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書樓風波

素書樓風波

1990年6月1日,95歲高齡的錢穆先生不願時任“立法委員”的陳水扁指控他霸占公產,毅然搬離了素書樓,住到台北市杭州南路自己家裡。就在同一年的8月30日,錢穆抑鬱而終。這件事被稱為素書樓風波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素書樓風波
  • 素書樓地址:台北市士林區
  • 發生日期:1990年6月1日
  • 中心人物:錢穆
事件背景,事件經過,事件影響,

事件背景

在台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2號東吳大學校園的西南角,有一處幽靜的院落,門上掛著"素書樓"的木牌,這裡就是已故的國學大師錢穆的故居。入門沿著左側石階而上,楓樹夾道,修竹相迎,來到綠草如茵的坡台上,則有當年錢穆及其夫人摘植的山茶、古松,與之相連的二層樓風格簡約的建築,就是大師長居的素書樓,這裡的一磚一石、一草一木都是主人多年的心血,令人緬懷。

事件經過

錢穆先生在素書樓錢穆先生在素書樓
錢穆1967年偕夫人胡美琦遷居台北。之後他們選擇在山清水秀的外雙溪自建屋舍,胡美琦女士親自設計繪製了屋舍圖樣。蔣經國先生聽聞此事,就要去圖紙交陽明山管理局辦理施工。第二年,錢穆夫婦搬入新居,為紀念母親,錢穆先生命名此樓為“素書樓”,自那時起,錢先生在此居住了20多年。
1980年陽明山管理局撤銷後,素書樓撥歸台北市政府管理。
1988年5月,台北市“議員”周伯倫、“立法委員”陳水扁指責素書樓“既無租約,又不付租”,是“非法占用公產”,要求收回。
1990年5月,台灣政界再起爭鬥,台北市“議會”的一些“議員”抨擊素書樓為“非法修建”,要“限期收回”。其實素書樓是由台灣“總統府”向台北市當局借用,並由“行政院”核可,租用實屬合法。接租約規定,到1991年才期滿,而且註明在期滿後有權利可以續約再住下去,談何“非法占用”?錢夫人也表示: “我們並非想永久住在這棟房子裡,因為錢先生對這房子已有很深厚的情感,加上最近身體狀況又不好,希望能夠等他心情比較平衡了,再行搬遷。”
1990年6月1日,95歲高齡的錢穆先生不願時任“立法委員”的陳水扁指控他霸占公產,毅然搬離了素書樓,住到台北市杭州南路自己家裡。

事件影響

搬離素書樓前的錢穆伉儷搬離素書樓前的錢穆伉儷
“素書樓風波”一直是錢穆去世前幾年頗為煩心的事。錢穆所煩的並非房子一事,而是“非法占用”一說。他說: “平生嚴守隱居之素志,今不幸被捲入此是非之中,內心不勝感慨!余今年已95歲,實無精力與人爭辯是非,生平唯服膺儒家所論士大夫出處進退辭受之道。”為了避免“享受特權”的誤解,1990年6月1日,錢穆毅然搬出居住了二十多年之久的素書樓。台北市當局,以“非法占用公產”之名,逼迫錢穆搬出素書樓,此事發生在自稱“復興中華文化”之地的台灣,令人感慨;對於畢生貢獻於中國文化事業、中外學人無論識與不識都衷心景仰的一代大學者,在晚年竟不讓他有一個安居之所,未免太不人道。著名歷史學家、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許倬雲對此事評價道: “民進黨的攻擊及‘總統府’的冷漠,都令人寒心。這是一個對知識與智慧冷漠與輕視的時空,文化如何有重建的可能?” 錢穆從中國文化大學退休以後,記憶力明顯減退,身體大不如前。余英時在一篇回憶其師的文章中說: “最近十幾年,我大概每年都有機會去台北一兩次,多數是專程,但有時是路過。每次到台北,無論行程怎么匆促,錢先生是我一定要去拜謁的。……但最近兩三年來,我確實感到錢先生的精神一次比一次差。今年(1990年)7月初的一次,我已經不敢說他是否還認識我了。”據金耀基回憶,在錢穆從素書樓搬到市區杭州南路新居前不久,他去看他,“像往時一樣,他坐在素書樓客廳同一位置,同一張紅木椅上,面容消瘦,但那天精神比一年前所見似要好些,只是絕少開口了。記得他要了支煙,靜靜地抽著,聽到我與錢夫人提到熟悉的事,他安安地點頭,偶爾還綻露一絲笑容。……近兩三年來,錢先生的健康明顯差了,記憶力也消退了,我已再也享受不到賓老昔日談話之樂了。”許倬雲也有同樣的感受,他說他每逢返台,必去素書樓向錢穆請安求教,“前年(1988年)去時,他還就孟子義利之辨,仔細譬解,去年(1989年)暑期再去,他體力不差,但已不能清楚辨認來客,靈光如思如現,不能長在”,並感嘆地說道: “一位巨人正在隱入歷史,一位歷史學家自己將成為歷史了。”
1998年5月22日,想要競選連任台北市長的陳水扁跑到這裡參觀,並聲稱要向錢穆夫人說抱歉。對此,台灣輿論認為,陳水扁有心要說抱歉早該說了,何必等這么多年,何況大師已乘黃鶴去,再說抱歉又有何用?
2010年8月30日,台灣領導人馬英九與錢穆夫人錢胡美琦、大師故舊門生及至親好友齊聚台北外雙溪“素書樓”,出席錢穆逝世20周年追思會。在這場“向大師致敬”的聚會中,馬英九就20餘年前台灣發生污衊錢穆先生“霸占公產”的素書樓風波,再度鄭重向錢胡美琦表達歉意。
當天上午,細雨灑落綠意蔥蘢的小小庭院內,儀式莊重素雅,悠揚的南管樂音陪伴親友回憶起大師在此間20餘載講學生涯的點點滴滴。
馬英九在追思會中致辭表示,錢穆先生在歷史、思想史上的成就,兩岸及華人社會給予的評價在有增無減地提升;先生因家貧輟學,依靠努力自學而成才,他一生對中華文化的執著令人感動、敬佩。馬英九說,他以飲水思源、追念大師的心情參加追思會,但也很感慨;錢穆先生在蔣介石邀請下來台,卻因政治因素被迫遷離居住20餘年的“素書樓”,以致於在搬遷後3個月辭世。對此,馬英九引用《論語·衛靈公篇》“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來描述先生所遭遇的不公不義對待。他說,這段風波讓我耿耿於懷,這是對文化的暴力,希望台灣再也不發生這樣的事情。
人物簡介
錢穆1895年出生於無錫,先後任教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西南聯大,是中國近現代著述最豐富的史學家之一,一生留下《國史大綱》、《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學概論》等57部學術著作;在港台和海外華文世界被視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一代儒宗”。2002年,台北市為紀念錢穆學術貢獻,將“素書樓”改為紀念圖書館,委託東吳大學管理,“素書樓”就此定名“錢穆故居”。如今,錢穆故居成為以文史哲學術研究重鎮。

馬英九向錢穆夫人表示歉意
馬英九向錢穆夫人表示歉意馬英九向錢穆夫人表示歉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