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倫·奧貝·克爾凱郭爾

索倫·奧貝·克爾凱郭爾

索倫·奧貝·克爾凱郭爾(丹麥語:Søron Aabye Kierkegaard,1813年5月5日-1855年11月11日)是丹麥哲學家、神學家及作家,一般被視為存在主義之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索倫·奧貝·克爾凱郭爾
  • 外文名:Søron Aabye Kierkegaard
  • 國籍:丹麥
  • 出生日期:1813年5月5日
  • 逝世日期:1855年11月11日
  • 職業:丹麥哲學家、神學家及作家
  • 信仰:基督徒
  • 代表作品:《非此則彼》,《兩個啟發性談話》,《兩個啟發性談話》
生平簡介,哲學思想,存在的層次,絕望的階段,克爾凱郭爾與存在主義,主要著作,

生平簡介

克爾凱郭爾生於哥本哈根一個富裕家庭,在眾兄弟姊妹中最年幼。克爾凱郭爾的父親早年是一個鄉下農民,後來白手興家成為城中暴發戶,並與富豪之女結婚,擠身哥本哈根的上流社會。後來其妻去世,克爾凱郭爾之父另娶家中女雇為妻,並在老年得幼子索倫·克爾凱郭爾
克爾凱郭爾的父親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所有丹麥人一出生就自動成為路德會信徒),本身受正式教育不多,但勤於自學。他性格憂鬱,且深信自己因早年不虔敬的行為而受到神的咒詛(而且克爾凱郭爾大部分兄長、姊姊活不過三十四歲──那是耶穌被釘十架的年齡),對克爾凱郭爾管教──特別是宗教教育──非常嚴厲。克爾凱郭爾深受父親影響。另一方面,克爾凱郭爾自少生活富裕,但體弱多病,且跟兄長相處不融洽。種種因素造成克爾凱郭爾憂鬱的性格。
1830年,克爾凱郭爾開始學習心理學哲學,並於翌年開始準備攻讀神學學位。但於1834年他的宗教信仰陷入低潮,生活變得糜爛,直至1838年才恢復過來。1840年他完成學位考試、同年向維珍妮·奧遜(Regine Olsen)求婚,並於1841年取得在其他學系等同博士的哲學碩士學位。
1841年,克爾凱郭爾覺得到自己不可能擺脫憂鬱,更不可能有美滿婚姻,於是最終決定跟雷吉娜解除婚約。這對他日後創作生涯影響深遠。及後他成為活躍作家,以不同筆名出版多部不同文學、哲學作品。他一生大力批評丹麥教會及反對當時得令的黑格爾哲學,並致力反思神學。
1855年克爾凱郭爾於哥本哈根一家醫院逝世,至臨終時仍不肯接受丹麥教會聖餐,也不肯讓教會參與其喪禮。

哲學思想

克爾凱郭爾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其哲學的中心思想基本上可以說是“如何去做一個基督徒”。他對當時社會上的小信風氣深惡痛絕,多番撰文攻擊。
他認為人們並不能透過客觀性獲得真理,而真理只能透過主觀性呈現,所以他反對傳統哲學將真理當成客觀知識那樣地追求。他亦反對教條主義(包括反對基督教的教條主義),故不願將自己的思想寫成哲學理論,而是以文學作品的形式表達,並以多個不同筆名出版作品。

存在的層次

克爾凱郭爾將人的存在描述成三個不同層次:感性理性和宗教性。感性的人或是享樂主義者、或是熱衷於生活體驗的人,他們主觀而具創造力,對世界沒承擔、沒責任,覺得人世間充滿可能。理性的人則是現實的,對世界充滿承擔和責任,清楚明白人世間的道德、倫理規條。因此,有別於感性的人,理性的人知道這世界處處設限,充滿著不可能。面對不可能,理性的人就只有放棄,並永遠為失去的東西而悲傷。這個時候,人只有靠著“信心的一躍”進入宗教性,相信在無限的神中凡事俱可能;儘管理性上非常明白事情的不可能性,但正正只有信仰荒謬,人才能重獲希望。
在《恐懼與戰慄》中,克爾凱郭爾思考舊約中“信心之父”亞伯拉罕聽從神的指示殺子作燔祭的故事。他認為如果亞伯拉罕不在乎自己的兒子生死、沒有道德倫理以至親情的心理掙扎,或者認為聽命於神而殺子是一種道德規條,他的所作所為就毫無意義。亞伯拉罕的行動的價值在於他從理性躍進宗教性,信仰神的大能、信仰荒謬,相信凡事可能、奇蹟會出現(結果神在最後關頭遣天使阻止亞伯拉罕殺死兒子)。克爾凱郭爾認為,不通過理性的話,是不會有信仰的。

絕望的階段

在《致死的疾病》,克爾凱郭爾認為絕望是不接受自己不想要的自我、最終“失去自我”,認為這也就是基督教所講的原罪。絕望的人不一定知道自己絕望、也不一定感到痛苦。最低層次的絕望在無知的人,一心只知世俗物事;這類人沒有自我意識,不認識自我的永恆性,更不知道自己陷於絕望。另一些人意識到自己為渴望得到某些世俗物事而絕望,但仍沒有自我永恆性的意識。另一些人開始意識到自我、永恆性,也意識到自己為世俗物事而絕望的軟弱,為此他們也就不願接受這個自己,結果陷入另一種絕望。再進一步,一些人決定接受軟弱,聽天由命,承認自己的永恆性。進而,他們要願意接受當前的這個自己。他們可能選擇靠著“信心的一躍”重獲希望,脫離絕望;可是他們也可能選擇視絕望為最終真理,將自己置於永恆的絕望中。
於是,人在不同存在層次也就有不同的絕望。感性的人為世俗物事而絕望,理性的人也就為拒絕自我或選擇視絕望為最終真理而絕望。信仰是脫離絕望的唯一方式,選擇信仰也就是實現自我的唯一法門。

克爾凱郭爾與存在主義

很多人認為克爾凱郭爾是存在主義的先驅。無疑,後來20世紀的存在主義者如薩特(Jean Paul Sartre)、卡繆(Albert Camus)等深受克爾凱郭爾哲學的影響,但如果存在主義的定義包括否定人的本質與靈魂存在,那么本身就不大可能是存在主義者了。

主要著作

克爾凱郭爾以真名及多個不同筆名出版其作品,以表達其反教條、反權威及多重觀點的思想。以下漢譯不包括副題,署以真名的作品不註明作者名稱:
《非此則彼》-Victor Eremita編著(1843)''Enten-Eller. Et Livs-Fragment, udgivet af Victor Eremita''
《兩個啟發性談話》(1843)''To opbyggelige Taler''
《恐懼與戰慄》-Johannes de Silentio著(1843)''Frygt og Bœven. Dialektisk Lyrik af Johannes de Silentio''
《重複》-Constantin Constantius著(1843)''Gjentagelsen. Et Forsøg i den experimenterende Psychologi af Constantin Constantius''
《哲學性片斷》(1844)-Johannes Climacus著,克爾凱郭爾出版''Philosophiske Smuler eller En Smule Philosophie. Af Johannes Climacus. Udgivet af S. Kierkegaard''
《生命的階段》(1845)-眾人著,Hilarious Bookbinder編纂及出版''Stadier paa Livets Vej. Studier af Forskjellige. Sammenbragte, befordrede til Trykken og udgivne af Hilarius Bogbinder''
《非科學的結語》(1846)-Johannes Climacus著,克爾凱郭爾出版''Afsluttende uvidenskabelig Efterskrift til de philosophiske Smuler. -- Mimisk-pathetisk-dialektisk Sammenskrift, Existentielt Indlœg, af Johannes Climacus. Udgiven af S. Kierkegaard''
《不同精神的啟發性談話》(1847)''Opbyggelige Taler i forskjellig Aand af S. Kierkegaard)''
愛的作品(1847)''Kjerlighedens Gjerninger. Nogle christelige Overveielser i Talers Form, af S. Kierkegaard''
《致死的疾病》(1849)-Anti-Climacus著,克爾凱郭爾編''Sygdommen til Døden. En christelig psychologisk Udvikling til Opvœkkelse. Af Anticlimacus. Udgivet af S. Kierkegaard''
《基督教的訓練》(1850)-Anti-Climacus著,克爾凱郭爾編''Indøvelse i Christendom. Af Anti-Climacus -- Udgivet af S. Kierkegaar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