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毛蝽

細毛蝽

細毛蝽,Dolycoris baccarum,為半翅目蝽科斑須蝽屬的一種昆蟲。為害白菜、油菜、甘藍、豌豆、蘿蔔、蔥及其它作物;若蟲群集嫩枝和幼葉刺吸其汁液,被害部呈褐色小點,嫩莖被害後流出褐色粘液。導致嫩葉乾縮、畸形,嫩梢萎縮乾枯,抑制泡桐的生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細毛蝽
  • 拉丁學名:Dolycoris baccarum
  • 別稱:斑須蝽、臭大姐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為半翅目
  • :蝽科
  • :斑須蝽屬
  • :細毛蝽
  • 英文名:Sugarbeet stink bug
形態特徵,分布與危害,症狀,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8-13毫米,寬4.5-7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體色變化較大,全體長滿細毛,密布粗大黑點;頭黑褐色,觸角黑色,5節,各節基部為黃白色, 深淺相間如斑紋。小盾片長,呈三角形,淡黃色,末端鈍而光滑。體側各節結合處黃、黑相間。翅端長於腹末,前翅革質部淡紅褐色到暗紅暗色,膜質部分淡褐色,透明。足褐色,脛節未端及跗節第1、3節黑色,跗節第2節黃色。
細毛蝽細毛蝽
圓筒形,桔黃色,上有圓蓋,聚集成塊,排列整齊。
若蟲
共5齡,體長9毫米左右,黑褐色,密布絨毛和刻點。觸角4節黑色。腹背第4—6節有臭腺孔3對,呈黃色小點狀,其周圍黑色。

分布與危害

細毛蝽若蟲群集嫩枝和幼葉刺吸其汁液,被害部呈褐色小點,嫩莖被害後流出褐色粘液。導致嫩葉乾縮、畸形,嫩梢萎縮乾枯,抑制泡桐的生長。

症狀

細毛l春(Dolyooris ba:earum L.)又名斑須格象。屬半翅日,拚科(Penta仁omlr一ac)。我省各地均有分布,危害小麥、菸草、水稻、玉米、高粱、大豆、芝麻、棉花、一甘藍、白菜等多種農作物和蘋果、梨、桃、泡桐等林木果樹,在許昌地區危害菸草的頂私嫩莖,致使大批植株頂梢萎蔫 成蟲 體長8-13毫米,寬4.5-7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體色變化較大,全體長滿細毛,密布粗大黑點;頭黑褐色,觸角黑色,5節,各節基部為黃白色, 深淺相間如斑紋。小盾片長,呈三角形,淡黃色,末端鈍而光滑。體側各節結合處黃、黑相間。翅端長於腹末,前翅革質部淡紅褐色到暗紅暗色,膜質部分淡褐色,透明。足褐色,脛節未端及跗節第1、3節黑色,跗節第2節黃色。 卵 圓筒形,桔黃色,上有圓蓋,聚集成塊,排列整齊。 若蟲 共5齡,體長9毫米左右,黑褐色,密布絨毛和刻點。觸角4節黑色。腹背第4―6節有臭腺孔3對,呈黃色小點狀,其周圍黑色。

發生規律

該蟲每年發生2-3代,有世代重疊現象,以成蟲在雜草、枯枝落葉下、植物根際、樹皮縫、土縫、石縫及屋檐下越冬。翌年4月條件合適時開始取食活動,4月下旬產卵,將卵產於植物的葉片、嫩枝、花蕾和苞片上,卵豎立成塊,每塊14-28粒。卵經過4-5天孵化,若蟲孵化後,聚集在卵塊上不動,停2-3天后活動,群集在泡桐幼苗嫩梢上吸食莖和葉上的汁液,被害葉初呈褐色小點,日久皺縮,嫩莖被害後流出褐色粘液。6月初第1代成蟲羽化,6月中旬為產卵盛期。7月初第二代成蟲羽化;第三代成蟲在8月中旬羽化。10月上、中旬成蟲進入越冬期。成蟲飛翔能力較強,成蟲壽命長,產卵期長,成蟲還有吸食蚜蟲、蠅類、棉鈴蟲的幼蟲汁液的習性。

防治方法

(1)保護和利用天敵。蝽卵蜂對細毛蝽的卵寄生率很高。
(2)因地制宜的選擇較抗蟲品種。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抵抗力。春秋季節,清除雜草、刮樹皮、枯枝落葉並集中燒毀,消滅越冬成蟲。
(3)若蟲盛發期,可噴灑90%敵百蟲或20%殺滅菊酯15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5000倍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