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縣(黑龍江省原下轄縣)

綏化縣(黑龍江省原下轄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綏化縣位於黑龍江省,1913年撤銷綏化府,設綏化縣。1982年國務院批准撤銷綏化縣,設縣級綏化市。1999年撤銷縣級綏化市,設縣級北林區

基本介紹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民國初年,偽滿時期,解放時期,建國後至今,地理環境,人口民族,經濟概況,農業,工業,商業,社會事業,教育,文化,風景名勝,

建制沿革

1913年(民國二年)變府置縣,隸屬黑龍江省。1914年(民國三年)劃歸綏蘭道,綏蘭道駐綏化縣。1929年撤銷綏蘭道,歸屬黑龍江省。1934年(偽滿大同元年)劃歸濱江省。1939年(偽滿康德六年)劃歸北安省。1946年綏化縣劃為綏化縣和綏東縣,1947年合併為綏化縣。1947年歸屬黑嫩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同年,恢復黑龍江省,歸屬黑龍江省。1956年歸屬綏化專員公署。1982年變綏化市,歸屬綏化地區行政公署。

行政區劃

民國初年

1913年,綏化縣下轄今綏化市北林區綏稜縣土地,1914年,設立綏稜設治局,1917年成立綏稜縣,劃出綏化縣。民國初期全縣劃為4鎮1鄉,即:城鎮分設5個警察派出所、津河鎮轄314個村屯、永安鎮轄158個村屯、克音鎮轄244個村屯、雙河鄉轄291個村屯。

偽滿時期

1931年全縣劃分5區:城區、津河區,轄230個村屯,永安區轄345個村屯,雙河區轄293個村屯,興農區轄125個村屯。1935年保甲改編。全縣19個保,267個甲,3685個牌。1936年劃5區:第一區縣城,第二區津河鎮轄191個村,第三區永安鎮轄104個村,第四區雙河鎮轄149個村,第五區興農鎮轄38個村。1935年劃分6區19保。1941年全縣劃分1街25村。

解放時期

1945年全縣劃為12個區:城區、永安區、長發區、蔡家區、寶山區、紅五區、劉海區、秦家區、四方台區、張維區、津河區和雙河區。1946年劃出綏東縣,全縣劃為7個區:城區、永安區、長發區、蔡家區、寶安區、紅五區、劉海區。1947年綏化、綏東合併,全縣仍為12個區。1948年紅五區併入永安區,劉海區併入寶山區,增設興福區、三河區,全縣仍為12個區。

建國後至今

1951年,城區變為第一區,寶山區變為第二區,長發區變為第三區,永安區變為第四區,蔡家區變為第五區,興福區變為第六區,津河區變為第七區,秦家區變為第八區,四方台區變為第九區,張維區變為第十區,三河區變為第十一區,雙河區變為第十二區。1952年設四方台、永安兩個鎮,1955年撤銷,四方台鎮併入第九區,永安鎮併入第四區。1955年,第一區改為綏化鎮,其他11個區改為區公所,其中四方台和永安為兩個村級鎮。全縣共有215個行政村,1036個自然屯。1956年全縣改為30個鄉和2個鎮:勝利、新立、寶山、龍山、長發、紅旗、永安、連崗、蔡家、新華、太平、興福、新城、民主、東富、東津、利民、隆太、津河、三井、新生、團結、聯合、民吉、發展、三河、雙河、五營、興和、秦家鄉,綏化鎮、四方台鎮。1958年將30個鄉與四方台鎮並為9大鄉,成立10個人民公社。1961年將10個公社劃為25個公社。1962年成立興和公社,全縣總計26個公社。1966年城郊由綏化鎮公社劃出成立城郊公社。1969年綏化鎮公社改為綏化鎮。1982年以前,全縣總計1鎮26公社。

地理環境

綏化縣地處黑龍江省中部,松嫩平原小興安嶺余脈丘陵地銜接處,東經126°25‘~127°23’,北緯46°09‘~47°19’。地形有平原丘陵,東高西低,北高南低,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海拔高度在132~226米之間,坡度在1‰~2‰。呼蘭河自東向西,諾敏河自南向北,把全縣土地天然分為3大區:北部丘陵高河漫灘區、中部雙河沖積平原區、南部川崗低河漫灘區。

人口民族

1931年,全縣有36968戶,236598人。1941年有47222戶,216378人。1949年有61202戶,209894人。到1982年末,全縣已達157816戶,719985人,非農業人口187198人。據1982年7月1日0時第三次人口普查統計,綏化縣境內共有12個民族(漢族滿族朝鮮族回族蒙古族錫伯族達斡爾族苗族壯族彝族土家族鄂溫克族、和赫哲族)。其中漢族人口682649,少數民族人口33396。

經濟概況

農業

綏化縣是農業大縣,種植業占首位,墾殖率已達96.1%,基本無荒可墾。新中國成立後,綏化縣加強了農田基本建設,改進耕作制,改良土壤,推廣優良品種,施用化肥與農藥,實行科學種田,糧食畝產由1949年的142斤增長到1982年的253斤,農業總產值由1949年的11156萬元增長到1982年的19856萬元。
綏化縣新華公社大豐收綏化縣新華公社大豐收
實行聯產承包後,1981年農業總收入比1980年增長3242萬元,突破綏化縣歷史最高水平;糧豆總產74541萬斤,畝產400斤。經濟作物收入2858萬元,比1980年增收394萬元;多種經營收入1000萬元,比1980年增收59萬元;其他收入235萬元,比1980年增收74萬元。

工業

綏化縣工業以輕工業為主、重工業為輔。解放前綏化縣工業不發達,生產技術落後。1946年成立第一鐵工廠,是綏化縣第一個國營工廠。1948年成立縣新華總工廠,下轄鐵工、制材、木工、被服、印刷、米廠、酒廠、草袋、磚廠、砂石廠、四方台油廠等企業。1952年只能進行糧油、木材加工和磚瓦、白酒、醬菜、鍋、鏵等簡單生產。1951年完成工業總產值37415000元,占全年工農業生產總值106394000元的22.8%。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工業生產遇到困難,但由於貫徹”八字方針“,全縣工業仍是上升局面。1965年完成工業總產值51696000元。”文革“時期,由於極”左“路線的干擾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工業生產受到極大影響和損失。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國民經濟在調整中不斷發展。1979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29207000元,占全年工農業總產值339101000元的38.1%。1980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43258000元,占全年工農業總產值361435000元的39.6%。1982年全縣工業擁有食品、機械、電子、紡織、化學、建材、電力等12個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47.29萬元,占全年工農業總產值34585萬元的42.6%。

商業

解放後,綏化縣以社會主義國營商業為主體的國民經濟不斷發展壯大,1982年,商品銷售總額為397346000元,比1956年增加6.9倍,實現利潤3063000元,上繳利潤1596000元。

社會事業

教育

民國八年(1919年)建立了綏化第一所中學——黑龍江省第二中學(今綏化市第二中學)。到民國十四年共有各類學校82所,其中國小30所,中學1所,師範學校1所。偽滿時期綏化教育遭到破壞。東北光復後,綏化教育事業得到穩定發展,1949年全縣中國小增至227所,學生總數達29446名。1950年新建、翻建和擴建部分國小校舍,成立朝鮮族中學,加強工農業餘教育。1953年成立綏化縣師範學校(今綏化學院)。1958年民辦學校大量湧現,在全縣普及國小教育,創辦農業中學。到1965年,全縣共有中國小541所,是1949年的2.4倍。”文革“時期,綏化縣教育事業遭受嚴重破壞,教育質量低下。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教育事業開始振興。到1982年底,全縣各級各類學校達418所,其中縣屬397所,省、地駐綏化單位附屬中國小15所,大專、中專和技工學校6所。全縣共有學生15萬餘人。
新中國成立後,教育經費逐年增加,一五計畫期間綏化縣教育經費支出總額達751萬元。1982年教育支出總額達7188萬元。
1925年全縣共有教師147人。1937年有教師168人。1949年有667人。1958年全縣教師增加到1988人。1982年全縣中國小教師達7848人。

文化

建國後人民生活日益豐富。1982年末,全縣有文化館、圖書館、文化宮、報社、電影公司各1處,評劇團、民間藝術團各1家,文化站26處,圖書室54個,廣播站28處,書店4家,電影院16座,劇場2座,電影放映隊200個。

風景名勝

綏化公園、綏化縣烈士陵園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