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環境經濟學

資源環境經濟學

《資源環境經濟學》是2005年9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安佑、雷涯鄰、沙景華。本書主要講述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相互關係,探索合理調節經濟活動和環境之間物質交換的基本規律。

基本介紹

  • 書名:資源環境經濟學
  • 作者:汪安佑,雷涯鄰,沙景華
  • ISBN:9787116046153
  • 類別:自然科學
  • 定價:38
  • 出版時間:2005-09
編輯推薦,理論概念,學科,基礎理論,產生和領域,發展趨勢,核算範圍,實證研究,經濟價值,經濟學評估,評價方法,前景展望,相關圖書,內容提要,目錄,

編輯推薦

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基本上是西方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的共同特點是抽去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階級關係來抽象地研究社會再生產過程。資源環境經濟學的學科地位,一是指在資源環境類科學體系中的地位,它屬於基礎資源和環境學類;一是指在現代經濟科學體系中的地位,它屬於套用經濟學類。資源環境經濟學最貼近的基礎科學是資源科學、環境科學和經濟科學。

理論概念

學科

資源環境經濟學是如何經濟活動取得最佳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一門學科。

基礎理論

資源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既包括自然科學理論,又包括社會科學理論。屬於自然科學理論的除了資源科學體系中的有關理論外,常用的有物質平衡理論、再循環理論、熱力學定律、環境污染理論、資源(環境)承載力理論、多種數學理論和計算機套用理論等。屬於社會科學的主要有倫理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含產權經濟學)貨幣與金融學等學科中的一系列理論。其中最重要的是價值理論、價格理論和產權影響(作用)價值運動的理論。

產生和領域

資源環境經濟學——在資源、生態、環境問題上,自然資源的公共性、外部性、本身的無價值性,使得自然資源出現了“市場失靈”。
1、工業革命以來,工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和能源使用方式的革命,把自然界中許多高品位的物質和能量,變成了低品位存在的形式。 2、現代化的生產過程產生了一些新的合成物質。
3、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公眾已經開始嚮往和追求一個清潔、安全和舒適的環境。
主要領域
1、環境與經濟的相互關係
2、環境價值評估及其作用
3、管理環境的經濟手段
5、國際環境問題
環境經濟學框架
視角:生態經濟系統觀——人與環境的關係
參照系:物質平衡理論、三種生產理論、經濟效率理論、外部性理論、公共物品理論
方法:環境資源價值與環境評價方法
政策:資源可持續利用污染防治手段

發展趨勢

核算範圍

資源的日益枯竭和環境問題的愈加嚴重,資源、生態和環境問題引起了各國政府和多種組織研究機構、環境學家、經濟學家的重視。1982年,Goldsmit分析了自然資源價值評估研究進展緩慢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評估方法困難和對此缺乏足夠的關注。1983年,Weiller認為環境核算的範圍包括三個方面:
1、自然資源的枯竭
2、環境自然狀態的保護
3、污染及其控制
Weiller沒有提出如何對自然資源枯竭進行核算和估價,但從資源經濟角度闡述了自然資源枯竭問題的重要性,以及自然資源枯竭對經濟的影響。 基於環境價值進入GDP帳戶的可能性,Alexander通過假定一個在全球擁有所有生態系統的獨占者,測算其在生態系統市場突然建立後所能獲得的最大收益,以此來評價未來有可能包含在GDP帳戶中的生態系統環境功能的邏輯價值。
資源環境經濟學資源環境經濟學

實證研究

在對生態與資源環境經濟價值評估方法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國外學者還做了大量的實證研究。1991年國際科學聯合會環境委員會組織召開的一次會議上專門討論了如何進行生物多樣性的定量研究,這次會議促使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其價值評估研究成為目前生態學研究的熱點。1997年Daily及Constanzaetal.的工作,將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評估研究推向生態經濟學研究的前沿,並在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研究中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從目前國際上的研究來看,對自然資源資產價值的研究十分重視,生態學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家及其它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共同合作,從生態系統過程、生態服務功能及其生態經濟價值等多個方面開展綜合研究,不斷充實與豐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內涵,探索其評價技術及生態經濟價值的評估方法,分析與評價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經濟價值,已基本建立起自然資源經濟進展研究的理論、方法和框架。

經濟價值

環境資源的總經濟價值分為三部分:
1、使用價值(usevalue)或有用性價值(instrumentalvalue)
currentpersonalactivedirectorindirectuse
2、選擇價值(optionvalue)
potentialfutureuse
3、非使用價值(non-usevalue)或內在價值(intrinsicvalue)
non-personalpassiveuse 使用價值包括直接使用價值、間接使用價值。
資源環境經濟學資源環境經濟學
使用價值
使用價值是指當某一物品被使用或消費時滿足人們某種需要或偏好的能力。直接使用價值是環境資源直接滿足人們生產和消費需要的價值,由環境資源對目前的生產或消費的直接貢獻來決定的。以森林為例,木材、藥品、休閒娛樂、植物基因、教育和人類住區等都是其直接使用價值。直接使用價值易於理解,但並不一定在經濟上易於衡量,如森林產品的產量可以根據市場或調查數據進行估算,但藥用植物的價值卻難以衡量。
間接使用價值包括從環境所提供的用來支持目前的生產和消費活動的各種功能中間接獲得的效益。間接使用價值類似於生態學中的生態服務功能。營養循環、水域保護、小氣候調節、減少空氣污染等都屬於森林的間接使用價值範疇,雖然不直接進入生產和消費過程,卻為生產和消費的正常進行提供了必要條件(基礎)。
以上兩種價值都是傳統經濟學一致認定的經濟價值。
選擇價值
環境經濟學家把人們對環境資源使用的選擇考慮進來,稱為選擇價值。選擇價值又稱期權價值,任何一種環境資源都可能會具有選擇價值。我們在利用環境資源時,並不希望其功能很快消耗殆盡,也許會構想在未來的某一天,該環境資源的使用價值會更大,或者由於不確定性的原因,如果現在利用了這一資源,那么將來就不可能獲得該資源,因此要對其作出選擇。
選擇價值同人們願意為保護環境資源以備未來之用的支付意願的數值有關,包括未來的直接和間接使用價值(生物多樣性、被保護的棲息地等)。
選擇價值取決於環境資源供應與需求的不確定性的存在,並且依賴於消費者對風險的態度,因此,選擇價值相當於消費者為一項未利用的資產所願意支付的保險金,僅僅是為了避免在將來失去它的風險。
非使用價值
非使用價值則相當於生態學家所認為的某種物品的內在屬性,與人們是否使用它沒有關係。對於內在價值到底應該如何界定以及應該包括什麼,存在著許多不同的觀點。但有一種被普遍接受的觀點認為,存在價值是非使用價值的一種最主要形式。
存在價值是指從僅僅知道這種資產存在中獲得的滿足,儘管並沒有要使用它的意圖。
從某種意義上說,存在價值是人們對環境資源價值的一種道德上的評判,包括人類對其他生物的同情和關注。例如,如果人們相信所有的生物都有權繼續生存在我們這個星球上的話,人類就必須保護這些生物,即使看起來它們既沒有使用價值,也沒有選擇價值。由於絕大多數人對環境資源的存在(如野生生物和環境的服務功能等)具有支付意願,所以,環境經濟學家認為,人們對環境資源存在意義的支付意願就是存在價值的基礎。
具有存在價值的原因
人們之所以認為資源或環境具有存在價值,是因為人們具有三種動機:
1、遺贈動機:人們願意把某種資源保留下來遺贈給後代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同該資源的使用有關,因為人們認為,把資產留給後人,是為了讓後人在使用它們時獲得滿足,因此,很多經濟學家認為,應該納入到使用價值範圍內;
2、禮物動機:同遺贈動機類似,但更象是留給同代人;
3、同情動機:人類對其他生物的同情與存在價值的關聯性較大。

經濟學評估

環境損害與效益
環境損害與效益,二者密切相關。當環境質量惡化或環境退化發生時,我們稱之為環境損害(或發生了環境費用或環境成本);如果人們採用了某些措施,使環境質量得以改善,並避免環境損害,那么避免了的環境損害就是這種改善環境行為的效益。 前面幾講指出,由於環境物品或服務的公共物品特徵以及外部性的存在,導致市場失靈,造成市場往往不能準確反映,甚至完全忽略了環境物品和服務的價值,導致環境物品或服務在市場上的低價甚至是無價的狀況。其主要原因,一是缺乏為這些物品或服務而存在的市場;二是現有的市場不能準確地反映這些物品或服務的生產與消費的全部社會成本。
資源環境經濟學資源環境經濟學
對環境損害和效益進行價值評估為制定環境經濟政策提供了技術基礎,是將環境問題的經濟影響納入到環境與經濟綜合決策過程的一個重要步驟。
環境經濟評價
環境損害(費用)與效益的價值評估,又稱為環境經濟評價,是通過一定的手段,對環境資產(包括組成環境的要素、環境質量)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務進行定量評估,通常以貨幣的形式表征出來。環境經濟實際上就是要衡量人們對環境物品或服務的偏好程度。物品或服務的經濟價值是通過社會上許多單個人的支付意願的總和來衡量的,或者說支付意願反映了個人對該物品或服務的偏好。
對環境物品或服務進行貨幣化評估,為環境物品或服務賦予貨幣價值。通過貨幣的形式,能夠對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費用和效益進行測度。根據賦予環境物品或服務以貨幣價值的一整套理論、原則與方法,可以把環境同其他具有貨幣價值的商品一樣,納入到社會經濟活動的費用與效益分析中。
貨幣是表征人們購買商品或服務時所表示出的偏好的單位,通過交換過程,貨幣表示了人們支付意願的實現過程及其結果。

評價方法

基本假設:人類對於環境質量和自然資源保護的偏好對資源配置產生重要影響。 環境經濟評價的基礎是人們對於環境改善的支付意願,或者是忍受環境損失的接受賠償意願,強調反映個人的經濟偏好。因此,環境經濟評價方法多從估計人們的支付意願或接受賠償意願著手。
獲得人們的偏好和支付意願或接受賠償意願的途徑主要有三種,所以有三類環境經濟評價方法:
1、直接市場評價法
利用直接受到影響的物品的相關市場信息,如環境污染或環境質量下降會造成農作物產量下降,根據農產品的市場價格,就可以估算出環境污染對該種作物造成的影響大小,並以此作為環境污染損失的價值評估。
主要方法有:劑量-反應法、損害函式法、生產率變動法、生產函式法、人力資本法、機會成本法、重置成本法等
2、揭示偏好法(替代市場法)
利用其他事物中所蘊含的有關信息,從與環境質量相關的其他商品市場所蘊含人信息,或者說從人們的實際市場行為中推斷消費者的偏好和支付意願,如人們購買住房時,通常會把周圍空氣品質等環境因素作為考慮因素之一,再根據房產市場的價格決定是否購買。
主要方法有:內涵財產定價法、旅行費用法、勞動補貼法、防護支出法等。
3、陳述偏好法(假想市場法)
直接調查個人的支付意願或接受賠償意願,通過調查等方式,讓消費者直接表述出其對環境物品或服務的支付意願或接受賠償意願,或者對其價值進行判斷。
主要方法是:意願評價法、意願評級法。
4、生命價值評估
生命是無價的,但這對於資源的分配問題毫無助益。由於防止生命損失的資源是稀缺的,必須作出選擇。
由於減少環境風險而挽救的生命的價值,可以由計算死亡可能性的變化並對這一變化賦以貨幣價值來求得。因而,並不是對生命本身的價值進行評估,而是對死亡可能性的減少的價值進行評估。
用這種方法獲得的生命價值可經解釋為“生命的隱含價值”。所有人為某一種死亡可能性的減少的支付意願之和除以這一減少的死亡可能性,就可以得出“生命的隱含價值”。

前景展望

巨大挑戰
在21世紀,全球經濟體系面對著巨大挑戰,主要是要找到一條可行的道路,有效地處理全球貧困問題,而不破壞環境或留給後代的資源基礎。
貧困,尤其是開發中國家的問題是環境問題的重要原因,最糟糕的空氣污染不是人們所認為的出現在高收入國家的工業化城市,而是較低收入國家的大城市。為有效地應對環境問題並消除隱藏其後的人類痛苦,需要提高生活水平。
傳統上,提高生活水平是通過經濟成長來實現的。
資源環境經濟學資源環境經濟學
增長與發展概念研究
資源環境經濟學——研究的增長與發展的概念
1、HermanE.Daly對增長與發展作出了有益的區分。
發展指的是福利狀態的質的提高,而增長指的是物品和服務在物質產出(不是價值產出)上的擴張。二者有一定聯繫,但絕不是同義的概念。從理論上講,有增長而無發展或有發展而無增長,都是可能的,但從歷史角度來看,增長與發展是相互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Daly和Cobb,1989)
工業化程度較低的國家實現經濟發展的一種模式是工業化國家走過的經濟快速增長道路。
2、經濟成長與經濟發展
經濟成長一般定義為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或人均真實消費(收入)水平)的提高。只有正確地衡量經濟成長,才能有效判別是否發展。如綠色國民收入帳戶體系,這種國民帳戶計算經環境調整的國內淨產值和國內淨收入,也即反映環境資產的損耗。
衡量經濟發展,福利的改善或惡化。但現有的衡量尺度是產量,即產品和服務的數量,如國民收入核算常用的指標是國民生產總值(GNP)或國內生產總值(GDP)——在經濟社會(一國或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本國或地區範圍內的本國國民或他國國民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流量是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變數,存量是在一定時點上存在的變數。
國民淨產值NNP)等於國民生產總值減去人造資本的折舊(磨損)。但是,自然資源的損耗並沒有從國民生產總值中扣除,甚至有的也被當作收入計算在國民生產總值之內(如醫院提供的服務)。
傳統的發展是狹義的發展(經濟成長):只是經濟領域的活動,其目標是產值和利潤的增長、物質財富的增加。為了實現經濟成長,還必須進行一定的社會經濟改革,而這種改革也只是實現經濟成長的手段。在這種發展觀的支配下,為了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採取了以損害環境為代價的經濟成長發展模式,在全球範圍內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
廣義的發展是指人類生產生活質量的提高與福利改善,不僅包括經濟的增長,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還表現在文學、藝術、科學的昌盛,道德水平的提高,社會秩序的和諧,國民素質的改進。發展還必須包括:消除貧困、改善環境、消除戰爭可能性、保障人權、避免浪費人的潛力。——可持續發展。
3、增長與發展的前景
《超出極限》的觀點認為,在全球規模上,經濟指數增長的勢頭將繼續有增無減,直到達到地球的物理極限,此時,全球經濟將突破其資源基礎並崩潰。在這種觀點看來,經濟成長是問題的根源,而非解決問題的辦法,唯一理性的選擇是對經濟成長本身加以限制,除此以外,沒有其他途徑可以避免全球經濟崩潰
Simon認為,經濟將不斷發展,經濟成長將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降低為零。在這種觀點看來,經濟成長是改善後代人福利的手段,遠不是有害,拒絕經濟成長會使第三世界國家永遠處於貧困狀態。
庫茲涅茨曲線
4、環境庫茲涅茨曲線
庫茲涅茨曲線:Kuznets在1954年美國經濟學學會年會上所作的演說中,首次論述了如下結論:“在經濟未充分發展的階段,收入分配將隨同經濟發展而趨於不平等。其後,經歷收入分配暫時無大變化的時期,到達經濟充分發展的階段,收入分配將趨於平等。”(S.kuznets,“EconomicGrowthandIncomeInequality”,AmericanEconomicReview45(1995):1-28.) 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根據目前世界各國的經濟與環境狀況,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環境先惡化後改善的情況。但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帶有一種宿命論的色彩,似乎人類的發展必須經過一個先污染後治理的過程。這種觀點過於機械,不利於後發展國家政府在經濟發展中注意環境保護。後發展國家的任務,就是在考慮發展總效益的前提下,降低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弧度,在倒U形曲線上找到一條水平的通道,就是說既要實現經濟發展,又要保持環境健康。

相關圖書

作者:汪安佑,雷涯鄰,沙景華 編著
資源環境經濟學資源環境經濟學
ISBN:10位[7116046151]13位[9787116046153]
出版社:地質
出版日期:2005-09
定價:¥38.00元

內容提要

本書共18章,主要論述和討論了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產生、發展與研究體系,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的關係,經濟效率理論、外部性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循環經濟理論、資源與環境價值理論、一般化資源的稀缺與供求原理、共享資源的最優利用、非再生資源的最優利用、可再生資源的最優利用、自然資源利用與管理制度、污染控制手段、污染控制與防治、環境經濟評價、環境經濟政策、環境核算、國際環境經濟問題等。本書為大學本科生教材或研究生的參考教材,也適用於致力於了解和研究資源環境經濟學的人員參考

目錄

第1章 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產生、發展與研究體系
第一節 資源與環境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資源與環境問題
第三節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第四節 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與發展趨勢
第2章 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的關係
第一節 人口理論
第二節 人口數量控制的經濟手段
第三節 人口質量提高與人力資本理論
第四節 自然環境系統與傳統經濟系統模型
第五節 資源、環境與經濟複合系統
第3章 經濟效率理論
第一節 經濟效率的涵義
第二節 資源運用效率
第三節 資源配置效率:帕累托效率
第四節 市場在實現帕累托最優上的缺陷
第4章 外部性理論
第一節 外部性的涵義、類型與特徵
第二節 外部性理論的產生和發展
第三節 外部性與資源配置效率
第四節 外部性的消除對策
第5章 可持續發展理論
第一節 從經濟成長戰略到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二節 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形成
第三節 可持續發展的涵義、基本原則和基本特徵
第四節 可持續發展的實現途徑
第五節 可持續發展中的政府作用
第6章 循環經濟理論
第一節 循環經濟的涵義與特徵
第二節 循環經濟的運行模式
第三節 循環經濟原則
第四節 循環經濟評價指標
第7章 資源與環境價值理論
第一節 自然資源價值論
第二節 環境價值論
第三節 自然資源核算
第四節 自然資源價值評估的方法
第五節 自然資源價值評估的實例
第8章 一般化資源的稀缺與供求原理
第一節 資源稀缺的概念
第二節 資源市場供求原理
第三節 資源稀缺性的度量
第四節 緩解資源稀缺的路徑
第9章 公共資源的最優利用
第一節 公共品經濟理論
第二節 公共資源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徵
第三節 公共資源存在問題的經濟分析
第四節 公共資源最優利用的經濟手段
第10章 非再生資源的最優利用
第一節 非再生資源的概念與基本特徵
第二節 國家獲取非再生資源收益的方法
第三節 影響資源開發利用的主要因素
第四節 非再生資源的開採決策
第五節 石油資源開發利用
第11章 可再生資源的最優利用
第一節 可再生資源的涵義和類型
第二節 可再生資源的生態增長模型
第三節 可再生資源開發利用的決策模型
第12章 自然資源利用與管理制度
第一節 新制度主義經濟學概述
第二節 自然資源利用制度
第三節 自然資源管理制度
第四節 自然資源儲備制度
第13章 污染控制手段
第一節 污染控制手段選擇的標準及類型
第二節 有利於外部性內部化的制度手段
第三節 命令控制型手段
第四節 經濟刺激手段
第五節 中國的排污收費
第14章 污染防治與控制
第15章 環境經濟評價
第16章 環境經濟政策
第17章 環境核算
第18章 國際環境經濟問題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