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薊

絲路薊

絲路薊(學名:Cirsium arvense),又名田薊或加拿大薊,是一種分布在歐洲及亞洲北部的薊屬,並且廣泛引進到其他地方。雖然在北美洲一般稱它為加拿大薊,但是並非來自加拿大。

絲路薊是高的草本多年生植物,從地下的系統形成大型的克隆群落,並於每年春天長出1-1.2米高的莖。於夏天,莖很多是會部份躺下,若有其他植物支撐,則仍會保持挺直。葉子有很多尖刺,長15-20厘米及闊2-3厘米。The 花序直徑長1-2.2厘米,所有小花的形狀相似。花朵一般都是雌雄異體的,但並非沒有不同,其中一些植株則會有雌雄同體的花朵。種子長4-5毫米,有冠毛污白色,多層,基部連和成環,整體脫落。可以經風力傳播。花果期6-9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絲路薊
  • 學名:Cirsium arvense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菜薊族 Cynareae
  • 亞族:飛廉亞族 Carduinae
  • :薊屬 Cirsium
  • :刺兒菜組 Sect. Cephalonoplos
  • :絲路薊
  • 分布區域:中國新疆、甘肅、西藏及歐洲,前蘇聯,阿富汗,印度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生態,狀況,用途,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直伸。
絲路薊
莖直立,50-160厘米,上部分枝,接頭狀花序下部有稀疏蛛絲毛。
下部莖葉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7-17厘米,寬1.5-4.5厘米,羽狀淺裂或半裂,基部漸狹,多少有短葉柄,或沿莖稍下延,但決不形成明顯的莖翼。側裂片偏斜三角形或偏斜半橢圓形,邊緣通常有2-3個刺齒,齒頂有針刺,針刺長達5毫米,齒緣針刺較短;中部及上部莖葉漸小,與下部莖葉同形或長橢圓形並等樣分裂,無柄至基部擴大半抱莖。全部葉兩面同色,綠色或下面色淡,兩面無毛或有時下面有極稀疏的蛛絲毛。
頭狀花序較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圓錐狀傘房花序。
總苞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直徑1.5-2厘米,有極稀疏的蛛絲毛,但通常無毛。總苞片約5層,覆瓦狀排列,向內層漸長,外層及中層卵形,寬2-2.5毫米,包括頂端針刺長5-7毫米;內層及最內層橢圓狀披針形、長披針形至寬線形,長0.9-1.4厘米,寬1-1.5毫米,外層頂端有反折或開展的短針刺,針刺長近1毫米,中內層頂端膜質漸尖或急尖,不形成明顯的針刺。小花紫紅色,雌性小花花冠長1.7厘米,細管部為細絲狀,長1.3厘米,檐部長4毫米;兩性小花花冠長1.8厘米,細管部為細絲狀,長1.2厘米,檐部長6毫米。全部小花檐部5裂幾達基部。
瘦果淡黃色,幾圓柱形,頂端截形,但 稍見偏斜。冠毛污白色,多層,基部連合成環,整體脫落;冠毛剛毛長羽毛狀,長達2.8厘米。
花果期6-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溝邊水濕地、田間或湖濱地區,海拔700-4250米。
絲路薊

分布範圍

分布新疆天山及準噶爾盆地(伊寧、特克斯、吐魯番、瑪納斯、下野地、石河子等)、甘肅(白銀、敦煌)、西藏(日土)。
歐洲、蘇聯中亞、阿富汗、印度都有分布。
模式標本采自西歐。

生態

絲路薊的種子是歐洲金翅雀及赤胸朱頂雀的重要食物,亦是其他雀科的食物之一。絲路薊葉子鱗翅目超過20個物種及一些蚜蟲的食物,當中包括小紅蛺蝶埃尺蛾等。

狀況

絲路薊一直被廣泛認為是一種野草,如在英國,它就被定為“有害的野草”。它們在很多地區亦是嚴重入侵物種,一般是作為糧食種子的污染物而被引入這些地區。
在很多國家,如澳洲巴西加拿大紐西蘭美國都將它定為有害的野草,一些國家甚至限制它們或其部份的引入。

用途

絲路薊的是可以吃的,以主根最有營養,不過卻有傾向令一些人放葉子也是可以吃的,但清除尖刺卻令人感到厭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