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範式

經濟學範式

範式:學說的坐標。經濟學範式:開展經濟學研究、建立經濟學體系、運用經濟學思想的坐標、參照系與基本方式,經濟學體系的基本模式、基本結構與基本功能。經濟學範式後面是哲學範式。哲學範式與經濟學範式:前者制約後者,後者引領、展現前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濟學範式
  • 經濟學:研究經濟發展規律的學說
  • 經濟:價值的創造生產轉化實現
  • 定義出處:經濟學的形上學
  • 提出者:陳世清
基本定義,相關知識,分類,研究對象,

基本定義

範式:學說的坐標。經濟學範式:開展經濟學研究、建立經濟學體系、運用經濟學思想的坐標、參照系與基本方式,經濟學體系的基本模式、基本結構與基本功能。經濟學範式後面是哲學範式。哲學範式與經濟學範式:前者制約後者,後者引領、展現前者。經濟學範式有特殊的經濟學範式與一般的經濟學範式。政治經濟學範式,資產階級的經濟學範式、無產階級的經濟學範式、小資產階級的經濟學範式,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凱恩斯主義的經濟學範式,斯密、李嘉圖、馬克思、馬歇爾、科斯、哈耶克的經濟學範式,是特殊的經濟學範式;對稱經濟學範式是一般經濟學範式。對稱關係是宇宙的最深層本質,對稱規律是社會的最根本規律,對稱原理是科學的最基本原理。對稱關係也是經濟領域的本質。人類經濟活動的任何一個方面、任何一個過程都存在著對稱關係。其中,主體和客體的對稱關係是基本的對稱關係,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社會的一切經濟活動圍繞著這箇中心展開,經營和經濟活動中的其它一切對稱關係圍繞著這箇中心展開。所以一般經濟學的範式就是對稱的經濟學範式。對稱的經濟學範式是形上與形下相對稱的經濟學範式。對稱經濟學範式後面是對稱哲學範式。對稱哲學是天人對稱、人際和諧、與時俱進的哲學。對稱哲學是包含自然、經濟社會、意識領域在內的完整的哲學理論。以人類為參照系,經濟是社會的核心,經濟社會是自然、社會、意識三大領域的核心。建設對稱的經濟與和諧的社會,體現了對稱經濟學範式的實踐功能。對稱經濟學範式的實踐功能通過形上與形下相對稱的雙向運動展開:自上而下:用哲學提升經濟學、用經濟學提升管理學、用管理學提升工程學。自下而上:用工程學整合管理學、用管理學整合經濟學、用經濟學整合哲學。自上而下:用規範性提升實證性。自下而上:用實證性整合規範性。通過這雙向運動,形成哲學、經濟學、管理學、工程學以經濟學為核心和框架的整體學科。通過這雙向運動,形成規範性與實證性相統一的經濟學範式。因此,對稱經濟學範式作為一般經濟學的範式,與特殊經濟學範式的本質區別,是規範與實證的統一。規範與實證的統一有三層含義:一是正確的認識,二是合理的解釋,三是積極的引導。正確的認識:是什麼;合理的解釋:為什麼;積極的引導:怎么樣。所謂規範與實證的統一,就是在是什麼的基礎上為什麼,在為什麼的基礎上怎么樣,在怎么樣的指導下,去進一步認識是什麼、解釋為什麼,從而指導實踐的發展,達到真善美的統一。規範與實證的統一:理想和現實的統一。規範與實證的統一:發展尺度與道德尺度的統一。規範與實證的統一:主體性與科學性的統一。所謂人類一般經濟學,是用對稱的方法、五度空間的方法、系統論的方法,對人類經濟活動中的各個因素與結構及其相互關係作邏輯的、歷史的、現實的分析,從中揭示人類經濟活動的一般規律的經濟學。不同的參照系之間的關係不是並列的,而是分屬於不同的層次;以不同的參照係為背景建立起來的經濟學範式之間也不是並列的,而是不同層次、不同階段之間的關係。能否做到主體性與科學性的統一,體現了經濟學範式的不同層次、發展的不同階段。在牛頓力學層面的科學觀看來,只有純客觀的才是實證的。在量子力學的科學觀看來,主客體不可分,實證在於主客體的統一。實踐標準是事實標準、價值標準、邏輯標準的統一。在牛頓力學層面的的思維方式看來,經濟學的客觀性與主體性是對立的;在量子力學層面的的思維方式看來,經濟學的主體性與科學性不僅不矛盾,而且是內在一致的。在經濟社會化、社會經濟化的今天,總量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之間已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總量經濟學以個體經濟學為基礎,個體經濟學全息體現了總量經濟學。企業經營模式就是社會發展模式, 對稱經濟學也就是對稱管理學。只有在總量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知識經濟學與物質經濟學相統一的範式中,才能理解對稱,才能揚棄新自由主義與凱恩斯主義的對立、西方經濟學與中國經濟學的對立。因此對稱經濟學範式的產生是經濟學範式的革命。

相關知識

1.經濟就是生產或生活上的節約、節儉,前者包括節約資金、物質資料和勞動等,歸根結底是勞動時間的節約,即用儘可能少的勞動消耗生產出儘可能多的社會所需要的成果。後者指個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費上精打細算,用消耗較少的消費品來滿足最大的需要。
2.經濟就是國家或企業、個人的收支狀況,如國民生產總值、社會總產值、企業的產量與效益、個人的收入與支出等;
3.經濟就是經邦濟世、經國濟世或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如“識局經濟”(《晉書紀瞻》)、“皆有經濟之道而位不逢”(隋王通文中子中說》卷六)。它的含義包括國家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各種經濟活動,如何處理政治、法律、軍事、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即治理國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4. 經濟就是家庭管理(見[古希臘]色諾芬著:《經濟論》);
5.經濟就是一種謀生術,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並且對家庭和國家有用的具有使用價值的物品(見[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著:《政治學》)。
第1、2個解釋反映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用法;第3個解釋是我國古代對經濟一詞的用法;第4、5個解釋是古希臘對經濟一詞的用法。
辭海》(1999年版)中有一個較為準確的解釋。“泡沫經濟虛擬資本過度增長與相關交易持續膨脹日益脫離實質資本的增長和實業部門的成長,金融證券、地產價格飛漲,投機交易極為活躍的經濟現象。泡沫經濟寓於金融投機,造成社會經濟的虛假繁榮,最後必定泡沫破滅,導致社會震盪,甚至經濟崩潰。”
傳統的政治經濟學著作
6.經濟是指社會生產關係的總和。指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結成的,與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係的總和或社會經濟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上層建築得以建立起來的基礎;
7.經濟是指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過程。包括物質資料的直接生產過程以及由它決定的交換、分配和消費過程。其內容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兩個方面,但主要是指生產力;
8.經濟是指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總稱。包括一國全部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和部分非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我們通常講不同國家的經濟狀況,就是從國民經濟的角度上講的(這一定義犯了邏輯錯誤,即循環定義)。
俄羅斯經濟學家
9.經濟就是遵循一定經濟原則,在任何情況下力求以最小的耗費取得最大的效益的一切活動;
10.經濟就是人類以外部自然界為對象,為了創造滿足我們需要所必須的物質環境而不是追求享受所採取的行為的總和(以上見參考文獻[俄]M.N.杜岡—巴拉諾夫斯基著:《政治經濟學原理》)。
西方經濟學
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學家給經濟學下了各種各樣的定義,但對經濟的定義卻比較模糊。他們認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自然是經濟,經濟這個最基本的概念是一個清晰自明的實體,對經濟無須下定義,故至今為止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一詞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由此導致他們對經濟學的定義也處於混亂狀態。我們只能從其對經濟學的定義中推測出經濟的“定義”。
11.經濟是指財富
12.經濟是人類和社會選擇使用自然界和前輩所提供的稀缺資源;
13.經濟是指利用稀缺的資源以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將它們分配給不同的個人;
14.經濟是指人類生活事務;
15.經濟是指把稀缺資源配置到各種不同的和相互競爭的需要上,並使它們得到最大滿足;
16.經濟是指將稀缺的資源有效的配置給相互競爭的用途;
17.經濟是指個人、企業、政府以及其他組織在社會內進行選擇,以及這些選擇決定社會性稀缺性資源的使用;
18.經濟指社會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
19.經濟是指我們社會中的個人、廠商、政府和其他組織進行選擇,這些選擇決定社會資源被利用;
20.經濟是指在經濟活動中確定勞動、資本土地的價格,以及運用這些價格配置資源;  21.經濟是指金融市場行為,金融市場將資本配置到其他經濟部門;
22.經濟是指收入分配,以及不損害經濟運行的前提下對人給予幫助;
23.經濟是指政府支出稅收、預算、赤字對經濟成長的影響;
24.經濟是指經濟周期中失業與生產的波動,並改善經濟成長的政策;
25.經濟是指各國貿易模式貿易壁壘的影響;
26.經濟是指開發中國家的發展,資源有效利用的方式;
27.經濟是指一定社會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經濟活動,經濟關係和經濟規律
28.經濟是指有限資源在不同用途上的運用;
29.經濟是指資源配置的全過程及決定影響資源配置的全部因素。

分類

1.從研究的範圍來看:總量經濟學中觀經濟學個體經濟學
2.從歷史發展來看:家庭經濟學、政治經濟學。
3.從政府參與經濟發展的方式看:市場經濟計畫經濟
4.從經濟的主體來看:政府經濟(又稱公共經濟或公共部門經濟)、非政府經濟(包括企業經濟等)。
5.從經濟的研究對象來看:金融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等等。

研究對象

由於經濟思想和學說受社會、歷史、階級等因素的影響,因而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也必然隨著歷史時代的更迭而發生變化。在西方經濟學史上,其研究對象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8種。
財富說是一種年代最早、歷史最長,持有人數最多的經濟學對象理論。^A古希臘羅馬學者的經濟思想.到新古典經濟學以前的多數經濟學家都有這種對象理論。古希臘羅馬的思想家色諾芬的著作‘經濟論),通篇都是研究家庭財富及其增長問胚。重商主義者對研究財富的熱情,超過了他們的先輩。他們以財富為中心研究了財富的形式(金銀)、產生(流通領域)和增長途徑(開採金銀和對外貿易)等問題。
古典經濟學家們的研究對象也多為財富說。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威廉-配第在著作中,把如何增加國家稅收,如何增加國家財富作為研究對象,在他的(賦稅論)中提出了“土地為財富之母,而勞動則為財富之父”的著名論斷。古典經濟學的集大成者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就是研究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以及財富增長之道的。大衛-李嘉圖遵循斯密的財富對象理論,但特別重視財富的分配問題,他把財富的分配作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法國經濟學家薩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概論)一書中也指出,政治經濟學是“闡明財富怎樣生產分配消費”的科學。據此,他把政治經濟學分成生產、分配和消費三大部分加以論述,創立了三分法。詹姆士·穆勒在他的<政治經濟學綱要)中,繼承和發揮了薩伊的三分法,提出了四分法對象論,即將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歸結為研究財富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一般原理。
2、歷史或制度說。
十九世紀德國歷史學派作為古典經濟學的主要反對者,在經濟研究中始終將歷史放到極端重要的地位,並且堅持以民族國家為中心來建立經濟學。十九世紀初亞當·穆勒認為,政治經濟學有兩重目的:既求個人利益的極大滿足,又使整個民族大家庭得以加強,並且後者是主要的。德國歷史學派的先驅李斯特提出了國家經濟學與世界主義經濟學相對立。他認為國家經濟學是代表經濟落後國家利益的經濟學,其研究對象是落後國家的富強之道。世界主義經濟學是代表經濟上先進國家的利益的經濟學,它的研究對象是世界經濟。歷史學派創始人羅雪爾指出,國民經濟學或政治經濟學是一門論述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諸規律的科學,經濟學應與法律、國家、宗教等學科密切相關,並以他們為基礎。希爾德布蘭德聲稱,經濟學應該產生一種文化史的經濟史,並與歷史的其他分支和統計學密切相關。新歷史學派代表施穆勒進一步區分了國民經濟學和國家經濟學,認為國民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國民經濟,國家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國家的組織結構及其經濟職能。美國制度學派把制度當作社會經濟發展變化的動力,並以注重製度研究為根本特徵。美國制度學者凡勃侖認為,經濟學應該研究制度的起源、演變對相應社會經濟關係的作用。康芒斯則直接把自己的著作取名為(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經濟學是一種關於集體行動(風俗、家庭、公司、國家等)在控制個人行動方面所起的作用的理論。
3、人的欲望及其滿足說。
西斯蒙第和羅雪爾都曾提到過經濟學研究的是“人”。但他們所講的人的概念比較含糊。
主觀經濟學派的先驅者馬斯夏在(經濟和諧)中明確指出,“政治經濟學的對象是人”,並解釋說,“欲望、努力、滿足,這就是經濟觀點中的人”。奧地利的門格爾則明確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規定為人的欲望及其滿足。他把經濟學分為套用經濟學、歷史統計經濟學和理論經濟學,他在(國民經濟學原理>中指出,理論經濟學研究的是人類為滿足其欲望而展開其預籌活動的條件。龐巴維克維塞爾依然都把人的欲望及其滿足作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傑文斯也指出,經濟學為人快樂與痛苦的微積分學
4、人與財富綜合說。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馬歇爾在經濟學是財富科學的說法遭到異議,研究人的定義難以自圓其說的情況下,綜合了各種關於經濟學研究對象。在《經濟學原理)一書中指出,經濟學一方面是一種研究財富的科學,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研究人的學科的一部分。
5、人類選擇行為說。
1932年,羅賓斯總結許多經濟學家關於經濟學概念的共同實質,在<論經濟科學的性質與意義>中,提出了一個經典性的經濟學定義:“經濟學是 門研究目的與具有可供選擇的用途的稀少手段之間關係的人類行為科學”。這就說明了,經濟學的產生就在於人類無盡的欲望與物品稀少性的矛盾。希克斯的<價值與資本>中,也更為明確地顯示出政治經濟學是研究人類行為選擇的科學。美國當代著名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在其《經濟學>中也寫道,經濟學是研究人和社會如何作出最終抉擇的科學。
6、巨觀經濟行為說。
巨觀經濟行為說以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為代表。凱恩斯革命以前的經濟學多是分析微觀經濟行為.如研究單個消費品、個別市場或個別企業、個別行業的經濟行為,多屬個體經濟學的內容。而凱恩斯在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上,從微觀經濟行為分析轉向巨觀經濟行為分析凱恩斯強調的是國民收入、總就業、總需求總供給等總量研究,著重強調的“是整個經濟體系,如何使該體系中之全部資源達到最適度就業”。1936年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的出版標誌著總量經濟學的產生。
7、微觀經濟行為與巨觀研究合流說。
為彌補凱恩斯經濟學只著重巨觀經濟分析,忽視微觀經濟分析的缺陷,當代一些經濟學家,把凱恩斯巨觀經濟理論與新古典微觀經濟理論結合起來。他們以稀缺法則為起點.把經濟學分為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兩部。個體經濟學以資源配置為研究對象,因為資源是稀缺的.要對稀缺的資源配置;總量經濟學以資源利用為研究對象,因為在資源配置中會有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出現資源閒置或浪費問題,對稀缺資源的合理利用,就需要國家干預。而資源配置和利用又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模式和方式,這就涉及到經濟體制問題。當代不少經濟學者主張建立混合經濟體制。在這種體制中既有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自由市場經濟,又有國家對經濟生活進行干預和巨觀控制的經濟。綜上所述,經濟學的定義應該是研究在一定經濟體制下,稀缺資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學 該定義涉及四個問題:一是稀缺資源,這是經濟學產生的基礎和研究的出發點;二是資源配置,屬於個體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三是資源利用,屬於總量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四是經濟體制,因為無論是個體經濟學還是總量經濟學都涉及到經濟體制問題。
8、廣義對象說。
廣義對象論有兩種觀點:(1)橫向分析法。該觀點認為經濟學是一門研究經濟理論、經濟問題、經濟政策的科學。它把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規定為經濟理論、經濟問題、經濟政策三個方面。(2)縱橫分析法。該觀點認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包括六個方面,即淵源、流派、理論、方法、問題、政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