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鼓吹樂

維吾爾族鼓吹樂

維吾爾族鼓吹樂是新疆天山南北各維吾爾族聚居區廣泛流傳的一個民族器樂樂種。維吾爾族鼓吹樂是重要的維吾爾族器樂樂種,廣泛流布於新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維吾爾族鼓吹樂多以一支蘇乃依奏旋律,三對納格拉和一隻冬巴克擊節。既可以演奏維吾爾木卡姆的片斷和流傳於各地的維吾爾族歌舞音樂,也有相對固定的鼓吹樂套曲(如《十二套伊犁維吾爾族鼓吹樂套曲》)在各不同的地區流傳。

維吾爾族鼓吹樂的主要功能是為民眾性自娛舞蹈伴奏,在維吾爾人的各個喜慶節日及人生禮儀中都不可或缺。不同地區流傳的維吾爾族鼓吹樂在樂隊組合、樂曲風格等諸方面都有所不同,但其旋律都流暢起伏,節拍、節奏複雜多變,能夠營造出熱烈、歡快的喜慶氣氛。吐魯番地區更以用鼓吹 樂的形式演奏各套《吐魯番木卡姆》自始至終的旋律而著稱。

2008年6月7日,維吾爾族鼓吹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維吾爾族鼓吹樂
  • 申報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 遺產編號:Ⅱ-127
  • 遺產級別:國家級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代表作品,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納格拉鼓的祖源羯鼓自南北朝經西域傳入內地,盛行於唐朝。納格拉的製作材料經歷了從古代的木製鼓梆到鐵制共鳴體的過程,演奏方式從“兩面相擊”演變到“一面相擊”。蘇爾奈是鼓吹樂中的吹奏樂器,最早源自阿拉伯,後又傳入西域。西遷伊犁的維吾爾族在繼承了原有的音樂文化的基礎上,歷經600多年,兼容並蓄創造了內容豐富,形式完整的十二套鼓吹樂,並使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

藝術特色

自娛性的樂器獨奏,是最普及的一種形式。它遍及農民、小手工業者、其他勞動者,以及城鄉各個階層,如牧人牧放畜群在草原;牽駝人跟駝隊跋涉在瀚海戈壁上,常常用乃依吹奏《放牧人》(Pabiqi)、《商隊》(Kaerwan)等悠揚的樂曲。農民在勞動之餘在林蔭、果園,用巴拉曼吹奏些民歌曲調或者用熱瓦甫彈奏些舞曲、民歌套曲等,解除勞動的疲勞。日常生活中通常用聲音比較柔和的獨他爾、彈布爾,彈奏些樂曲、舞曲,或者自彈自唱些優美的民歌,以抒情懷。
蘇乃依為通體木質——以棘木或桐木挖成上細下粗、下端多成喇叭口的直管,也有下端套用銅質碗口者。管身飾有骨質花紋和彩色寶石,開八至九個音孔穴前七後一或加左側一雪,上插葦質哨片。管體長短並不統一而形制大體相同。納格拉和冬巴克均為用木棍擊奏和罐狀單麵皮鼓,其腔體以生鐵鑄就或以胡楊樹幹挖空做成,上蒙羊皮。三對納格拉又按形制大小及所發出音高的不同分別稱為頭鼓、中鼓、尾鼓:頭鼓常作複雜的變奏在整個樂隊中起著指揮的作用;中鼓則在奏出基本節奏型的同時與頭鼓輪流加花;尾鼓一般形制偏大,發音低沉,主要擔任基本節奏型的演奏。冬巴克只擊各種節奏重位上的低音。
維吾爾族鼓吹樂常用於節日、婚禮等喜慶場合,也常見於民間經常舉行的各種麥西熱甫和朝拜聖裔麻扎的禮儀。因其節奏鮮明,發聲高亢,激越,擅長渲染喜慶氣氛,因之又常作為民眾性廣場舞蹈和民間雜技“達瓦孜”表演的伴奏;據傳古代亦曾在征戰時用作鼓舞士氣的軍中之樂。
維吾爾族鼓吹樂除演奏一些零星曲牌外也是有向套曲化發展的趨勢。南北疆都有不同的“鼓吹樂套曲”流傳,其中著名的如伊犁地區流傳的《伊犁十二套鼓樂》,吐魯番地區流傳的《葉爾》、《米力斯》,庫爾勒地區流傳的28套《賽乃姆》,喀什地區流傳的《薩瑪舞曲》、《謝地亞娜》等。其結構大致都以散板序奏開始,後接一系列由慢漸快,由抒情至歡快、熱烈的樂曲,最後又以散板樂句結束。

代表作品

代表性曲目有《伊犁賽乃姆》《庫爾凱木》《謝地揚》《謝海爾胡麻里木》《依郎達賽乃姆》、《吐魯番鈉瓦木卡姆》。

傳承意義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過程中,文化的社會作用越來越大,各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遺成功,給伊犁增添了強有力的文化品牌,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保護好它們才能真正提升伊犁的文化魅力,建設絢麗多彩而又溫潤可人的精神家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