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堇(中藥)

紫堇(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紫堇,中藥名。為罌粟科植物紫堇Corydalis edulis Maxim.的根或全草。分布於華東及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之功效。常用於瘡瘍腫毒,聤耳流膿,咽喉疼痛,頑癬,禿瘡,毒蛇咬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紫堇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罌粟目
  • :罌粟科
  • :紫堇屬
  • :紫堇
  • 分布區域:華東及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 採收時間:春、夏季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4-10g。外用:適量
  • 毒性:有毒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現代套用,相關論述,附註,

別名

野花生、斷腸草、蠍子花、麥黃草、悶頭花、山黃連、水黃連、羊不吃

入藥部位

根或全草。

性味

味苦、澀,性涼,有毒。

歸經

歸肺、腎、脾經。

功效

清熱解毒,殺蟲止癢。

主治

瘡瘍腫毒,聤耳流膿,咽喉疼痛,頑癬,禿瘡,毒蛇咬傷。

相關配伍

1、治瘡毒:蠍子花根適量,煎水洗患處。(《陝西中草藥》)
2、治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紫堇全草鮮汁(加適量防腐劑或蒸汽加壓消毒)滴耳。(《中華醫學雜誌》1974,(2):89)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4-10g。外用:適量,搗敷,研末調敷或煎水外洗。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用量不宜過大。

採集加工

春、夏季採挖,除去雜質,洗淨,陰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一年生灰綠色草本,高20-50厘米,具主根。莖分枝,具葉;花枝花葶狀,常與葉對生。基生葉具長柄,葉片近三角形,長5-9厘米,上面綠色,下面蒼白色,1-2回羽狀全裂,一羽片2-3對,具短柄,二回羽片近無柄,倒卵圓形,羽狀分裂,裂片狹卵圓形,頂端鈍,近具短尖。莖生葉與基生葉同形。總狀花序疏具3-10花。苞片狹卵圓形至披針形,漸尖,全緣,有時下部的疏具齒,約與花梗等長或稍長。花梗長約5毫米。萼片小,近圓形,直徑約1.5毫米,具齒。花粉紅色至紫紅色,平展。外花瓣較寬展,頂端微凹,無雞冠狀突起。上花瓣長1.5-2厘米;距圓筒形,基部稍下彎,約占花瓣全長的1/3;蜜腺體長,近伸達距末端,大部分與距貼生,末端不變狹。下花瓣近基部漸狹。內花瓣具雞冠狀突起;爪纖細,稍長於瓣片。柱頭橫向紡錘形,兩端各具1乳突,上面具溝槽,槽內具極細小的乳突。蒴果線形,下垂,長3-3.5厘米,具1列種子。種子直徑約1.5毫米,密生環狀小凹點;種阜小,緊貼種子。

生長環境

生丘陵林緣,宅畔牆基。分布於華東及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性狀鑑別

根呈橢圓形、長圓柱形或連珠形,長1-5cm,直徑0.5-2.5cm。除去栓皮者表面類白色或黃白色,凹陷處有棕色栓皮殘留;未去棕紅色栓皮者,有明顯縱槽紋和少數橫長皮孔。質脆,易折斷,斷麵粉性,皮部類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長圓柱狀者纖維狀較強。氣微,味微甘、辛,有刺激性。

藥理作用

抗菌作用。

現代套用

治療化膿性中耳炎。

相關論述

1、《貴州民間藥物》:“潤肺,止咳血。治肺癆咳血。”
2、《貴州草藥》:“鎮靜,止血。”
3、《全國中草藥彙編》:“清熱解暑。主治中暑頭痛,腹痛,尿痛,肺結核咯血;外用治化膿性中耳炎,脫肛,瘡瘍腫毒,蛇咬傷。”

附註

紫堇花葉做藥用。氣微,味微酸。具有清熱解毒,收斂固精的功效,用於遺精、瘡毒、禿瘡、蛇咬傷、脫肛等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