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環境效應

在國內外,經濟發展與環境間的關係一直沒有得到政府和企業界的重視。最早發展的國家發現過度工業化會帶來環境污染等弊病,在近代他們就逐步將污染型工業往開發中國家轉移,還美其名曰幫助開發中國家“振興”或“工業化”,實際是轉嫁環境污染的禍害。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過程,也發現高速發展帶來的系列環境污染問題已開始影響我國城鄉人民的生活環境、身體健康甚至日常出行。這類負作用所引起的重視大多停留在對已產生的問題的揭露,極少深入研究當前即時發生或預期可能發生的問題。為了既能發展經濟又能保護環境和資源,阻斷惡化環境的建設項目和污染源是的必走的途徑,該領域的研究應得到更多的重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濟發展環境效應
  • 外文名:Environmental effec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 目的:發展經濟又能保護環境和資源
  • 研究意義:現實、理論意義等
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意義,

國內外研究現狀

(1)重視經濟發展與環境惡化間的矛盾日益成了政府、企業和學者間的共識。在國際上,Selten and Song[1992] 和霍爾茨-埃金和塞爾登[1992]估算了幾種空氣污染物的排放量與排放國家國民收入之間的聯繫。世界銀行發展報告[1992]也提出了幾項環境措施和國家GDP之間聯繫的證據。這些研究傾向於認為環境惡化和收入有一個倒U形的關係:污染會隨著收入的降低而增加,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也即:世界性的污染環境逐步由工業化國家向開發中國家轉移。但是,環境的惡化並不是低收入國家的“專利”,由於大家都生活在一個地球村,惡劣氣候、空氣污染物等全球性的環境問題逼使各國都來關注低碳經濟的必要性。低碳經濟一詞,最早是由英國首相布萊爾於2003 年在《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的白皮書中提出的,而大眾對低碳經濟的熟知是始於2009年12月召開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我國政府和社會各界也承認低碳經濟(金樂琴等,2009)、信息經濟(歐陽鐘輝,2007、2009)等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與可持續發展理念和當前大力推行的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也有密切聯繫。(2)如何重視?只在惡性事件之後給予揭露、處罰顯然無法阻止更多嚴重環境問題的發生。重視了環境因發展而惡化的問題,國內外還不斷有因此而生活環境趨於惡劣、致人於無望的報導,例如:2009年環保部接報的12起重金屬、類金屬污染事件,致使4035人血鉛超標,182人鎘超標,引發32起群體事件(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0);我國單位GDP能耗水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2013年春節前後中國中北部的霧霾天卻令人咋舌(人民網,2013.2.21);今冬新春,京津冀數日霧霾肆虐,PM2.5數值幾度瀕臨爆表(人民網,2013.2.21);環保部:已開發國家已淘汰或限制的部分有毒有害化學品在我國仍有規模化生產和使用,同時,國家相關部門並不清楚化學品生產和使用種類、數量、行業、地域分布信息。因化學污染個別地區出現“癌症村”(法制網記者郄建榮,2013.2.21)。上述從同一天的重要媒體信手拈來的三條報導,說明我國目前對環境問題還僅處於事件發生後的披露階段,但這種披露或加上一定的處罰措施,根本無法阻止更多環境問題的出現。(3)社會要前進,經濟要發展,但前提是不再走惡化環境的發展之路。相當一段時間人們總以為,經濟要發展,環境和資源總要付出一定代價,這種看法的持有者是片面和不為子孫後代著想的。早在一九七二年,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聯合國人類環境研討會上就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後代人的生存需求構成危害的發展稱為可持續發展。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礦產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發展。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顯然,中國也已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同綠色、低碳、清潔發展緊密相連,為可持續發展,一定要強化綠色投資,為後人留下更多的生態資產。(4)阻斷惡化環境的發展項目的必走途徑。為了既能發展經濟又能保護環境和資源,阻斷惡化環境的建設項目和污染源是的必走的途徑,國內有關項目團隊正開展《基於雲計算物聯網經濟發展環境效應測度平台研究》(下稱“測度平台”)項目研究,爭取研究結果早日完成和得到實施。讓各級政府、相關行業企業不能只停留在對已產生的問題的揭露和發現,還要做到可對當前即時發生或預期可能發生的環保問題的發現、預測和阻斷。(5)基於雲計算物聯網的環境效應測度平台是有效監控、跟蹤及阻斷環境問題的基本平台。國內外近年來創新產生和建成的基於雲計算的物聯網平台,是收集、整理、分析和預測可能發生環保問題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平台。其所包括的各類感應晶片,能對監控對象的溫度、氣味、光、色、污染物、霧、飄塵等做全天候的連續不斷的數據採集和目標監測。雲計算物聯網平台內置的監控程式,可在監控即時指標達到設定的預警值、臨界值時,在網際網路和安卓環境中及時發出各種不同等級的預警,引導相關級別的管理者採取恰當的應對措施(歐陽鐘輝,2011)。

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目前對於經濟發展中環境效應測度至今仍少有系統深入的研究成果,基於雲計算物聯網平台的即時和大數據系統視角的研究則更少。有關課題將社會急需的經濟發展中環境效應測度原理和方法結合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交叉融合套用於經濟發展中環境效應測度,構建敏感有效的環境效應影響因素模型,分析經濟發展與環境效應測度及環境污染源種類、濃度變數之間的相互關係,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管理科學與環境保護科學研究的整合與互補,拓展交叉學科研究領域,通過定性、定量的系統研究,形成跨學科的學術成果。
(2)現實意義。近年來諸多危害性極大的污染事件的爆發凸顯了提升政府關切、重視環保和民生的緊迫性;以實際行動落實十八大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的精神,有利於提升公眾滿意度,有助於改善公眾信任,推進綠色GDP和服務型政府的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