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胸黑翅螢

紋胸黑翅螢

成蟲發生期及分布:6月中旬出現,持續到7月上旬,分布於海拔1300米高山。 成蟲概況:體長約5-8MM;外形為雄蟲翅膀完整,前胸背板紅色,其餘全身除發光器外皆為黑色;雌蟲翅膀幾乎完全退化,身體中後部呈黃色蠕蟲狀;壽命約10—15天。 棲息地:道路兩旁的潮濕叢林中。 種群數量:已經發現的約有上百隻。 夜觀特徵:飛行較快;發光較亮但光點較小,閃爍較快呈半持續。 卵:產卵量約10——30枚/只,直徑約0.5mm;卵期:27天。 幼蟲:黑色,個體特,小周齡幼蟲約1毫米長,很難飼養,在目前的實驗室無成活。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紋胸黑翅螢
  • :動物界
  • :螢科
  • 體長:5-6mm
所屬科類,體態特徵,生態習性,

所屬科類

(螢科)

體態特徵

體長5-6mm,前胸背板橙黃色,中央近基部黑色,翅鞘黑色密布短毛,小盾板黑色(低海拔個體),中海拔個體為橙色或橙、黑分布的中間色,雄蟲發光器2節。

生態習性

本屬12種,本種又稱紋螢,外觀近似擬紋螢但本種小盾板黑色體型較小,雌蟲短翅,擬紋螢小盾板橙色體型稍大,雌蟲有翅與雄蟲同,以此分辨容易。本種主要分布於低海拔山區3-6月出現,中海拔個體5-7月,墾丁地區8月還看得到,局部地區普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