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宮殿

紫禁城的宮殿

《紫禁城的宮殿》是於2002年4月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印淙。

基本介紹

  • 書名:《紫禁城的宮殿》
  • 作者:馮印淙
  • ISBN:9787800472862
  • 類別:人文社會 
  • 頁數:45
  • 定價:10.00元
  • 出版社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02-4
  • 叢編題名:故宮知識叢書
  • 語種:漢語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精彩書摘,

內容簡介

《紫禁城宮殿》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高級工程師於倬雲主編,協助編撰的都是故宮有關方面的專家。文字分導論、分論及圖片說明三方面,共八萬餘字;全部圖片共五百六十四幀,其中正圖四百六十七幀(內彩圖二百六十五幀,黑白圖二百零二幀),插圖六十七幀,建築墨線圖三十幀。結構編排,除導論和附錄外,主要按建築物的使用功能、建築類型、附屬建築及設施分成三大部分。內容所及,大自整體布局到單座宮殿,小自一梁一棟到一雕一刻,無不賅備。以有限的篇幅,容納龐大的內容,全面而集中地展示了紫禁城宮殿及其藝術。書內主要攝影圖片,是由香港和北京故宮專業攝影師合作拍攝而成。為照片的拍攝,故宮博物院予以前所未有的方便,平日參觀故宮無法看到,迄未開放的場所,都攝製了珍貴的圖片,初次公之於世;並且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為拍攝工作創造了條件,使照片的質量和構圖,都能令人一新耳目。

編輯推薦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的中央,之所以稱為故宮是因為它曾經是明清兩代帝王的宮殿,現在是故宮博物院所在地。它的城垣高10米,四隅有角樓,城有四門。城中建築多覆以黃色琉璃瓦,城外環繞著52米寬的護城河。我國古代天文學家通過觀察天體,發現以北極星為中樞的紫微星垣的位置恆居不變,是星辰的中心,故而把“天上君王居住的天宮”稱作“紫微宮”。封建皇帝“擁有天地”,住所是戒備森嚴的“禁地”,因此人們把圍以高牆的皇帝居住地稱為紫禁城。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明朝仿效都城南京宮制在元大都遺址以東建造宮殿,永樂十八年底正式建成,就是北京的紫禁城。次年,明遷都北京。此後五百年司,皇宮紫禁城成為明清24位皇帝臨朝為政和日常生活的地方。

精彩書摘

珍妃井正北就是貞順門,是寧壽宮區域的北門。寧壽宮建築群雖然占地面積不大,但前後有別,功能各異,亭台樓閣一應俱全,從打理廟堂之事到日常生活休息,皆得其所,是大內的“具體而微者”。紫禁城中的西側隆宗門外有以慈寧宮為中心的大型建築,皇帝去世後,留下的妃嬪等按不同等級被安置於此。宮殿前的花園內,昔日各種建築與花草樹木、游魚飛烏共成幽雅環境。西面有壽康宮,西北面有壽安宮、春禧殿,英華殿前有兩棵菩提樹,相傳是明神宗的母親親手種的。紫禁城的西北角,是從前宮中的城隍廟,由內務府掌管其中的祭祀。廟東有為御用馬匹祭祀的馬神廟,還有皮庫的一部分。
由此往東,順貞門正列的神武門是紫禁城的北門,又稱玄武門,因避諱康熙皇帝的名字“玄燁”而改名。門樓上設有鐘鼓,用來起更報時。另外,昔日選秀女也在此處。神武門城樓上現在有紫禁城宮殿建築展覽,以大量的照片、實物和模型形象生動地展示紫禁城宮殿建築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紫禁城內四角,均有角樓,用於瞭望和戒備,多角交錯的建築形式,在防禦的同時極富裝飾效果。
紫禁城宮殿的命名在清代可以概括為三類,一類為沿用明代舊稱;一類為皇帝根據宸制親自撰擬;一類是當宮殿落成,由南書房翰林擬出幾個名稱,列單呈進,由皇帝御筆圈定。宮殿名稱含義豐富,極盡祥瑞之意,既好聽,又好看。故宮博物院是在這些宮殿遺址及明清收藏的基礎上建立的全國最大的博物館,既是皇宮遺址博物館,又是綜合性的藝術博物館,也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博物館。1961年,故宮博物院被國務院首批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確定列八“世界遺產清單”。它每年都在熱情地接待數以百萬計的國內外參觀者,讓他們讚嘆流連,為人類文化交流起著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