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陽縣2001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02年縣級財政預算草案報告

(2002年3月4日在縣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綏陽縣財政局局長 葉汝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綏陽縣2001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02年縣級財政預算草案報告
  • 地點:綏陽縣
  • 通過時間:2002年3月4日
  • 內容:2001年財政預算
內容,適用地區,

內容

各位代表:
我受縣人民政府委託,向大會報告綏陽縣2001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02年縣本級財政預算草案,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寶貴意見。
一、2001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01年財政工作在縣委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支持和幫助下,全縣各級各部門同心同德,認真組織實施縣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批准的收支預算方案,較好地完成了財政各項工作任務,為全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
據年終財政決算反映,2001年全縣完成財政總收入7381萬元,為年度預算7400萬元的99.74%,比上年增長7.16%,增收493萬元;剔除農業稅減免和調價不可比因素,比上年增長11.64%,增收802萬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222萬元,為縣預算5200萬元(縣調整預算5350萬元,減中央農業稅減免150萬元)的100.42%,為市考核任務5149萬元的101.42%,比上年增長3.43%,增收173萬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9.09%,增收459萬元。全縣財政支出完成15982萬元,為年度預算16116萬元(含省市專項指標補助3202萬元)的99.17%,比上年增長49.28%,增加5276萬元。按照現行財政體制算帳,全縣可用財力為16138萬元,收支相抵,全縣財政滾存結餘156萬元,其中縣級結餘232萬元,鎮鄉級赤字76萬元。
地方財政收入具體項目完成情況:
1、工商稅完成1976萬元,為年度預算的90.23 %,短收214萬元,比上年增長6.87%,增收127萬元;其中增值稅完成312萬元,為年度預算的115.56%,同比增長35.06%,增收81萬元。
2、農業稅完成607萬元,為預算的83.15%,短收123萬元。短收原因是中央追加農業稅減免。
3、煙特產稅完成849萬元,為預算的98.72%,短收11萬元;比上年下降15.1 %,減收151萬元。
4、其他特產稅完成354萬元,為預算的160.91%,超收134萬元,比上年增長62.39%,增收136萬元。
5、耕地占用稅和契稅完成43萬元,為預算的19.55%,短收177萬元,比上年下降53.76%,減收50萬元。
6、企業所得稅完成66萬元,為年度預算的110%,超收6萬元,比上年增長15.79%,增收9萬元。
7、行政性收費及罰沒收入完成418萬元,為預算的107.18%,超收28萬元,比上年增長9.71%,增收37萬元。
8、其他收入完成839萬元,為預算的152.55%,超收289萬元,比上年增長93.76%,增收406萬元。
9、專項收入完成70萬元,為預算的53.85%,短收60萬元,比上年下降44%,減收55萬元。
地方財政支出具體項目完成情況:
1、企業技改支出完成1萬元,占預算的100 %,比上年下降85.71%,減少6萬元。
2、科技三項費完成42萬元,占預算的100 %,與上年持平。
3、支農生產支出完成438萬元,占預算的96.26%,比上年增長93.81%,增加212萬元。
4、農業綜合開發支出完成600萬元,占預算的100%,比上年下降1.96%,減少12萬元。
5、農林水部門事業完成1346萬元,占預算的99.78%,比上年增長62.17%,增加516萬元。
6、工交事業費完成73萬元,占預算的96.05%,比上年增長46%,增加23萬元。
7、文廣事業費完成554萬元,占預算的96.68%,比上年增長82.24%,增加250萬元。
8、教育事業費完成4994萬元,占預算的99.5%,比上年增長54.28%,增加1757萬元。
9、科學事業費完成21萬元,占預算的100%,比上年增長40%,增加6萬元。
10、衛生事業費完成813萬元,占預算的96.9%,比上年增長25.46%,增加165萬元。
11、稅務等部門事業費完成541萬元,占預算的95.58%,比上年增長33.25%,增加135萬元。
12、撫恤社救支出完成356萬元,占預算的100%,比上年增長24.48%,增加70萬元。
13、社會保障事業費完成106萬元,占預算的98.15%,比上年增長15.22%,增加14萬元。
14、行政管理費完成2758萬元,占預算的98.08%,比上年增長50.46%,增加925萬元。
15、公檢法司支出完成821萬元,占預算的98.56%,比上年增長86.59%,增加381萬元。
16、城市維護費支出完成303萬元,占預算的95.28%,比上年增長72.16%,增加127萬元。
17、政策性補貼支出完成5萬元,占預算的100%,比上年下降86.11%,減少31萬元。
18、支援不發達地區支出完成494萬元,占預算的99.2%,比上年增長13.82%,增加60萬元。
19、專項支出完成160萬元,占預算的100%,比上年增長18.52%,增加25萬元。
20、其他支出完成1556萬元,占預算的104.78%,比上年增長73.47%,增加659萬元。
2001年財政工作取得的成績是顯著的。一是較好地完成了財政收入任務,今年財政總收入任務為 7400萬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任務為5200萬元,實際分別完成7380萬元和5222萬元,分別完成任務的99.73%和100%,按可比口徑,分別比上年增長11.63%和9.55%,全面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增長目標。二是財政支出基本得到保障,保證了工資發放、機構運轉、各項增支政策到位和專項資金按時撥付。縣財政配套300萬元全額兌現了新出台的調資、邊補等個人收入政策;加大對黨政機關辦公設施、辦公設備的改善力度;按規定比例及時撥付公路改造、農發等拼盤資金;消化歷年財政潛在赤字550萬元;上級專項資金實際撥付率為99%。三是繼續保持收支平衡。四是財政管理進一步加強。各級財政部門認真組織實施公共財政支出改革,在全省首家成立會計結算中心,實施“收支直達,零戶統管”,改財政事後監督為事前、事中監督,做到監督有效。五是工作重心實現根本性轉移,財政已真正著力於增收及管理機制的研究和創新,為調動各方面加強財政工作的積極性發揮了強大的催化作用。通過實施新的鎮鄉財政管理體制,極大地調動了鎮鄉當家理財積極性。據初步算帳,全縣11個鎮鄉實現平衡略有結餘,結餘總額為28萬元;4個鎮鄉赤字,赤字總額為104萬元。
為了完成財政預算任務,我們著重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嚴格執行財政體制,促進稅收均衡入庫。
針對鎮鄉財政體制存在的“平均主義”和超收兌現難問題,經過反覆調研、科學論證,重新制定了“核定基數、劃分稅種、比例分成、基數上交或補貼、超收留用、短收自補、自求平衡”的管理體制,讓利於鄉鎮,充分調動鎮鄉組織收入的積極性。以“按收入進度調度資金”為主的激勵措施促進各鎮鄉明確任務、強化責任,促進徵收部門認真落實“加強征管、堵塞漏洞、懲治腐敗、清繳欠稅”的工作方針,堅持任務與補貼掛鈎,不斷完善“按季監控、分月考核、嚴格兌現獎懲”的徵收機制,形成“人人有任務、層層抓征管、時時看入庫”的稅收征管新格局,充分發揮了財政體制“綱舉目張”、牽一角而動半山的作用。因此,儘管今年遭受近年來罕見的旱災,除農業稅及煙特產稅等季節性收入外,其他收入進度仍然較為平穩,為全面完成收入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加強支出管理,最佳化支出結構,確保重點需要。
一是各級財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量力而行,盡力而為、保證重點、留有餘地”的支出方針,強力推行“零基預算”,集中有限財力保工資、保運轉、保增資政策落實及項目投入等重點需要。二是嚴格執行財政資金管理的有關規定,按許可權審批,按規定撥款。按照有序原則,合理調度資金,保證各項支出需要;三是注重項目資金管理,加強項目跟蹤監督,確保農發、天保、中國小危改等各項專項資金的有效使用,促進資金安全運行。四是通過會計中心集中支付,增強支出透明度,促進常規支出規範化。
(三)強化財政監督,規範財經秩序。
財政在努力增收節支的同時,充分履行監督職能。一是進一步落實中辦發(1998)14號檔案精神,加強對公檢法司等部門行政性收費和罰沒收入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全年罰沒收入和行政性收費完成418萬元。二是對預算外資金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嚴格按照“所有權歸國家、調控權歸政府、管理權歸財政”的管理模式,不斷規範票據、帳戶管理,全年實現專戶存儲1000餘萬元,完成收存抵支80萬元。三是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完成國資收入551.7萬元;積極參與企業改制,妥善安置企業職工;始終堅持公平、公開、公正原則,按程式依法處置國有資產,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四是積極開展財政檢查工作,先後對財政收入、支出及銀行帳戶清理進行了重點檢查,查處違規違紀資金56.8萬元。五是實施政務公開,嚴格按照縣人民政府關於政務公開工作的實施意見穩步推進,轉變工作作風,提高了服務質量,為預防和治理腐敗做好抓源治本工作。
(四)大力實施公共財政支出改革,著力構建公共財政基本框架。
遵照中共綏陽縣委、縣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財政管理工作的意見》[綏黨發(2001)10號],在全省率先實施公共財政支出改革。一是實施“零戶管理”,推行“收支直達”。撤消各單位的一切收支帳戶,收入直達國庫或財政專戶,支出直達勞務提供者或商品供應商。二是實施“會計集中管理”,推行“財務集中代理”。取消單位會計,成立會計結算中心,改會計分散委派為集中管理。單位的資金結算、會計核算、財務處理由會計中心集中代理,單位設定財務經辦員,實行報帳制。全縣各級各部門大力支持改革,積極參與改革。通過部門配合和改革措施的不斷完善,目前我縣公共財政支出改革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2001年是我縣財政經濟形勢開始好轉的一年。我們在總結成績和經驗的同時,也要客觀地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一是財政工作的質量和水平不高。廣大財政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運用市場經濟理論和現代管理知識指導實際工作的能力弱,難以提高工作水平。二是財源建設工作效果差,財政增收困難。三是財政收入中的非稅收入份額大,可支配財力增量小。對此,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積極探索,逐步加以解決。
二、2002年縣本級財政預算草案
2002年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縣十次黨代會精神,抓住國家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西部大開發機遇,加快全縣經濟發展;著力機制創新,抓好財源建設;堅持以組織收入為中心,強化征管,確保收入穩定增長;堅持“一是吃飯,二要建設”的方針,最佳化支出結構,保證重點需要;積極推進和深化財政改革,促進財政職能的根本性轉變,著力構建公共財政基本框架;加強財政監管,整頓和規範財經秩序,努力開創財政工作新局面。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和國民經濟發展計畫,全縣地方財政收入預算安排5800萬元,比上年(實際完成數,下同)增加578萬元,增長11.07%。具體收入項目預算安排情況是:工商稅2150萬元,比上年增加174萬元,增長8.81%,其中增值稅15%部分為330萬元,比上年增加18萬元,增長5.77%;農業稅 850萬元,按市下任務安排;煙特稅1200萬元,比上年增加351萬元,增長41.34%,即擔均價400元,收購量14萬擔;其他特產稅250萬元,比上年減少104萬元,下降29.38%;耕地占用稅和契稅130萬元,比上年增加87萬元,增長202.33%;行政性收費和罰沒收入280萬元,比上年減少138萬元,下降33.01%;其他收入760萬元,比上年減少79萬元,下降9.42%;企業所得稅60萬元,比上年減少6萬元,下降9.1%;專項收入120萬元,比上年增加50萬元,增長71.43%。
全縣財政總收入預算安排8000萬元,比上年(實際完成數,下同)增加620萬元,增長8.4%。各徵收部門的任務是:國稅系統2360萬元,比上年增加50萬元,增長2.3%,其中增值稅2200萬元,比上年增長6.18%,增加128萬元;地稅系統2170萬元,比上年增長10.71%,增加210萬元,其中地方收入2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11%,增加200萬元;財政系統3470萬元,比上年增長11.58%,增加360萬元。
2002年全縣地方財政支出預算安排13392萬元,比上年預算安排數(調整預算數,下同)增加1176萬元,增長9.63%。其中人員經費10018萬元,比上年增加1723萬元,增長20.77%。主要增加項目是:2001年10月起人均增資80元,今年增加650萬元,2001年10月職務工資調整增加340萬元,民師轉正增加231萬元,獎勵工資502萬元;公務費101萬元,比上年減少59萬元,下降36.88%;專項經費3160萬元,比上年減少440萬元,下降12.22%;總預備費113萬元,占支出總額的0.85%,比上年減少48萬元,主要用於防範烤菸風險和鎮鄉體制調整。各鎮鄉財政預算經人代會審批後,全縣匯總財政收支預算會發生變化,屆時將報縣人大常委會備案。
按照現行財政體制算帳,全年可用財力為13392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800萬元,稅收返還989萬元,以獎代補2141萬元,中央、省財政調資補助3875萬元,獎勵工資補助549萬元,“海爾集團”財力劃轉72萬元,上年結餘156萬元,專項上解190萬元。收支相抵,財政收支保持平衡。
2002年縣本級地方財政收入預算安排2191萬元,比上年實績下降5.11%,減少118萬元。縣本級地方財政收入加上稅收返還989萬元、中央調資補助3875萬元、省市以獎代補2141萬元、獎勵工資補助549萬元、“海爾”財力劃轉72萬元、上年結餘232萬元、專項上解190萬元、對鎮鄉體制補助2505萬元,當年縣本級可用財力為7354萬元。縣本級財政支出預算安排7239萬元,比上年本級調整預算安排數增長1.5%,增加107萬元。收支相抵,縣本級結餘115萬元。2002年縣本級地方財政收入具體項目預算安排情況是:
1、工商稅921萬元,比上年(實際完成數,下同)增長5.02%,增加44萬元,其中地方工商稅591萬元,比上年增加26萬元,增長4.6%;增值稅330萬元,比上年增加18萬元,增長5.77%。
2、煙稅90萬元,為附加收入,比上年下降46.75%,減少79萬元。
3、企業所得稅60萬元,比上年增長20%,增加10萬元。
4、行政性收費及罰沒收入240萬元,比上年下降39.24%,減少155萬元。
5、其他收入760萬元,比上年下降2.06%,減少16萬元。
6、專項收入120萬元,比上年增長118.18%,增加65萬元。
2002年縣本級地方財政支出項目預算安排情況是:
1、企業技改30萬元,比上年(本級調整預算安排數,下同)增加30萬元。
2、科技三項費37萬元,比上年下降7.5%,減少3萬元。
3、支農生產支出132萬元,與上年持平。
4、農發專項支出100萬元,比上年下降44.44%,減少80萬元。
5、農林水事業費513萬元,比上年增長0.39%,增加2萬元。
6、工交事業費58萬元,比上年增長28.89%,增加13萬元。
7、城市維護費161萬元,比上年下降32.36%,減少77萬元(上年安排中專項結轉指標93萬元)。
8、文體廣播事業費218萬元,比上年下降39.78%,減少144萬元(幹部培訓費調整項目和結轉指標減少189萬元)。
9、教育事業費1653萬元,比上年增長22.72%,增加306萬元。
10、科學事業費25萬元,比上年增長2.5%,增加5萬元。
11、衛生事業費583萬元,比上年增長8.77%,增加47萬元。
12、稅務等部門事業費176萬元,比上年下降41.34%,減少124萬元(徵收經費及獎勵、稅改經費減少150萬元)。
13、撫恤、社救費151萬元,比上年增長3.42%,增加5萬元。
14、行政管理費1337萬元,比上年增長1.98%,增加26萬元。
15、公檢法司支出537萬元,比上年增長0.37%,增加2萬元。
16、不發達支出110萬元,比上年增長57.14%,增加40萬元。
17、其他支出1185萬元,比上年增長11.48%,增加122萬元。
18、專項支出70萬元,比上年下降44%,減少55萬元。
19、社保支出50萬元,比上年增長900%,增加45萬元。
20、總預備費113萬元,占支出的1.56%。
2002年預算安排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1.07%,與全縣經濟發展增長目標相符,是積極的;財政支出預算安排體現了“一是吃飯,二要建設”的原則。從有利因素看:一是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加投入,擴大內需,刺激消費。1998年以來實行的以積極財政政策為主要內容的巨觀調控政策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將進一步顯現,加入世貿組織和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也將對經濟發展起到強勁的推動作用。由此,全縣經濟必將保持較快增長速度,為財政增長奠定堅實基礎;二是國家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繼續增加對西部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科技教育投入,西部地區成為投資的新取向,政策及資金傾斜將對區域經濟注入新的活力。三是中央財政繼續加大對西部地區財政轉移支付力度,致力於支持和幫助縣級財政走出困境。我縣2001年獲取的中央和省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為 8700 萬元,比上年增加3400萬元。隨著所得稅分配政策調整,給包括我縣在內的經濟欠發達地區提供一筆可靠的財力。四是遵綏公路的全線貫通,我縣區位優勢大大增強,隨著投資硬環境和軟環境的不斷改善,吸納生產要素的能力顯著增強,必將推動城鄉經濟快速發展。五是上年縣財政消化了550萬元的潛在赤字,收入又沒有預征現象,為財政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六是通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各級各部門工作思路清楚,目標明確,作風踏實,縣第十次黨代會描繪了全縣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藍圖,振奮人心,催人奮進。
但是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估計會面臨如下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結構調整步伐緩慢,經濟運行質量不高,國內生產總值含稅較低,稅收增長乏力;二是收入中非稅收入比重較大,隨著投資軟環境的改善和市場經濟秩序的規範,要完成增長目標,仍有較大困難;三是財政對中央轉移支付的依存度高,自我發展的能力弱;四是個人收入政策不斷出台和醫改、低保等社會保障制度的加速推進,地方財政承受著很大的支出壓力;五是政府採購、預算編制、農村稅費、公共財政支出等財政改革任務十分艱巨。財政改革涉及各方面、多層次的利益調整和權力再分配,矛盾突出,困難大,問題多。因此,我們要抓住有利條件,克服不利因素,紮實工作,頑強拼搏,努力完成全年財政收支任務。
三、堅定信心,狠抓落實,全面完成2002年財政工作任務
2002年財政工作任務十分艱巨。我們必須把握重點,推動全盤,全力做好財政各項工作。
(一) 創新激勵機制,著力抓好財源建設。
財源建設就是以最大限度依法增加財政收入為目的的經濟建設。目前,我縣財源建設工作的基礎在農村,重點在城鎮,關鍵在創新激勵機制。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穩定常規農業,發展高效特色農業,壯大農村基礎財源,促進農民增收、財政增長。一是下決心抓好烤菸生產,周密部署,立足抓早、抓實,既要保證數量,也要保證質量,確保實現菸葉收購量14萬擔,均價450元以上,實現煙特稅1200萬元以上。二是大力發展畜牧業。依託廣州祥興食品公司,積極探索公司加農戶的產業模式,加大品種改良力度,以“外三元雜交”基地建設為主導,迅速改變我縣畜牧業品質劣、規模小、效益低的現狀。三是抓好辣椒產業化建設。加大辣椒加工企業和產地市場建設的支持力度,調動農民種椒積極性,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加強優質生產基地和行銷網路建設,不斷擴大規模經營;加快標準化體系建設,提高產品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四是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林、果、藥、菜特色產業;抓住遵綏公路貫通的大好機遇,大力發展休閒旅遊業。
城鎮經濟是財源建設的重點。要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不斷提高城鎮化水平。一是要著力抓好項目庫建設,認真研究西部大開發的投資政策,搞好項目儲備,做好政策對接。二是南部新區要加快工程進度,完善基礎設施,增強吸納生產要素的能力,拉動經濟成長。三是繼續加大企業改革改制力度,多形式盤活現有存量資產,加快工業和鄉鎮企業發展。四是結合國家政策調整,加快制定投資優惠政策,著力改善軟環境,大力發展非國有經濟。
財源建設實行激勵機制。從2002年起,縣政府每年按新增稅收的一定比例安排財源建設獎勵資金,用於獎勵財源建設的有功人員。
(二) 強化措施,依法治稅,全面完成收入任務。
財政收入是財政支出的基礎,是事業發展和社會政治穩定的物質保證,必須嚴格執法,應收盡收,確保完成收入任務。一是繼續貫徹落實“加強征管、堵塞漏洞、懲治腐敗、清繳欠稅”的工作方針,嚴格執行稅收法規,依法治稅;改進稅收征管手段,嚴厲打擊各種偷、逃、抗、騙稅行為。二是嚴格執行稅收減、免、緩政策,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越權減免稅和變相減免稅,堅決制止“即征即返”,切實維護稅法的統一性和嚴肅性;三是努力應收盡收,切實做到均衡入庫。除農業稅、農業特產稅等季節性收入外,其他各項收入要力爭做到均衡入庫,保證資金調度,保證支出需要。四是要著力改善治稅環境。經濟管理部門要堅持圍繞稅收抓生產、圍繞稅收抓管理,促進生產、管理與稅收的有效銜接,努力營造各級各部門齊抓共管的良好治稅氛圍;五是嚴格任務考核,嚴格資金調度。年度收入任務必須早安排、早落實,不留缺口。完善收入任務責任制,層層簽訂責任狀,把收入任務與補貼掛鈎。縣財政要按照體制規定分月按收入進度調度資金,以保證收入按時足額入庫。
(三) 硬化預算約束,加強支出管理,提高資金使
用效益。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量入為出、量力而行、保證重點、控制一般”的支出方針,保證工資發放、機構運轉、救災求濟等重點支出需要。確保工資發放是第一政績,各級財政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拖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標準工資。二是硬化預算約束,嚴格執行支出預算。各級財政部門必須嚴格執行人大批准的支出預算,全盤思考,長短兼顧,有效控制支出的隨意性,減少預算追加,確保預算的嚴肅性。三是嚴格控制人員經費過快增長,嚴格按照《綏陽縣黨政群機關機構改革人員定崗分流的實施辦法》[綏黨辦發(2001)34號]徹底清退各類臨時人員和在冊不在崗人員,並按照機構改革方案,嚴格執行人員編制,嚴格控制人員經費過快增長。四是加強車、會、話費用控制,努力降低行政運行成本。五是清理整頓獎金、津貼和補貼,堅決制止和取消不按財政人事部門規定,巧立名目、私自濫發獎金、津貼和補貼的違背財經紀律的行為,規範財政資金分配秩序。
(四)嚴格執行財政體制,促進縣鄉財政協調發展。
一是要嚴格執行“界定範圍、劃分稅種、核定收支、超收以獎代補、短收自求平衡、一定三年不變”的鎮鄉財政管理體制,擴大各鎮鄉理財自主權,徹底打破“大鍋飯”,切實解決“超收無望、短收無患”的平均主義弊端。通過“超收以獎代補”、“收入增長目標獎勵”以及“按收入進度撥款”等措施,激勵鎮鄉發展生產、組織收入的積極性。二是縣鄉兩級財政要按照體制規定,各算各帳,在自身財力範圍內,科學合理安排支出預算,確保收支平衡。縣財政要加強會計核算,嚴格資金調度,加大體制執行的保障力度。三是縣鄉財政要切實樹立“還帳也是政績”的觀念,清理政府負債,調整支出結構,建立還債保障機制,逐步消化歷史欠帳,有效防範和化解財政風險,改善財政運行環境。
(五)積極推進和深化財政改革,整頓和規範財經秩序。
堅定信心,鞏固成果,積極推進和深化財政改革,整頓和規範財經秩序是今年財政工作的重要任務。一是在鞏固公共財政支出改革成果基礎上,進一步抓好會計結算中心建設,實行會計電算化,規範運作,提高辦事效率;著力搞好優質服務,堅持在服務中監督,在監督中服務;加強制度建設,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完善各項制度和配套措施,做到有章可循,按章辦事,努力實現管理科學,運轉高效,儘快實現財政集中支付。二是實施政府採購,改革財政資金供給形式。凡是財政性資金安排的採購項目,都要實行政府採購制度。特別是對直接關係社會公共利益的中小學生課本、藥品、建築建材等必須實行集中採購。三是深化預算編制改革,試行部門預算。四是進一步深化預算外資金管理改革,認真落實“收支兩條線”規定。通過清理收費項目,嚴格收費標準,制止擅自改變收費標準和部門越權減免行為,取消收費與部門利益掛鈎,收費成本納入財政預算。五是加快社會保障、醫療保險等改革,逐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各位代表:2002年財政工作目標即將鎖定,我們豪情滿懷,精神振奮,搶抓歷史發展機遇;我們沉著冷靜,信心百倍,應對歷史挑戰。讓我們在縣委領導下,同心同德,開拓進取,為全面完成2002年財政預算任務而努力奮鬥。

適用地區

綏陽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