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綠洲研究

絲綢之路綠洲研究

《絲綢之路綠洲研究》是2010年12月1日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錢雲 金海龍。

基本介紹

  • 書名:絲綢之路綠洲研究
  • 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 頁數:389頁
  • 開本:16
  • 定價:87.00
  • 作者:錢雲 金海龍
  •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228141148, 978722814114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絲綢之路綠洲研究》為絲綢之路研究叢書之一。叢書除了保留原有的幾種選題之外,又從全國已出版或待出版的研究成果中,遴選了20餘種有代表性的選題列入叢書,叢書以傳統的草原絲綢之路和綠洲絲綢之路為主線,以西域研究為重點,注重突出學術著作的創新性和理論研究的系統性,內容涉及考古、歷史、民族、宗教、文化、藝術等多學科領域。由於入選的研究成果在出版時間上跨度較大,此次再版前均由作者對書稿內容做了全面修訂,有的甚至做了重大修改,補充了新的資料,借鑑了新的研究成果和觀點。 為了使讀者了解國內絲綢之路研究的進展情況,我們特邀請中西文化交流史著名學者、蘇州大學教授沈福偉先生和清華大學教授張國剛先生為叢書撰寫了序言。文中的精闢論述和真知灼見,是讀者開啟《絲綢之路研究叢書》的一把鑰匙。
《絲綢之路綠洲研究》是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作者簡介

錢雲,1936年生,浙江嘉興人。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新疆師範大學教授。主持過有關綠洲研究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和自治區級橫向課題。主編《新疆綠洲》、《新疆農用地向非農建設用地轉化與保護耕地研究》。參編《中國經濟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濟地理》、《中國國家農業地理集及其編制》。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資源調查和農業區劃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評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優秀專業技術工作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曾憲梓教育基金會高等師範院校教師三等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金海龍,1955年生,浙江東陽人。1998年獲西北大學理學博士學位。新疆師範大學教授,華東師範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主編《中國旅遊地理》。2000年以來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2004年評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圖書目錄

出版說明
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學研究(總序一)
絲綢之路與中西文化交流(總序二)
上編 絲綢之路綠洲歷史演變
第一章 綠洲的形成
第一節 綠洲的概念
第二節 綠洲系統特徵和綠洲系統功能
第三節 綠洲的分布與分類
第一章 絲綢之路綠洲古道
第一節 絲綢之路東段(中國河西走廊境內)
第二節 絲綢之路中段(中國新疆境內)
第三節 絲綢之路西段(蔥嶺以西)

第三章 河西走廊綠洲古城與新疆綠洲古城
第一節 絲綢之路起點和河西四郡
第二節 新疆綠洲古城

第四章 中亞綠洲古城
第一節 中亞綠洲歷史沿革
第二節 中亞綠洲古城

第五章 絲綢之路綠洲保障體系
第一節 負水擔糧
第二節 築城駐軍
第三節 戍兵屯田
第四節 臨路行商

中編 絲綢之路綠洲經濟與綠洲文化
第六章 綠洲灌溉農業
第一節 綠洲灌溉農業的形成
第二節 河西走廊綠洲灌溉農業
第三節 新疆綠洲灌溉農業
第四節 中亞綠洲灌溉農業

第七章 綠洲商業貿易
第一節 河西走廊綠洲商業貿易
第二節 新疆綠洲商業貿易
第三節 中亞綠洲商業貿易

第八章 綠洲文化區的形成
第一節 綠洲文化區的形成
第二節 綠洲文化的主要類型

第九章 綠洲文化的交流
第一節 綠洲文化內部融合
第二節 綠洲文化東西方交流
第三節 草原文化和綠洲文化融合

第十章 綠洲自然環境歷史演變
第一節 氣候演變
第二節 水體變遷與植被演變
第三節 自然災害

第十一章 綠洲社會環境歷史演變
第一節 民族大遷移對人口的影響
第二節 戰爭大角逐對社會的影響
第三節 人口增長緩慢、城鎮發展遲緩

下編 絲綢之路當代綠洲研究
第十一章 綠洲經濟與中國中東部地區經濟互補研究
第一節 中國當代綠洲經濟
第二節 中國西部綠洲經濟與中東部經濟互補關係
第三節 中國西部綠洲經濟與中東部合作發展關係

第十三章 河西走廊綠洲
第一節 河西走廊綠洲區域自然資源空間結構分析
第二節 河西走廊綠洲產業結構現狀
第三節 石羊河和疏勒河流域的開發利用
第四節 河西走廊可持續發展研究

第十四章 新疆綠洲
第一節 新疆綠洲的獨特自然環境
第二節 于田綠洲
第三節 石河子綠洲
第四節 吐魯番盆地綠洲
第五節 伊犁盆地綠洲

第十五章 中亞綠洲
第一節 中亞兩河流域和七流域概述
第二節 中亞綠洲的形成
第三節 中亞綠洲的發展與區域經濟合作
參考文獻
圖版目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