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濟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2016年10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指出,我們要從歷史、現實、未來的走勢中判斷我國經濟所處的方位、發生的變化,這樣才能保持堅定自信和戰略定力,朝著正確方向穩步前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濟建設
  • 所屬系列:“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 提出者習近平
組成部分
新常態
2014年5月9日至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要堅持用新發展理念統領發展全局,堅持把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作為貫穿發展全局和全過程的大邏輯,堅持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發展和經濟工作的主線,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著力解決制約發展的結構性、體制性矛盾和問題,著力調整最佳化經濟結構、推進發展方式轉變,著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推動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最佳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
供給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可以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樣一個公式來理解,即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民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2016年1月26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實好以人民為中櫻欠促跨心的發展思想。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從生產領域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
創新驅動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台《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察殃指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意見》指出,面對全球新一朵享肯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和挑戰,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趨勢變化和特點,面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任務和要求,必須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16年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要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
“三去一降一補”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15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部署2016年經濟工作,重點是落實“十三五”規劃建議要求,推進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會議強調,著力加強結構性改革,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提高投資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發展蘭蒸犁動能,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增強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整體改善,努力實現“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開局。
中國製造
《中國製造2025》,是國務院於2015年5月公布的強化高端製造業的國家十年戰略規劃,辯糠台鑽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3個十年規劃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這個規劃以促進制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進烏舟享智慧型製造為主攻方向,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對重大技術裝備的需求為目標,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高綜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層次多類型人才培養體系,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有中國特色的製造文化,實現製造業由大變強的歷史跨越,力爭用10年時間,使我國邁入製造強國行列。
國家承愉判大數據
大數據,是以容量大、類型多、存取速度快、套用價值高為主要特徵的數據集合,正日益對全球生產、流通、分配、消費活動以及經濟運行機制、社會生活方式和國家治理能力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旨在全面推進我國大數據發展和套用,加快建設數據強國,推動數據資源開放共享,釋放技術紅利、制度紅利和創新紅利,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網路強國
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指出,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同建設網路強國戰略目標相比,我們在很多方面還有不小差距,特別是在網際網路創新能力、基礎設施建設、信息資源共享、產業實力等方面還存在不小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在核心技術上。2015年11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指出: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2016年10月9日,習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快推進網路信息技術自主創新,加快數字經濟對經濟發展的推動,加快提高網路管理水平,加快增強網路空間安全防禦能力,加快用網路信息技術推進社會治理,加快提升我國對網路空間的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朝著建設網路強國目標不懈努力。
網際網路思維
2014年8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組第四次會議時強調:“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網際網路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台、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確保融合發展沿著正確方向推進。”
京津冀協同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強調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面向未來打造新的首都經濟圈、推進區域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態、為最佳化開發區域發展提供示範和樣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有效路徑、促進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需要,是實現京津冀優勢互補、促進環渤海經濟區發展、帶動北方腹地發展的需要。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
雄安新區
據2017年4月1日新華社電: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雄安新區規劃範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
《中國製造2025》,是國務院於2015年5月公布的強化高端製造業的國家十年戰略規劃,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3個十年規劃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這個規劃以促進制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慧型製造為主攻方向,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對重大技術裝備的需求為目標,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高綜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層次多類型人才培養體系,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有中國特色的製造文化,實現製造業由大變強的歷史跨越,力爭用10年時間,使我國邁入製造強國行列。
國家大數據
大數據,是以容量大、類型多、存取速度快、套用價值高為主要特徵的數據集合,正日益對全球生產、流通、分配、消費活動以及經濟運行機制、社會生活方式和國家治理能力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旨在全面推進我國大數據發展和套用,加快建設數據強國,推動數據資源開放共享,釋放技術紅利、制度紅利和創新紅利,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網路強國
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指出,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同建設網路強國戰略目標相比,我們在很多方面還有不小差距,特別是在網際網路創新能力、基礎設施建設、信息資源共享、產業實力等方面還存在不小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在核心技術上。2015年11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指出: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2016年10月9日,習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快推進網路信息技術自主創新,加快數字經濟對經濟發展的推動,加快提高網路管理水平,加快增強網路空間安全防禦能力,加快用網路信息技術推進社會治理,加快提升我國對網路空間的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朝著建設網路強國目標不懈努力。
網際網路思維
2014年8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組第四次會議時強調:“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網際網路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台、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確保融合發展沿著正確方向推進。”
京津冀協同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強調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面向未來打造新的首都經濟圈、推進區域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態、為最佳化開發區域發展提供示範和樣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有效路徑、促進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需要,是實現京津冀優勢互補、促進環渤海經濟區發展、帶動北方腹地發展的需要。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
雄安新區
據2017年4月1日新華社電: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雄安新區規劃範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