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效應

網路效應

信息產品存在著互聯的內在需要,因為人們生產和使用它們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收集和交流信息。

這種需求的滿足程度與網路的規模密切相關。如果網路中只有少數用戶,他們不僅要承擔高昂的運營成本,而且只能與數量有限的人交流信息和使用經驗。

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這種不利於規模經濟的情況將不斷得到改善,所有用戶都可能從網路規模的擴大中獲得了更大的價值。此時,網路的價值呈幾何級數增長。這種情況,即某種產品對一名用戶的價值取決於使用該產品的其他用戶的數量,在經濟學中稱為網路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或稱網路效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網路效應
  • 外文名:無
  • 影響:網路外部性
  • 年代:二
定義,影響,例子,其他相關,

定義

網路效應”並不完全等同於經濟學家所說的“網路外部性”。

影響

受“網路外部性”影響的最常見的例子是電話。如果不能打電話給別人,或者你想要交談的那個人沒有購買電話的跡象,就根本不會有人去買電話。此種情況同樣適用於傳真機、電子郵件、手機、信用卡、借記卡以及其他同類事物。
這樣一組用戶就形成了某種網路。缺乏網路的支持會阻礙一些特定技術的發展,那些沒能成功組建網路的企業經常會在這種類型的市場中遭遇失敗。

例子

讓我們看一下傳真機的例子。20世紀30年代就出現了傳真機的雛形。到50年代,傳真機的製造者們瞄準了一些市場機會,包括與機場連線起來的飛行服務站。這些站點使用傳真設備在彼此之間傳遞每小時的氣象報告。這對於商用飛行和飛行調度來說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但是傳送一頁紙幾乎要花一小時的時間。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這項技術都無法拓展到這個市場之外去。到20世紀70年代,一種被稱作“mojo"的類似傳真機的裝置誕生了,它可以達到17分鐘/頁的速度。這使早期的傳真機製造者能夠抓住另外一個市場——那些需要駐外記者和其他“現場”記者發回最新報導的報紙。
在最近的一部電影《成名在望》(Almost Famous)里,一位《滾石》雜誌的記者被告知他需要去一家紐約報社使用那裡的“mojo”傳真機。當編輯說明傳送一頁紙需要多長時間時,劇院的觀眾發出了嗤嗤的笑聲。毫無疑問,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mojo”的銷售者也會面臨同樣的尷尬境地。誰願意以這樣的速度,往芝加哥辦公室傳真一份多達455頁的契約呢?你夾著契約直接飛過去,速度都會比發傳真快。
1982年之後,傳真機突然就流行開來。為什麼呢?傳真機的速度已經得到相當大的提高,大概達到了三分鐘/頁。不久,傳真機製造公司就在傳送速度上展開了競爭,看誰的機器每分鐘傳送的頁數多。
傳真機的製造者在20世紀50年代學到了重要的一課,這也是傳真機在80年代獲得爆炸性增長的原因之一。他們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那些能大量購買傳真機、營造內部網路的客戶身上,如飛行服務站或報社。這些速度更快的機器打開了企業、法律和醫療市場,因為所有這些行業都需要快速傳送大量檔案。
因此,傳真機的製造商集中精力向一些大公司成批銷售傳真機,這些公司擁有多個辦公地點,而且分散在各地。當時,個人客戶被忽略了。但是最為重要的競爭是建立一個隨時需要交換信息的客戶網路。當然,這些網路可以通過向一個中央採購中心銷售機器迅速建立起來。這就是銷售效率的問題。
傳真機製造商們還學到了另外一個重要的經驗:他們需要建立網路和網路之間的關係,一種傳真機應該能夠與其他所有品牌和型號的傳真機實現雙向接發。這就意味著傳真機的生產商一定要制定統一的行業標準,他們後來也的確這樣做了。一旦消費者和供應商認識到,雖然其他公司可能使用其他品牌或型號的傳真機,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與其通訊網路連線上,他們就開始購買傳真機了。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傳真機的需求也增加了。一個網路化的市場誕生了。
到1987年,美國大多數企業都用上了傳真機;而在1981年,幾乎沒有一家公司使用傳真機。這是第一個被後來的電腦製造商稱之為“垂直起飛”的例子。在這種現象中,一個網路迅速與其他網路連線起來,從而使市場需求迅速增加。

其他相關

  • 如何誘發"網路效應"
誘發網路效應的實體,你的網路需要由下面形式的內容組成
內容(blogs/wikis
人(社會網路Social Networks),內容的產生者
活動群組(例如:Katrinalist),用來建立人與內容之間的關係
誘發網路效應的機制
無障礙的參與方式,用戶能夠簡單的貢獻內容
內容能夠有效連線
用戶貢獻的數據源必須是唯一的
小塊的數據,能夠自由的聯合,被系統所識別,例如:Microformat
將你的套用作為平台
內容能夠同步輸出(RSS)
建立循環的反饋機制
誘發網路效應的價值
社區的建立與成長
鼓舞用戶
培養/收穫 形式的創新
引起注意(例如廣告)
如果大家在行動上能夠做到,思想也能夠達到的話,那么這種分裂就可以在現有的商業與社會結 構中快速的、甚至是猖獗的蔓延!所以說,很多人對此充滿了興趣,他們會經常在網上和自己組織里的談論Web2.0相關的技術優勢。
這就更進一步的解釋了那些風險投資者、創業者和企業都爭著進入這場遊戲,在那些傳統行業的領先者還沒有進入之前。用我自己的話來 說,這只是一個開端,那些沒有有效地利用Web網路效應的行業將會渡過一個非常艱難的時期。
讓所有人都能夠做到這一點實際上是比較不現實並且有諷刺意味的。Web2.0是一個真正平等的力量,雖然需要某種核心競爭力(能夠讓你保持持續成長的),但只要任何擁有創新想法的和優秀技術的人就能夠叩開那扇擁有10億聽眾的大門。
  • 網路效應和網路負效應
網路效應是說,一個網路的價值,與網路中的節點數成正比。典型例子是電話,只有裝電話的人多了,電話網路的價值才能充分體現。很多人對QQ充滿抱怨,卻放不下這個小小的IM軟體,因為那幾乎等於一個中國網民的網上社會關係。關注網路效應的人,可能忽視了網路負效應。
一個網路的節點數越多,它被濫用的風險就越大,造成的損失也越大。典型例子是計算機病毒,Windows平台組成了一個巨大的個人計算機網路,在獲得各種便利的同時,人們也不得不承受病毒帶來的巨大損失。很多人開始由IE轉向Firefox,並不是因為Firefox更快速或更穩定,僅僅是因為針對IE的各種流氓行徑已經讓人防不勝防。
另外,網路越大,網路的維護成本也就越大。以每個人的社交圈子為例,固然,擴展個人的社交網路,可以帶來更多的潛在機會,但同時,維護這個網路也要花費更多的精力。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的人,對社交網路的需求也不一樣。
在校學生還沒有建立廣泛的社交關係,而且他們有大量時間需要消耗,所以他們的需求是近乎無節制地擴展網路,我想這是QQ和MySpace得以成功的關鍵。但在一個商務人群中,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社交網路,時間的價值常常要高於擴展網路所帶來的價值,他們只是想更有效地管理和維護這個網路,而不是讓它無限制地膨脹。
一個網路的大小,並不一定會直接影響使用者自身對網路的價值判斷。電話網路再大,你能用到的部分,通常也只是電話本上的那幾百個人而已;QQ用戶再多,日常聯繫的也只是聯繫人名單上的幾百個人而已。當然,一個大的網路的優勢在於,你的聯繫人通常“天然地”存在於其中了,你不需要費力地向他們介紹一個新的網路。但如果你的聯繫人都進入了一個新的網路,那么這個網路的規模哪怕再小,其價值也並不比一個大網路小多少。
  • 直接網路效應和間接網路效應?
網路效應可分為:“直接網路效應”和“間接網路效應”兩種。直接網路效應是指同一市場內消費者之間的相互依賴性,即使用同一產品的消費者可以直接增加其他消費者的效用,如電話、傳真以及網際網路等。
間接網路效應主要產生於基礎產品和輔助產品之間技術上的互補性,這種互補性導致了產品需求上的相互依賴性,即用戶使用一種產品的價值取決於該產品互補的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一種產品的互補性產品越多,那么該產品的市場需求也就越大。
網路效應的存在,尤其是未被市場機制化了的“直接網路效應”的存在,催生了外部性,即消費者對於網路性產品的消費行為會對其他消費者帶來“正外部性”。而當這種正外部性的行為未得到補償或鼓勵時,造成網路產品的最優消費者數量低於實際消費者數量,這就導致了“市場失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