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廉鄉

紹廉鄉地處歙縣南部,四周分別與王村、石門、長陔、森村三鄉一鎮相鄰,距縣城38公里,轄10個行政村,96個村民組。2006年底,有3575戶,13334人。

全鄉工農業總產值457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30元。財政收入40萬元。截止至2008年底全鄉山場面積122373畝,其中茶園17706畝,毛雷竹園9408畝,用材林69390畝,水田3530畝。群山環抱,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人文景觀豐富,王街公路貫穿境內,屬歙南的腹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紹廉鄉
  • 行政區類別:鄉級行政區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和平村
  • 人口:12043(2000年)
  • 著名景點:桂溪村,叢林寺
產業結構,基礎設施,特色產業,人文景觀,人口數據,下轄村莊,

產業結構

全鄉共有鄉村個體私營企業150家,主要經營糧油加工、茶葉精製、木材加工、建築安裝等。以茶葉加工為主,產品遠銷全國各地,2006年鄉鎮企業茅頌槓總產值880萬元。

基礎設施

全鄉有一所中心學校,含中、國小 。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有鄉衛生院2所,醫務人員7人,各村設有衛生室,能為民眾的健康提供必要的服務。鄉計畫生育政策符合率為9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63‰。5年以來,完成了嶺口國小主樓的改建和紹濂中學宿舍樓的新建及嶺芝公路的建設,全鄉基本完成飲水工程。境內鄉村公路網基本形成,交通便捷,電視覆蓋全鄉,乎拔蘭村村通廣播,電信網路暢通,電力供應充足,是投資者的理想天地。

特色產業

改革開放以來,鄉黨委、政府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以茶葉、毛雷竹為拳頭產業,著名的屯綠是茶葉精製的優質原料,“黃山翠竹”、“夢筆生花“等產品久負盛名,年產量達185.5噸,雷筍乾、石耳等雅槳囑殼土特產暢銷市場,供不應求,以黃毛村紅辣椒、小溪村香菜為龍頭姜頁潤的高山蔬菜,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人文景觀

該鎮人文景觀豐富,如小溪嬸灶村(又稱桂溪村),位於桂溪河兩岸,全村面積11.6平方公里,小溪村人文景觀豐富,文人墨客所稱的“桂溪十八景”就集於小溪村,尚有保留較好的古寺、古亭、古塔、古牌坊、古民居。“叢林寺”始建於唐太和五年,宋遷現址,明清時曾多次維修,是全縣十寺中保存較完整的一座。該寺正殿有彩繪,殿後有明代水墨聖手丁雲鵬的絕筆壁畫。現存一幅羅漢、二十四幅觀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寶騖中天坊”的中柱頂端有一對神獸圖騰作嘯天狀,活靈活現,是古歙牌坊中的罕見珍品。“鎮子山古塔”位村頭的一座小山遷艱說坡上,每當夕陽西下時,披滿霞光,如一位滄桑老人,將歷史變遷盡收眼底,明代的古民居充端頸戰外觀朴雅,內有精美的木雕、磚雕、石雕;清代的商欄門樓,或為雲紋、卷草,或為鳥獸、人物,構圖生動、匠心獨具,頗具旅遊開發價值。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2043
6033
6010
家庭戶戶數
3519
家庭戶總人口(總)
12036
家庭戶男
6026
家庭戶女
6010
0-14歲(總)
3027
0-14歲男
1521
0-14歲女
1506
15-64歲(總)
7940
15-64歲男
4059
15-64歲女
3881
65歲及以上(總)
1076
65歲及以上男
453
65歲及以上女
62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1817

下轄村莊

和平村
駝崗村
五豐村
嶺口村
黃毛村
清溪村
古祝村
石耳村
莊頭村
小溪村

下轄村莊

和平村
駝崗村
五豐村
嶺口村
黃毛村
清溪村
古祝村
石耳村
莊頭村
小溪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