至此盡被殲滅。吳雅·兆惠率兵進剿厄魯特叛軍餘部對於穩定西北邊疆,鞏固國防是有益的,但作為一個封建王朝的軍事將領,吳雅·兆惠在平叛中,對準噶爾部實行殘酷的亡國滅種大屠殺,準噶爾部族人基本被殺絕。小和卓綽羅斯·霍集占趁機逃回南疆,煽動叛亂,並殺害清朝招撫使臣阿敏道百餘人。清朝軍隊後來又經過多次戰鬥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亂,統一了天山南北,也開始把這個地區稱為“新疆”。
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滿清政府在新疆設伊犁將軍,管轄天山南北,並在後來多次鎮壓了和卓後裔綽羅斯氏的持續叛亂。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滿清政府在新疆實行軍府制,設立伊犁將軍,駐惠遠城(今新疆霍城縣),作為新疆最高行政和軍事長官代表朝廷統治全疆。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綽羅斯氏,即斡亦剌惕氏、鮮囉斯氏,後外扎薩克都爾伯特部、賽音諾顏部的厄魯特二旗,皆為綽羅斯氏裔族。後有滿族、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Colos Hala。
蒙古族、滿族、鄂溫克族、裕固族綽羅斯氏,在清朝初期即冠漢姓為葛氏、羅氏、綽氏、齊氏、瓦氏、斡氏、劉氏、唐氏、策氏、左氏等。

遷徙分布

綽羅斯氏是蒙古族、滿族、鄂溫克族、裕固族共有姓氏,歷史悠久,今仍在稱呼使用,亦多冠漢姓為葛氏、羅氏、綽氏、齊氏、瓦氏、斡氏、劉氏、唐氏、策氏、左氏等,多以遼西、伊犁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伊犁衛:最早見於中國史冊的伊犁民族是塞人,伊犁塞人是一個人數眾多的氏族部落集團,他們有一個漫長的形成過程,並且在伊犁形成了具有國家性質的集團,伊犁塞人廣泛活動於伊犁河南北兩岸和三大支流為主的河穀草原地帶,大量的考資料表明,伊犁河上游地區是伊犁塞人的中心活動區,伊犁塞人廣泛使用青銅器,創造了伊犁青銅器時代的文明,尼勒克縣、昭蘇、特克斯、新源、鞏留、尼勒克、察布查爾等地出土的青銅武士像、三足銅斧、四獸足銅盤、等精美的銅製器皿等說明伊犁塞人具有很高的鑄造技術。伊犁塞人後來與烏孫人相融合,對烏孫的文化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烏孫是伊犁地方歷史上著名的古老民族之一。原分布在我國河西走廊一帶,比較弱小,常受月氏的欺侮。匈奴強盛大後,擊敗月氏,烏孫昆莫獵驕靡率領部眾,西擊大月氏,迫使大月氏再次遷徙,烏孫遂居留在伊犁河流域,建立了歷史上著名的烏孫國。烏孫在伊犁先後活動五百餘年,影響深遠,影響深遠,它是形成現代哈薩克族的族源之一,至今哈薩克中仍有叫烏孫的部落,烏孫古墓則是他們留存於伊犁草原的重要文化遺蹟。自東漢覆滅到唐王朝統一全國,歷時三百九十多年,在此其間我國西北地區不斷發生遊牧民族的爭戰和遷徙,造成伊犁古代民族的不斷更替和變化。魏、晉時期,烏孫被柔然所迫,南遷蔥嶺,旋由北匈奴占據伊犁河流域,,建立悅般國。西魏廢帝元年(公元552年),新興的突厥部落在其首領土門領導下,滅柔然汗,建立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突厥汗國。就在土門滅柔然汗國的同時,土門的弟弟室點密率其突厥部落在西域四處征戰,盡據烏孫故地,自稱為可汗,牙帳設在今伊犁特克斯河流域,史稱西突厥。西突厥汗國雖建國僅此一百餘年,但在歷史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它維護了著名的國際通道——絲綢之路,促進了境地內各民族由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加速了西域諸民族的大融合,奠定了中亞和新疆各民族形成的基礎。在唐朝中央政權的政治勢力進入伊犁前,西域廣大地區經歷了一段政治局勢極不穩定的時期。唐顯慶二年(公元657年),唐朝政府命蘇定方為伊麗道大總管,進軍伊犁,以萬人擊潰了阿史那魯的十萬大軍,並兵分南、北兩路乘勝追擊進軍伊犁河谷,平定了阿史那賀魯的叛亂,再次統一了西域。唐朝中央政府在西域實行了和內地一致的行政建制,針對伊犁地方各部族多是西突厥這一特殊情況,採用羈縻性質的都督府州制度進行管理,任命和冊封當地各族部落首領擔任都督,允許世襲。他們作為唐朝政府的官員,領取俸祿,具體負責當地日常行政事務,在伊犁及其鄰近地區設定了潔山、鹽泊、雙河、等都督府,在各都督府內設了功、倉、戶、兵、法等專職官司吏,並在北庭沿天山北麓通弓月城,渡伊犁河到碎葉的交通線上,設定了完整嚴密的驛站制度,唐朝在伊犁除設官軒守,徵收賦稅外,還加強了軍事部署,從內地調撥了大批常備軍隊駐防伊犁,歸北大庭大都護府直接指揮。唐朝在伊犁的這些措施,把伊犁同祖國內地緊密地聯結在一起,維護了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暢通和繁榮,使伊犁與中原的統一達到了新的高度。唐朝後期,伊犁地方的主體民族為突厥舊屬葛邏祿部,葛邏祿與回紇、牙格馬部聯合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它的首領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自稱“桃花石汗”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地方政權.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東北契丹貴族耶律大石率部萬里西遷至西域,宋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滅喀喇契丹。伊犁的葛羅祿部即臣服於西遼王朝。在這一時期,伊犁著名的古城——阿里馬城,赤木兒城興建,並發展成為絲路北道上的重鎮。公元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漠北草原諸部落,建立蒙古帝國,後又向西進軍,開始征服西域,宋嘉定六年(公元1211年),伊犁河流域的葛邏祿部投附成吉思汗,大大動搖了西遼的統治。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親率大軍,經伊犁河谷,出征中亞,成吉思汗征服西域和中亞廣大地區後,將伊犁等廣闊土地分封給他的二兒子察合台,史稱察合台汗國。伊犁雖是察合台汗王的封地,但由於伊犁的戰略地位,蒙古帝國和以後的元朝中央政府實際上是直接管理伊犁的。元朝建立後,元世祖忽必烈於宋鹹淳四年(公元1268年)派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鎮阿里馬城。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又派丞相童以行中書省,樞密院事畏佐那木罕。公元1306年元朝政府將窩闊台兀魯斯領地劃歸察合台汗國,元朝的統治達到包括伊犁在內的中亞地區。公元十六世紀二十年代,察合台系的蒙古人已大部融合於四周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之中,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進入新疆的瓦刺又稱厄魯特、衛拉特、內分準噶爾、和碩特、土爾巴扈特、杜爾伯特四部中的準噶爾逐漸取得統治地位“以伊犁為會宗之地”。 清朝政府統有伊犁,始自對準噶爾的平定,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清朝政府在斷續數十年對準噶爾部的征戰後,乘準噶爾內訌之際,發兵討伐準噶爾部首領達瓦齊,大獲全勝,即指著名的格登山之役。為了紀念此次戰役乾隆皇帝在昭蘇格登山和寧遠城建立現在著名的格登山碑。清朝統一西域後,於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在伊犁設立了“總統伊犁等處將軍”,作為當時新疆最高行政和軍事長官,統轄天山南北各路駐防城鎮及歸附清朝的中亞和哈薩克各部。爾後在伊犁將軍所在地——伊犁河谷開始了大規模開發建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修建“伊犁九城”。其中惠元城為伊犁將軍駐地,也是當是新疆政治、軍事中心。
遼西郡:即以今遼寧省朝陽市為中心向西北延伸的一帶地區。戰國時期燕國初設遼西郡,秦朝時期將治所設在陽樂(今遼寧義縣),其時轄域在今河北遷西、樂亭,遼寧松嶺山以東、長城以南、大凌河以西地區。西漢時期屬幽州遼西郡,轄境漸小。東漢時期屬幽州遼西郡柳城縣。魏、晉兩朝屬昌黎郡。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前燕國、前秦國、後燕國時期屬昌黎郡,治所皆在龍城(今遼寧朝陽),前燕國曾移治於令支(今河北遷安);北燕國時期屬昌黎尹龍城,曾移治於肥如(今河北盧龍),北齊時期廢入北平郡,其後治所逐漸北遷,最後仍以龍城為中心。北魏時期屬營州昌黎郡龍城(和龍城)。東魏、北齊時期屬營州。隋朝時期屬柳城郡柳城縣,即今遼寧朝陽、義縣一帶。朝陽地區古代文化源遠流長,其境內的“鴿子洞”古人類遺址,證明早在十多萬年前朝陽大地已有人類祖先繁衍生息,其境內的“牛河梁遺址”更是證明早在五千五百年以前就存在一個具有國家雛型的原始文明社會。這一重大的歷史發現,把整箇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提前了一千三百餘年,從此中華文明史宜稱“上下六千年”,而不宜再稱“上下五千年”。

堂號

遼西堂:以望立堂。
伊犁堂:以望立堂、亦稱惠元堂。註:蒙古族綽羅斯氏在歷史上多有遷徙,在許多地方都駐有王帳,但其堪稱堂號者只有一個伊犁堂。

歷史名人

綽羅斯·孛罕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衛拉特台吉,蒙古瓦剌部聯盟首領。著名元朝大臣,綽羅斯氏鼻祖。
綽羅斯·烏林達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孛罕之子,蒙古瓦剌部聯盟首領。著名明朝時期北元政權太師。
綽羅斯·猛可帖木兒
(公元?~1394年待考),蒙古族,蒙名浩海達裕,烏林達之子。著名明朝時期北元政權太師。蒙古瓦刺部首領,扶持額勒伯克為北元大汗(尼古埒蘇克齊汗),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為北元政權太師,數月後後被北元大古皇帝額勒伯克誤殺。綽羅斯·猛可帖木兒有三子:綽羅斯·馬哈木(馬合謀)、綽羅斯·太平、綽羅斯·把禿孛羅。
明永樂七(公元1409年),明成祖朱棣封綽羅斯·馬哈木為順寧王,綽羅斯·太平為賢義王,綽羅斯·把禿孛羅為安樂王。
綽羅斯·馬哈木
(公元?~1417年待考),蒙古族,綽羅斯·猛可帖木兒之子。著名明朝時期北元政權太師。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綽羅斯·馬哈木襲父職為蒙古瓦刺部首領,,明太祖朱元璋遙授其為工部尚書。
明永樂七(公元1409年),明成祖朱棣封綽羅斯·馬哈木為順寧王。當時東部蒙古首領阿魯台在明永樂元年~明宣德九年間(公元1403~1434年),先後擁立鬼立赤、本雅失里、阿台為蒙古可汗,自稱太師,專權擅政,在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接受明成祖朱棣封“和寧王”,專門與瓦剌部對立。因此,綽羅斯·馬哈木親率部征討阿魯台,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在裏海地區陣亡。據說,綽羅斯·馬哈木是死於裏海的一個小島上。
綽羅斯·脫歡
(公元?~1440年待考),蒙古族,綽羅斯·馬哈木之子。著名明朝時期北元政權太師。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東貼木兒汗繼承全蒙古的汗位之後,其子坤貼木兒繼承汗位。阿魯台知院,以後又任太師。
在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蒙古各部在阿魯台的率領下出兵攻打明朝。明王朝為了挑撥土爾扈特部落(阿木古朗凱王)和阿魯台太師之間的關係,以達到遠交近攻、分而治之的目的。多次派使臣和阿木古朗凱王聯繫安定邊疆之事,土爾扈特部落積極予以協助,使明朝很快打敗了阿魯台的勢力。元朝滅亡之後,土爾扈特部落一直是東西蒙古中一支強大的勢力,輝特部的禿孛羅稱蒙古汗十年,同土爾扈特部落的支持是分不開的。當時在某種意義上可以這樣說,明朝和東西蒙古,誰沒有土爾扈特部落做支持,誰就無法統治全蒙古。明朝和土爾扈特部落共商安定眾蒙古之計,在公元1409年封綽羅斯·太平為賢義王,封輝特部禿孛羅為安樂王,封綽羅斯部馬哈木為順寧王,封客列亦惕部太平為賢義王,這就等於安定了整個蒙古族區域。明朝利用土爾扈特部落穩定了東西蒙古之後,於明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在蒙古族聚居區授官設治,在各地設衛所,在各部落中設都督、指揮、千戶長、百戶長和鎮撫等官制,其均由各部落中的大小封建主充任。土爾扈特部落與明朝建立了正式臣屬關係,明朝政府就從此開始統治全蒙古人民和土爾扈特人民。阿魯台太師為了奪取故元的汗位,推舉綽羅斯部脫歡為代理人,明朝政府為了西部蒙古的更加穩定,於明永樂十六年(公元1418年)同意綽羅斯·脫歡承襲其父綽羅斯·馬哈木的爵位,封為順寧王。綽羅斯·脫歡表面上表示忠順明王朝。
明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初,順寧王綽羅斯·馬哈木第一次同賢義王太平、安樂王禿孛羅等人一起向明朝政府稱臣和選派使者駐紮大都城。但綽羅斯·脫歡等人怕賢義王綽羅斯·太平和土爾扈特部落對明朝政府真正的忠順,在明永樂二十二年農曆7月,將賢義王綽羅斯·太平殺害。土爾扈特部落隨即人馬潰散。安樂王禿孛羅失去控制全蒙古的靠山,也在同年底被綽羅斯·脫歡殺害。
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明朝政府為了用土爾扈特部落鉗制綽羅斯·脫歡,又襲爵綽羅斯·太平之子綽羅斯·乃剌忽為賢義王。為此綽羅斯·脫歡大為不滿,隨即派兵征服了土爾扈特部落,並讓土爾扈特部落作為他的附屬部落,隨綽羅斯部落東征西殺。當時明王朝國力虛弱,無力西顧,只好聽之任之。
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綽羅斯·脫歡利用土爾扈特部落的軍隊襲殺了妄圖恢復故元勢力的阿魯台太師。
明正統二年(公元1437年),綽羅斯部落的綽羅斯·脫歡太師將客列亦惕部落正式更名為土爾扈特部落,意思是護衛軍部落或常備軍部落,語意即最強大的部落,因當時綽羅斯·脫歡利用土爾扈特部落打敗故元的大汗阿岱汗後,又接二連三地征服了衛拉特部的眾多部落。綽羅斯·脫歡之意把衛拉特蒙古組成一個整體,成立了大四衛拉特聯盟,這時他特別需要土爾扈特真誠的支持,他曾說:“離開窩巢的鳥兒,像美麗的孔雀一樣典雅俊俏;離開森林的馬鹿,像奔騰的大海一樣淵博浩渺;離開故鄉那顏,像偉岸的大山一樣忠誠崇高。因此命名為強大的土爾扈特。”此時,這位綽羅斯部落的脫歡太師既有土爾扈特部落作為統治的支柱,又有大四衛拉特聯盟尊其為太師,可謂權傾一時,在蒙古諸部落中被譽為:“以蒼勁的雄鷹為翅膀駕乘著戰車旋轉在戰場,箭法神奇,膽略過人,生來勇猛的君王,居住著大山一樣的帳房。”但因綽羅斯·脫歡不是蒙古黃金家族的後裔,在死守正統的十五世紀蒙古,要想成為全蒙古的核心只能是夢想。明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位高權重而野心難以實現的綽羅斯·脫歡帶著遺憾去世了。
綽羅斯·也先
(公元?~1454年待考),蒙古族,綽羅斯·脫歡之子。著名明朝時期北元政權太師。綽羅斯·脫歡逝世後,其子綽羅斯·也先繼位。綽羅斯·也先仍然妄想繼承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業績,並作為奮鬥的目標。他把主要矛頭指向明朝政府,以圖推翻明王朝,統一全國,恢復蒙古大汗帝國。但是,綽羅斯·也先的兄弟以及蒙古各部落,紛紛背叛綽羅斯·也先,一時間東西蒙古大亂,土爾扈特部落為了整個蒙古的穩定,在關鍵時刻幫助了綽羅斯·也先,助了他一臂之力,有力地鞏固了綽羅斯·也先的西蒙古的盟主地位。
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綽羅斯·也先太師向東西蒙古各部發出了“令彼南遷,與我大都”的口號。是年農曆7月,綽羅斯·也先率軍襲擊明朝宣化衛所的土木堡之地,在隨後的“土木堡戰役”中,綽羅斯·也先指揮明智,徹底消滅了明英宗親率的明軍,俘虜了明英宗。一時間綽羅斯·也先名聲大震。
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權利膨脹的綽羅斯·也先起兵攻殺了蒙古大汗脫脫不花,自立為全蒙古的大汗,並自封為“大元天盛可汗”。於是,一時間東西蒙古內訌蜂起。而這時他所倚重的土爾扈特部落人已經極其厭惡內訌,渴望安定和統一,拒絕受綽羅斯·也先的約束,因此離開綽羅斯·也先,將部族移至額爾齊斯河以北。失去勢力依靠的綽羅斯·也先,在明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被阿剌丞相所殺。
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
(公元?~1649年待考),蒙古族,綽羅斯·哈喇忽刺之子。著名明朝時期北元政權太師。公元1634年,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承襲父職,是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的傑出領袖。衛拉特,就是元朝時期的斡亦剌惕部、明朝時期的瓦剌,清朝時期常記作額魯特或厄魯特,都是不同時期的譯音。衛拉特蒙古遊牧於天山以北的廣闊草原,稱西部蒙古;與中部的喀爾喀蒙古(外蒙古)、東部的察哈爾蒙古(內蒙古)並稱蒙古三大部。衛拉特蒙古內部又分成四部:準噶爾、杜爾伯特、和碩特和土爾扈特。衛拉特其他三部已聽命於準噶爾部,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也就成了西蒙古各部的首領。然而,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面臨的形勢是嚴峻的,沙皇俄國侵略的魔爪這時已經伸到我國北部和西部邊疆,窺視著衛拉特和喀爾喀蒙古地區,而衛拉特蒙古和喀爾喀蒙古之間又時常爆發戰爭,同時,衛拉特四部之間也為爭奪牧場和牲畜發生衝突,草原上很不安寧。因此,一些部落離開自己原先的牧場,去別處另謀發展,公元十七世紀三十年代,土爾扈特部就西遷到歐洲的伏爾加河下游,和碩特部向東遷移到青藏高原。形勢迫使衛拉特和喀爾喀蒙古的有識之士認識到加強團結、維護安定、共同禦敵的重要性。綽羅斯·巴圖爾台吉開始四處奔走,呼籲各部要相互忍讓,加強團結,蒙古各部對他的倡導積極回應。
公元1640年9月,在綽羅斯·巴圖爾台吉和喀爾喀蒙古首領扎薩克圖汗的共同倡導下,衛拉特蒙古和喀爾喀蒙古各部首領會盟於塔城,通過了加強團結和協調的原則,制訂了新的法典——《蒙古衛拉特法典》。法典共有一百二十一條,包括宗教、社會組織、社會經濟、日常生活、民事糾紛、刑事犯罪以及攻防組織等方面的各項內容,法典中還寫進了衛拉特和喀爾喀結束內戰的善後措施,明文規定了兩大部落和各部之間在對外戰爭中相互支援、共同抵禦敵人的條款。《蒙古衛拉特法典》的制訂,對鞏固牧區的社會秩序、加強衛拉特和喀爾喀蒙古各部之間的團結,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對沙俄企圖挑撥各部爭鬥,以從中漁利的陰謀,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從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年)開始,沙皇俄國的哥薩克軍在準噶爾部的傳統遊牧地上先後建立托木斯克,庫茨涅茨克、葉尼塞斯克,克拉斯諾雅爾斯克等軍事堡壘,並以武力為後盾,脅迫準噶爾部首領歸服沙皇俄國。與此同時,準噶爾部為維護民族獨立開始了反對俄國兼併其牧地的鬥爭。這一鬥爭的前一階段是在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和綽羅斯·僧格的領導下進行的,後一階段則是以綽羅斯·策妄阿拉布坦和綽羅斯·噶爾丹策零為領導者。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任準噶爾部首領時,葉尼塞河上游的吉爾吉斯人是準噶爾部的屬民,他們向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交納貢賦。鄂畢河中游也是準噶爾部屬民的牧地,在這裡,準噶爾部首領曾與沙皇俄國談判,確定雙方以鄂木河與鄂畢河上的黑角沿線為界,以北屬沙皇俄國,以南屬準噶爾部。在額爾齊斯河東岸庫隆達草原西部的雅梅什湖,常駐有準噶爾部的邊防軍隊。專事保護該湖的鹽礦資源。沙皇俄國對衛拉特蒙古的實際盟主,擁有強大實力的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十分重視,多次派遣使團出使準噶爾部,拉攏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則不斷地向俄國使臣表明自己維護民族獨立的態度,並指責哥薩克的軍事侵略活動。
明崇禎十三年(後金崇德五年,公元1640年),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向俄使明索伊·列密佐夫指出“吉爾吉斯人是他—琿台吉的屬民。”他指責說:“你,明索伊攜帶皇上的賞物、禮品來我這裡;而另一方面,俄國人卻在攻打我的屬民”。他要求沙皇俄國托博爾斯克將軍停止向吉爾吉斯人收取實物稅,不再襲擊和捉走吉爾吉斯人。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還組織了武裝抗俄鬥爭。
明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沙皇俄國軍隊進入雅梅什湖開採鹽礦,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立即派準噶爾軍兩千餘名前往阻擊,並進而攻擊了塔拉和秋明的沙俄軍隊。
清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又組織準噶爾軍襲擊了托木斯克的俄軍。這些鬥爭,有效地阻止了俄軍的入侵。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的反俄鬥爭是中國西北少數民族抗擊沙皇俄國入侵鬥爭的序幕。
綽羅斯·噶爾丹
(公元1644~1697年),蒙古族,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第六子。著名清朝時期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首領,準噶爾大汗。綽羅斯·噶爾丹早年赴西藏當喇嘛。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其兄綽羅斯·僧格在準噶爾貴族內訌中被殺。
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綽羅斯·噶爾丹自西藏返回,擊敗政敵,奪得了準噶爾部統治權。
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綽羅斯·噶爾丹俘獲其叔父楚琥布烏巴什,次年擊敗和碩特部首領鄂齊爾圖汗,實力大增。隨後又占據南疆,勢力擴至天山南北。
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達賴喇嘛贈予綽羅斯·噶爾丹“博碩克圖汗“稱號。
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在沙皇俄國的慫恿和支持下,綽羅斯·噶爾丹進攻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繼而進軍內蒙古烏珠穆沁地區(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西烏珠穆沁旗),威逼北京。
為確保邊疆安定,康熙大帝三次親征,於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的“烏蘭布通之戰”(今內蒙古克什克騰南)中將準噶爾部擊潰,綽羅斯·噶爾丹敗退至科布多(今內蒙古吉爾格朗圖)。
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在“昭莫多之戰”(今內蒙古肯特山南)中,綽羅斯·噶爾丹的主力軍被清軍徹底擊潰,部眾紛紛叛離。
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農曆3月,背叛祖國的綽羅斯·噶爾丹因天花病逝於科布多。
綽羅斯·策妄阿拉布坦
(公元1665~1727年),蒙古族,綽羅斯·僧格之子。著名清朝時期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首領。綽羅斯·策妄阿拉布坦,又號額爾德尼卓里克圖琿台吉。早年,綽羅斯·策妄阿拉布坦曾附牧於綽羅斯·噶爾丹。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綽羅斯·,噶爾丹為鞏固其在準噶爾部的統治地位,殺其弟綽羅斯·索諾木阿拉布坦,又暗中派人對綽羅斯·策妄阿拉布坦進行迫害。綽羅斯·策妄阿拉布坦被迫率領綽羅斯·僧格舊部徙牧博羅塔拉,與綽羅斯·噶爾丹分立,並積極配合清朝政府同綽羅斯·噶爾丹割據勢力進行鬥爭。
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農曆3月,綽羅斯·噶爾丹逝世,準噶爾故地盡為綽羅斯·策妄阿拉布坦所有。隨著統治權力的擴大,綽羅斯·策妄阿拉布坦與清朝政府的矛盾日漸加劇。
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綽羅斯·策妄阿拉布坦派兵襲擊新疆哈密北境五寨;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他又令大策零敦多布率兵六千多人侵襲西藏;企圖挾達賴喇嘛號令“眾蒙古”,與清朝政府分庭抗禮。在綽羅斯·策妄阿拉布坦統治時期,準噶爾部的社會經濟較綽羅斯·噶爾丹和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時期有所發展。但由於大策零敦多布等在西藏受到藏族人民的強烈反對及清軍的沉重打擊,準噶爾軍被迫撤離西藏。
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綽羅斯·策妄阿拉布坦數次派兵抗擊沙皇俄郭的侵略,為捍衛中國西北地區的安全作出了有益的貢獻。
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康熙大帝的皇十四子愛新覺羅·胤題督軍入藏。清軍兵分兩路,從青海、四川分道進軍。出軍前,清政府鑒於拉藏汗所立六世達賴意希嘉措不為藏族人民信服,乃冊封塔爾寺的理塘小活佛噶桑嘉措為六世達賴,並詔令青海蒙古各部王公率所部兵隨清軍護送噶桑嘉措入藏坐床。入藏的清軍進展順利,很快就擊潰了準噶爾部的軍隊,收復了拉薩。綽羅斯·策妄阿拉布坦率殘部再越崑崙山逃回伊犁,準噶爾部對西藏的統治即告結束。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軍再次擊敗準噶爾部,占領了青海地區。綽羅斯·策妄阿拉布坦在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逝世。
綽羅斯·噶爾丹策零
(公元1695~1745年),蒙古族,又稱噶爾丹策凌、噶勒丹策凌,綽羅斯·妄阿拉布坦之子。著名清朝時期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首領。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綽羅斯·噶爾丹策零即位,準噶爾部的實力較前更為強大,他積極進軍外蒙古,繼續為瓦剌部人報當年被韃靼族人趕出蒙古高原之仇。並迫使雍正皇帝簽定邊界條約,規定外蒙古杭愛山為兩大帝國的邊界,山以西屬準,山以東屬清。
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綽羅斯·噶爾丹策零率準噶爾部大軍突襲哈薩克汗國,大帳被完全擊潰,被迫服屬於準噶爾部。小帳則在阿布爾海伊爾汗的率領下西逃至烏拉爾河、伊施姆河一帶(今哈薩克斯坦切利諾格勒)遊牧。綽羅斯·噶爾丹策零令準噶爾部大軍推進到塔拉斯河以西,占據了哈薩克汗帳駐地突厥斯坦城和中亞貿易中心塔什乾,並在塔什干城內設立常駐稅官,徵收貢賦。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綽羅斯·噶爾丹策零遠征中帳,準噶爾部大軍推進到烏拉爾河,哈薩克汗國中帳遭到沉重打擊後,部落首領紛紛歸屬於準噶爾部,“中玉茲和大玉茲一樣陷入準噶爾的附庸地位”。
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綽羅斯·噶爾丹策零領兵擊逐沙皇俄國利哈列夫等的入侵。
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俄使翁科夫斯基脅迫其父綽羅斯·策妄阿拉布坦“臣服”, 綽羅斯·噶爾丹策零與大策凌敦多布等“反對同俄國親近”。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綽羅斯·噶爾丹策零繼承父位。次年遣使進京,求進藏熬茶。因西藏阿爾布巴叛亂剛平息,未獲允。
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綽羅斯·噶爾丹策零派人解送羅卜藏丹津,中途聞清軍來攻,復攜歸伊犁。
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冬,綽羅斯·噶爾丹策零遣宰桑瑪木特率兵二萬,掠科舍圖卡倫。次年(公元1731年)農曆6月,綽羅斯·噶爾丹策零令大小策凌敦多布集重兵於額爾齊斯河源,誘傅爾丹來攻,大敗清軍於和通淖爾附近。農曆8月,又遣兵屯蘇克阿勒達呼,分掠克魯倫、鄂爾海等地,為喀爾喀副將軍丹津多爾濟、額駙策棱所敗。
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農曆1月,綽羅斯·噶爾丹策零遣色布騰等率兵六千,侵哈密塔勒納沁地區,被清軍擊敗。農曆6月,綽羅斯·噶爾丹策零命小策凌敦多布領兵三萬劫掠察罕瘦爾、克魯倫、塔密爾等地,被額駙策凌截擊,敗奔額爾德尼昭。再戰,復敗。精銳盡失,被迫遣使求和。為收復被沙皇俄國霸占的土地,綽羅斯·噶爾丹策零曾進行了長期鬥爭。
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綽羅斯·噶爾丹策零拒絕烏格柳莫夫索取亞梅什湖戰鬥中被俘的俄國人。
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綽羅斯·噶爾丹策零與清廷議定準、喀二部牧界;循布延圖河,南以博爾濟、昂吉勒圖、烏克克嶺等處為界;北以孫多爾庫奎、多爾輝庫奎、至哈爾奇喇、博木哈喇等處為界。清廷則準其派三百人進藏熬茶,並定期於肅州互市。是後遣使通貢不絕。
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綽羅斯·噶爾丹策零派喇嘛達什赴沙皇俄國,重申鄂木河河口一帶住著準噶爾屬民,要求拆除托木斯克、庫茲涅茨克、克拉斯諾雅爾斯克及額爾齊斯河沿岸各要塞,堅決維護民族主權和尊嚴。
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綽羅斯·噶爾丹策零病逝。
綽羅斯·達瓦齊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綽羅斯·大策凌敦多卜之孫。著名清朝時期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首領。綽羅斯·策妄阿拉布坦屬下謀臣綽羅斯·大策凌敦多卜之孫。綽羅斯·噶爾丹策零去世後,他得在綽羅斯·噶爾丹策零女婿阿睦爾撒納的擁護和支持,自立為準噶爾部大汗。阿睦爾撒納後來割據新疆伊犁獨立,綽羅斯·達瓦齊非常不滿,遂發兵將其擊敗,阿睦爾撒納被迫逃到滿清帝國求庇於乾隆大帝。
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乾隆大帝派清朝大軍,由阿睦爾撒納指引西征準噶爾部。清軍在“格登山戰役”中殲滅了準噶爾部軍隊主力,不久即俘獲了綽羅斯·達瓦齊,押解至北京。強盛數世紀的準噶爾汗國徹底滅亡,也標誌著蒙古貴族及其後裔在天山南北地區長達五百餘年的統治完全結束。
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農曆4月27日,乾隆大帝冊封副都統內務府總管和爾經額之女喜塔拉氏為皇子嘉親王的福晉,有喜事大赦天下,釋放綽羅斯·達瓦齊,授封為準噶爾親王,後在北京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